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58413U - 一种可拆卸式车厢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拆卸式车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58413U
CN218258413U CN202221541632.5U CN202221541632U CN218258413U CN 218258413 U CN218258413 U CN 218258413U CN 202221541632 U CN202221541632 U CN 202221541632U CN 218258413 U CN218258413 U CN 218258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carriage
groups
speci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4163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育潮
彭仲贤
谭洪武
许克文
陈运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yan Jialu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yan Jialu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yan Jialu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yan Jialu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4163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58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58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584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式车厢,属于运输汽车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车厢大都是固定的整体车厢,然而整体式车厢拆除部分部件较为麻烦,且当车辆空载时,整体式车厢会影响行车的速度和增加公路行驶汽车的密度,增加汽车耗油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运输成本的问题;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支撑底板分别设置在本车厢的上下两端;两组支撑侧板分别卡接连接在两组支撑底板的左右两端;后侧支撑板插接在两组支撑底板的前端;调节前板的左端铰接连接在左端支撑侧板的后端;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车厢的快速拆卸,提高了使用时的便捷性和灵活度,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还大大提高了车厢在使用时的整体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可拆卸式车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式车厢。
背景技术
车厢按字面理解就是厢式货车的车厢,主要用于全密封运输各种物品,车厢厢体可采用多种材质,一般为:铁瓦楞、彩钢板、铝平板、铝合金瓦楞、发泡保温材料等等。
基于上述,现有的车厢大都是固定的整体车厢,整体式车厢在运输一些特殊货物时,如超宽超长等特殊尺寸的货物时,整体车厢则无法装载,需要将车厢上的部分部件拆除,然而整体式车厢拆除部分部件较为麻烦,且当车辆空载时,整体式车厢会影响行车的速度和增加公路行驶汽车的密度,增加汽车耗油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运输成本。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可拆卸式车厢,以期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式车厢,以解决现有的车厢大都是固定的整体车厢,整体式车厢在运输一些特殊货物时,如超宽超长等特殊尺寸的货物时,整体车厢则无法装载,需要将车厢上的部分部件拆除,然而整体式车厢拆除部分部件较为麻烦,且当车辆空载时,整体式车厢会影响行车的速度和增加公路行驶汽车的密度,增加汽车耗油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运输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式车厢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可拆卸式车厢,包括支撑底板、支撑侧板、后侧支撑板、调节前板;所述支撑底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支撑底板分别设置在本车厢的上下两端,支撑底板包括有:第一异形梁;所述支撑侧板有两组,两组支撑侧板分别卡接连接在两组支撑底板的左右两端,支撑侧板包括有:第二异形梁;所述后侧支撑板插接在两组支撑底板的前端;所述调节前板的左端铰接连接在左端支撑侧板的后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异形梁有两组,两组第一异形梁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底板的左右两端,且第一异形梁的厚度大于支撑底板的厚度,第一异形梁内部为中空设计;
第二异形梁有两组,两组第一异形梁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侧板的上下两端,且第二异形梁的厚度大于支撑侧板的厚度,第二异形梁内部为中空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异形梁包括有:校准槽,所述校准槽开设在第一异形梁的外侧端面;
第二异形梁包括有:校准块,所述校准块固定连接在第二异形梁的内侧端面,校准块的位置大小与校准槽的位置大小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异形梁还包括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有两组,两组定位块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异形梁的前后两端;
第二异形梁还包括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有多组,多组安装通孔均匀排布开设在第二异形梁的上端,安装通孔贯穿于第一异形梁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板还包括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有两组,两组限位块分别固定连接在车厢支撑底板包括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有两组,两组卡接块分别固定连接在后侧支撑板底端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后侧支撑板还包括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有四组,四组连接通孔均匀排布开设在后侧支撑板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第二异形梁和第一异形梁的配合,实现了支撑底板与支撑侧板的卡接连接与快速拆卸,同时还通过第二异形梁和第一异形梁的设计厚度,大大提升了拆卸时车厢的结构强度;
通过校准块和校准槽的配合,实现了第一异形梁和第二异形梁的卡接连接与位置校准;通过定位块实现了第一异形梁和第二异形梁在进行卡接组装时的定位,通过安装通孔连接螺栓或螺母,实现了第一异形梁和第二异形梁在进行卡接连接时的限位,提高了第一异形梁和第二异形梁的连接稳固性,通过安装通孔实现了本车厢在使用时的快速拆卸,大大提高了本车厢在应用过程中的使用灵活性,当车辆空载时,可经安装通孔实现第一异形梁与第二异形梁的快速拆卸,进而实现支撑底板与支撑侧板的拆卸,从而减轻车辆行驶时公路行驶汽车的密度,大大降低了汽车耗油和运输投加成本;通过限位块和卡接块的配合,实现了后侧支撑板与支撑底板的插接连接;通过连接通孔连接螺栓或螺母,提高了后侧支撑板与支撑底板的连接稳定性,同时还实现了后侧支撑板与支撑底板的快速拆卸;
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车厢的快速拆卸,提高了使用时的便捷性和灵活度,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还大大提高了车厢在使用时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底板与后侧支撑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底板与支撑侧板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底板与后侧支撑板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异形梁与第二异形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支撑底板;101、第一异形梁;102、校准槽;103、定位块;104、限位块;2、支撑侧板;201、第二异形梁;202、校准块;203、安装通孔;3、后侧支撑板;301、卡接块;302、连接通孔;4、调节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式车厢,包括支撑底板1、支撑侧板2、后侧支撑板3、调节前板4;支撑底板1设置有两组,两组支撑底板1分别设置在本车厢的上下两端,支撑底板1包括有:第一异形梁101;支撑侧板2有两组,两组支撑侧板2分别卡接连接在两组支撑底板1的左右两端,支撑侧板2包括有:第二异形梁201;后侧支撑板3插接在两组支撑底板1的前端;调节前板4的左端铰接连接在左端支撑侧板2的后端。
其中,第一异形梁101有两组,两组第一异形梁101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底板1的左右两端,且第一异形梁101的厚度大于支撑底板1的厚度,第一异形梁101内部为中空设计;
第二异形梁201有两组,两组第一异形梁101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侧板2的上下两端,且第二异形梁201的厚度大于支撑侧板2的厚度,第二异形梁201内部为中空设计;在使用中,通过第二异形梁201和第一异形梁101的配合,实现了支撑底板1与支撑侧板2的卡接连接与快速拆卸,同时还通过第二异形梁201和第一异形梁101的设计厚度,大大提升了拆卸时车厢的结构强度。
其中,第一异形梁101包括有:校准槽102,校准槽102开设在第一异形梁101的外侧端面;
第二异形梁201包括有:校准块202,校准块202固定连接在第二异形梁201的内侧端面,校准块202的位置大小与校准槽102的位置大小相对应;在使用中,通过校准块202和校准槽102的配合,实现了第一异形梁101和第二异形梁201的卡接连接与位置校准。
其中,第一异形梁101还包括有:定位块103,定位块103有两组,两组定位块103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异形梁101的前后两端;
第二异形梁201还包括有:安装通孔203,安装通孔203有多组,多组安装通孔203均匀排布开设在第二异形梁201的上端,安装通孔203贯穿于第一异形梁101的上端;在使用中,通过定位块103实现了第一异形梁101和第二异形梁201在进行卡接组装时的定位,通过安装通孔203连接螺栓或螺母,实现了第一异形梁101和第二异形梁201在进行卡接连接时的限位,提高了第一异形梁101和第二异形梁201的连接稳固性,通过安装通孔203实现了本车厢在使用时的快速拆卸,大大提高了本车厢在应用过程中的使用灵活性,当车辆空载时,可经安装通孔203实现第一异形梁101与第二异形梁201的快速拆卸,进而实现支撑底板1与支撑侧板2的拆卸,从而减轻车辆在行驶时公路行驶汽车的密度,大大降低了汽车耗油和运输投加成本。
其中,支撑底板1还包括有:限位块104,限位块104有两组,两组限位块104分别固定连接在车厢支撑底板1后侧端面的左右两端;
后侧支撑板3包括有:卡接块301,卡接块301有两组,两组卡接块301分别固定连接在后侧支撑板3底端的左右两侧;在使用中,通过限位块104和卡接块301的配合,实现了后侧支撑板3与支撑底板1的插接连接。
其中,后侧支撑板3还包括有:连接通孔302,连接通孔302有四组,四组连接通孔302均匀排布开设在后侧支撑板3的外侧;在使用中,通过连接通孔302连接螺栓或螺母,提高了后侧支撑板3与支撑底板1的连接稳定性,同时还实现了后侧支撑板3与支撑底板1的快速拆卸。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第二异形梁201和第一异形梁101的配合,实现了支撑底板1与支撑侧板2的卡接连接与快速拆卸,同时还通过第二异形梁201和第一异形梁101的设计厚度,大大提升了拆卸时车厢的结构强度;通过校准块202和校准槽102的配合,实现了第一异形梁101和第二异形梁201的卡接连接与位置校准;通过定位块103实现了第一异形梁101和第二异形梁201在进行卡接组装时的定位,通过安装通孔203连接螺栓或螺母,实现了第一异形梁101和第二异形梁201在进行卡接连接时的限位,提高了第一异形梁101和第二异形梁201的连接稳固性,通过安装通孔203实现了本车厢在使用时的快速拆卸,大大提高了本车厢在应用过程中的使用灵活性,当车辆空载时,可经安装通孔203实现第一异形梁101与第二异形梁201的快速拆卸,进而实现支撑底板1与支撑侧板2的拆卸,从而减轻车辆在行驶时公路行驶汽车的密度,大大降低了汽车耗油和运输投加成本;通过限位块104和卡接块301的配合,实现了后侧支撑板3与支撑底板1的插接连接;通过连接通孔302连接螺栓或螺母,提高了后侧支撑板3与支撑底板1的连接稳定性,同时还实现了后侧支撑板3与支撑底板1的快速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6)

1.一种可拆卸式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1)、支撑侧板(2)、后侧支撑板(3)、调节前板(4);所述支撑底板(1)设置有两组,两组支撑底板(1)分别设置在本车厢的上下两端,支撑底板(1)包括有:第一异形梁(101);所述支撑侧板(2)有两组,两组支撑侧板(2)分别卡接连接在两组支撑底板(1)的左右两端,支撑侧板(2)包括有:第二异形梁(201);所述后侧支撑板(3)插接在两组支撑底板(1)的前端;所述调节前板(4)的左端铰接连接在左端支撑侧板(2)的后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拆卸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异形梁(101)有两组,两组第一异形梁(101)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底板(1)的左右两端,且第一异形梁(101)的厚度大于支撑底板(1)的厚度,第一异形梁(101)内部为中空设计;
第二异形梁(201)有两组,两组第一异形梁(101)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侧板(2)的上下两端,且第二异形梁(201)的厚度大于支撑侧板(2)的厚度,第二异形梁(201)内部为中空设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拆卸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异形梁(101)包括有:校准槽(102),所述校准槽(102)开设在第一异形梁(101)的外侧端面;
第二异形梁(201)包括有:校准块(202),所述校准块(202)固定连接在第二异形梁(201)的内侧端面,校准块(202)的位置大小与校准槽(102)的位置大小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拆卸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异形梁(101)还包括有:定位块(103),所述定位块(103)有两组,两组定位块(103)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异形梁(101)的前后两端;
第二异形梁(201)还包括有:安装通孔(203),所述安装通孔(203)有多组,多组安装通孔(203)均匀排布开设在第二异形梁(201)的上端,安装通孔(203)贯穿于第一异形梁(101)的上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拆卸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还包括有:限位块(104),所述限位块(104)有两组,两组限位块(104)分别固定连接在车厢支撑底板(1)后侧端面的左右两端;
后侧支撑板(3)包括有:卡接块(301),所述卡接块(301)有两组,两组卡接块(301)分别固定连接在后侧支撑板(3)底端的左右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拆卸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支撑板(3)还包括有:连接通孔(302),所述连接通孔(302)有四组,四组连接通孔(302)均匀排布开设在后侧支撑板(3)的外侧。
CN202221541632.5U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可拆卸式车厢 Active CN218258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1632.5U CN218258413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可拆卸式车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1632.5U CN218258413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可拆卸式车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58413U true CN218258413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57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41632.5U Active CN218258413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可拆卸式车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584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322058A1 (en) Half round trailer with lower center of gravity
CN218258413U (zh) 一种可拆卸式车厢
CN215475353U (zh) 一种车架横梁及汽车
CN213057210U (zh) 一种副车架及厢式车
CA2354965C (en) Adjustable wheelbase trailer including reinforced structural apertures
CN210774323U (zh) 一种双端板组合结构汽车衡秤台
CN204422213U (zh) 一种用于汽车模态试验的试验台
US11708018B2 (en) Enclosed rollback tow truck bed and frame assembly
CN201240424Y (zh) 自卸车用副梁
CN212047580U (zh) 可变轴距汽车架
CN112660251A (zh) 一种货车车厢底板模块化构建及装配方法
CN108725587B (zh) 车架前端外伸梁支架
CN220786050U (zh) 汽车运输船上层车辆甲板框架式结构
CN214930142U (zh) 一种轻量化高强度的汽车货箱边板
CN219906180U (zh) 一种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
CN216943313U (zh) 扣板结构和半挂车厢体
CN214493120U (zh) 一种货车用货物固定矩形管架
CN218114365U (zh) 一种汽车运输集装箱结构
CN2352416Y (zh) 铁道平车用汽车集装架
CN216102471U (zh) 一种半挂车车身大梁前鹅颈
CN216861281U (zh) 一种货车用装配式登车装置
CN218616869U (zh) 汽车及其车架
CN218616972U (zh) 一种桁架式燃料电池客车轨道转运车
CN209793562U (zh) 一种大鹅颈骨架车车架组对工装
CN218806114U (zh) 一种嵌入式车载支撑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