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4901U - 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4901U
CN218064901U CN202222346087.0U CN202222346087U CN218064901U CN 218064901 U CN218064901 U CN 218064901U CN 202222346087 U CN202222346087 U CN 202222346087U CN 218064901 U CN218064901 U CN 218064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h
ship
shaped
discharging device
disper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460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晋
张建平
蒋岳盘
钱重羽
杭兵
张田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ongding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Sh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ding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Sh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ding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Sh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ding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Sh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460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4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4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4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包括急冷塔、干式反应塔,包括与所述急冷塔、所述干式反应塔连接的船型灰仓,所述船型灰仓下方设置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出灰口装有双层电力重锤翻板阀,所述双层电力重锤翻板阀下方连接出灰用出料溜槽;所述船型灰仓内部设置有分散轴,所述分散轴的侧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分散组件,所述分散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的固定轴,以及铰接于所述固定轴的若干个分散杆。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急冷塔高效、稳定的出灰,大大确保了焚烧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满足环保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危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
背景技术
在急冷塔在危废焚烧炉系统上作为急冷设备,是一个关键性设备,设备的正常运行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特别是对抑止二恶英低温再生起到重要作用,故此设备在实际运行中要确保稳定正常运行。
由干危险废物焚烧,种类多,特性各异,焚烧废物热值高低差异大,经配伍后进回转窑+二次燃烧室,产生的高温烟气经余热锅炉余热回收后,要求急冷塔进口温度要≥500℃:如此高温烟气进入急冷塔,在双流体雾化喷枪的作用下,急骤降温,烟气中带高温度,同时烟气中含有盐份,加上急冷塔内衬的特殊材料构成的不光滑内壁;造成在急冷的交界区域容易积灰,随着时间的推移,灰越积越厚,促使雾化效果降低、湿壁现象产生,严重情况会造成堵塞。
同时由于本公司在急冷塔急冷工艺上一般采用高盐废水回喷工艺,一方面,可起到降低工艺清水的消耗用量,降低运行成本;另一方面,高盐废水来自于尾部湿法脱酸,废水浓度较高,无法再次利用,引用到急冷回喷,可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同时达到高盐废水的处理效果。但废水中含盐率高,更加加剧了急冷塔的堵塞的情况,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的出灰装置进行出灰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急冷塔高效、稳定的出灰,大大确保了焚烧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满足环保要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包括急冷塔、干式反应塔,包括与所述急冷塔、所述干式反应塔连接的船型灰仓,所述船型灰仓下方设置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出灰口装有双层电力重锤翻板阀,所述双层电力重锤翻板阀下方连接出灰用出料溜槽;
所述船型灰仓内部设置有分散轴,所述分散轴的侧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分散组件,所述分散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的固定轴,以及铰接于所述固定轴的若干个分散杆。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分散杆之间、所述分散杆与所述容置槽侧壁之间分别设置有隔块。
进一步地,所述隔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伸入到所述分散杆的轴孔内,且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船型灰仓内设置有两个所述分散轴,所述分散轴配备有置于所述船型灰仓外部的电机,且两个所述分散轴对称设于所述船型灰仓的轴线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急冷塔底部设置检修入孔;所述船型灰仓两侧设有快开式检修门;所述螺旋输送机两侧错开设置检修门。
进一步地,所述船型灰仓顶盖成圆弧型;所述船型灰仓侧板成大于60°。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输送机在出灰口位置设置反螺旋,所述螺旋输送机上设置的螺旋叶片正反螺旋交界线与所述出料溜槽中心线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双层电力重锤翻本阀具备上、下两层翻板阀,所述两层翻板阀的打开闭合状态相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船型灰仓作为出灰的过渡装置,使急冷塔底部的灰渣可以较为均匀的分布到螺旋输送机去,相较原有技术,急冷塔底部直连星型卸灰阀,阀体直径偏小,当某一时间段,灰渣积块下降时,极易造成出口堵塞,卸灰阀卡死的状况;
2、本实用新型双层电力重锤翻板阀在保证气密性的同时,满足稳定出灰的工况。原有设备大多采用重锤翻板阀,只依靠灰渣重量达到一定程度之时,依靠重力的作用下阀板才能打开;但灰渣一般温度较高,当在翻板阀中停留时间过长,温度降低之后,容易结饼,卡死阀板;电力驱动下的重锤翻板阀,依靠电机带动重锤,固定频率打开关闭阀板,可以有效的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
3、本实用新型设置分散组件,能够将大块的灰尘打散,避免结块,防止堵塞,使得进入螺旋输送机的灰尘是均匀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船型灰仓内设置分散轴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局部示意图;
图5是分散杆与隔块关系示意图;
图6是分散杆分开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包括急冷塔1、干式反应塔6,包括与急冷塔1、干式反应塔6连接的兼作烟道与灰斗用的船型灰仓2,所述船型灰仓2上方左侧与急冷塔1相连,所述船型灰仓2上方右侧与干式反应塔6相连,船型灰仓2下方设置螺旋输送机3,螺旋输送机3出灰口装有双层电力重锤翻板阀4,确保出灰过程的密闭性,双层电力重锤翻板阀4下方连接出灰用出料溜槽5;
如图3和图4所示,船型灰仓2内部设置有分散轴22,分散轴22的侧面开设有容置槽220,容置槽220内设置有分散组件7,分散组件7包括设置在容置槽220内的固定轴701,以及铰接于固定轴701的若干个分散杆702。分散杆702用于形成爪状的形式将灰尘等分散开,防止堵塞。
如图4和图5所示,相邻分散杆702之间、分散杆702与容置槽220侧壁之间分别设置有隔块703,将分散杆之间隔开,避免出现相邻两个分散杆黏合的情况。
隔块70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轴套7030,轴套7030伸入到分散杆702的轴孔内,且轴套7030套设在固定轴701上,增强分散杆的转动性能,如图6所示,当上方有灰尘大量落下时,在灰尘的重力作用下,分散杆701在铰接作用下而张开、相互之间发生不同程度的分开,张开后将灰尘打散。
船型灰仓2内设置有两个分散轴22,分散轴22配备有置于船型灰仓2外部的电机23,且两个分散轴22对称设于船型灰仓2的轴线两侧(图2示出)。当灰尘过多时,启动电机23,带动分散轴22转动,从而转动若干个分散杆转动,加速灰尘的打散效果。分散杆由电机23驱动,而分散杆701不需要动力驱动,可以自动实现灰尘的打散。灰尘小时,仅利用分散杆即可,灰尘较多时,启动分散轴进行打散。
急冷塔1底部与船型灰仓2相连处设置检修入孔11,便于急冷塔1的检修清堵;船型灰仓2两侧设有快开式检修门21,方便清堵,保证急冷塔可以连续运行;螺旋输送机3两侧错开设置检修门31,防止灰渣积块在螺旋叶片32上,造成螺旋输送机3卡死堵塞,无法出灰。
船型灰仓2顶盖成圆弧型,方便急冷塔1底部与船型灰仓2连接,加大急冷塔1底部锥段的角度,防止灰渣积聚;船型灰仓2侧板成大于60°,利于灰渣顺利过渡到螺旋输送机3。
螺旋输送机3采用连续运行方式,不停机,确保灰渣在螺旋输送机3内部不停留;螺旋输送机3内部螺旋叶片32与壳体33都采用316L材质,防止腐蚀,延长使用寿命。螺旋输送机3在出灰口位置设置反螺旋,螺旋叶片32正反螺旋交界线与出料溜槽5中心线对应,防止灰渣堆积于尾部。
双层电力重锤翻本阀4具备上、下两层翻板阀,两层翻板阀的打开闭合状态相反。双层电力重锤翻本阀4,依靠电力驱动,带动上下两层翻板阀打开关闭。确保两个阀体之间一个是打开状态,一个就是闭合状态,增强气密性。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来自急冷塔1顶部的烟气与急冷塔1内的高盐水雾化液体混合,相当一部分的粉尘颗粒附集,掉落到位于急冷塔1底部的船型灰仓2中,烟气通过船型灰仓2进入干式反应塔中6,其中烟气通过干式反应塔6流入后续烟气处理系统,干式反应塔6中的粉尘颗粒亦掉落入船型灰仓2中,船型灰仓2中的分散轴将聚集的粉尘打散,来自急冷塔1与干式反应塔6中的灰渣通过船型灰仓2后落入船型灰仓2底部的螺旋输送机3中,并由螺旋叶片32将灰渣带至螺旋输送机3出灰口,设置于螺旋输送机3底部的双层电力重锤翻本阀4靠电机驱动依次打开将灰渣排入出料溜槽5。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包括急冷塔(1)、干式反应塔(6),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急冷塔(1)、所述干式反应塔(6)连接的船型灰仓(2),所述船型灰仓(2)下方设置螺旋输送机(3),所述螺旋输送机(3)出灰口装有双层电力重锤翻板阀(4),所述双层电力重锤翻板阀(4)下方连接出灰用出料溜槽(5);
所述船型灰仓(2)内部设置有分散轴(22),所述分散轴(22)的侧面开设有容置槽(220),所述容置槽(220)内设置有分散组件(7),所述分散组件(7)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槽(220)内的固定轴(701),以及铰接于所述固定轴(701)的若干个分散杆(7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分散杆(702)之间、所述分散杆(702)与所述容置槽(220)侧壁之间分别设置有隔块(7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块(70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轴套(7030),所述轴套(7030)伸入到所述分散杆(702)的轴孔内,且所述轴套(7030)套设在所述固定轴(70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型灰仓(2)内设置有两个所述分散轴(22),所述分散轴(22)配备有置于所述船型灰仓(2)外部的电机(23),且两个所述分散轴(22)对称设于所述船型灰仓(2)的轴线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塔(1)底部设置检修入孔(11);所述船型灰仓(2)两侧设有快开式检修门(21);所述螺旋输送机(3)两侧错开设置检修门(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型灰仓(2)顶盖成圆弧型;所述船型灰仓(2)侧板成大于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3)在出灰口位置设置反螺旋,所述螺旋输送机(3)上设置的螺旋叶片(32)正反螺旋交界线与所述出料溜槽(5)中心线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电力重锤翻板阀(4)具备上、下两层翻板阀,所述两层翻板阀的打开闭合状态相反。
CN202222346087.0U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 Active CN218064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6087.0U CN218064901U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6087.0U CN218064901U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4901U true CN218064901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8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46087.0U Active CN218064901U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49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6476A (zh) * 2023-07-11 2023-08-11 江苏大恒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炉锅一体化含盐废液焚烧炉炉底干法出灰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6476A (zh) * 2023-07-11 2023-08-11 江苏大恒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炉锅一体化含盐废液焚烧炉炉底干法出灰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64901U (zh) 一种急冷塔高效出灰装置
CN110594752B (zh) 一种用于垃圾热解气化的输送装置
CN107446599B (zh) 一种固体有机废物立式热解装置
CN110551518B (zh) 油基钻屑热解析处理撬装式设备
JP2013224810A (ja) 有機汚泥の処理装置と処理方法
CN111102580A (zh) 用于回转窑危险废物焚烧装置的进料系统
WO2016110222A1 (zh) 底部干燥式污泥干化装置和方法
CN116872397A (zh) 一种废塑料成膜热裂解装置及方法
CN109504459B (zh) 一种干式出渣的生物质气化炉
CN107816723B (zh) 一种智能环保无排放垃圾融化桶
CN215198524U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分选装置
CN104501173A (zh) 一种化工类固废、废液热解处理装置及工艺
CN213396622U (zh) 一种利用炉渣余热熔炼低熔点金属的装置
CN210532393U (zh) 一种危险废物高效焚烧装置
CN108036327B (zh) 一种小型节能高效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系统
CN212081214U (zh) 炉具防结焦旋转燃烧系统
CN212340003U (zh) 具有自动清灰功能的急冷塔
JP2005282924A (ja) ごみ汚水処理方法およびごみ処理装置
CN214536218U (zh) 一种危险废物高温焚烧系统余热锅炉出灰装置
CN111234872A (zh) 一种高效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炉系统
CN112283710A (zh) 一种在高原环保高效的焚烧炉热量回收循环利用装置
CN219367633U (zh) 一种废盐的中温氧化回收系统
CN211232882U (zh) 一种大型垃圾处理机
CN218087445U (zh) 一种生物质发电用送料机构
CN211345323U (zh) 一种全能小型一体式垃圾处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