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06180U - 一种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06180U CN219906180U CN202321583505.6U CN202321583505U CN219906180U CN 219906180 U CN219906180 U CN 219906180U CN 202321583505 U CN202321583505 U CN 202321583505U CN 219906180 U CN219906180 U CN 2199061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idge
- supporting
- transport vehicle
- plate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所述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包括:与运输车车厢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撑桥;与运输车车厢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支撑桥;第二支撑桥与第一支撑桥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桥与所述第一支撑桥之间相距预设距离;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桥的第一端与所述运输车车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桥的第二端与地面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桥的第一端与所述运输车车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桥的第二端与地面接触连接,被运输车辆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桥和所述第二支撑桥进入所述运输车车厢内。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实现了登车桥的可重复拆装,减小了登车桥的体积和重量,使得登车桥便于运输车的携带,提高了登车桥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登车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登车桥已经广泛运用到了汽车的整车物流领域,弥补了运输车的车厢和地面之间的高度差,使被运输的车辆能顺利驶入运输车的车厢内。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登车桥虽然可满足登车需求,但是体积和重量较大,且为一体式结构,不能重复拆装,无法随运输车携带,降低了登车桥的方便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解决了现有登车桥的体积大、重量大,且不能重复拆装,无法随运输车携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包括:
与运输车车厢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撑桥;
与运输车车厢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支撑桥;
所述第二支撑桥与所述第一支撑桥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桥与所述第一支撑桥之间相距预设距离;
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桥的第一端与所述运输车车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桥的第二端与地面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桥的第一端与所述运输车车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桥的第二端与地面接触连接,被运输车辆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桥和所述第二支撑桥进入所述运输车车厢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桥包括:
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一支撑凳;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端与所述运输车车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凳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端与所述地面接触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桥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端铰接的第一尾板。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凳的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卡板,且两个相对的卡板上均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凸起圆柱;
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凸起圆柱;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凸起圆柱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
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凸起圆柱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卡槽的深度。
可选的,所述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还包括:
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运输车车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端卡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
第一连接板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形成“T”型结构的第二连接板;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运输车车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端卡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凸起圆柱,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凸起圆柱卡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桥包括:
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凳;
其中,所述第三支撑板的第一端与所述运输车车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凳与所述第四支撑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板的第二端与所述地面接触连接。
可选的,所述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还包括:
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运输车车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三支撑板的第一端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包括:与运输车车厢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撑桥;与运输车车厢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支撑桥;所述第二支撑桥与所述第一支撑桥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桥与所述第一支撑桥之间相距预设距离;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桥的第一端与所述运输车车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桥的第二端与地面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桥的第一端与所述运输车车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桥的第二端与地面接触连接,被运输车辆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桥和所述第二支撑桥进入所述运输车车厢内。实现了登车桥的可重复拆装,减小了登车桥的体积和重量,使得登车桥便于运输车的携带,提高了登车桥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一支撑凳的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的第一支撑凳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的第二支撑板和第一尾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的第一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的第一支撑板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一连接件的装配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运输车车厢;21、第一支撑板;211、第一凸起圆柱;212、第三凸起圆柱;22、第二支撑板;221、第二凸起圆柱;23、第一支撑凳;231、卡板;232、第一卡槽;233、第二卡槽;24、第一尾板;241、第一铰链;31、第三支撑板;32、第四支撑板;33、第二支撑凳;34、第二尾板;41、第一连接件;411、第一连接板;412、第二连接板;413、第一凹槽;414、第一螺孔;42、第二连接件;5、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包括:
与运输车车厢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撑桥;
与运输车车厢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支撑桥;
所述第二支撑桥与所述第一支撑桥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桥与所述第一支撑桥之间相距预设距离;
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桥的第一端与所述运输车车厢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桥的第二端与地面5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桥的第一端与所述运输车车厢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桥的第二端与地面5接触连接,被运输车辆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桥和所述第二支撑桥进入所述运输车车厢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桥与所述第一支撑桥均为铝合金材料,所述第二支撑桥与所述第一支撑桥的结构相同;该实施例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桥和第二支撑桥与所述运输车车厢1的可拆卸连接的设计,使得所述登车桥可重复拆装,从而减小了登车桥的整体体积,减少了所述登车桥携带时占用的空间,使得所述登车桥便于运输车的携带,从而可实现被运送车辆在任意位置的装卸,同时铝合金材料的设计,减小了登车桥的重量,进一步的提高了所述登车桥安装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桥包括:
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2以及第一支撑凳23;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第一端与所述运输车车厢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凳23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第二端与所述地面5接触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桥包括:
第三支撑板31、第四支撑板32以及第二支撑凳33;
其中,所述第三支撑板31的第一端与所述运输车车厢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3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凳33与所述第四支撑板3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板32的第二端与所述地面5接触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支撑凳23和所述第二支撑凳33的设计,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桥和第二支撑桥可由多个小的零部件装配而成,从而进一步的减小了所述登车桥携带时占用的空间,使得登车桥便于运输车的携带,进一步的提高了登车桥的便捷性;同时,所述第一支撑桥和第二支撑桥的可重复拆装设计,解决了现有登车桥因整体体积过大,安装不便捷的问题,实现了登车桥的快速装配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桥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第二端铰接的第一尾板24。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尾板24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铰链24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一尾板24的第二端与地面5接触连接;所述第一尾板24的设计,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第二端的端部与所述地面5的接触面更加平整光滑。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桥还包括:
与所述第四支撑板32的第二端铰接的第二尾板34。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凳23的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卡板231,且两个相对的卡板231上均设置有第一卡槽232和第二卡槽233;
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第二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凸起圆柱211;
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第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凸起圆柱221;
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凸起圆柱211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232内;
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凸起圆柱221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槽233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板231、第一凸起圆柱211以及第二凸起圆柱221的设计,实现了所述第一支撑板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2在所述第一支撑凳23上的快速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232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卡槽233的深度,该设计,可减小所述第一支撑板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2装配后所产生的高度差,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支撑板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2之间的平滑连接。
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还包括:
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件41;
所述第一连接件41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运输车车厢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41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第一端卡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41包括:
第一连接板411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11形成“T”型结构的第二连接板412;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411与所述运输车车厢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412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第一端卡接。
所述第二连接板412上设置有第一凹槽413;
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第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凸起圆柱212,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凸起圆柱212卡接在所述第一凹槽413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4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螺孔414,所述第一连接板411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孔414与所述运输车车厢1固定连接;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件41之间的距离可根据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第一端的宽度来进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21安装时,通过所述第三凸起圆柱212卡接在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件41上,从而实现与所述运输车车厢1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凸起圆柱212和所述第一凹槽413的设计,实现了所述第一支撑板2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41快速安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还包括:
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接件42;
所述第二连接件4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运输车车厢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42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三支撑板31的第一端卡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使用时,首先安装第一支撑桥,将第一连接件41通过螺栓固定在运输车车厢1的尾部,将第一支撑凳23放置在适当位置,通过第一凸起圆柱211将第一支撑板21的第一端卡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41上,将第一支撑板21的第二端卡接在第一支撑凳23的第一卡槽232内,将第二支撑板22的第一端卡接在第二卡槽233内,将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第二端与地面5接触,同时将第一尾板24旋转至与地面相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桥安装完毕后,根据预设距离对第二支撑桥进行安装,所述第二支撑桥的安装顺序与所述第一支撑桥相同,在所述第一支撑桥和所述第二支撑桥安装完毕后,被运输车辆即可通过该装置驶入运输车的车厢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通过多个可拆卸连接件的设计,实现了登车桥的重复拆装功能,使得所述登车桥便于运输车的携带,提高了登车桥的便捷性,同时还具有拆卸简单、强度高、重量轻、占用空间少等优点。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运输车车厢(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撑桥;
与运输车车厢(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支撑桥;
所述第二支撑桥与所述第一支撑桥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桥与所述第一支撑桥之间相距预设距离;
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桥的第一端与所述运输车车厢(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桥的第二端与地面(5)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桥的第一端与所述运输车车厢(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桥的第二端与地面(5)接触连接,被运输车辆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桥和所述第二支撑桥进入所述运输车车厢(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桥包括:
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2)以及第一支撑凳(23);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第一端与所述运输车车厢(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凳(23)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第二端与所述地面(5)接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桥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第二端铰接的第一尾板(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凳(23)的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卡板(231),且两个相对的卡板(231)上均设置有第一卡槽(232)和第二卡槽(233);
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第二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凸起圆柱(211);
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第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凸起圆柱(221);
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凸起圆柱(211)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232)内;
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凸起圆柱(221)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槽(23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232)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卡槽(233)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件(41);
所述第一连接件(41)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运输车车厢(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41)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第一端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1)包括:
第一连接板(411)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11)形成“T”型结构的第二连接板(412);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411)与所述运输车车厢(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412)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第一端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412)上设置有第一凹槽(413);
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第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凸起圆柱(212),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凸起圆柱(212)卡接在所述第一凹槽(413)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桥包括:
第三支撑板(31)、第四支撑板(32)以及第二支撑凳(33);
其中,所述第三支撑板(31)的第一端与所述运输车车厢(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3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凳(33)与所述第四支撑板(3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板(32)的第二端与所述地面(5)接触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接件(42);
所述第二连接件(4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运输车车厢(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42)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三支撑板(31)的第一端卡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83505.6U CN219906180U (zh) | 2023-06-20 | 2023-06-20 | 一种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83505.6U CN219906180U (zh) | 2023-06-20 | 2023-06-20 | 一种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06180U true CN219906180U (zh) | 2023-10-27 |
Family
ID=88424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583505.6U Active CN219906180U (zh) | 2023-06-20 | 2023-06-20 | 一种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06180U (zh) |
-
2023
- 2023-06-20 CN CN202321583505.6U patent/CN21990618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863838B1 (en) | Jet aircraft engine shipping stand | |
US11833952B2 (en) | Hoist for vehicle with interchangeable body | |
CN111032473A (zh) | 用于运输可拆卸货运模块的通用系统 | |
CN219906180U (zh) | 一种用于运输车的登车桥 | |
US10525863B2 (en) | Pick-up truck winch apparatus | |
US3096973A (en) | Dock bumper | |
US3732992A (en) | Self adjusting track extension | |
CN201105771Y (zh) | 骨架车 | |
CN112477742A (zh) | 一种半挂车厢用货物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1353062B (zh) | 骨架车 | |
CN211809410U (zh) | 一种汽车行李箱垫板 | |
CN221623832U (zh) | 一种防开裂可加强的波浪形车底板 | |
CN218258413U (zh) | 一种可拆卸式车厢 | |
CN220742829U (zh) | 一种车厢用后升降尾板 | |
CN218892483U (zh) | 一种用于无人航行器场内转运的运输小车 | |
CN212313381U (zh) | 一种自卸车车厢双联挂架铰链机构 | |
CN209305456U (zh) | 一种具有固定框架的运输车 | |
CN221395556U (zh) | 一种悬臂堆料机长度可调的悬臂拉杆结构 | |
CN212148842U (zh) | 装载加固装置 | |
CN113844908B (zh) | 一种用于汽车货运的货物装卸设备 | |
CN217920499U (zh) | 一种伸缩式调节板 | |
CN218402804U (zh) | 一种基于卸车机的限位挡轮器 | |
CN220809124U (zh) | 安装结构及车辆 | |
CN212889852U (zh) | 一种储气系统框架 | |
CN219312896U (zh) | 一种可分片组装的厢式金属货厢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