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2295U - 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2295U
CN218092295U CN202221917829.4U CN202221917829U CN218092295U CN 218092295 U CN218092295 U CN 218092295U CN 202221917829 U CN202221917829 U CN 202221917829U CN 218092295 U CN218092295 U CN 218092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lation frame
frame
translation
vehicle carrying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178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nji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nji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nji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enter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nji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219178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2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2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2295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0437 priority patent/WO2024021915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04H6/1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 E04H6/1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04H6/1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 E04H6/1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 E04H6/2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movable platforms for horizontal transport, i.e. cars being permanently parked on palet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其构成包括固定架1和可从地面车位与前方路面之间平移的平移架2,固定架1装有可升降的第一载车板31,平移架2装有可升降的第二载车板32,当第一载车板31处于底位时,由高位随平移架2移至路面的第二载车板32可下降至低位,并回移到第一载车板31下方;当第一载车板31处于高位时,由底位移至路面的第二载车板32可上升,并回移到第一载车板31上方,实现载车板上下换位。落地后的载车板可直接接送车辆进出。本设备运行时的阻路时间短,可单体应用,也可联排组合,布局灵活,无需预留空位,空间利用率高,存取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式停车设备,尤其涉及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简易升降式停车设备一直存在业内公知的地面层车辆需依靠驾驶人提前为架空层出库车辆避让出落地空间的所谓“避让”问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一般只适合家用环境,在公共停车场难以实施。对此,以2005200632347、2016200442317中国专利为代表的两种所谓“无避让”库型采取了上层载车板前移到路面后回转90°落地的方法来解决避让问题。市场实践证明,这类产品虽然可以解决避让问题,但其载车板的前移、回转、降落的过程,加上车辆驶离或者驶入载车板的过程,以及载车板之后的起升、回转、回移的过程,会长时间占用行车道的路面通行空间,经常会妨碍其他车辆的通行。在车辆存取的高峰时段,很容易形成路阻,影响停车场的运行效率,用户的存车体验不好。
最常见的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虽然可以避免“无避让”库型的阻路问题,但也存在众所周知的必须预留空位的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而且,升降横移式库型无法在单个地面车位面积内实施,布局不够灵活,应用场景受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这是一种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其特征是:
包括存车空间和位于存车空间前侧的转移空间,
存车空间包括地面存车空间和位于地面存车空间上方的架空存车空间,
转移空间包括路面转移空间和位于路面转移空间上方的空中转移空间,
包括位于存车空间的固定架,
包括可在存车空间和转移空间之间纵向平移的平移架,
固定架包括可升降的第一载车板,
平移架包括可升降的第二载车板,
当平移架位于转移空间时,依靠固定架的升降机构,第一载车板可从地面存车空间与架空存车空间之间升降变位,
当第一载车板位于地面存车空间时,依靠纵向平移的平移架,第二载车板可从架空存车空间与空中转移空间之间纵向平移变位,
当第一载车板位于架空存车空间时,依靠纵向平移的平移架,第二载车板可从地面存车空间与路面转移空间之间纵向平移变位,
当平移架位于转移空间时,依靠平移架的升降机构,第二载车板可从路面转移空间与空中转移空间之间升降变位,
当第一载车板或者第二载车板位于地面存车空间并已降至底位后,第一载车板或者第二载车板的车轮承载面与路面转移空间的底部路面形成连续的行车通道。
优选地,
所述平移架包括设置在左右侧的平移架导柱,所述第二载车板位于左右侧平移架导柱之间,第二载车板的左右侧刚性连接第二载车板滑柱,
当第二载车板升降变位时,第二载车板滑柱由平移架导柱导向,
当平移架从所述转移空间移向所述存车空间,且平移架导柱进入存车空间后,第一载车板位于左右侧平移架导柱之间。
在前述特征基础上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之一是:
所述平移架的左右侧平移架导柱的顶部之间以平移架上横梁刚性连接,
平移架上横梁高于所述架空存车空间,
平移架包括位于左右侧底部的平移架底纵梁,
左右侧平移架导柱的底端刚性连接左右侧平移架底纵梁,
平移架底纵梁的前后部装有平移架底轮,
从所述存车空间的底面左右侧以及所述转移空间的底面左右侧,纵向设置了底位固定导轨,
平移架依靠平移架底轮沿底位固定导轨在存车空间与转移空间之间纵向平移。
优选方案之二是:
所述第二载车板滑柱位于第二载车板两侧后部,
所述平移架的左右侧平移架导柱的顶部之间以平移架上横梁刚性连接,
平移架上横梁高于所述架空存车空间,
平移架包括位于左右侧底部的平移架底纵梁,
左右侧平移架导柱的底端分别刚性连接左右侧平移架底纵梁,
平移架底纵梁的前后部装有平移架底轮,
在所述存车空间的底面左右侧纵向设置了底位固定导轨,
每根底位固定导轨装有纵向的底位延伸轨,
底位延伸轨依靠延伸轨导轮可由底位固定导轨导向并纵向移动,
底位延伸轨移至前极限位置时,底位延伸轨的前段伸入路面转移空间,
平移架依靠平移驱动机构,借助平移架底轮沿底位延伸轨从存车空间与转移空间之间纵向平移。
优选方案之三是:
所述平移架的左右侧平移架导柱的顶部之间以平移架上横梁刚性连接,
平移架上横梁高于所述架空存车空间,
包括以支架支撑并架空固定于所述架空存车空间的左右侧和所述空中转移空间左右侧的纵向的高位固定导轨,
所述平移架包括位于左右侧的平移架高位纵梁,
平移架高位纵梁与所述左右侧平移架导柱刚性连接,
平移架高位纵梁装有平移架高位导轮,
平移架借助平移架高位导轮沿高位固定导轨从存车空间与转移空间之间平移。
再优选地,
所述固定架刚性连接并支撑所述高位固定导轨。
再优选地,
所述平移架导柱底部装有平移架底轮,
在所述存车空间的底面左右侧纵向设置了底位固定导轨,
当平移架在存车空间与转移空间之间纵向平移时,平移架底轮沿底位固定导轨移动。
优选方案之四是:
所述第二载车板滑柱位于第二载车板两侧后部,
所述平移架的左右侧平移架导柱的顶部之间以平移架上横梁刚性连接,
平移架上横梁高于所述架空存车空间,
包括与所述固定架刚性连接的位于于所述架空存车空间的左右侧的纵向的高位固定导轨,
在所述存车空间的底部左右侧纵向设置了底位固定导轨,
平移架导柱底部装有平移架底轮,
设置在底位固定导轨和高位固定导轨上的同步纵向平移驱动机构连接并驱动平移架导柱沿底位固定导轨和高位固定导轨纵向平移,
当平移架导柱移至底位固定导轨和高位固定导轨前端时,第二载车板位于所述转移空间,
当平移架导柱移至底位固定导轨和高位固定导轨后端时,第二载车板位于所述存车空间。
优选方案之五是:
所述第二载车板滑柱位于第二载车板两侧后部,
所述平移架的左右侧平移架导柱的顶部之间以平移架上横梁刚性连接,
平移架上横梁高于所述架空存车空间,
包括与所述固定架刚性连接的位于所述架空存车空间左右侧的纵向的高位固定导轨,
设有可沿高位固定导轨纵向滑移的高位延伸轨,
所述平移架左右侧设有可沿高位延伸轨纵向滑移的平移架高位导轨,
平移架高位导轨与所述平移架导柱刚性连接,
在所述存车空间的底部左右侧设置了纵向的底位固定导轨,
平移架导柱底部装有可沿底位固定导轨纵向移动的平移架底轮,
当平移架移至所述空中转移空间后,高位延伸轨的前端位于平移架高位导轨中部,高位延伸轨的后端位于高位固定导轨的中部。
前述优选方案中,还可以再优选地:
所述平移架的左右侧平移架导柱的中部之间以平移架中横梁刚性连接,
平移架中横梁的顶面低于所述架空存车空间,
平移架中横梁的中部底面高于所述地面存车空间。
本文中,术语“转移空间”是指位于行车道路路面的不小于一个车位面积的虚拟区域上方的可容纳两层存车位高度的虚拟空间,其中,靠近路面的是“路面转移空间”,上方的是“空中转移空间”;
术语“存车空间”是指与“转移空间”相邻的路边的一块不小于一个车位面积的虚拟区域上方的可容纳两层存车位高度的虚拟空间,其中,靠近地面的是“地面存车空间”,上方的是“架空存车空间”;
术语“前”、“后”、“左”、“右”方向,是指设定观察者从行车道路路面朝向路边的存车空间观察时,靠近观察者为“前”,远离观察者为“后”,位于观察者左手方向,为“左”,右手方向为“右”;
术语“纵”、“横”方向,是以上述的“前后”延伸方向为“纵”,以上述的“左右”延伸方向为“横”;
以上术语仅是为了便于准确描述本发明的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导柱”是指具有竖向引导构造比如导槽、导轨的柱状构造体;
术语“滑柱”是指借助导向构件比如导轮、滑块沿着上述的“导柱”的引导构造竖向升降移动的柱状构造体;
术语“导轨”是指具有对被引导体进行引导、限位和承载压力的轨道和梁体构造;
术语“导轮”、“底轮”是指具有被上述的“导轨”引导限位和承载压力的旋转体;
术语“载车板”是指可容许车辆驶入的车辆承载构造体,也包括容许载放箱式物的物品承载构造体。
术语“地面”也包括楼层表面;术语“空置”表示没有载放物品的空闲状态;术语“底位”表示预先设定的近地极限位置;术语“车辆”包括各种机动和非机动车辆,包括两轮、三轮和四轮车辆,包括玩具、模型车辆;术语“架空”表示以立柱或者构筑物支撑在高于地面上方的状态;术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依靠以上发明特征,本发明的位于地面存车空间的第一载车板或者第二载车板,可容许车辆由行车道路自行驶入或者驶出,完成出入库。而当位于架空存车空间的第一载车板所载车辆需出库时,位于地面存车空间的第二载车板将先由平移架移至路面转移空间,再升至空中转移空间,在此期间,第一载车板降至地面存车空间,之后,位于空中转移空间的第二载车板移至架空存车空间,完成与第一载车板的上下换位。降至地面存车空间的第一载车板上的车辆可自行向前驶下第一载车板,并经由路面转移空间驶离。当位于架空存车空间的第二载车板需要进行车辆存取时,只需将上述过程逆向操作,再次将第一载车板和第二载车板进行上下换位即可。
可见,本发明的两个载车板都是在行车道路旁边的地面存车空间接送车辆进出,下层载车板进出车辆时,不需要启动设备;上层载车板接送车辆时,只需设备进行一次平移架前出、载车板下降或者起升、平移架退回这三个过程,累加时间一般不会超过30秒。所以,设备运行时,不会形成长时间的阻路现象。
与现有技术中的简易升降停车设备相比,本发明解决了“避让”问题,减少了车辆出入库的操作时间,改善了用户体验;与现有技术的“无避让”停车设备相比,本发明显著减少了设备运行时的阻路时间,提高了车辆存取效率;与现有技术的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相比,本发明不仅不需要设置“空位”,并且在仅有一个地面车位面积内也可以安装,显著增强了环境选择的灵活性。
本发明的更具体的技术特征和有益效果,将在以下实施例中,结合附图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固定架立体图和虚拟空间方位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前移架立体图;
图4是实施例1的第一载车板和第二载车板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例1的前移架与第二载车板向转移空间平移时的立体图;
图6是接续图5的移至转移空间的前移架和第二载车板降至路面转移空间时的立体图;
图7是接续图6的前移架和第二载车板移向存车空间时的立体图;
图8是实施例1的载有两辆车的未运行状态立体图;
图9是实施例2的立体图;
图10是实施例2的前移架与第二载车板向前转移空间平移时的立体图;
图11是接续图10的前移架移与第二载车板至转移空间时的立体图;
图12是实施例2成组排列时的立体图;
图13是实施例3的立体图;
图14是实施例3的移至转移空间的前移架和第二载车板降至路面转移空间时的立体图;
图15是实施例4的载有两辆车的未运行状态立体图;
图16是实施例4的固定架立体图;
图17是实施例4的前移架立体图;
图18是实施例4的前移架与第二载车板向转移空间平移时的立体图;
图19是接续图18的移至转移空间的前移架和第二载车板的立体图;
图20是接续图19的平移架和降至底位的第二载车板移向地面存车空间时的立体图;
图21是实施例5的立体图;
图22是实施例5的固定架立体图;
图23是实施例5的平移架立体图;
图24是实施例5的前移架与第二载车板向转移空间平移时的立体图;
图25是接续图24的移至转移空间的前移架和第二载车板降入路面转移空间时的立体图;
图26是实施例5的适合于地下车库中的三单元联排组合应用立体图;
图27是实施例6的载有两辆车的未运行状态立体图;
图28是实施例6的固定架立体图;
图29是实施例6的前移架立体图;
图30是实施例6的隐去了载车板后的平移架、固定架与底位延伸轨的运行状态立体图;
图31是实施例6的底位延伸轨的组合框体立体图;
图32是图30的A-A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33是实施例6的移至转移空间的前移架和第二载车板降向路面转移空间时的立体图;
图34是实施例7的立体图;
图35是实施例7的固定架立体图;
图36是实施例7的前移架的立体图;
图37是实施例7的前移架和第二载车板平移时的立体图;
图38是实施例7的移至转移空间的前移架和第二载车板降至路面转移空间时的立体图;
图39是实施例7的载有两个车辆的运行状态立体图。
附图标记:
固定架-1,固定架导柱-11,固定架上横梁-121,固定架中横梁-122,固定架底横梁-123固定架吊梁-124
平移架-2,平移架导柱-21,平移架上横梁-221,移架中横梁-222,平移架底连接板-223平移架底纵梁-23,平移架底轮-24,平移架高位纵梁-25,平移架高位导轮-26
平移架高位导轨-27,平移架高位导轨前横梁-271,平移架平移驱动连接位-28
第一载车板-31,第一载车板滑柱-311,第一载车板侧边梁-312
第一载车板滑柱顶梁-313,第二载车板-32,第二载车板滑柱-321
第二载车板侧边梁-322,第二载车板滑柱顶梁-323,载车板滑柱导轮-33
底位固定导轨-41,底位固定导轨导轮-411,高位固定导轨-42
高位固定导轨前端横梁-421,底位固定导轨前端横梁-412
底位延伸轨-51,高位延伸轨-52,延伸轨导轮-53,与延伸轨结合的行车引导坡道-54
倍增速绳链机构-55,延伸轨组合框后横梁-56
地面存车空间的底部范围示意线-61,架空存车空间的底部范围示意线-62
路面转移空间的底部范围示意线-71,空中转移空间的底部范围示意线-72
固定的行车引导坡道-81,地面沉坑-82,高位固定导轨支柱-83
平移架同步纵向平移驱动机构-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图8所示。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组成包括固定架1、平移架2、第一载车板31和第二载车板32。
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固定架1的构造包括固定在地面的左右两根固定架导柱11,固定架导柱11顶部、中部和底部分别由固定架上横梁121、固定架中横梁122和固定架底横梁123相互刚性连接。
图2中的四个虚线框,分别代表地面存车空间的底部范围示意线61、架空存车空间的底部范围示意线62、路面转移空间的底部范围示意线71以及空中转移空间的底部范围示意线72。固定架1位于地面存车空间的底部范围示意线61和架空存车空间的底部范围示意线62的后侧。
沿着地面存车空间和路面转移空间的两侧,设置了底位固定导轨41。
本实施例的平移架2如图3所示,其构成包括内侧设有导槽的左右两根平移架导柱21,两根平移架导柱21的顶部以平移架上横梁221刚性连接,平移架导柱21底端与两根平移架底纵梁23的后端刚性相连。平移架底纵梁23两端设有平移架底轮24。两根平移架底纵梁23底部之间设置了起加强作用的平移架底连接板223。设在平移架上横梁221内的驱动机构经由设置于平移架导柱21和平移架底纵梁23内的绳链传动系统,驱动平移架底轮23按指令转动。
参见图4,第一载车板31的左右边梁312后端刚性连接左右两根第一载车板滑柱311,第二载车板32的左右边梁322后端刚性连接左右两根第二载车板滑柱321。左右两根第一载车板滑柱311顶部以第一载车板滑柱顶梁313刚性连接,左右两根第二载车板滑柱321顶部以第二载车板滑柱顶梁323刚性连接。第一载车板滑柱311的内侧上下部以及第二载车板滑柱321的外侧上下部分别装有载车板滑柱导轮33。
参见图5,第一载车板滑柱311在设置于固定架上横梁121内的包含吊链或者吊绳的载车板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可按指令沿固定架导柱11外侧导槽升降移动。第二载车板滑柱321在设置于平移架上横梁221内的包含吊链或者吊绳的载车板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可按指令沿平移架导柱21内侧导槽升降移动。
当系统指令位于架空存车位的第二载车板与位于地面存车位的第一载车板进行上下换位作业时,第一载车板31需先提升数厘米,为平移架底连接板223的前移动作避让出充足空间。随后,平移架2开始依靠按指令运转的平移架底轮24沿底位固定导轨41从存车空间向转移空间平移。
参见图6,当平移架2移至路面转移空间后,平移架2上的第二载车板32从空中转移空间降入路面转移空间,并停止于离地数厘米的近地高度。在第二载车板32的下降时间段内,固定架1上的第一载车板31也根据系统指令沿固定架导柱11上升约2米,进入架空存车空间。
参见图7,接下来,平移架2携带降至近地高度的第二载车板32从转移空间移入存车空间,从而完成两个载车板的上下换位作业,形成图8所示的那样的归位状态。从图7可以看出,第一载车板的左右边梁312位于左右两根平移架导柱21之间,并预留避碰空隙。
显然,上述过程是可逆的。当第二载车板32位于地面存车空间时,进行载车板换位程序的平移架2携带第二载车板32前移至路面转移空间后,第二载车板32须在路面转移空间进行上升2米的步骤,同时,位于架空存车空间的第一载车板31降至离地数厘米的位置。注意,为了给为平移架底连接板223的后移动作避让出充足空间,这时段的第一载车板31不可落地。
从图8可见,除了两个载车板的上下位置已经发生了对调之外,设备的整体外观与载车板进行上下换位之前并没有变化,占用的空间也没有变化。当设备形成图8中所示的非运行状态后,车辆可以自由进出底层载车板。两个载车板上下对调的过程只包括平移架前移5.5米、载车板下降或者上升2米,以及平移架回退5.5米这三个过程。若以平移速度每分钟40米,升降速度每分钟9米计算,这三个过程的累积阻路时间不到30秒。这个时长与地面自走式停车场的车辆倒车入位时发生的阻路时长大致相当,是用户可接受的。
若像图12所示那样,将本发明提出的停车设备成规模应用于大型停车场,可利用相关线上平台,容许用户用手机APP远程预约取车。系统收到用户取车要求后,若判断用户待取车辆当前载车板位于架空存车空间,则将根据传感系统对现场环境条件的监测,对待取车辆的所在设备择时自动运行载车板上下换位作业,将用户待取车辆所在载车板降入地面存车空间。之后,当用户来到现场时,已不需要运行设备,用户可自行直接上车启动车辆驶离载车板,完成取车。
当底层载车板已存入车辆,但上层载车板空置时,系统可在不会阻碍通行的合适时段,安排载车板的上下换位,使空置载车板预先落地,等待其他入场车辆随时自行停入。
若用户远程预约存车,系统可让某个位于地面存车空间内的空置的载车板先起升约二十厘米,形成非预定的车辆无法自行进入的“锁闭”状态,当该用户驾车到达这个预定车位时,系统再指令载车板落地“解锁”。
当遇到较多车辆集中入库时,可让相邻的多个设备在同一个时段一起进行载车板上下换位,使空置载车板一起落地,从而进一步减少设备运行造成的阻路时间,提高入库效率。集中取车时也可采用同样措施,让位于底层的车辆先出库,然后,多个设备同时进行上下换位,使上层车辆一起落地。这个特点尤其适合有高峰存取时段的大型停车场环境。
实施例2如图9至图12所示。参见图9,与实施例1相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组成也包括固定架1、平移架2、第一载车板31和第二载车板32。平移架底纵梁23内部下方也设有平移架底轮,并沿底位固定导轨41平移作业。
参见图9、图10和图11,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载车板滑柱311和第二载车板滑柱321位于第一、第二载车板左右边梁312、322后部距离载车板尾端大约1米处。
从图11可以看出,载车板滑柱靠中设置,令导柱受力位置内移,可改善平移架和固定架在运行时的受力工况,增强平稳性和安全性。
图12所示的并排应用场景,可使原有地块的车位数轻松翻倍,体现出较高的空间利用率。
实施例3如图13、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平移架2采用了四根平移架导柱21,以获得更平稳的平移架2平移运行效果。平移架底纵梁23前后端刚性连接在四根平移架导柱21底端。隐装于平移架底纵梁23内部下方的平移架底轮沿着底位固定导轨41运行。预设在地面存车空间前缘的固定的行车引导坡道81,可与载车板相互衔接,形成连续的车轮行走通道,以便于车辆进出载车板。本实施例更适合应用在左右占地宽度不小于3米的环境中,比如结合在别墅之类的门洞高度足够的车库库房空间之内。
实施例4如图15至图20所示。图15展示了本实施例的设备未运行时的外观形态。
本实施例的固定架1构造如图16所示。它包括位于架空存车空间左右侧的以固定架导柱11支撑的高位固定导轨42。拱形的高位固定导轨前端横梁421起到加强作用。在地面存车空间的底部左右侧纵向设置了底位固定导轨41。底位固定导轨41前端以固定的行车引导坡道81相连。固定架导柱11顶部和底部分别以固定架上横梁121和固定架底横梁123刚性连接。上述构造相互刚性连接,形成稳定的刚性支架组合体,并固定连接在地面基础上。
本实施例的平移架2的构造如图17所示,它包括顶部以平移架上横梁221和平移架中横梁222相互刚性连接的两根平移架导柱21。平移架导柱21底部装有可沿底位固定导轨41移动的平移架底轮24。
参见图18,设置在底位固定导轨41和高位固定导轨42上的同步纵向平移驱动机构连接并驱动设置在平移架导柱21外侧上下部的四个如图17所示的平移架平移驱动连接位28,使平移架2沿底位固定导轨41和高位固定导轨42整体纵向平移。
这里所说的同步纵向平移驱动机构,可以引用现有多种传动技术,比如绳链+链轮或者槽轮传动机构、四根平行螺杆传动机构、四根电动或者液压顶杆+绳链传动机构。图18中显示了布置在固定架导柱11外侧钢槽内的绳链传动式的平移架同步纵向平移驱动机构9的部分构造,该机构的其余联动的横向绳链传动部件隐藏在高位固定导轨42和底位固定导轨41的结构空腔内。在同步纵向平移驱动机构9的作用下,当平移架2平移时,第二载车板32可始终处于稳定的平动状态。
参见图19,当平移架导柱21移至底位固定导轨41和高位固定导轨42前端时,第二载车板32整体位于转移空间内。此时,第二载车板32开始下降,同时,第一载车板31开始上升。
当第二载车板32降至底面略高于固定的行车引导坡道81顶面的位置,并且第一载车板31升至离地2米高度位置后,平移架2开始如图20所示那样向后平移到底,完成两个载车板的上下位置交换。
本实施例没有沿用之前实施例中的平移架底纵梁的自平衡构造,而是完全依赖平移架同步纵向平移驱动机构9来保持平移架平移时的姿态稳定性,所以,转移空间底部的路面不需要敷设地轨构造,简化了基础施工过程,减少了施工量,降低了对前方路面铺装的平整度要求。
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固定架上方构造很容易增设遮阳棚,以便提供遮光挡雨功能。
实施例5如图21至图26所示。本实施例是适合大型地库环境的多单元联排应用方式。
参见图21,本实施例的构成也包括固定架1、平移架2、第一载车板31和第二载车板32。
参见图22,其一个单元的固定架1的构造包括以固定架吊梁124吊装于架空存车空间左右侧和空中转移空间左右侧的纵向的高位固定导轨42。固定架导柱11的顶部与高位固定导轨42刚性连接。固定架1底部设置了深度数厘米的地面沉坑82,地面沉坑82的尺寸刚好容纳一个落地的载车板。当第一载车板31或者第二载车板32进入地面存车空间并落底后,会沉入地面沉坑82,使载车板的车轮承载面与路面齐平,衔接成连贯平整的进出车道。
平移架2如图23所示,其构成包括左右两根平移架导柱21,平移架导柱21顶部和中部分别以平移架上横梁221和平移架中横梁222刚性连接。平移架中横梁222离地高度约2米。两根平移架导柱21顶部分别与两根平移架高位纵梁25的后端连接。平移架高位纵梁25前后端装有平移架高位导轮26。
参见图24和图25,平移架2借助平移架高位导轮26沿高位固定导轨42从存车空间与转移空间之间平移。当平移架2平移时,平移架导柱21底端处于悬空状态,不与地面接触。所以,不需要在地面敷设导轨。
因平移架高位纵梁25的长度只有两米左右,所以,高位固定导轨42在空中转移空间中的长度也只需设置大约两米,这可为中央行车通道中部上空让出更多的通风管道安装高度。
因平移架中横梁222的高度位置低于架空存车空间,高于地面存车空间,所以,当平移架2平移作业时,平移架中横梁222可避免与底层载车板上的符合限定高度的车型顶部擦碰。
参见图26,在类似地下停车场的建筑空间中,一般可按图中所示那样,将三个单元相互并排组合,共用固定架吊梁124,并可在联排体的最外侧以高位固定导轨支柱83支撑。当然,若构造容许,高位固定导轨支柱83也可采用依附连接的方式借用地下停车场的建筑立柱。
在地上空间应用场合,也可以采用图26所示的多单元联排组合方式。其重要优点是不需要敷设地面轨道,部分钢结构可以共用,降低了项目总体造价,简化了地面基础施工。顶部钢结构也更适合增设低成本的遮光棚。
实施例6如图27至图33所示。参见图27,本实施例的构成也包括固定架1、平移架2、第一载车板31和第二载车板32。
固定架1的构造如图28所示,在存车空间的底面左右侧纵向设置了底位固定导轨41,并分别与左右两根固定架导柱11底端刚性连接。底位固定导轨前端横梁412连接底位固定导轨41端部。
平移架2的构造如图29所示,包括左右两根平移架导柱21,顶部以平移架上横梁221连接,底端与两根平移架底纵梁23的后端相连。平移架底纵梁23前后端有平移架底轮24。
参见图30、图32,本实施例增设了包含两条底位延伸轨51的组合框体。平移架2借助平移架底轮24在底位延伸轨51上移动,包含两条底位延伸轨51的组合框体借助如图28所示的设置于底位固定导轨41内侧的6个底位固定导轨导轮411前后平移。
底位延伸轨51的组合框体的前后平移动力,由如图28所示的平移架同步纵向平移驱动机构9提供。
底位延伸轨51的组合框体的构造如图31所示,在左右两条底位延伸轨51的内侧设有以绕在前后两个轮上的闭环绳链构成的倍增速绳链机构55。在组合框体前端设有与延伸轨结合的行车引导坡道54,后端设有可接受由平移架同步纵向平移驱动机构9提供的驱动力的延伸轨组合框后横梁56。
参见图33,倍增速绳链机构55的上下绳链分别有节点与平移架底纵梁23和底位固定导轨41相连。这样,当设备2指令平移架2前移时,平移架同步纵向平移驱动机构9连接并带动底位延伸轨51的组合框体向前平移,并在倍增速绳链机构55的倍增速动力作用下带动平移架2以底位延伸轨51的倍速向前平移。当平移架2移至转移空间时,底位延伸轨51的组合框体的前半幅处于悬空状态,不与路面接触。
本实施例不需要在路面敷设轨道,简化了现场基础施工量,降低了对路面平整度的要求,更容易安装。
实施例7如图34至图39所示。参见图34,本实施例的构成也包括固定架1、平移架2、第一载车板31和第二载车板32。
固定架1的构成如图35所示,包括位于架空存车空间左右侧的离地2米的纵向的高位固定导轨42。高位固定导轨42的后端与斜拉构造一同与固定架导柱11连接。固定架导柱11底部与底位固定导轨41后端刚性相接,底位固定导轨41前端以固定的行车引导坡道81连接。
平移架2的构成如图36所示,包括左右两根离地2米的平移架高位导轨27,平移架高位导轨27的后端与平移架导柱21连接,并设置斜拉构造。平移架高位导轨前横梁271连接平移架高位导轨27前端。从图中可以看出,平移架2的上方构造适合增设遮阳棚。
参见图37,本实施例设有可沿高位固定导轨42纵向滑移的高位延伸轨52。平移架高位导轨27沿高位延伸轨52纵向滑移。高位固定导轨42、高位延伸轨52、平移架高位导轨27的相互引导限位滑移伸缩动作,可借用现有技术中的相似应用环境的多段伸缩杆技术,并可沿用现有类似技术,使用滑轮、导轮、滑块甚至滚珠部件。平移架2运行时,上述伸缩部件可起到保持平移架2的姿态稳定作用,而平移架底轮24和底位固定导轨41则分担了平移架本体以及载车板、车体载荷的重力。
参见图38、图39,当平移架2移至路面转移空间时,平移架2以及第二载车板32的绝大部分构造都处于悬空状态,不与地面接触。所以,不需要在路面敷设地轨。但显而易见的是,包括本实施例以及之前所有实施例中,除了地库环境之外,固定架1一般都会需要采用连接技术固定在地面基础上,以防止重心失衡时造成整体倾覆。
本发明所指的载车板也可以是用于停入车辆的箱型库体,或者用于其他功能的带人员出入口的箱型房屋。这样,可以实现商用小房屋、小旅馆与车位的结合,在需要时,将房屋或者车位降至地面,在一个车位面积内实现车位+小房屋功能。
显然,本发明也可以采用较短的载车板,实现自行车摩托车的双层存储功能。

Claims (10)

1.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其特征是:
包括存车空间和位于存车空间前侧的转移空间,
存车空间包括地面存车空间和位于地面存车空间上方的架空存车空间,
转移空间包括路面转移空间和位于路面转移空间上方的空中转移空间,
包括位于存车空间的固定架(1),
包括可在存车空间和转移空间之间纵向平移的平移架(2),
固定架(1)包括可升降的第一载车板(31),
平移架(2)包括可升降的第二载车板(32),
当平移架(2)位于转移空间时,依靠固定架(1)的升降机构,第一载车板(31)可从地面存车空间与架空存车空间之间升降变位,
当第一载车板(31)位于地面存车空间时,依靠纵向平移的平移架(2),第二载车板(32)可从架空存车空间与空中转移空间之间纵向平移变位,
当第一载车板(31)位于架空存车空间时,依靠纵向平移的平移架(2),第二载车板(32)可从地面存车空间与路面转移空间之间纵向平移变位,
当平移架(2)位于转移空间时,依靠平移架(2)的升降机构,第二载车板(32)可从路面转移空间与空中转移空间之间升降变位,
当第一载车板(31)或者第二载车板(32)位于地面存车空间并已降至底位后,第一载车板(31)或者第二载车板(32)的车轮承载面与路面转移空间的底部路面形成连续的行车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其特征是:
所述平移架(2)包括设置在左右侧的平移架导柱(21),所述第二载车板(32)位于左右侧平移架导柱(21)之间,
第二载车板(32)的左右侧刚性连接第二载车板滑柱(321),
当第二载车板(32)升降变位时,第二载车板滑柱(321)由平移架导柱(21)导向,
当平移架(2)从所述转移空间移向所述存车空间,且平移架导柱(21)进入存车空间后,第一载车板(31)位于左右侧平移架导柱(2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其特征是:
所述平移架(2)的左右侧平移架导柱(21)的顶部之间以平移架上横梁(221)刚性连接,
平移架上横梁(221)高于所述架空存车空间,
平移架(2)包括位于左右侧底部的平移架底纵梁(23),
左右侧平移架导柱(21)的底端刚性连接左右侧平移架底纵梁(23),
平移架底纵梁(23)的前后部装有平移架底轮(24),
从所述存车空间的底面左右侧以及所述转移空间的底面左右侧,纵向设置了底位固定导轨(41),
平移架(2)依靠平移架底轮(24)沿底位固定导轨(41)在存车空间与转移空间之间纵向平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其特征是:
所述第二载车板滑柱(321)位于第二载车板(32)两侧后部,
所述平移架(2)的左右侧平移架导柱(21)的顶部之间以平移架上横梁(221)刚性连接,
平移架上横梁(221)高于所述架空存车空间,
平移架(2)包括位于左右侧底部的平移架底纵梁(23),
左右侧平移架导柱(21)的底端分别刚性连接左右侧平移架底纵梁(23),
平移架底纵梁(23)的前后部装有平移架底轮(24),
在所述存车空间的底面左右侧纵向设置了底位固定导轨(41),
每根底位固定导轨(41)装有纵向的底位延伸轨(51),
底位延伸轨(51)依靠延伸轨导轮(53)可由底位固定导轨(41)导向并纵向移动,
底位延伸轨(51)移至前极限位置时,底位延伸轨(51)的前段伸入路面转移空间,
平移架(2)依靠平移驱动机构,借助平移架底轮(24)沿底位延伸轨(51)从存车空间与转移空间之间纵向平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其特征是:
所述平移架(2)的左右侧平移架导柱(21)的顶部之间以平移架上横梁(221)刚性连接,
平移架上横梁(221)高于所述架空存车空间,
包括以支架支撑并架空固定于所述架空存车空间的左右侧和所述空中转移空间左右侧的纵向的高位固定导轨(42),
所述平移架(2)包括位于左右侧的平移架高位纵梁(25),
平移架高位纵梁(25)与所述左右侧平移架导柱(21)刚性连接,
平移架高位纵梁(25)装有平移架高位导轮(26),
平移架(2)借助平移架高位导轮(26)沿高位固定导轨(42)从存车空间与转移空间之间平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其特征是:
所述固定架(1)刚性连接并支撑所述高位固定导轨(42)。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其特征是:
所述平移架导柱(21)底部装有平移架底轮(24),
在所述存车空间的底面左右侧纵向设置了底位固定导轨(41),
当平移架(2)在存车空间与转移空间之间纵向平移时,平移架底轮(24)沿底位固定导轨(41)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其特征是:
所述第二载车板滑柱(321)位于第二载车板(32)两侧后部,
所述平移架(2)的左右侧平移架导柱(21)的顶部之间以平移架上横梁(221)刚性连接,
平移架上横梁(221)高于所述架空存车空间,
包括与所述固定架(1)刚性连接的位于所述架空存车空间的左右侧的纵向的高位固定导轨(42),在所述存车空间的底部左右侧纵向设置了底位固定导轨(41),
平移架导柱(21)底部装有平移架底轮(24),
设置在底位固定导轨(41)和高位固定导轨(42)上的同步纵向平移驱动机构连接并驱动平移架导柱(21)沿底位固定导轨(41)和高位固定导轨(42)纵向平移,
当平移架导柱(21)移至底位固定导轨(41)和高位固定导轨(42)前端时,第二载车板(32)位于所述转移空间,
当平移架导柱(21)移至底位固定导轨(41)和高位固定导轨(42)后端时,第二载车板(32)位于所述存车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其特征是:
所述第二载车板滑柱(321)位于第二载车板(32)两侧后部,
所述平移架(2)的左右侧平移架导柱(21)的顶部之间以平移架上横梁(221)刚性连接,
平移架上横梁(221)高于所述架空存车空间,
包括与所述固定架(1)刚性连接的位于所述架空存车空间左右侧的纵向的高位固定导轨(42),
设有可沿高位固定导轨(42)纵向滑移的高位延伸轨(52),
所述平移架(2)左右侧设有可沿高位延伸轨(52)纵向滑移的平移架高位导轨(27),
平移架高位导轨(27)与所述平移架导柱(21)刚性连接,
在所述存车空间的底部左右侧设置了纵向的底位固定导轨(41),
平移架导柱(21)底部装有可沿底位固定导轨(41)纵向移动的平移架底轮(24),
当平移架(2)移至所述空中转移空间后,高位延伸轨(52)的前端位于平移架高位导轨(27)中部,高位延伸轨(52)的后端位于高位固定导轨(42)的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3、4、5、6、8和9之一所述的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其特征是:
所述平移架(2)的左右侧平移架导柱(21)的中部之间以平移架中横梁(222)刚性连接,
平移架中横梁(222)的顶面低于所述架空存车空间,
平移架中横梁(222)的中部底面高于所述地面存车空间。
CN202221917829.4U 2022-07-24 2022-07-24 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 Active CN218092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7829.4U CN218092295U (zh) 2022-07-24 2022-07-24 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
PCT/CN2023/100437 WO2024021915A1 (zh) 2022-07-24 2023-06-15 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7829.4U CN218092295U (zh) 2022-07-24 2022-07-24 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2295U true CN218092295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81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17829.4U Active CN218092295U (zh) 2022-07-24 2022-07-24 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2295U (zh)
WO (1) WO202402191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915A1 (zh) * 2022-07-24 2024-02-01 于君 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96119A (ja) * 1995-10-02 1997-04-08 Ohbayashi Corp 立体式駐車設備
CN104912362B (zh) * 2015-06-25 2017-07-14 河南柯尼达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简易式立体车库
CN105569404A (zh) * 2016-01-18 2016-05-11 于君 具有升降横移机构的停车设备
CN106545196A (zh) * 2016-10-20 2017-03-29 于君 一种前移升降式停车设备
CN106930574A (zh) * 2017-03-14 2017-07-07 温州大学 一种双层停车装置
CN108661372A (zh) * 2018-06-15 2018-10-16 梁正奎 抽拉组合移动框架立体泊车设备及其泊车方法
CN110778188A (zh) * 2019-11-02 2020-02-11 吴立新 双层移出升降立体车库
CN111663814A (zh) * 2020-06-17 2020-09-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小型框架横移转动式立体车库
CN115324401A (zh) * 2022-07-24 2022-11-11 上海云街智能科技中心 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
CN218092295U (zh) * 2022-07-24 2022-12-20 上海云街智能科技中心 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915A1 (zh) * 2022-07-24 2024-02-01 于君 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21915A1 (zh) 202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88579B2 (ja) 自家用車を駐車するための全自動移動式装置およびそれに対応する迅速、経済的かつコンパクトな方法
CN103669943B (zh) 一种立体车库及其存取车方法
CN104005582A (zh) 以梳齿承载和存取车辆的停车设备
CN200992824Y (zh) 三层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装置
CN218092295U (zh) 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
US20080145196A1 (en) Space-Saving Multi-Level Garage
CN108060813B (zh) 一种立体车库停车平台
CN203066557U (zh) 以梳齿承载和存取车辆的停车设备
CN115324401A (zh) 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
US2028476A (en) Garage for automobiles and the like
CN205296942U (zh) 具有垂直于通道的可升降横移载车板的双层停车设备
CN201671380U (zh) 纵列板式垂直升降类停车设备
CN216617053U (zh) 一种地下立体车库停车系统
WO2021244382A1 (zh) 一种跨运式平面移动停车设备
CN108086750B (zh) 一种立体车库及其存车、取车方法
CN212336854U (zh) 一种跨运式平面移动停车设备
CN107191032B (zh) 高密度、大流量的垂直环型升降停车单元及自动停车系统
CN204940972U (zh) 一种无避让滑轨式立体停车库及支撑框架
CN211776256U (zh) 一种悬挂式提梁型立体移车台
JP3608154B2 (ja) 複列式駐車装置
CN203487823U (zh) 一种双层侧向上下平移的泊车装置
CN109235991B (zh) 共享自动停车系统、车辆运输平台、平台移动机构及存取车辆的方法
CN212689696U (zh) 自动阵列式立体车库
CN219241501U (zh) 具有后列车位载车板独立驱动装置的前后重列式升降横移立体停车设备
CN108868256A (zh) 一种立体车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