CN218258478U - 新型电动车壳体件 - Google Patents

新型电动车壳体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58478U
CN218258478U CN202222597849.4U CN202222597849U CN218258478U CN 218258478 U CN218258478 U CN 218258478U CN 202222597849 U CN202222597849 U CN 202222597849U CN 218258478 U CN218258478 U CN 218258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et
sitting
protection
curb plate
ca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978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少辉
周连明
王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Xindaya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Xinday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Xindaya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Xinday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978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58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58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58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电动车壳体件,包括车壳主体,所述车壳主体的顶端固定设有连为一体的坐桶,所述坐桶的侧面固定设有后座架,所述后座架与坐桶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坐桶的顶端铰接有电池防护盖,所述坐桶的两侧均连接有防护侧板,所述侧板的边侧等距开设有多个卡孔,所述防护侧板的背面等距粘接有多个橡胶缓冲块,多个所述橡胶缓冲块与坐桶的表面接触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坐桶的两侧卡合连接有防护侧板,防护侧板与坐桶之间设置有橡胶缓冲块,当电动车车壳侧面收到碰撞时,有效的保护坐桶和坐桶内部的蓄电池不受损伤,相较于传统的车壳侧面容易收到碰撞损毁,有效的提高了电动车车壳侧面的防撞性能。

Description

新型电动车壳体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新型电动车壳体件。
背景技术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其中电动车壳是电动车重要配件之一。
如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216468213U”公开了一种低风阻型电动车外壳,包括电动车体,所述电动车体的车头外壁活动连接有端壳,所述电动车体的尾部外壁活动连接有座壳,所述电动车体的车头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接槽和第一螺纹槽,所述电动车体的尾部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二卡接槽和第二螺纹槽。该低风阻型电动车外壳,通过第一卡接槽、第一螺纹槽、第二卡接槽、第二螺纹槽、第一容纳槽、第一连接槽、第一凸块、第一螺栓、第二容纳槽、第二连接槽、第二凸块和第二螺栓,有利于进行初步的卡合定位,从而避免了后续紧固安装时,需要重复对螺栓进行调节的问题,继而提高了安装工作的便捷性和安装工作的效率,并降低了安装工作的劳动消耗。
上述电动车外壳主要通过电动车体、端壳和座壳的设置,有利于降低电动车行驶过程中的风阻,从而提高了行驶速度和行驶里程,解决了电动行驶过程中风阻较大的问题,但是目前的电动车壳体为注塑一体化形成,且电动车壳体的两侧由于需要蓄电池的安装,电动车壳体的两侧一般向外延伸凸起,电动车在停放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长期的碰撞容易造成侧面壳体破损,影响电动车壳体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电动车壳体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新型电动车壳体件,包括车壳主体,所述车壳主体的顶端固定设有连为一体的坐桶,所述坐桶的侧面固定设有后座架,所述后座架与坐桶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坐桶的顶端铰接有电池防护盖,所述坐桶的两侧均连接有防护侧板,所述侧板的边侧等距开设有多个卡孔,所述防护侧板的背面等距粘接有多个橡胶缓冲块,多个所述橡胶缓冲块与坐桶的表面接触连接,所述坐桶两侧的边角处等距开设有多凹槽,多个所述凹槽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多个所述挤压弹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对应的卡孔卡合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在坐桶的两侧卡合连接有防护侧板,防护侧板与坐桶之间设置有橡胶缓冲块,当电动车车壳侧面收到碰撞时,有效的保护坐桶和坐桶内部的蓄电池不受损伤,相较于传统的车壳侧面容易收到碰撞损毁,有效的提高了电动车车壳侧面的防撞性能。
在上述的新型电动车壳体件中,所述防护侧板的尺寸与坐桶侧面的尺寸相匹配,且所述防护侧板的与坐桶的连接处套设有密封条。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密封条的设置,能够保证防护侧板与坐桶之间连接处的密封性,使整个车壳在安装侧护板完成后的整体性较好,避免防护侧板凸起,影响车壳体的美观性。
在上述的新型电动车壳体件中,所述车壳主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护底板,所述防护底板的表面固定设有均匀分布的橡胶凸起。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通过防护底板的安装,有效的对车壳底部进行防护,同时橡胶凸起的设置,降低了行驶过程中石子对车壳体底部的冲击。
在上述的新型电动车壳体件中,所述车壳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踏板装配孔,两个所述踏板装配孔的内部均套设连接有防护盖。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有效的保护装配孔的侧壁。
在上述的新型电动车壳体件中,所述车壳主体的顶端卡合连接有顶托板,所述顶托板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方便脚垫的放置稳定。
在上述的新型电动车壳体件中,所述车壳主体的正面开设有大灯装配孔。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便于大灯的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新型电动车壳体件的优点为:通过在坐桶的两侧卡合连接有防护侧板,防护侧板与坐桶之间设置有橡胶缓冲块,当电动车车壳侧面收到碰撞时,有效的保护坐桶和坐桶内部的蓄电池不受损伤,相较于传统的车壳侧面容易收到碰撞损毁,有效的提高了电动车车壳侧面的防撞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电动车壳体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电动车壳体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新型电动车壳体件的防护侧板与坐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新型电动车壳体件的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新型电动车壳体件的防护侧板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壳主体;2、防护底板;3、踏板装配孔;4、坐桶;5、卡块;6、防护侧板;7、卡孔;8、后座架;9、电池防护盖;10、橡胶缓冲块;11、密封条;12、挤压弹簧;1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新型电动车壳体件,包括车壳主体1,车壳主体1的顶端固定设有连为一体的坐桶4,坐桶4的侧面固定设有后座架8,后座架8与坐桶4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通过后座架8的安装,方便电动车后坐垫的安装,坐桶4的顶端铰接有电池防护盖9,有效的保护电动车的蓄电池,坐桶4的两侧均连接有防护侧板6,防护侧板6的边侧等距开设有多个卡孔7,防护侧板6的背面等距粘接有多个橡胶缓冲块10,多个橡胶缓冲块10与坐桶4的表面接触连接,坐桶4两侧的边角处等距开设有多凹槽13,多个凹槽13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12,多个挤压弹簧12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5,卡块5与对应的卡孔7卡合连接,通过卡块5与卡孔7卡合,便于将防护侧板6与坐桶4之间连接。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新型电动车壳体件,防护侧板6的尺寸与坐桶4侧面的尺寸相匹配,且防护侧板6的与坐桶4的连接处套设有密封条11,通过密封条11的设置,能够对连接部位进行密封,使车壳整体美观,避免缝隙过大,影响车壳的美观性。
车壳主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护底板2,防护底板2的表面固定设有均匀分布的橡胶凸起,在行驶的过程中,有效的降低石子对车壳体的底部冲击。
车壳主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踏板装配孔3,两个踏板装配孔3的内部均套设连接有防护盖,有效的保护踏板装配孔3的侧壁。
车壳主体1的顶端卡合连接有顶托板,顶托板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方便脚垫的放置,同时具有较好的疏水效果,车壳主体1的正面开设有大灯装配孔。
具体实施,在生产该电动车车壳时,首先通过模具对电动车车壳和防护侧板6进行注塑成型,接着将成型的防护侧板6背面粘接橡胶缓冲块10,在装配有橡胶缓冲块10的防护侧板6与坐桶4的两侧卡合进行固定,完成防护侧板6与坐桶4的连接,该电动车壳体件在与电动车车架进行组装时,通过螺钉将电动车车壳与车架固定;
该装配的电动车在使用时,当电动车壳体件侧面受到碰撞和撞击时,通过橡胶缓冲块10的设置,有效的降低电动车壳体件侧面损坏,影响电动车壳体的使用寿命。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新型电动车壳体件,包括车壳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壳主体(1)的顶端固定设有连为一体的坐桶(4),所述坐桶(4)的侧面固定设有后座架(8),所述后座架(8)与坐桶(4)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坐桶(4)的顶端铰接有电池防护盖(9),所述坐桶(4)的两侧均连接有防护侧板(6),所述防护侧板(6)的边侧等距开设有多个卡孔(7),所述防护侧板(6)的背面等距粘接有多个橡胶缓冲块(10),多个所述橡胶缓冲块(10)与坐桶(4)的表面接触连接,所述坐桶(4)两侧的边角处等距开设有多凹槽(13),多个所述凹槽(13)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12),多个所述挤压弹簧(12)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5),所述卡块(5)与对应的卡孔(7)卡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动车壳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侧板(6)的尺寸与坐桶(4)侧面的尺寸相匹配,且所述防护侧板(6)的与坐桶(4)的连接处套设有密封条(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动车壳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壳主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护底板(2),所述防护底板(2)的表面固定设有均匀分布的橡胶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电动车壳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壳主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踏板装配孔(3),两个所述踏板装配孔(3)的内部均套设连接有防护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电动车壳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壳主体(1)的顶端卡合连接有顶托板,所述顶托板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动车壳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壳主体(1)的正面开设有大灯装配孔。
CN202222597849.4U 2022-09-29 2022-09-29 新型电动车壳体件 Active CN218258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7849.4U CN218258478U (zh) 2022-09-29 2022-09-29 新型电动车壳体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7849.4U CN218258478U (zh) 2022-09-29 2022-09-29 新型电动车壳体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58478U true CN218258478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47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97849.4U Active CN218258478U (zh) 2022-09-29 2022-09-29 新型电动车壳体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58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11945Y (zh) 组合式电动车电池盒
CN218258478U (zh) 新型电动车壳体件
CN202863630U (zh) 摩托车后挡泥板及其摩托车
CN105000105A (zh) 新型光电电动车
KR20070063765A (ko) 차량용 프런트 엔드 모듈 캐리어 및 제작 방법
CN201494505U (zh) 一种改进的车壳体结构
CN213948650U (zh) 一种具有弹性的摩托车尾罩
CN217835882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塑壳
CN108001355B (zh)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
CN217835879U (zh) 电动车后档板结构
CN217835884U (zh) 可拆卸拼装式电动车车身组件
CN217835863U (zh) 一种电动车坐桶注塑件
CN218112854U (zh) 一种带有泥板的电动车架
CN217918215U (zh) 电动车后挡泥板结构
CN216545767U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口结构
CN213566190U (zh) 一种提高乘用车备胎盖板承载能力的连接结构
CN214162888U (zh) 一种牢固性强的汽车用防护支架
CN214084064U (zh) 汽车行李架结构
CN213973895U (zh) 一种一体式低成本后保险杠
CN218258501U (zh) 新型电动车用后挡泥板
CN215436796U (zh) 一种带内变速器电动自行车
CN219029648U (zh) 一种电池固定装置
CN211001662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后挡泥板组件
CN216268646U (zh) 一种新能源房车用便于拆卸安装的能量补偿装置
CN217863841U (zh) 一种防滑防变形的汽车脚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