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04286U - 一种车顶驱动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顶驱动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04286U
CN217804286U CN202221158039.2U CN202221158039U CN217804286U CN 217804286 U CN217804286 U CN 217804286U CN 202221158039 U CN202221158039 U CN 202221158039U CN 217804286 U CN217804286 U CN 217804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point
hinged
transmission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580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杨
吴飞鹏
谢益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580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04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04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04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顶驱动结构及车辆。该车顶驱动结构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传动连杆,可随所述电机一起转动;转动件,设有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所述转动件与所述传动连杆的输出端连接;与所述第一连接点铰接的第一传动组件,设有用于与后围翻转结构连接的第一安装点;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点铰接的第二传动组件,设有用于与车顶翻转结构连接的第二安装点;其中,两个所述转动件分设于所述传动连杆的两端。该车顶驱动结构采用电机进行驱动,可带动后围翻转结构及车顶翻转结构进行相应动作,简化了产品整体的设计结构,使得布置更加紧凑,且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车顶驱动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但不限于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顶驱动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敞篷车越来越多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为了适应全天候要求,敞篷车车顶在展开状态应具备轿车车顶的密封性,开启和闭合应具备安全性和稳定性。
目前,市面上软顶敞篷车均选用液压系统作为驱动源,随着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选用液压系统作为驱动源所能提供的功能较少,需要寻求其它驱动方式作为替代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顶驱动结构及车辆。该车顶驱动结构采用电机进行驱动,可带动后围翻转结构及车顶翻转结构进行相应动作,简化了产品整体的设计结构,使得布置更加紧凑,且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顶驱动结构,包括:
电机;
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传动连杆,可随所述电机一起转动;
转动件,设有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所述转动件与所述传动连杆的输出端连接;
与所述第一连接点铰接的第一传动组件,设有用于与后围翻转结构连接的第一安装点;以及
与所述第二连接点铰接的第二传动组件,设有用于与车顶翻转结构连接的第二安装点;
其中,两个所述转动件分设于所述传动连杆的两端。
利用电机带动传动连杆,以带动位于两端的转动件运动,使得与转动件连接的后围翻转结构、车顶翻转结构进行相应的动作,从整体上简化了产品的设计结构,使得布置更加紧凑,且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设置为凸轮,可随所述传动连杆转动;所述传动连杆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件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点之间。
将传动连杆与转动件的连接点设于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当转动件随传动连杆转动时,可满足后围翻转结构、车顶翻转结构不同方向驱动力的要求,缩短力传输的路径,简化传动结构。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
与所述第一连接点铰接的第一连杆;
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的第一活动支架,设有所述第一安装点;
其中,所述第一活动支架在所述转动件的带动下可往复移动。
通过细化第一传动组件,以优化设计结构。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滑动配合的滑动部。
通过在安装座上设置与第一活动支架滑动配合的滑动部,为第一活动支架的往复移动提供运动导向,以保证运动的平稳性。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设置为滑槽。
将滑动部设置为滑槽,以简化滑动部的设计结构,可有效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设置为弧形杆。
将第一连杆设置为弧形杆,可降低对运动空间的要求,使得设计结构更加紧凑。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
与所述第二连接点铰接的第二连杆;
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的第二活动支架,设有所述第二安装点;
其中,所述第二活动支架还设有第三安装点,所述第三安装点设置为用于与车身铰接,或者用于与所述车顶驱动结构的安装座铰接。
通过细化第二传动组件,以优化设计结构。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设为一体装配式结构。
将控制器与电机设置为一体装配式结构,节省布置空间,提升产品整体布局的紧凑性。
一种车辆,包括后围翻转结构、车顶翻转结构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顶驱动结构;
所述第一安装点与所述后围翻转结构铰接,所述第二安装点与所述车顶翻转结构铰接。
在阅读并理解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示意性实施例的车顶驱动结构安装在车身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示意性实施例的车顶驱动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车顶驱动结构;
1-电机,2-传动连杆,21-第一端,22-第二端,3-转动件,31-第一连接点,32-第二连接点,4-第一连杆,5-第一活动支架,6-安装座,61-滑动部,7-第二连杆,8-第二活动支架,81-第三安装点;
200-后围翻转结构,300-车顶翻转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提供一种车顶驱动结构100。该车顶驱动结构100包括电机1、传动连杆2以及转动件3。电机1可设置在汽车宽度方向的中部。传动连杆2与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在电机1的带动下,传动连杆2可随其一起转动。传动连杆2可沿汽车宽度方向延伸,如图1所示。传动连杆2可设置为转轴等。传动连杆2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均作为输出端使用。传动连杆2的两个输出端均设有转动件3。转动件3可设置为杆体等。一个转动件3与传动连杆2的第一端21连接,另一个转动件3与传动连杆2的第二端22连接。
转动件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点31和第二连接点32。转动件3通过第一连接点31与第一传动组件铰接。转动件3通过第二连接点32与第二传动组件铰接。在第一传动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与后围翻转结构200连接的第一安装点(图中未示出),在第二传动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与车顶翻转结构300连接的第二安装点(图中未示出)。当电机1运动时,带动传动连杆2转动,传动连杆2带动转动件3运动,再分别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以带动与其连接的后围翻转结构200、车顶翻转结构300进行相应的动作,替换现有常用的多个油缸的驱动形式,有效简化车顶折叠、展开运动机构的复杂度,从整体上简化了产品的设计结构,使得整体布局更加紧凑,且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可将转动件3设置为凸轮。凸轮的中部与传动连杆2固定连接,使得凸轮可随传动连杆2一起转动。传动连杆2与凸轮的连接点设置于第一连接点31和第二连接点32之间。传动连杆2与凸轮的连接点可设置在第一连接点31和第二连接点32连线的中点上,也可靠近其中一个连接点,如图1中所示,传动连杆2与凸轮的连接点相较更加靠近第一连接点31。传动连杆2与凸轮的连接点、第一连接点31以及第二连接点32可非共线设置。将转动件3设置为凸轮,可使得传动连杆2与凸轮的连接点到第一连接点31区段的横截面尺寸,与传动连杆2与凸轮的连接点到第二连接点32区段的横截面尺寸设置得不同,以满足不同力矩的传输要求,使得转动件3的结构设计更加精细化,有利于从整体上进行设计降成本。
将传动连杆2与转动件3的连接点设于第一连接点31和第二连接点32之间,当转动件3随传动连杆2转动时,可满足后围翻转结构200、车顶翻转结构300不同方向驱动力的要求,缩短驱动力的传输路径,以有效简化传动设计结构。可通过调节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的传输路径,以优化对后围翻转结构200、车顶翻转结构300的控制,提高整体的调节灵活性。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与第一连接点31铰接的第一连杆4,以及与第一连杆4铰接的第一活动支架5。第一连杆4和第一活动支架5可均设置成如图所示的细长杆状。在第一活动支架5上设置有用于与后围翻转结构200连接的第一安装点。其中,第一活动支架5在转动件3的带动下可往复移动。如图中所示,以设置于传动连杆2的第二端22的转动件3为例进行技术方案的详细说明,设置于传动连杆2的第一端21的转动件3及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的结构相同,不再展开赘述。通过细化第一传动组件的详细设计部件,以优化车顶驱动结构100的设计结构。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车顶驱动结构100还包括安装座6。安装座6可设置为如图所示的薄板状。可将转动件3、第一传动组件以及第二传动组件均设置于该安装座6上,以提高车顶驱动结构100的集成化,降低对车身边界的布置要求,提升车身以及车顶驱动结构100的通用性。
如图2所示,在安装座6上设置有与第一活动支架5滑动配合的滑动部61。滑动部61可以是凸起或者是凹槽等,为第一活动支架5的往复移动提供运动导向,以保证运动的平稳性。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将滑动部61设置为滑槽。滑槽沿着第一活动支架5的移动方向延伸。也可将第一连杆4与第一活动支架5的铰接点设置于该滑槽内。将滑动部61设置为滑槽的形式,以简化滑动部61的设计结构,可有效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可将第一连杆4设置为弧形杆。当第一连杆4随转动件3转动时,将第一连杆4设置为弧形杆,可降低对传动连杆2以及转动件3配合区域的空间要求,使得设计结构更加紧凑。再者,转动件3、第一连杆4、第一活动支架5以及后围翻转结构200中相连接的连接杆可构成四连杆机构,将第一连杆4设置为弧形,可有效避免传动机构到达死点位置,以避免车顶驱动结构100发生传动失效,以提高传动的可靠性。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与第二连接点32铰接的第二连杆7,以及与第二连杆7铰接的第二活动支架8。第二活动支架8上设置有用于与车顶翻转结构300连接的第二安装点。其中,可在第二活动支架8上设置第三安装点81,该第三安装点81设置为用于与车身铰接,或者用于与车顶驱动结构100的安装座6铰接。当第二活动支架8运动时,该第三安装点81可为第二活动支架8运动提供支撑点,以提高运动路径的准确性。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车顶驱动结构100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可将该控制器设置为与电机1集成的结构,即设为一体装配式结构,以节省布置空间,提升产品整体布局的紧凑性。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车辆。如图1所示,该车辆包括后围翻转结构200、车顶翻转结构30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顶驱动结构100。车顶驱动结构100的第一安装点用于与该后围翻转结构200铰接,第二安装点用于与该车顶翻转结构300铰接。由于,该车辆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顶驱动结构100,因此具有上述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展开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车顶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
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传动连杆,可随所述电机一起转动;
转动件,设有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所述转动件与所述传动连杆的输出端连接;
与所述第一连接点铰接的第一传动组件,设有用于与后围翻转结构连接的第一安装点;以及
与所述第二连接点铰接的第二传动组件,设有用于与车顶翻转结构连接的第二安装点;
其中,两个所述转动件分设于所述传动连杆的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设置为凸轮,可随所述传动连杆转动;所述传动连杆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件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点和所述第二连接点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
与所述第一连接点铰接的第一连杆;
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的第一活动支架,设有所述第一安装点;
其中,所述第一活动支架在所述转动件的带动下可往复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顶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滑动配合的滑动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顶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设置为滑槽。
6.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所述的车顶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设置为弧形杆。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车顶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
与所述第二连接点铰接的第二连杆;
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的第二活动支架,设有所述第二安装点;
其中,所述第二活动支架还设有第三安装点,所述第三安装点设置为用于与车身铰接,或者用于与所述车顶驱动结构的安装座铰接。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车顶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设为一体装配式结构。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围翻转结构、车顶翻转结构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车顶驱动结构;
所述第一安装点与所述后围翻转结构铰接,所述第二安装点与所述车顶翻转结构铰接。
CN202221158039.2U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车顶驱动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7804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58039.2U CN217804286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车顶驱动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58039.2U CN217804286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车顶驱动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04286U true CN217804286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84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58039.2U Active CN217804286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车顶驱动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042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06139A1 (en) Retractable roof and vehicle with the same
CN217804286U (zh) 一种车顶驱动结构及车辆
CN216278953U (zh) 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11391759A (zh) 一种车用折叠式电动踏板
US8376447B2 (en) Actuating device for a folding top compartment cover
CN109969208B (zh) 轨道车辆用前端开闭机构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JPH02136357A (ja) ワイパ
WO2024026840A1 (zh) 剪刀门的铰链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804938U (zh) 一种翻转结构及车辆
CN115648908A (zh) 车门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872371U (zh) 一种车顶翻转结构及车辆
CN113879194A (zh) 用于车辆的翻转桌板以及车辆
CN219904212U (zh) 电动侧踏及车辆
CN219687133U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0203692U (zh) 一种车门组件及汽车
CN218777442U (zh) 座椅桌板组件、车辆座椅以及车辆
CN109969206B (zh) 轨道车辆用前端开闭机构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217623084U (zh) 一种后围翻转结构及车辆
CN101402312A (zh) 一种行李箱盖板运动机构
CN109969209B (zh) 轨道车辆用前端开闭机构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216969355U (zh) 一种电动伸缩伴随机构
CN113787970B (zh) 一种电动折叠打开伸出伴随机构
CN220615588U (zh) 一种新型脚蹬
CN216969287U (zh) 车门组件和车辆
CN209904501U (zh) 车辆后背门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