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64347U - 副车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副车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64347U
CN217864347U CN202222313179.9U CN202222313179U CN217864347U CN 217864347 U CN217864347 U CN 217864347U CN 202222313179 U CN202222313179 U CN 202222313179U CN 217864347 U CN217864347 U CN 217864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piece
length direction
subframe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131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其刚
张锐
谢志强
夏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131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64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64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643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副车架和车辆,副车架包括:两个间隔开的纵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第一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梁连接,第二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梁连接,第三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梁连接,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在纵梁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第一横梁和第三横梁分别位于第二横梁的两侧;中纵梁,中纵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连接且位于两个纵梁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结构连接稳固,结构强度与刚度高,能够衰弱结构噪声,具有较好的碰撞安全性。

Description

副车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副车架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副车架的结构强度差,结构相互连接不可靠,易发生变形,产生噪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副车架,所述副车架的结构连接稳固,结构强度与刚度高,能够衰弱结构噪声,具有较好的碰撞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副车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包括:两个间隔开的纵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所述第一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连接,所述第二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连接,所述第三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连接,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在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横梁的两侧;中纵梁,所述中纵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连接且位于两个所述纵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通过第二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梁连接,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在纵梁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第一横梁和第三横梁分别位于第二横梁的两侧,中纵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连接,中纵梁位于两个纵梁之间,使得中纵梁能够增加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连接稳固性,提升了第二横梁的弯曲强度,且通过第二横梁与中纵梁提高了副车架的结构强度与刚度,能够衰弱结构噪声,且副车架具有较好的碰撞安全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副车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副车架,所述中纵梁包括:第一片和第二片,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沿两个所述纵梁的排布方向间隔开,且所述第一片长度方向的两端和所述第二片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连接;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设于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板设于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的靠近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所述第一加强板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横梁的方向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靠近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横梁包括:第三片和第四片,所述第三片和所述第四片在上下方向排布,所述第三片长度方向的两端和所述第四片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连接,且所述第三片和所述第四片宽度方向的两端相互连接以限定出空腔;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设于所述空腔且与所述第三片和所述第四片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片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四片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对设置,所述空腔内还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沿所述支撑柱长度方向贯通所述支撑柱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加强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翻边,两个所述第二翻边分别与所述第三片和所述第四片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片和所述第四片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槽口,所述槽口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纵梁、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所述第三横梁和所述中纵梁均为冲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副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与悬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横梁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四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副车架;
10、纵梁;
20、第一横梁;
30、第二横梁;31、第三片;32、第四片;33、空腔;34、第二加强板;35、槽口;36、避让部;37、第三翻边;311、第二安装孔;321、第三安装孔;331、支撑柱;332、通孔;341、第二翻边;342、加强筋;
40、第三横梁;
50、中纵梁;51、第一片;52、第二片;53、第一加强板;54、第一翻边;55、第一安装孔;
61、第一悬置;62、第二悬置;63、第三悬置;64、第四悬置;65、第五悬置;66、第六悬置;67、第七悬置;
7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100。
参照图1与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100可以包括:两个间隔开的纵梁10、第一横梁20、第二横梁30与第三横梁40。
具体而言,第一横梁20长度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梁10连接,第二横梁30长度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梁10连接,第三横梁40长度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梁10连接,第一横梁20、第二横梁30和第三横梁40在纵梁10的长度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上间隔开,第一横梁20和第三横梁40分别位于第二横梁30的两侧,使得第一横梁20、第二横梁30和第三横梁40分别与两个纵梁10连接,副车架100的结构简单,增加了副车架100的结构强度,且副车架100具有较好的碰撞安全性。
此外,如图1与图2所示,副车架100还可以包括中纵梁50,中纵梁50长度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前后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20和第二横梁30连接,且中纵梁50位于两个纵梁10之间,中纵梁50能够增加第一横梁20和第二横梁30的连接稳固性,提升了第二横梁30的弯曲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副车架100的结构强度与刚度,能够衰弱结构噪声,改善了车辆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横梁30与中纵梁50可以直接设置在相关技术中的副车架上,能够充分利用副车架生产线上的模具、夹具与检具等工装,有利于缩短开发周期,且通过成熟工艺能够确保副车架100的质量可靠性与稳定性,无需重新投资建立新产线,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横梁20、第二横梁30与第三横梁40可以与两个纵梁10通过焊接连接,中纵梁50可以与第一横梁20和第二横梁30通过焊接连接,确保副车架100的结构连接可靠,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且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中“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等方位是基于附图中所示方位关系,而并非对实际应用过程中方位的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100,通过第二横梁30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梁10连接,第一横梁20、第二横梁30和第三横梁40在纵梁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第一横梁20和第三横梁40分别位于第二横梁30的两侧,中纵梁50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20和第二横梁30连接,中纵梁50位于两个纵梁10之间,使得中纵梁50能够增加第一横梁20和第二横梁30的连接稳固性,提升了第二横梁30的弯曲强度,且通过第二横梁30与中纵梁50提高了副车架100的结构强度与刚度,能够衰弱结构噪声,且副车架100具有较好的碰撞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3所示,中纵梁50包括第一片51和第二片52,第一片51和第二片52沿两个纵梁10的排布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开,且第一片51长度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前后方向)的两端和第二片52的长度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前后方向)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横梁20和第二横梁30连接,实现了中纵梁50与第一横梁20和第二横梁30的连接,确保中纵梁50与第一横梁20和第二横梁30连接可靠,且中纵梁50的结构简单,便于进行加工制造,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中纵梁50还包括第一加强板53,第一加强板53设于第一片51和第二片52之间,且第一加强板5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片51和第二片52连接,有利于增加中纵梁50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一片51和第二片52之间发生变形,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副车架100的结构强度与刚度。例如,第一加强板53与第一片51和第二片52可以通过焊接连接,确保连接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与图3所示,第一加强板53设于第一片51和第二片52的靠近第一横梁20的一端(例如图2中所示的前端),第一加强板53朝向远离第一横梁20的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后方)凸出,使得第一加强板53的横截面可以形成为“V”形结构,有效增加了第一加强板53的结构强度,确保中纵梁50的结构强度高,且第一加强板53便于对第一横梁20的结构进行匹配,满足空间限制需求,避免第一横梁20与第一加强板53之间发生干涉,确保连接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3所示,第一片51和第二片52宽度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一翻边54,使得第一片51和第二片52的横截面能够大致为“U”型,通过第一翻边54能够增加第一片51和第二片52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中纵梁50的结构强度与刚度。
此外,如图1与图2所示,第一翻边54的靠近第二横梁30的一端(例如图2中所示的后端)与第二横梁30连接,有利于增加中纵梁50与第二横梁30连接面积,确保第一片51、第二片52与第二横梁30连接可靠,提高了中纵梁50与第一横梁20和第二横梁30的连接强度,从而使得副车架100的结构强度与刚度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3所示,中纵梁5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55,通过紧固件70穿设于第一安装孔55可以将外部结构(例如车辆的悬置结构)安装与固定在中纵梁50上,确保外部结构在中纵梁50上固定可靠,且便于拆卸。例如,紧固件70可以为螺栓。
在中纵梁50包括第一片51和第二片52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3所示,第一片51和第二片52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孔55,且第一片51的第一安装孔55与第二片52的第一安装孔55相对,通过两个第一安装孔55能够将外部结构固定在中纵梁50上,确保外部结构固定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图4-图6所示,第二横梁30可以包括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在上下方向排布,第三片31长度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和第四片32长度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纵梁10连接,且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宽度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前后方向)的两端相互连接,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可以限定出空腔33,实现了第二横梁30与两个纵梁10的连接,确保第二横梁30与两个纵梁10连接可靠,第二横梁30的结构简单,便于进行加工制造,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如图4所示,第二横梁30还可以包括第二加强板34,第二加强板34设于空腔33,且第二加强板34与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连接,第二加强板34能够对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进行支撑,有利于增加第二横梁30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发生变形,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副车架100的结构强度与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可以通过焊接连接,确保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连接可靠,提高第二横梁30的结构强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三翻边37,使得第三片31与第四片32的横截面能够大致为“U”型,通过第三翻边37能够增加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第二横梁30的结构强度与刚度。
此外,第三片31的第三翻边37与第四片32的第三翻边37一一对应连接,确保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连接可靠,提高了第二横梁30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副车架100的结构强度与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6所示,第三片3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311,第四片32上设有第三安装孔321,第二安装孔311和第三安装孔321相对设置,通过第二安装孔311和第三安装孔321便于将外部结构(例如车辆的悬置结构)安装在第二横梁30上,确保外部结构在第二横梁30上固定可靠。
此外,如图4所示,空腔33内还设有支撑柱331,支撑柱331上设有通孔332,通孔332沿支撑柱331长度方向(例如图4中所示的上下方向)贯通支撑柱331,通孔332与第二安装孔311和第三安装孔321相对,通过支撑柱331便于对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进行支撑,确保第二横梁30的结构强度高,支撑柱331能够传递力与力矩,确保对外部结构固定可靠,确保安装平稳,且通孔332能够进行避让,使得外部结构可以通过第二安装孔311、通孔332与第三安装孔321安装在第二横梁30上,确保外部结构连接可靠。例如,支撑柱331可以为管材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紧固件70可以穿设于第二安装孔311、通孔332与第三安装孔321,以将外部结构固定在第三片31与第四片32上,确保外部结构固定可靠,且便于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2所示,第二横梁30的中部可以朝向下方凹入,能够提供外部结构的较大的安装空间,满足外部结构的放置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图6所示,第二安装孔311和第三安装孔321可以均为多个,多个第二安装孔311在第三片31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三安装孔321在第四片32上间隔设置,且多个第二安装孔311和多个第三安装孔321一一对应,通过多个第二安装孔311和多个第三安装孔321能够便于对外部结构进行固定,确保固定可靠,不易发生晃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311和第三安装孔32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设置,例如,第二安装孔311和第三安装孔321可以如图4所示为六个,也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七个或者更多个,这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所示,第二加强板34宽度方向(例如图4中所示的上下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翻边341,使得第二加强板34的横截面能够大致为“U”型,两个第二翻边341可以分别与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连接,通过第二翻边341增加了第二加强板34的结构强度,且确保第二加强板34与第三片31、第四片32连接可靠,增加了第二加强板34对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的支撑强度,提高了第二横梁30的结构强度与刚度,从而提高了副车架100的结构强度与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与图7所示,第二加强板34上可以设有加强筋342,增加了第二加强板34的结构强度,确保第二加强板34对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支撑可靠,有利于提高第二横梁30的结构强度。
在第二加强板34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翻边341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与图7所示,加强筋342可以设于第二翻边341与第二加强板34的连接处,使得第二加强板34的结构强度与刚度更高。例如,加强筋342的横截面可以形成为三角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图4与图5所示,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槽口35,槽口35与第二加强板34相对,换言之,第三片31上可以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槽口35,通过槽口35可以将第二加强板34固定在第三片31上,确保第二加强板34固定可靠;或者,第四片32上可以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槽口35,通过槽口35可以将第二加强板34固定在第四片32上,确保第四片32固定可靠;再或者,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上可以均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槽口35,通过槽口35可以将第二加强板34固定在第三片31与第四片32之间,确保第二加强板34固定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槽口35的周壁可以与第二加强板34通过焊接连接,确保第二加强板34固定可靠,且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6所示,第二横梁30的朝向第三横梁40的一侧(例如图2中所示的后侧)设有避让部36,避让部36朝向第一横梁20的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前侧)凹入,避让部36能够对外部结构进行避让,且在发生碰撞时,避让部36能够有效吸收碰撞能量,提高副车架100的碰撞安全性,提高了碰撞过程中对车内乘员与行人的保护。
在第二横梁30包括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的朝向第三横梁40的一侧设有避让部36,避让部36朝向第一横梁20的方向凹入,使得第二横梁30的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结构的复杂性,便于对第三片31和第四片32分别进行加工制造。
在一些相关技术中,副车架为铸造成型副车架,铸造成型副车架所需的模具较大,且对成型工艺的参数要求很高,因此铸造成型副车架成型后的合格率较低,提高了铸造成型副车架的生产成本。同时,铸造成型副车架平台化难度高,需要重新开发模具,增加了成本与开发周期,且整体式铸造成型很难实现防撞吸能结构,不能较好地吸收碰撞时的冲击能量,降低了碰撞过程中对车内乘员与行人的保护。
在另一些相关技术中,副车架为铸造与挤压型材拼焊副车架或者挤压型材拼焊副车架,铸造与挤压型材拼焊副车架或者挤压型材拼焊副车架解决了铸造成型副车架的模具大、平台化难度高与碰撞吸能差等缺点。但是,铸造与挤压型材拼焊副车架或者挤压型材拼焊副车架受限于挤压工艺,结构复杂的零件很难实现,且增加了生产制造成本。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纵梁10、第一横梁20、第二横梁30、第三横梁40和中纵梁50可以均为冲压件,便于对两个纵梁10、第一横梁20、第二横梁30、第三横梁40和中纵梁50进行加工制造,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铸造成型副车架的模具大、平台化难度高与碰撞吸能差等缺点,且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铸造与挤压型材拼焊副车架或者挤压型材拼焊副车架的零件不易加工等问题,能够满足结构复杂性的需求,且质量稳定可靠,便于进行开发,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两个纵梁10、第一横梁20、第二横梁30、第三横梁40和中纵梁50可以均为钣金冲压件;或者,两个纵梁10、第一横梁20、第二横梁30、第三横梁40和中纵梁50可以均为钢板冲压件;又或者,两个纵梁10、第一横梁20、第二横梁30、第三横梁40和中纵梁50可以均为铝板冲压件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100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第二横梁30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梁10连接,第一横梁20、第二横梁30和第三横梁40在纵梁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第一横梁20和第三横梁40分别位于第二横梁30的两侧,中纵梁50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20和第二横梁30连接,中纵梁50位于两个纵梁10之间,使得中纵梁50能够增加第一横梁20和第二横梁30的连接稳固性,提升了第二横梁30的弯曲强度,且通过第二横梁30与中纵梁50提高了副车架100的结构强度与刚度,能够衰弱结构噪声,且副车架100具有较好的碰撞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车辆可以采用燃油动力系统,燃油动力系统包括第一悬置61、第二悬置62、第三悬置63和第四悬置64,第一悬置61、第二悬置62与第二横梁30连接,第二横梁30能够确保对第一悬置61与第二悬置62支撑、固定可靠,第三悬置63和第四悬置64分别与车辆的车身的两个纵梁连接,从而副车架100实现对燃油动力系统的放置。例如,第一悬置61与第二悬置62可以通过紧固件70与第二横梁30连接。
或者,如图1所示,车辆可以采用电动机系统,电动机系统包括第五悬置65、第六悬置66与第七悬置67,第五悬置65与中纵梁50连接,中纵梁50能够确保对第五悬置65支撑、固定可靠,第六悬置66与第七悬置67分别与车辆的车身的两个纵梁连接,从而副车架100实现对电动机系统的放置。例如,第五悬置65与中纵梁50可以通过紧固件70连接。
由此,通过第二横梁30与中纵梁50能够实现对燃油动力系统与电动机系统的放置,实现了对燃油动力系统与电动机系统的适配,能够满足车辆的不同的系统安装需求,实现了副车架100的通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可以采用油电混合驱动系统,油电混合驱动系统包括燃油动力系统与电动机系统,燃油动力系统包括第一悬置61、第二悬置62、第三悬置63和第四悬置64,电动机系统包括第五悬置65、第六悬置66与第七悬置67,第一悬置61与第二悬置62与第二横梁30连接,第二横梁30能够确保对第一悬置61与第二悬置62支撑、固定可靠,第五悬置65与中纵梁50连接,中纵梁50能够确保对第五悬置65支撑、固定可靠,第三悬置63、第四悬置64、第六悬置66和第七悬置67与车辆的车身纵梁连接,使得副车架100能够同时适配燃油动力系统与电动机系统,副车架100实现了对油电混合驱动系统的放置,满足了所需的固定需求。
同时,通过第二横梁30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梁10连接,且中纵梁50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20和第二横梁30连接,提升了第一悬置61和第二悬置62与副车架100的连接点的结构刚度,确保副车架100对第一悬置61和第二悬置62支撑可靠,能够衰弱由于燃油动力系统导致的结构噪声,改善了车辆的NVH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副车架100可以与车辆的车身连接,副车架100与车身连接之间可以设有橡胶件,橡胶件能够提供较好的隔振性,有利于降低副车架100的振动,提高了车辆的乘坐体验。例如,副车架100与车身可以通过六点连接,确保副车架100与车身连接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100与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间隔开的纵梁;
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所述第一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连接,所述第二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连接,所述第三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连接,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在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横梁的两侧;
中纵梁,所述中纵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连接且位于两个所述纵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纵梁包括:
第一片和第二片,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沿两个所述纵梁的排布方向间隔开,且所述第一片长度方向的两端和所述第二片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连接;
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设于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设于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的靠近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所述第一加强板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横梁的方向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靠近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包括:
第三片和第四片,所述第三片和所述第四片在上下方向排布,所述第三片长度方向的两端和所述第四片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连接,且所述第三片和所述第四片宽度方向的两端相互连接以限定出空腔;
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设于所述空腔且与所述第三片和所述第四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片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四片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对设置,所述空腔内还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沿所述支撑柱长度方向贯通所述支撑柱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翻边,两个所述第二翻边分别与所述第三片和所述第四片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片和所述第四片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槽口,所述槽口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纵梁、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所述第三横梁和所述中纵梁均为冲压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副车架。
CN202222313179.9U 2022-08-30 2022-08-30 副车架和车辆 Active CN217864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3179.9U CN217864347U (zh) 2022-08-30 2022-08-30 副车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3179.9U CN217864347U (zh) 2022-08-30 2022-08-30 副车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64347U true CN217864347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82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13179.9U Active CN217864347U (zh) 2022-08-30 2022-08-30 副车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643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42675B2 (en) Automobile vehicle-body front structure
US10589790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ection structure
CN109987140B (zh) 汽车车架
CN111891224B (zh) 前机舱结构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16709236U (zh) 防撞梁总成
CN217864347U (zh) 副车架和车辆
CN212267638U (zh) 一种下弯纵梁及车辆
CN217074518U (zh) 一种兼顾phev及ev车型用铝合金前副车架
CN110588785A (zh) 一种下弯纵梁及车辆
US11167805B2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CN220948218U (zh) 车身后地板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6916010U (zh) 车辆的纵梁组件以及车辆
CN21729466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碰撞吸能铝合金副车架
CN217170621U (zh) 用于车辆的后下部防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1138282U (zh) 副车架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8877390U (zh) 车架组件及车辆
CN219312875U (zh) 一种车身门槛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17347982U (zh) 一种中通道连接结构
CN217893010U (zh) 车身后围总成与车辆
CN218536892U (zh) 一种座椅横梁底部加强结构
CN219856794U (zh) 用于车辆的安装架组件以及车辆
CN216102387U (zh) 一种汽车前横梁及其应用的副车架、汽车
CN219948369U (zh) 用于车辆的侧围上接头和车辆
CN220349801U (zh) 机舱总成和车辆
CN220615949U (zh) 副车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