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7517U - 一种三螺旋混合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螺旋混合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7517U
CN218077517U CN202221670019.3U CN202221670019U CN218077517U CN 218077517 U CN218077517 U CN 218077517U CN 202221670019 U CN202221670019 U CN 202221670019U CN 218077517 U CN218077517 U CN 218077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al
barrel
cantilever
scraper blade
tri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700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洪寿
梁松
刘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Feiy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Feiy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Feiy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Feiy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700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7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7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7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螺旋混合机,包括锥形的筒体,筒体小径端朝下,筒体内竖直设置有中间螺旋,中间螺旋两侧设置有悬臂螺旋,筒体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中间螺旋连接,中间螺旋与悬臂螺旋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中间螺旋的长度大于悬臂螺旋的长度且中间螺旋的底端延伸至筒体底端,中间螺旋超出悬臂螺旋的部分连接有刮板,刮板与筒体底部的内壁平行。采用三螺旋相比单螺旋和双螺旋混合效果更好,中间螺旋延伸至筒体底部能够对底部的原料进行混合,混合效果好,加之刮板对底部的原料进行搅动,结合中间螺旋将搅动的原料提升起来,能够有效地避免筒体底部出现混合死角,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三螺旋混合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螺旋混合机。
背景技术
锥形混合机是一种新型高效、高精度的颗粒物混合设备,它广泛适用于化工、农药、染料、医药、食品、饲料、石油、冶金矿山等行业的各种粉体颗粒的混合。锥形混合机一般包括锥形的筒体,筒体内设置有螺旋的搅拌轴,通过驱动搅拌轴自转和/或公转来实现物料的混合。
常用的锥形混合机有单螺旋,双螺旋和三螺旋的结构,单螺旋和双螺旋的混合机因螺旋数量少,搅拌效果不如三螺旋混合机,且单螺旋的锥形混合机由于只有一个搅拌螺旋,需要很高的转速才能达到需要的搅拌效果,搅拌效率不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三螺旋混合机的搅拌效果也不太理想,容易在筒体底部出现混合死角。此外,实际运用时物料的混合包括大料(加入量大)和小料(加入料小),小料一般在搅拌过程中添加,添加时需要预先混合后再加入,以保证搅拌效果,目前一般是人工预混合后再加入,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三螺旋混合机,以解决的现有的混合机混合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螺旋混合机,包括锥形的筒体,筒体小径端朝下,筒体内竖直设置有中间螺旋,中间螺旋两侧设置有悬臂螺旋,筒体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中间螺旋连接,中间螺旋与悬臂螺旋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中间螺旋的长度大于悬臂螺旋的长度且中间螺旋的底端延伸至筒体底端,中间螺旋超出悬臂螺旋的部分连接有刮板,刮板与筒体底部的内壁平行。
本方案的原理为:
驱动组件带动中间螺旋自转,提升原料,将原料从中间向两边挤压,使得物料扩散;中间螺旋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悬臂螺旋自转、同时环绕筒体的中心轴在筒体的内壁附近公转,通过悬臂螺旋的自转和公转反复提升原料,在筒体内产生剪切、对流和扩散等复合运动,从而实现原料的混合。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筒体底部空间较小,仅中间螺旋延伸至筒体底部即可,结构设计合理。
3、中间螺旋底端延伸至筒体底部能够更好的对筒体底部的物料进行混合和提升,混合效果好。
4、在中间螺旋超出悬臂螺旋的部分,即中间螺旋的底部加设刮板,一方面能够搅动筒体底部的物料,使其更好的随中间螺旋提升,避免筒体底部出现混合死角,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另一方面,刮板还能一定程度的清理筒体内壁上的物料,减轻物料粘壁的现象。
进一步,刮板的底端位于筒体的底端,刮板的顶端位于悬臂螺旋的底端下方。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刮板采用从筒体底端延伸至悬臂螺旋下方的整体式刮板,刮板强度更好,与物料接触的面积较大,作用范围大,混合效果好。
进一步,刮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刮板以中间螺旋为对称中心环形阵列设置。
有益效果:设置至少两个刮板且对称设置,混合效果更好。
进一步,筒体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活动设置有盖板,筒体底端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阀。
有益效果:进料口用于连续投放大料(占比量较大的原料),盖板用于封闭进料口,出料口用于出料,将出料口设置在筒体底端,相比从筒体底部侧面出料而言出料更彻底更顺畅。
进一步,筒体顶部开设有加料口。
有益效果:加料口用于混合过程中加入各种小配料(占比量较小的原料),混合过程中存在补充大料和添加小配料的情况,额外设置加料口用于添加小配料,大料和小配料能够分别通过进料口和加料口进行添加,不会出现操作冲突的情况,加料更方便。
进一步,加料口连通有预混合机。
有益效果:各种小配料需要实现混合后再加入筒体内,在加料口处设置预混合机可以实现小配料的预混合,减轻了人工操作量,提高了加工效率。
进一步,悬臂螺旋的长度相同且以中间螺旋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三个螺旋呈对称结构,能够有效减轻螺旋公转时的振动,从而避免螺旋折断,延长了螺旋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筒体顶端与低端的内径之比为:4.5~6:1,中间螺旋到悬臂螺旋的距离与筒体顶端的内径之比为2~3:1。
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混合机内部结构紧凑,筒体内部上方单纯通过螺旋混合也能达到良好的混合效果,无需在中间螺旋和悬臂螺旋之间额外设置搅拌件来提高混合效果,省去了额外设置结构的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因额外设置结构导致的振动和易折断的不利情况。
进一步,筒体顶端与低端的内径之比为:5.5:1,中间螺旋到悬臂螺旋的距离与筒体顶端的内径之比为2.5:1。
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混合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自转电机1、自转减速机2、转臂3、分配箱4、公转减速机5、公转电机6、传动头7、悬臂螺旋8、筒体9、中间螺旋10、连杆11、刮板12、出料口13、出料阀14、进料口15、盖板16、预混合机17。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三螺旋混合机,包括锥形的筒体9,筒体9小径端朝下,筒体9顶部开有进料口15,进料口15处铰接有盖板16。进料口15对侧开有加料口,加料口连通有预混合机17,预混合机17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小型混合机。筒体9底端开有出料口13,出料口13处安装有出料阀14。
筒体9内竖直设置有中间螺旋10,筒体9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自转电机1、自转减速机2、公转电机6和公转减速机5,中间螺旋10顶端连接有分配箱4,驱动组件通过分配箱4带动中间螺旋10自转。中间螺旋10两侧对称连接有悬臂螺旋8,中间螺旋10与悬臂螺旋8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转臂3和传动头7,转臂3和传动头7将驱动组件的动力从分配箱4传递到悬臂螺旋8处带动悬臂螺旋8自转和公转。
中间螺旋10的长度大于悬臂螺旋8的长度且中间螺旋10的底端延伸至筒体9底端,悬臂螺旋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悬臂螺旋8的长度相同且以中间螺旋10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筒体9顶端与低端的内径之比为:4.5~6:1,本实施例中优选5.5:1,中间螺旋10到悬臂螺旋8的距离与筒体9顶端的内径之比为2~3:1,本实施例中优选2.5:1。
中间螺旋10超出悬臂螺旋8的部分通过连杆11固定有刮板12,连杆11焊接在中间螺旋10上。本实施例中刮板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刮板12以中间螺旋10为对称中心环形阵列设置。两个刮板12均倾斜设置且与筒体9底部的内壁平行,刮板12的底端位于筒体9的底端,刮板12的顶端位于悬臂螺旋8的底端下方。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大料(占比量较大的原料)通过进料口15投入筒体9内,驱动组件带动中间螺旋10自转,提升原料,将原料从中间向两边挤压,使得物料扩散;中间螺旋10通过悬臂和传动头带动悬臂螺旋8自转、同时环绕筒体9的中心轴在筒体9的内壁附近公转,通过悬臂螺旋8的自转和公转反复提升原料,在筒体9内产生剪切、对流和扩散等复合运动,从而实现原料的混合。
悬臂螺旋8长度相同且对称设置在两侧能够减轻振动,避免折断,延长使用寿命。中间螺旋10延伸至筒体9底部能够对底部的原料进行提升、剪切和混合,混合效果好,加之刮板12对底部的原料进行搅动,结合中间螺旋10将搅动的原料提升起来,能够有效地避免筒体9底部出现混合死角,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效果。
混合过程中,小配料(占比量较小的原料)可以通过预混合机17预混合后再从加料口加入筒体9内,采用加料口添加小配料,大料通过进料口15投放,大料和小配料的投放互不影响,操作方便,效率高。通过预混合机17对小配料进行预混合后再加入,能够保证原料的混合效果,且相比人工预混合而言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三螺旋混合机,包括锥形的筒体,筒体小径端朝下,其特征在于:筒体内竖直设置有中间螺旋,中间螺旋两侧设置有悬臂螺旋,筒体顶部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中间螺旋连接,中间螺旋与悬臂螺旋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中间螺旋的长度大于悬臂螺旋的长度且中间螺旋的底端延伸至筒体底端,中间螺旋超出悬臂螺旋的部分连接有刮板,刮板与筒体底部的内壁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螺旋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刮板的底端位于筒体的底端,刮板的顶端位于悬臂螺旋的底端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螺旋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刮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刮板以中间螺旋为对称中心环形阵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螺旋混合机,其特征在于:筒体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活动设置有盖板,筒体底端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螺旋混合机,其特征在于:筒体顶部开设有加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螺旋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加料口连通有预混合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三螺旋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悬臂螺旋的长度相同且以中间螺旋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螺旋混合机,其特征在于:筒体顶端与低端的内径之比为:4.5~6:1,中间螺旋到悬臂螺旋的距离与筒体顶端的内径之比为2~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三螺旋混合机,其特征在于:筒体顶端与低端的内径之比为:5.5:1,中间螺旋到悬臂螺旋的距离与筒体顶端的内径之比为2.5:1。
CN202221670019.3U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三螺旋混合机 Active CN218077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0019.3U CN218077517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三螺旋混合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0019.3U CN218077517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三螺旋混合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7517U true CN218077517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78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70019.3U Active CN218077517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三螺旋混合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7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94033U (zh) 一种粉末涂料混料机
CN212651718U (zh) 热固性粉末涂料混合装置
CN108355518A (zh) 混料输送一体机
CN218077517U (zh) 一种三螺旋混合机
CN204891649U (zh) 高效卧式螺旋混合机
CN108851146A (zh) 一种配合饲料加工进料机构
CN218689192U (zh) 催化剂连续混料装置
CN214514155U (zh) 一种高效率混料机
CN216367607U (zh) 一种用于乳胶被生产的配料装置
CN206645569U (zh) 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定量混合输送螺旋装置
CN213995502U (zh) 一种混合搅拌机搅拌机构
CN213408355U (zh) 一种可倾斜式食品加工使用的混料装置
CN217093510U (zh) 一种具备内筒的立式五层螺带叶轮反应器
CN209810174U (zh) 一种共轴螺带螺杆搅拌机
CN216825706U (zh) 搅拌装置及制备系统
CN205586917U (zh) 混合机
CN206996455U (zh) 一种行星搅拌压料一体机
CN220496203U (zh) 一种喂料机输送搅拌装置
CN213643979U (zh) 一种新型环氧树脂生产用分散混合装置
CN217795641U (zh) 一种膨胀抗裂剂的纤维拌合装置
CN217725316U (zh) 一种螺旋叶片套筒式固液混合器
CN219091690U (zh) 一种灭火剂生产搅拌机
CN213499998U (zh) 一种连续下料机
CN212701437U (zh) 一种新型搅泥机
CN218981290U (zh) 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搅拌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