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02434U - 一种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02434U
CN218002434U CN202222015715.7U CN202222015715U CN218002434U CN 218002434 U CN218002434 U CN 218002434U CN 202222015715 U CN202222015715 U CN 202222015715U CN 218002434 U CN218002434 U CN 218002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pring
inner plate
block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157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江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Huapu Autom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Huapu Autom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Huapu Autom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Huapu Autom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157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02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02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02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ication Of The Valve Opening Or Closing St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涉及阀杆领域,第一电机及设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卡爪;箱体、设于箱体内的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一端固定于第一内板上表面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箱体内部的顶面;一端固定于第二内板下表面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箱体内部的底面;联动块,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之间形成滑动通道,联动块与滑动通道滑动连接;用于驱动联动块滑动的驱动部;检测杆,第二内板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槽,检测杆的顶端与联动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用于驱动联动块做升降运动的升降部。通过本实用新型,在检测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对检测的装置进行调节,使得操作更加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阀杆是阀门的一个重要部件,需要经常性转动,如果阀杆的同轴度不合格,将会造成阀门每次使用的磨损量大增,因此,在生产后需要抽取一定量的阀杆进行同轴度测量,以防止不合格的阀杆进入市场,在对阀杆进行同轴度测量时,一般采用打表测量法或者利用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法进行测量,两个方法都需要用到百分表,通过读取百分表上的数值,然后将百分表上的数值与阀杆的同轴度公差进行比较,但是本申请人发现,由于阀杆由各个直径不相同的部分组成,因此在通过百分表测量同轴度的过程中,在测量完阀杆的其中一个部分后,再对阀杆的另一个部分进行测量,就需要人工调整百分表的位置,造成操作极其不便。
在申请号为CN201010267975.2,专利名称为阀杆同轴度检测装置的专利中,包括水平工作台和检测装置,所述水平工作台的一侧固定有一用于支撑阀杆光杆部的阀杆支撑座;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百分表,所述底座滑动设置在水平工作台上且位于阀杆支撑座的后方,底座上固定有一小立柱,一条状平板挂装在所述的小立柱上,所述百分表固定在底座上的大立柱上且百分表的量杆下端部抵靠在条状平板的上表面上。该发明,使用时将阀杆的光杆部放在阀杆支撑座上,挂装在小立柱上的条形平板的下端搭靠在阀杆的螺纹部,转动阀杆的光杆部,螺纹部随之转动二者之间的同轴度经条形平板传递给百分表,从而可以精确地获得二者之间同轴度的偏差,但是仍然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阀杆由各个直径不相同的部分组成,因此在通过百分表测量同轴度的过程中,在测量完阀杆的其中一个部分后,再对阀杆的另一个部分进行测量,就需要人工调整百分表的位置,造成操作极其不便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包括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上表面的第一电机及设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卡爪,所述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还包括:
设于工作台上方的箱体、设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所述第一内板位于所述第二内板的上方,且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均与箱体的内部滑动连接;
一端固定于第一内板上表面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箱体内部的顶面;
一端固定于第二内板下表面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箱体内部的底面;
联动块,所述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之间形成滑动通道,所述联动块与所述滑动通道滑动连接;
用于驱动联动块沿着滑动通道滑动的驱动部;
检测杆,所述第二内板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槽,所述箱体的下表面设有下开口,所述检测杆的顶端与联动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检测杆穿过所述第二通槽和下开口;
用于驱动联动块做升降运动的升降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包括:
设于所述箱体顶部的第二电机和固定块、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螺杆,所述固定块的其中一个侧面设有转孔,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孔转动连接;
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设有螺孔,所述螺杆与螺孔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板朝向联动块的侧面设有侧面槽;
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有上开口,所述第一内板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槽,所述活动板与所述上开口滑动连接,且活动板穿过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
与所述侧面槽滑动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联动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部包括:
滑块,所述下开口的侧壁设有侧壁槽,所述滑块与所述侧壁槽滑动连接,且滑块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穿孔,所述检测杆穿过所述穿孔,且检测杆与穿孔滑动连接;
套接于所述检测杆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于联动块的下表面,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滑块的上表面;
设于联动块内的第一电磁铁及设于所述滑块内的第二电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磁铁设有多个,所述第二电磁铁与第一电磁铁一一对应,且第一电磁铁正对于对应的第二电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侧面槽为T型或燕尾型,所述连接块与侧面槽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还包括:
穿杆,所述检测杆设有贯穿其侧表面的侧面孔,所述检测杆与所述侧面孔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杆的侧表面对称设有贯穿其侧表面的通孔,且两个所述通孔位于检测杆的两侧;
与所述通孔滑动连接的侧杆、套接于所述侧杆的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的一端固定于侧杆的顶端,第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穿杆的侧表面;
设于穿杆侧表面的侧块,所述侧块位于侧杆和检测杆之间;
一端固定于侧块侧表面的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检测杆的侧表面,且第五弹簧套接于穿杆。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当需要检测时,先根据阀杆的各个部分直径的大小,来确定在检测杆的底端与标准的阀杆的各个部分接触时,第一弹簧受到的压力,在这里,标准的阀杆是指理想状态下的阀杆,也就是同轴度公差为零,假设阀杆由两个不同直径的部分组成,当检测杆的底端与标准的阀杆的第一个部分接触时,第一弹簧受到的压力为P11,由于同轴度公差的存在,导致第一弹簧的压力变化的上限为P21,导致第一弹簧的压力变化的下限为P31;当检测杆的底端与标准的阀杆的第二个部分接触时,第一弹簧受到的压力为P12,由于同轴度公差的存在,导致第一弹簧的压力变化的上限为P22,导致第一弹簧的压力变化的下限为P32,在检测时,首先通过升降部,驱动联动块向上运动,从而将检测杆的底端提升至足够高的高度,然后将阀杆的一端放置于卡爪,卡爪自动将阀杆固定,完成后,升降部启动,使得检测杆的底端与阀杆的侧表面接触,这个时候,第一弹簧感受到的压力为P4,将P4与P11和P12分别进行比较,如果P4与P11最接近,说明检测杆的底端此时与阀杆的第一部分的侧表面接触,这个时候以P21和P31为基准,当驱动部驱动联动块滑动,同时电机驱动阀杆转动时,检测杆的底端将会在阀杆的第一部分的侧表面进行检测,如果第一弹簧感受到的压力值不在P21和P31之间,则说明阀杆的第一部分的同轴度不符合要求,就没必要再对阀杆的第二部分进行测量;如果第一弹簧感受到的压力值在P21和P31之间,则说明阀杆的第一部分的同轴度符合要求,当阀杆的第一部分全部测量完成后,升降部动作,使得检测杆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驱动部驱动检测杆运动至阀杆的第二部分的上方,完成后,升降部使得检测杆的底端与阀杆的第二部分的侧表面接触,这个时候,由于这个假设的阀杆只有两个部分,因此,此时第一弹簧感受到的压力为P5,必然是以P22和P32为基准,后续对阀杆的第二部分的检测过程与对阀杆的第一部分的检测过程一致,由上所述可知,通过本实用新型,在对阀杆的同轴度进行测量时,在将阀杆的一端固定在卡爪后,在检测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对检测的装置进行调节,使得操作更加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正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联动块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活动板的侧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侧杆处的放大图。
其中,1、工作台;2、第一电机;3、箱体;4、第一内板;5、第一通槽;6、第一弹簧;7、第二内板;8、第二通槽;9、第二弹簧;10、上开口;11、下开口;12、第二电机;13、固定块;14、螺杆;15、侧壁槽;16、活动板;17、联动块;18、侧面槽;19、第一电磁铁;20、检测杆;21、第三弹簧;22、滑块;23、第二电磁铁;24、穿孔;25、连接块;26、卡爪;27、侧面孔;28、穿杆;29、侧块;30、第四弹簧;31、侧杆;32、通孔;33、第五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工作台1、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的第一电机2及设于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的卡爪26,所述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还包括:
设于工作台1上方的箱体3、设于所述箱体3内的第一内板4和第二内板7,所述第一内板4位于所述第二内板7的上方,且第一内板4和第二内板7均与箱体3的内部滑动连接;
一端固定于第一内板4上表面的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于箱体3内部的顶面;
一端固定于第二内板7下表面的第二弹簧9,所述第二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于箱体3内部的底面;
联动块17,所述第一内板4和第二内板7之间形成滑动通道,所述联动块17与所述滑动通道滑动连接;
用于驱动联动块17沿着滑动通道滑动的驱动部;
检测杆20,所述第二内板7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槽8,所述箱体3的下表面设有下开口11,所述检测杆20的顶端与联动块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检测杆20穿过所述第二通槽8和下开口11;
用于驱动联动块17做升降运动的升降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检测第一弹簧6感受到的压力,可设置一个固定在箱体3内顶面的压力传感器,使得第一弹簧6端部通过压力传感器与箱体3的内顶面固定连接,使得压力传感器可以感受到第一弹簧6的压力,第一弹簧6和第二弹簧9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当需要检测时,先根据阀杆的各个部分直径的大小,来确定在检测杆20的底端与标准的阀杆的各个部分接触时,第一弹簧6受到的压力,在这里,标准的阀杆是指理想状态下的阀杆,也就是同轴度公差为零,假设阀杆由两个不同直径的部分组成,当检测杆20的底端与标准的阀杆的第一个部分接触时,第一弹簧6受到的压力为P11,由于同轴度公差的存在,导致第一弹簧6的压力变化的上限为P21,导致第一弹簧6的压力变化的下限为P31;当检测杆20的底端与标准的阀杆的第二个部分接触时,第一弹簧6受到的压力为P12,由于同轴度公差的存在,导致第一弹簧6的压力变化的上限为P22,导致第一弹簧6的压力变化的下限为P32,这里的P11和P12可以通过电脑之间计算出来,在检测时,首先通过升降部,驱动联动块17向上运动,从而将检测杆20的底端提升至足够高的高度,然后将阀杆的一端放置于卡爪26,卡爪26自动将阀杆固定,完成后,升降部启动,使得检测杆20的底端与阀杆的侧表面接触,这个时候,第一弹簧6感受到的压力为P4,将P4与P11和P12分别进行比较,如果P4与P11最接近,说明检测杆20的底端此时与阀杆的第一部分的侧表面接触,这个时候以P21和P31为基准,当驱动部驱动联动块17滑动,同时电机驱动阀杆转动时,检测杆20的底端将会在阀杆的第一部分的侧表面进行检测,如果第一弹簧6感受到的压力值不在P21和P31之间,则说明阀杆的第一部分的同轴度不符合要求,就没必要再对阀杆的第二部分进行测量;如果第一弹簧6感受到的压力值在P21和P31之间,则说明阀杆的第一部分的同轴度符合要求,当阀杆的第一部分全部测量完成后,升降部动作,使得检测杆20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驱动部驱动检测杆20运动至阀杆的第二部分的上方,完成后,升降部使得检测杆20的底端与阀杆的第二部分的侧表面接触,这个时候,由于这个假设的阀杆只有两个部分,因此,此时第一弹簧6感受到的压力为P5,必然是以P22和P32为基准,后续对阀杆的第二部分的检测过程与对阀杆的第一部分的检测过程一致,由上所述可知,通过本实用新型,在对阀杆的同轴度进行测量时,在将阀杆的一端固定在卡爪26后,在检测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对检测的装置进行调节,使得操作更加简便。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所述驱动部包括:
设于所述箱体3顶部的第二电机12和固定块13、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螺杆14,所述固定块13的其中一个侧面设有转孔,所述螺杆14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孔转动连接;
活动板16,所述活动板16设有螺孔,所述螺杆14与螺孔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板16朝向联动块17的侧面设有侧面槽18;
所述箱体3的上表面设有上开口10,所述第一内板4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槽5,所述活动板16与所述上开口10滑动连接,且活动板16穿过所述第一通槽5和第二通槽8;
与所述侧面槽18滑动连接的连接块25,所述连接块25与联动块17固定连接。
在这里,当第二电机12启动后,就会通过螺杆14带动联动块17在滑动通道内滑动,由于侧面槽18的存在,联动块17也可以做升降运动。
在这里,优选的,所述侧面槽18为T型或燕尾型,所述连接块25与侧面槽18相匹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所述升降部包括:
滑块22,所述下开口11的侧壁设有侧壁槽15,所述滑块22与所述侧壁槽15滑动连接,且滑块22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穿孔24,所述检测杆20穿过所述穿孔24,且检测杆20与穿孔24滑动连接;
套接于所述检测杆20的第三弹簧21,所述第三弹簧21的一端固定于联动块17的下表面,第三弹簧21的另一端固定于滑块22的上表面;
设于联动块17内的第一电磁铁19及设于所述滑块22内的第二电磁铁23。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电磁铁19和第二电磁铁23之间产生相互排斥的力时,就会使得联动块17克服第三弹簧21的弹力,向上运动,当第一电磁铁19和第二电磁铁23失电后,在第三弹簧21的弹力作用下,就会使得联动块17向下运动。
另外,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铁19设有多个,所述第二电磁铁23与第一电磁铁19一一对应,且第一电磁铁19正对于对应的第二电磁铁23。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还包括:
穿杆28,所述检测杆20设有贯穿其侧表面的侧面孔27,所述检测杆20与所述侧面孔27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杆20的侧表面对称设有贯穿其侧表面的通孔32,且两个所述通孔32位于检测杆20的两侧;
与所述通孔32滑动连接的侧杆31、套接于所述侧杆31的第五弹簧33,所述第五弹簧33的一端固定于侧杆31的顶端,第五弹簧33的另一端固定于穿杆28的侧表面;
设于穿杆28侧表面的侧块29,所述侧块29位于侧杆31和检测杆20之间;
一端固定于侧块29侧表面的第五弹簧33,所述第五弹簧33的另一端固定于检测杆20的侧表面,且第五弹簧33套接于穿杆28。
在本实施例中,可在第四弹簧30和第五弹簧33的端部均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当检测杆20在阀杆的中一个部分进行检测时,当与第四弹簧30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压力产生比较大的变化后,说明检测杆20已经移动到比正在检测的部分的直径更大的一个部分的附近,此时就需要升降部动作,将检测杆20升到足够的高度后,在通过驱动部,将检测杆20移动到直径更大的一部分的上方,再通过升降部,使得检测杆20的底端与该部分接触;当与第五弹簧33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压力产生比较大的变化后,说明检测杆20已经移动到比正在检测的部分的直径更小的一个部分的附近,此时就需要升降部动作,将检测杆20升到足够的高度后,在通过驱动部,将检测杆20移动到直径更小的一部分的上方,再通过升降部,使得检测杆20的底端与该部分接触。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包括工作台(1)、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的第一电机(2)及设于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的卡爪(26),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还包括:
设于工作台(1)上方的箱体(3)、设于所述箱体(3)内的第一内板(4)和第二内板(7),所述第一内板(4)位于所述第二内板(7)的上方,且第一内板(4)和第二内板(7)均与箱体(3)的内部滑动连接;
一端固定于第一内板(4)上表面的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于箱体(3)内部的顶面;
一端固定于第二内板(7)下表面的第二弹簧(9),所述第二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于箱体(3)内部的底面;
联动块(17),所述第一内板(4)和第二内板(7)之间形成滑动通道,所述联动块(17)与所述滑动通道滑动连接;
用于驱动联动块(17)沿着滑动通道滑动的驱动部;
检测杆(20),所述第二内板(7)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槽(8),所述箱体(3)的下表面设有下开口(11),所述检测杆(20)的顶端与联动块(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检测杆(20)穿过所述第二通槽(8)和下开口(11);
用于驱动联动块(17)做升降运动的升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
设于所述箱体(3)顶部的第二电机(12)和固定块(13)、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螺杆(14),所述固定块(13)的其中一个侧面设有转孔,所述螺杆(14)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孔转动连接;
活动板(16),所述活动板(16)设有螺孔,所述螺杆(14)与螺孔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板(16)朝向联动块(17)的侧面设有侧面槽(18);
所述箱体(3)的上表面设有上开口(10),所述第一内板(4)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槽(5),所述活动板(16)与所述上开口(10)滑动连接,且活动板(16)穿过所述第一通槽(5)和第二通槽(8);
与所述侧面槽(18)滑动连接的连接块(25),所述连接块(25)与联动块(1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包括:
滑块(22),所述下开口(11)的侧壁设有侧壁槽(15),所述滑块(22)与所述侧壁槽(15)滑动连接,且滑块(22)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穿孔(24),所述检测杆(20)穿过所述穿孔(24),且检测杆(20)与穿孔(24)滑动连接;
套接于所述检测杆(20)的第三弹簧(21),所述第三弹簧(21)的一端固定于联动块(17)的下表面,第三弹簧(21)的另一端固定于滑块(22)的上表面;
设于联动块(17)内的第一电磁铁(19)及设于所述滑块(22)内的第二电磁铁(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铁(19)设有多个,所述第二电磁铁(23)与第一电磁铁(19)一一对应,且第一电磁铁(19)正对于对应的第二电磁铁(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槽(18)为T型或燕尾型,所述连接块(25)与侧面槽(18)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还包括:
穿杆(28),所述检测杆(20)设有贯穿其侧表面的侧面孔(27),所述检测杆(20)与所述侧面孔(27)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杆(20)的侧表面对称设有贯穿其侧表面的通孔(32),且两个所述通孔(32)位于检测杆(20)的两侧;
与所述通孔(32)滑动连接的侧杆(31)、套接于所述侧杆(31)的第五弹簧(33),所述第五弹簧(33)的一端固定于侧杆(31)的顶端,第五弹簧(33)的另一端固定于穿杆(28)的侧表面;
设于穿杆(28)侧表面的侧块(29),所述侧块(29)位于侧杆(31)和检测杆(20)之间;
一端固定于侧块(29)侧表面的第五弹簧(33),所述第五弹簧(33)的另一端固定于检测杆(20)的侧表面,且第五弹簧(33)套接于穿杆(28)。
CN202222015715.7U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 Active CN218002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15715.7U CN218002434U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15715.7U CN218002434U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02434U true CN218002434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318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15715.7U Active CN218002434U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024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6855B (zh) 拨键开关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3090759A (zh) 一种直线导轨副精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2648961B (zh) 孔深检测装置、孔深检测装置的归零方法及检测方法
CN211042139U (zh) 一种用于皮带轮跳动检测及轴承孔检测的综合检测装置
CN112902902A (zh) 一种镜片厚度检测夹具及带有该夹具的厚度检测装置
CN203011289U (zh) 一种直线导轨副精度检测装置
CN218002434U (zh) 一种阀杆同轴度检测平台
CN106092418B (zh) 一种拉拔力测试机
KR101889150B1 (ko) 표면 거칠기 측정 장치
CN202255182U (zh) 测量角接触球轴承套圈锁量检测仪
CN101566458B (zh) 叶片型面间隙专用检测仪
CN106247911A (zh) 一种t形孔同轴度的检测方法
CN216246236U (zh) 一种轮圈全自动检测机
JPS606818A (ja) 内外側測定機
CN202836516U (zh) 一种可进行360度检测的自动化质量检测设备
CN210572242U (zh) 压力测试装置
CN114383588A (zh) 一种芯样垂直度测量系统
CN113932751A (zh) 用于零件内径检测的通用量仪及零件内径检测方法
CN106323161A (zh) 一种导轨检测台
CN208282806U (zh) 一种轴承内圈直径检测装置
CN220583339U (zh) 一种精密高度检测机构
CN210014738U (zh) 一种用于产品内径检测的通止规检测机构
CN210719108U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轴承高度检测装置
CN114739805B (zh) 一种包装箱材料板折叠压力测量装置
CN212586533U (zh) 一种套筒磁铁测试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