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95772U - 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95772U
CN217995772U CN202121882383.1U CN202121882383U CN217995772U CN 217995772 U CN217995772 U CN 217995772U CN 202121882383 U CN202121882383 U CN 202121882383U CN 217995772 U CN217995772 U CN 217995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ck
wear
beating
passageway
structure cap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823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政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tent Mechanical & Industrial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tent Mechanical & Industrial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tent Mechanical & Industrial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tent Mechanical & Industrial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823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95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95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95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u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包括进口和至少一个出口,进口高于出口,两者之间设有通道,通道下侧壁设为若干台阶,台阶由进口向出口方向逐级延伸,且台阶外沿均设有积料砖。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通道的下侧壁设成若干台阶,并在台阶外沿设置积料砖,在料道结构进行转送物料的时候,初始阶段落至台阶的物料由于积料砖的阻挡,将在台阶处形成堆积,并受下落物料的冲撞,或进一步牢固配合在积料砖与台阶之间,或滚动下落,使得初始段的物料逐渐在通道的下侧壁上形成一个由物料组成的斜坡,进而使得后续物料下落时是直接撞击在物料上,并沿斜坡滚落,利用物料之间的料打料实现缓冲,降低对料道本身的冲击,进而延长料道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物料转载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
背景技术
在散物料转载行业中,通常采用带式输送机进行运输非易燃高磨蚀物料(如焦炭、矿石),输送带与输送带之间、输送带与料仓之间通常设置有料道实现物料的转运。由于转运前后的装置通常都是有不小的高度差,且物料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物料下落的过程中,会对料道造成不小的冲击,导致料道磨损,料道的使用寿命减短、维护频率和成本增加。
为避免料道的频繁维护,现有的做法是在料道壁上贴设陶瓷片,以增加料道侧壁的耐磨性能,但也因此造成了极高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可以减少物料下落过程对于料道的冲击,以延长料道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包括进口和至少一个出口,所述进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出口,两者之间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的下侧壁设置为若干台阶,所述台阶由所述进口向所述出口方向逐级延伸,且所述台阶的外沿均设置有积料砖。
所述积料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台阶的外沿。
所述积料砖与所述台阶的平面相垂直。
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还包括从所述进口下落的物料,物料被所述积料砖阻挡而堆积在所述台阶上,形成对所述通道的缓冲保护层。
所述积料砖采用高铬铸铁制成。
所述积料砖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25~80mm。
所述台阶的高度为H,所述积料砖与所述台阶的侧壁间距为L,H/L的取值范围为0.7~0.85。
所述进口的数量仅设置一个,所述出口的数量设置有两个,所述通道设置有两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通道的下侧壁设置成若干台阶,并在台阶外沿设置积料砖,在料道结构进行转送物料的时候,初始阶段落至台阶的物料由于积料砖的阻挡,将在台阶处形成堆积,并受下落物料的冲撞,或进一步牢固配合在积料砖与台阶之间,或滚动下落,使得初始段的物料逐渐在通道的下侧壁上形成一个由物料组成的斜坡,作为通道的保护层,进而使得后续物料下落时是直接撞击在保护层上,然后沿斜坡滚落;本实用新型利用物料之间的料打料实现缓冲,降低对料道本身的冲击,进而延长了料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进口; 2----出口; 3----通道;
4----台阶; 5----积料砖; 6----缓冲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包括进口1和至少一个出口2,进口1的高度高于出口2,两者之间设置有通道3,通道3的下侧壁设置为若干台阶4,台阶4由进口1向出口2方向逐级延伸,且台阶4的外沿均设置有积料砖5。
参考图1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上述积料砖5可拆卸地安装在台阶4的外沿,如采用螺栓进行锁固,在后期需要维护清理台阶4上残留的物料时,可以将积料砖5拆下方便清理、维护。
上述积料砖5与台阶4的平面相垂直,既能保证积料砖5遮挡部分物料的功能,也能减少物料下落对积料砖5造成的冲击力,保证积料砖5的使用寿命和工作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从进口1下落的物料,物料被积料砖5阻挡而堆积在台阶4上,形成对通道3的缓冲保护层6。
上述积料砖5采用高铬铸铁制成,以满足使用时的强度需求,保证积料砖5具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避免频繁更换、维修。
上述积料砖5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25~80mm。
上述台阶4的高度为H,积料砖5与台阶4的侧壁间距为L,H/L的取值范围为0.7~0.85,以满足常见物料对于静态堆积角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上述进口1的数量仅设置一个,出口2的数量设置有两个,对应地,通道3也设置有两条,则后续通过在通道3中设置可开合的挡料机构,可以实现物料从进口1流入后,可被选择地流向其中一个出口2,实现分料。
参考图2所示,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通道3的下侧壁设置成若干台阶4,并在台阶4外沿设置积料砖5,在料道结构进行转送物料的时候,初始阶段落至台阶4的物料由于积料砖5的阻挡,将在台阶4处形成堆积,并受下落物料的冲撞,或进一步牢固配合在积料砖5与台阶4之间,或滚动下落,使得初始段的物料逐渐在通道3的下侧壁上形成一个由物料组成的斜坡,作为通道3的保护层,进而使得后续物料下落时是直接撞击在保护层上,然后沿斜坡滚落。本实用新型利用物料之间的料打料实现缓冲,降低对料道本身的冲击,进而延长了料道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8)

1.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进口和至少一个出口,所述进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出口,两者之间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的下侧壁设置为若干台阶,所述台阶由所述进口向所述出口方向逐级延伸,且所述台阶的外沿均设置有积料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积料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台阶的外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积料砖与所述台阶的平面相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从所述进口下落的物料,物料被所述积料砖阻挡而堆积在所述台阶上,形成对所述通道的缓冲保护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积料砖采用高铬铸铁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积料砖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25~8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阶的高度为H,所述积料砖与所述台阶的侧壁间距为L,H/L的取值范围为0.7~0.85。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口的数量仅设置一个,所述出口的数量设置有两个,所述通道设置有两条。
CN202121882383.1U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 Active CN217995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2383.1U CN217995772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2383.1U CN217995772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95772U true CN217995772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87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82383.1U Active CN217995772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957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82808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导料槽装置
CN105819144B (zh) 一种溜料管及溜料管的组合方法
CN217995772U (zh) 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
CN212468837U (zh) 一种砂石骨料用组合式下料斗
CN217995773U (zh) 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分料机构
CN208373567U (zh) 物料下料多台阶转换装置
CN203306707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的转接料斗
CN206842398U (zh) 一种带保护装置的钒钛冶炼磁选运输装置
CN215973401U (zh) 一种缓冲落料溜槽
CN205602544U (zh) 一种防滑落高炉上料输送带
CN211726128U (zh) 一种半自磨机
CN205222068U (zh) 一种空气输送斜槽
CN210787602U (zh) 一种球磨机钢锻筛分装置
CN211169021U (zh) 一种免烧砖机上的原料输送装置
CN113548424A (zh) 一种可实现料打料的耐磨料道结构、分料机构
CN208810284U (zh) 一种带预破碎立磨的钢渣粉磨生产线
CN219584928U (zh) 一种新型振动排料漏斗
CN208733150U (zh) 一种高炉受料罐衬板
CN202022527U (zh) 皮带机减粒耐磨溜槽装置
CN214779012U (zh) 用于斗提机的溜料槽结构
CN208932425U (zh) 胶带机头部转卸漏斗
CN216188222U (zh) 一种用于改变熟料下料方式的下料溜槽
CN218538327U (zh) 一种烧结矿运输漏斗
CN213434714U (zh) 粘土矿破碎装置
CN213701730U (zh) 一种铸铁机落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