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2541U - 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02541U
CN217902541U CN202220730685.5U CN202220730685U CN217902541U CN 217902541 U CN217902541 U CN 217902541U CN 202220730685 U CN202220730685 U CN 202220730685U CN 217902541 U CN217902541 U CN 2179025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rian
light
light beam
pedestrian passageway
early wa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306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怡曼
万传建
蒋海
马林林
李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306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025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025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025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属于道路安全控制领域,包括控制中心,该控制中心用于对整个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进行控制,各系统模块之间的信息传输交互,与外部网络设备、交互中心的信息传输等;该控制中心连接有监测模块、多功能预警模块、通行限制模块和发光指示模块等,通过控制中心对各模块的控制调度实现对人行通道来往行人和车辆的调度和监控指示工作。本实用新型中的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在禁止通行状态下在人行通道两侧形成虚拟光柱结构,同时在行人或行车准备强闯人行通道时,对违规人员进行执法记录,并在地面形成实体路障结构,以此对人行通道两侧路人进行阻挡,避免强闯红灯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Description

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安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叉口涉及行人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其中大部分都是由于交通参与者本身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大量的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穿行马路导致。
针对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问题,现有马路口为此增加投影斑马线或立体斑马线等形式,通过在马路上形成显眼的静止通行标志或者在道路上形成具备三维效果的斑马线,以阻止行人通过,但是采用此种方式后,针对交通法律淡薄的人,其仍旧无法造成阻碍,并且立体或投影式的斑马线等形式,反而会造成一些小孩兴趣,在没有成年人进行劝阻的情况下,小孩子更容易去触碰投影,导致小孩无法注意到来往行车,反而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用以解决现有行人容易闯红灯横穿马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其包括:
装置主体,设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的监控摄像头、显示屏、光束发射组件以及设于地面的感应路障结构;
其中,所述监控摄像头用于在禁止通行时对进入人行通道区域的行人或行车的违规人员进行拍摄;
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监控摄像头通信连接,用于对违规人员进行曝光公示;
所述光束发射组件用于在禁止通行时在人行通道的进出口处形成阻拦光柱;
所述感应路障结构在人行通道禁止通行时启动,其包括埋置在地面的可竖向升降的挡板;
所述光束发射组件相对侧设有光束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路障结构与所述光束感应装置对应通信连接,并在光束感应装置无法接收到光束时驱动所述挡板竖向上升并在路面上形成阻挡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应路障结构包括埋置在地面的安装槽,所述挡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底部设有与所述光束感应装置电连接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在所述光束感应装置未感应到光束时启动;所述挡板底部设有永磁体,且所述电磁铁在通电时与所述永磁体相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底部与所述安装槽之间还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限制所述挡板的上升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槽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挡板竖向升降的槽口,所述挡板底部设有横向设置的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宽度大于所述槽口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应路障结构成对设置,且其中一感应路障结构用于在路面形成行人阻碍结构,另一感应路障结构用于在路面形成行车缓速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束发射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光源发射装置,设于所述光源发射装置光源发射方向上的透光带,所述透光带对应所述光源发射装置开设有透光孔,多少光源发射装置用于通过透光孔形成可见光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发射装置与所述透光带之间还设有聚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射装置发出的光束聚焦并形成垂直于透光带的光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置主体上还设有防水音箱,所述防水音箱与所述监控摄像头通信连接,用于对违规人员信息进行通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投影装置,所述投影装置朝向所述人行通道设置,用于在所述人行通道上形成通行标志。
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其通过在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对人行通道两侧的行人或行车进行监控,在禁止通行状态下在人行通道两侧形成虚拟光柱结构,以此阻挡行人或行车通过,同时在行人或行车准备强闯人行通道时,通过对违规人员进行执法记录,并主动曝光和播报,并在地面形成实体路障结构,根据人行和行车情况对应升起行人路障或行车缓速结构,以此对人行通道两侧路人进行阻挡,避免强闯红灯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的侧剖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束发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感应路障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
1、装置主体;2、监控摄像头;3、显示屏;4、光束发射组件;5、感应路障结构; 6、防水音箱;7、人行信号灯;8、投影装置;
401、光源发射装置;402、透光带;403、聚光透镜;
501、安装槽;502、挡板;503、电磁铁;504、永磁体;505、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设于装置主体1上的监控摄像头2、显示屏3、光束发射组件4以及设于地面的感应路障结构5;其中,监控摄像头2用于在禁止通行时对进入人行通道区域的行人或行车的违规人员进行拍摄;其中显示屏3与监控摄像头2通信连接,用于对违规人员进行曝光公示;光束发射组件4用于在禁止通行时在人行通道的进出口形成阻拦光柱;同时感应路障结构5在人行通道禁止通行时启动,其包括埋置在地面上的可竖向升降的挡板502;同时在光束发射组件4相对侧设有光束感应装置,感应路障结构与光束感应装置对应通行连接,并在光束感应装置无法接收到光束时驱动挡板502竖向上升并在路面上形成阻挡结构。
优选地,为了方便光束感应装置的设置,该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均成对设置,两个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相对设置,且该光束感应装置直接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通过两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之间光束的相互发射,以启动两个光束感应装置。在有人行穿行并挡住光束时,光束感应装置对应将感应路障结构5启动并使得其在路面上形成路障。
本申请中的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依托于人行通道两侧实际路况进行启动,监控摄像头2、显示屏3、光束发射组件4以及感应路障结构5等均在人行通道禁止通行时开启,以便有人行或行车等闯入人行通道区域时进行警示和通报工作。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感应路障结构5包括埋置在地面上的安装槽501,该挡板502设置在安装槽501内,并且该安装槽501底部设有与光束感应装置电连接的电磁铁503,该电磁铁503在光束感应装置未感应到光束时启动;挡板502底部对应设置有永磁体504,且电磁铁503在通电状态下与永磁体504相斥。
优选地,本申请中的挡板502底部与安装槽501底部之间还设有弹性件505,弹性件505一端连接挡板502底部,其另一端连接安装槽501底部。在电磁铁503启动时,该挡板502底部的永磁体504在电磁铁503斥力作用下上升,为了确保挡板502上升到限定高度,在挡板502与安装槽501之间设置弹性件505,通过弹性件505限制挡板502 的上升高度。同时,安装槽501两侧对应挡板502两端设置有滑槽,使得挡板502在滑槽内竖向升降,确保挡板502的稳定升降。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限制挡板502的上升高度,安装槽501顶部设置盖板,盖板上开设有供挡板502竖向升降的槽口,且挡板502底部设有横向设置的卡接板,该卡接板的宽度大于槽口宽度,使得挡板502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卡接板抵接在盖板的底部,以此限制挡板502的上升高度。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感应路障结构5成对设置,其中一个感应路障结构5用于在路面形成行人阻碍结构,另一感应路障结构5用于在路面形成行车缓速结构。其中人行阻碍结构为在竖向上升降的挡板502即可,行人在观察到挡板502后会停留并阻止其强闯人行通道。机动车相对于行走的路人具备更大的动能,为了避免机动车与挡板502相撞,在路面上形成的行车缓速结构主要用于在路面上形成凸起即可。因此用于形成行车缓速结构的路障结构在挡板502顶部还转动设置有转动板。转动板一端转动连接挡板502顶部,其另一端搭接在路面上,在挡板502上升至凸起于地面时,转动板在地面上形成倾斜的凸起结构,用于对行车进行缓速阻拦。优选地,转动板设置在挡板502的两侧,使得挡板502上升时形成一个倒“V”形的路障结构。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的监控摄像头2主要用于进行人脸识别和车牌是识别,然后再上传到交通管理中心的数据进行比对,确认行人信息和车牌号。此处行车主要是自行车、电动车等可在行人通道区域行驶的车辆。并且针对具备牌照的电动车等,监控摄像头2 可采用模糊算法,在车牌信息部分遮挡时,可以通过识别车主信息,以此判断对应的车牌信息;或者在人脸部分遮挡时,通过识别车牌信息并与交通管理中心录入数据比对,核实确认行人信息。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申请中的多功能预警装置还包括有语音播报音箱,显示屏3与语音播报音箱均与监控摄像头2通信连接,在有行人或行车闯红灯时,该显示屏3可根据交通管理中心数据对违规人员进行展示,并通过语音播报音箱进行通报提醒。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中的光束发射组件4用于在人行通道的进出口侧形成虚拟路障,光束发射组件4同样与人行通道处实时路况相联动,在人行通道禁止通行时,其相应启动并在人行通道两侧形成虚拟光幕路障。虚拟路障与人行通道边界处的距离为0~1.5m之间,如正好与人行通道边界贴合设置,在0.5m、1m或1.5m处等进行设置。该光束发射组件4竖向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其包括竖向设置的透光带402,透光带402上设置有多个透光孔。同时在装置主体1上设置至少一个光源发射装置401,光源发射装置401通过透光带402上的透光孔形成多个可见的光柱,用以在视觉上造成阻碍,避免人行通道两侧行人强制通行。
优选地,由于光源发射装置401发出的光源通常会向四周展开,其透过透光带402后形成的光柱较浅,无法形成有效阻隔。为此在该光束发射组件4内部对应设置聚光透镜403,其通过将光源发射装置401发出的光源仅聚光透镜403进行整形,使之形成平行的光柱并具备更佳的实体效果。优选地,为了使行人看到清晰可见的光柱,光源发射装置401发出的光源优选为450~500nm之间的人眼最容易捕捉的绿光,以此在人的视觉范围内形成清晰可见的光柱,以对行人进行阻挡。此处光柱结构仅会在视觉上对人造成虚拟阻碍,不会完全阻挡行人的视线,使之能够对四周的路况造成正常判断,以免在特殊情况下行人强闯红灯造成事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对应设置有人行信号灯7,该行人信号灯与路灯结构相同,具备红黄绿三种状态,分别显示禁止通行、警示和允许通行状态。同时人行信号灯7下方设置通行时间表,用于显示绿灯通行时间、红灯禁止时间和黄灯警示时间等。同时控制中心可以通过人行信号灯7指示的路况来控制监控摄像头2、显示屏3、光束发射组件4、感应路障结构5等的通断。
可选地,本申请中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的显示屏3可以分多个模块使用,其优选分为三个屏幕,第一个屏幕用于播报公益广告,中间为人脸曝光,下方为实时广告,其既能公益宣传,还可以通过实时广告产生效益,并通过人脸曝光机识别与上方实时监控联合,抓拍违规群众并显示,让欲违反交通规定的人三思而后行。同时该监测模块下方还可设置投影装置8,投影装置8可在地面上形成与人行信号灯7相对应的通行标志,以此对低头族等进行提示。
本实用新型中的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其通过在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对人行通道两侧的行人或行车进行监控,在禁止通行状态下在人行通道两侧形成虚拟光柱结构,以此阻挡行人或行车通过,同时在行人或行车准备强闯人行通道时,通过对违规人员进行执法记录,并主动曝光和播报,并在地面形成实体路障结构,根据人行和行车情况对应升起行人路障或行车缓速结构,以此对人行通道两侧路人进行阻挡,避免强闯红灯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主体,设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的监控摄像头、显示屏、光束发射组件以及设于地面的感应路障结构;
其中,所述监控摄像头用于在禁止通行时对进入人行通道区域的行人或行车的违规人员进行拍摄;
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监控摄像头通信连接,用于对违规人员进行曝光公示;
所述光束发射组件用于在禁止通行时在人行通道的进出口处形成阻拦光柱;
所述感应路障结构在人行通道禁止通行时启动,其包括埋置在地面的可竖向升降的挡板;
所述光束发射组件相对侧设有光束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路障结构与所述光束感应装置对应通信连接,并在光束感应装置无法接收到光束时驱动所述挡板竖向上升并在路面上形成阻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路障结构包括埋置在地面的安装槽,所述挡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底部设有与所述光束感应装置电连接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在所述光束感应装置未感应到光束时启动;所述挡板底部设有永磁体,且所述电磁铁在通电时与所述永磁体相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底部与所述安装槽之间还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限制所述挡板的上升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挡板竖向升降的槽口,所述挡板底部设有横向设置的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宽度大于所述槽口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路障结构成对设置,且其中一感应路障结构用于在路面形成行人阻碍结构,另一感应路障结构用于在路面形成行车缓速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发射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光源发射装置,设于所述光源发射装置光源发射方向上的透光带,所述透光带对应所述光源发射装置开设有透光孔,多少光源发射装置用于通过透光孔形成可见光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发射装置与所述透光带之间还设有聚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射装置发出的光束聚焦并形成垂直于透光带的光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上还设有防水音箱,所述防水音箱与所述监控摄像头通信连接,用于对违规人员信息进行通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投影装置,所述投影装置朝向所述人行通道设置,用于在所述人行通道上形成通行标志。
CN202220730685.5U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 Active CN2179025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0685.5U CN217902541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0685.5U CN217902541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02541U true CN217902541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10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30685.5U Active CN217902541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025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3451A (zh) * 2022-03-31 2022-11-01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3451A (zh) * 2022-03-31 2022-11-01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2742B (zh) 带有行人预警立柱的行人过街预警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369755A (zh) 基于数据处理及道路交通的智能行人防护方法及其系统
CN217902541U (zh) 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装置
CN107100109B (zh) 一种预防行人闯红灯阻拦装置及阻拦方法
KR102484348B1 (ko) 교통약자 횡단보도 구역 보행자 위치 추적 스마트폴시스템
US9805596B2 (en) Wrong way indication beacon and related methods
KR20090124725A (ko) 횡단보도 경보장치
CN111243263A (zh) 一种用于人行横道防行人闯红灯的装置
CN111210642A (zh) 一种具有高度警示性的智能化红绿灯
KR100389501B1 (ko) 보행자 보호용 신호등 제어방법
KR20090013988A (ko) 횡단보도 및 교차로의 정지선 단속 알림장치
KR101259520B1 (ko) 주·정차 금지구역 안내장치
CN115273451A (zh) 一种智慧人行通道预警系统
CN212009864U (zh) 一种升降柱系统
JP6968484B2 (ja) 逆走防止の三機能を有する高速道路の利用者休憩施設
CN210181809U (zh) 一种二次事故联动预警系统
CN112258831A (zh) 一种智能斑马线安全防护系统
KR102483169B1 (ko) 횡단보도 신호 예고 안전 시스템
KR102356738B1 (ko) Ai를 적용한 보행신호 자동 연장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 적용되는 바닥형 보행신호등
KR102278044B1 (ko) 스마트 사물인터넷 보안등시스템
CN210955482U (zh) 一种防止行人闯红灯的阻拦系统
CN113793514A (zh) 施工道路周边地块出入口交通安全警示系统
CN110130241A (zh) 一种预防行人闯红灯阻拦装置及阻拦方法
CN114120656A (zh) 城市高架桥道路安全保护综合解决系统
CN215769990U (zh) 防止斑马线上鬼探头事故的报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