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87133U - 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87133U
CN219687133U CN202321189947.2U CN202321189947U CN219687133U CN 219687133 U CN219687133 U CN 219687133U CN 202321189947 U CN202321189947 U CN 202321189947U CN 219687133 U CN219687133 U CN 219687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rod
rotating shaft
leg rest
seat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899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琼
邵希臣
芦卫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899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87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87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871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座椅腿托机构包括:支架,支架平行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驱动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转轴,驱动杆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连接杆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适于与第一连接部可移动地连接,转动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转轴,转动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腿托板固定于连接杆且适于相对于驱动杆沿驱动杆的延伸方向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座椅腿托机构,通过驱动杆转动以选择性驱动腿托板沿驱动杆的延伸方向移动,使得座椅腿托机构的原理简单、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同时,座椅腿托机构所采用的的零件数量少,使得座椅腿托机构占用车内空间更小。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提高乘客的乘车舒适性,部分车辆的座椅设置有腿托机构,腿托机构可以给小腿提供一定的支撑,缓解由于乘坐时间过长而引起的小腿酸胀感,现有技术中,四向腿托机构可以从座椅下方位置转动至小腿下方位置,而后还能继续伸长以使得腿托机构可以完全支撑乘客的小腿部位,但现有的四向腿托机构采用的连杆机构数量较多,使得其结构较为复杂且安装占用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座椅腿托机构,通过驱动杆转动以选择性驱动腿托板沿驱动杆的延伸方向移动,使得座椅腿托机构的原理简单、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同时,座椅腿托机构所采用的的零件数量少,使得座椅腿托机构占用车内空间更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座椅腿托机构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腿托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平行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至少部分所述驱动杆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适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移动地连接以适于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连接杆转动;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腿托板,所述腿托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杆且适于相对于所述驱动杆沿所述驱动杆的延伸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通过驱动杆转动以选择性驱动腿托板沿驱动杆的延伸方向移动,其原理简单、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同时,座椅腿托机构所采用的零件数量少,使得座椅腿托机构占用车内空间更小且降低了车辆的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腿托机构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所述转动杆适于带动所述连接杆移动以使所述腿托板相对于所述驱动杆沿所述驱动杆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令所述座椅腿托机构在所述展开状态和所述收缩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转动杆与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杆之间的夹角α>90°,所述腿托板沿所述驱动杆的延伸方向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方向移动;在所述收缩状态,所述转动杆与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杆之间的夹角α≤90°,所述腿托板沿所述驱动杆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第一转轴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杆包括:第一驱动段,所述第一驱动段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驱动段的至少部分朝向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方向凸出,在所述收缩状态,所述转动杆和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段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第二驱动段,所述第二驱动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段的自由端,所述第二驱动段另一端形成有所述第一连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段在所述收缩状态时收容于所述第一驱动段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形成有所述第二连接部且所述腿托板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构造为滑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个构造为滑块,所述滑轨内形成有滑槽,所述滑块可滑动地收容于所述滑槽,所述滑槽适于限定所述滑块的移动轨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架且适于驱动所述驱动杆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架;齿轮,所述齿轮固定于所述支架且适于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所述齿轮形成有第一齿部;套筒,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外周且适于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套筒上设置有第二齿部,所述第二齿部适于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所述驱动杆套设并固定于所述套筒外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固定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杆构造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所述转动杆构造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所述连接杆构造为两个且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杆,所述腿托板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腿托机构,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腿托机构,因此该车辆的车身重量轻,且乘客的乘车舒适性高。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腿托机构,通过驱动杆转动以选择性驱动腿托板沿驱动杆的延伸方向移动,使得座椅腿托机构的原理简单、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同时,座椅腿托机构所采用的零件数量少,使得座椅腿托机构占用车内使用空间小,且降低了车辆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腿托机构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腿托机构处于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腿托机构的滑块与滑轨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腿托机构处于收缩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腿托机构处于展开状态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1、座椅腿托机构;
10、支架;11、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
20、驱动杆;21、第一驱动段;22、第二驱动段;221、滑块;
30、连接杆;31、第一连接段;32、第二连接段;321、滑轨;322、滑槽;
40、转动杆;50、腿托板;60、驱动电机;70、齿板;80、套筒;90、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相关技术中,为提高乘客的乘车舒适性,部分车辆的座椅设置有腿托机构,腿托机构可以给小腿提供一定的支撑,缓解由于乘坐时间过长而引起的小腿酸胀感,现有技术中,四向腿托机构可以从座椅下方位置转动至小腿下方位置,而后还能继续伸长以使得腿托机构可以完全支撑乘客的小腿部位,但现有的四向腿托机构采用的连杆机构数量较多,使得其结构较为复杂且安装占用空间较大。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1。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腿托机构1包括:支架10、驱动杆20、连接杆30、转动杆40和腿托板50,支架10平行设置有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驱动杆20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转轴11,至少部分驱动杆20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连接杆30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适于与第一连接部可移动地连接以适于驱动杆20驱动连接杆30转动,转动杆40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转轴12,转动杆4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连接杆30的一端连接,腿托板50固定于连接杆30且适于相对于驱动杆20沿驱动杆20的延伸方向移动。具体地,第一转轴11可转动地与驱动杆20的一端连接,驱动杆20远离第一转轴11的至少部分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连接杆30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移动地连接使得驱动杆20与连接杆30可移动地连接,且驱动杆20绕第一转轴11转动以驱动连接杆30绕第一转轴11转动,连接杆30的一端与转动杆40的一端连接,转动杆4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转轴12,连接杆30远离转动杆40的至少部分连接有腿托板50。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杆20转动可以将座椅腿托机构1切换为展开状态或收缩状态,座椅腿托机构1处于展开状态时,腿托板50支撑乘客的小腿部位,座椅腿托机构1处于收缩状态时,腿托板50与座椅贴合以提高车辆内部的使用空间,座椅腿托机构1从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驱动杆20转动带动连接杆30绕第一转轴11转动,此时,腿托板50跟随连接杆30绕第一转轴11转动,且第二连接部在重力作用下相对第一连接部在驱动杆20的延伸方向上朝向远离第一转轴11的方向移动,使得腿托板50与第一转轴11之间的距离变长,同时连接杆30跟随第二连接部移动并带动转动杆40绕第二转轴12转动,当转动杆40转动至与连接杆30平行时,腿托板50与第一转轴11之间的距离最大且座椅腿托机构1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此时乘客的小腿可以完全放置于腿托板50上;座椅腿托机构1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的过程中,驱动杆20绕第一转轴11转动并带动连接杆30转动,使得腿托板50跟随连接杆30绕第一转轴11转动且转动杆40绕第二转轴12转动,同时使得第二连接部相对第一连接部在驱动杆20的延伸方向上朝向靠近第一转轴11的方向移动,连接杆30则跟随第二连接部移动,当驱动杆20转动至与座椅贴合时,座椅腿托机构1处于完全收缩状态,此时座椅腿托机构1与座椅贴合以提高车辆内部的使用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1,通过驱动杆20转动以选择性驱动腿托板50沿驱动杆20的延伸方向移动,其原理简单、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同时,座椅腿托机构1所采用的的零件数量少,使得座椅腿托机构1占用车内空间更小且降低了车辆的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图4所示,座椅腿托机构1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转动杆40适于带动连接杆30移动以使腿托板50相对于驱动杆20沿驱动杆20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令座椅腿托机构1在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展开状态,转动杆40与至少部分连接杆30之间的夹角α>90°,腿托板50沿驱动杆20的延伸方向朝向远离第一转轴11的方向移动;在收缩状态,转动杆40与至少部分连接杆30之间的夹角α≤90°,腿托板50沿驱动杆20的延伸方向朝向第一转轴11的方向移动。具体地,转动杆40转动可以带动连接杆30在驱动杆20的延伸方向上移动,且转动杆40绕第二转轴12的转动角度可以控制连接杆30的移动距离,腿托板50跟随连接杆30沿驱动杆20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得腿托机构在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座椅腿托机构1由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腿托板50相对于驱动杆20在驱动杆20的延伸方向上朝向远离第一转轴11的方向移动,且当转动杆40与连接杆30之间的夹角α>90°时,座椅腿托机构1处于展开状态;座椅腿托机构1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时,腿托板50相对于驱动杆20在驱动杆20的延伸方向上朝向靠近第一转轴11的方向移动,且当转动杆40与连接杆30之间的夹角α≤90°时,座椅腿托机构1处于收缩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驱动杆20包括第一驱动段21和第二驱动段22,第一驱动段21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一转轴11,第一驱动段21的至少部分朝向远离第二转轴12的方向凸出,在收缩状态,转动杆40和至少部分连接杆30设置于第一驱动段21与第二转轴12之间,第二驱动段2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驱动段21的自由端,第二驱动段22另一端形成有第一连接部。具体地,第一驱动段21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一转轴11,且另一端与第二驱动段22连接,第二驱动段22远离第一驱动段21的至少部分形成有第一连接部,第一驱动段21的至少部分朝向第二转轴12的方向凸出,使得第一驱动段21与第二转轴12之间形成收纳空间,收纳空间可以在座椅腿托机构1处于收缩状态时收纳转动杆40和连接杆30的至少部分,以提高座椅腿托机构1的结构紧凑度,从而减少安装座椅腿托机构1在车辆内部所占用的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连接杆30包括第一连接段31和第二连接段32,第一连接段31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转动杆40的另一端,第一连接段31在收缩状态时收容于第一驱动段21与第二转轴12之间,第二连接段3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段31的另一端,第二连接段32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连接部且腿托板50固定于第二连接段32。具体地,转动杆40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转轴12,转动杆40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段31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连接段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段32的一端连接,在座椅腿托机构1处于收缩状态时,转动杆40和第一连接段31均收容于收纳空间内,以提高座椅腿托机构1的结构紧凑度,同时使得座椅腿托机构1处于收纳状态时,座椅腿托机构1占用的空间更少,以此提高车辆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构造为滑轨321,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个构造为滑块221,滑轨321内形成有滑槽322,滑块221可滑动地收容于滑槽322,滑槽322适于限定滑块221的移动轨迹。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可以构造为滑轨321,此时,第二驱动段22上形成有滑轨321,滑轨321内形成有滑槽322,滑槽322的延伸方向与驱动杆20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二连接段32上形成有滑块221,滑块221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322内以使得座椅腿托机构1在展开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切换,当座椅腿托机构1处于收缩状态时,滑块221处于滑槽322远离第一转轴11的一侧,当座椅腿托机构1处于展开状态时,滑块221处于滑槽322靠近第一转轴11的一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可以构造为滑块221,第二连接部可以构造为滑轨321,此时,第二连接段32上形成有滑轨321,滑轨321内形成有滑槽322且滑槽322的延伸方向与驱动杆20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二驱动段22上形成有滑块221,滑块221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322内,当座椅腿托机构1处于收缩状态时,滑块221处于滑槽322远离第一转轴11的一侧,当座椅腿托机构1处于展开状态时,滑块221处于滑槽322靠近第一转轴11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座椅腿托机构1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于支架10,且适于驱动驱动杆20转动,乘客操控驱动机构运转以控制座椅腿托机构1在展开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切换,以提高座椅腿托机构1的操作便捷性,从而提高乘客的乘车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60、齿轮和套筒80,驱动电机60固定于支架10,齿轮固定于支架10且适于在驱动电机60的驱动下转动,齿轮形成有第一齿部,套筒80套设于第一转轴11外周且适于相对于第一转轴11转动,套筒80上设置有第二齿部,第二齿部适于与第一齿部啮合,驱动杆20套设并固定于套筒80外周。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轴11可转动地套设有套筒80,套筒80上固定设置有齿板70,齿板70的外周形成有第二齿部,支架10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60,且驱动电机60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齿轮上形成有与第二齿部啮合的第一齿部,套筒80与驱动杆20固定连接,驱动电机60运转驱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齿部带动第二齿部转动,以此带动齿板70转动,套筒80则跟随齿板70绕第一转轴11转动,驱动杆20则跟随套筒80绕第一转轴11转动以使得座椅腿托机构1在展开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座椅腿托机构1还包括连杆90,连杆90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2固定于连杆90的另一端。具体地,第一转轴11可转动地套设有套筒80,第一转轴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杆90,连杆90的自由端与第二转轴12可转动地连接,套筒80绕第一转轴11转动时,第一转轴11和连杆90静止,且转动杆40绕第二转轴转动,使得第一转轴11与第二转轴12平行设置且相对静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驱动杆20构造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第一转轴11的两端,转动杆40构造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第二转轴12的两端,连接杆30构造为两个且分别连接两个转动杆40,腿托板50连接于两个连接杆30之间,第一转轴11的两端均设置有驱动杆20,且两侧的驱动杆20共同驱动两侧的连接杆30转动,腿托板50在两侧的连接杆30的作用下绕第一转轴11转动并沿驱动杆20的延伸方向移动,使得腿托板50的运动更稳定且使得座椅腿托机构1的结构稳定性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杆90,两个连杆90的同侧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11,两个连杆90的同侧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12,第一转轴11可转动地套设有套筒80,套筒8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杆20,第二转轴12的两端均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动杆40,驱动杆20包括第一驱动段21和第二驱动段22,第一驱动段21的一端和套筒80连接,第一驱动段21的另一端和第二驱动段22的一端连接,第一驱动段21的至少部分朝向远离第二转轴12的方向凸出设置,第二驱动段22远离第一驱动段21的至少部分设置有滑块221,连接杆30包括第一连接段31和第二连接段32,第一连接段31的一端与转动杆40的自由端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段32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段32设置有滑轨321,滑轨321内设置有与第二驱动段22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滑槽322,滑块221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322内,两个第二连接段32之间设置有腿托板50,当座椅腿托机构1收缩状态时,转动杆40和第一连接段31均收容于第一驱动段21与连接杆30之间,支架10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60,驱动电机60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齿轮上形成有第一齿部,套筒80上固定设置有齿板70,齿板70上形成有第二齿部,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腿托机构1,通过驱动电机60间接性驱动驱动杆20转动以选择性驱动腿托板50沿驱动杆20的延伸方向移动,使得座椅腿托机构1在展开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切换,其原理简单、结构简单,且座椅腿托机构1所采用的的零件数量少,使其占用空间较小,同时,乘客操控驱动机构运转即可控制座椅腿托机构1的使用状态,提高了座椅腿托机构1的操作便捷性,从而提高了乘客的乘车舒适性。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座椅腿托机构1,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腿托机构1,因此该车辆的车身重量轻,且乘客的乘车舒适性高。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腿托机构1,通过驱动杆20转动以选择性驱动腿托板50沿驱动杆20的延伸方向移动,其原理简单、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同时,座椅腿托机构1所采用的的零件数量少,使得座椅腿托机构1占用车内空间更小,且降低了车辆的重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平行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
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至少部分所述驱动杆设置有第一连接部;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适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移动地连接以适于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连接杆转动;
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
腿托板,所述腿托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杆且适于相对于所述驱动杆沿所述驱动杆的延伸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腿托机构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所述转动杆适于带动所述连接杆移动以使所述腿托板相对于所述驱动杆沿所述驱动杆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令所述座椅腿托机构在所述展开状态和所述收缩状态之间切换;其中
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转动杆与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杆之间的夹角α>90°,所述腿托板沿所述驱动杆的延伸方向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收缩状态,所述转动杆与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杆之间的夹角α≤90°,所述腿托板沿所述驱动杆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第一转轴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包括:
第一驱动段,所述第一驱动段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驱动段的至少部分朝向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方向凸出,在所述收缩状态,所述转动杆和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段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
第二驱动段,所述第二驱动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段的自由端,所述第二驱动段另一端形成有所述第一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
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段在所述收缩状态时收容于所述第一驱动段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
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形成有所述第二连接部且所述腿托板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构造为滑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个构造为滑块,所述滑轨内形成有滑槽,所述滑块可滑动地收容于所述滑槽,所述滑槽适于限定所述滑块的移动轨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架且适于驱动所述驱动杆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架;
齿轮,所述齿轮固定于所述支架且适于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所述齿轮形成有第一齿部;
套筒,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外周且适于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套筒上设置有第二齿部,所述第二齿部适于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所述驱动杆套设并固定于所述套筒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固定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构造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所述转动杆构造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所述连接杆构造为两个且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杆,所述腿托板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腿托机构。
CN202321189947.2U 2023-05-17 2023-05-17 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9687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89947.2U CN219687133U (zh) 2023-05-17 2023-05-17 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89947.2U CN219687133U (zh) 2023-05-17 2023-05-17 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87133U true CN219687133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67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89947.2U Active CN219687133U (zh) 2023-05-17 2023-05-17 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871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72552U (zh) 用于电动座椅的动力传输装置
JPH025613B2 (zh)
CN108725268A (zh) 具有向内旋转座椅的车辆
JP2005529015A (ja) クーペ型自動車の折りたたみ屋根
CN219687133U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2071842U (zh) 高速列车用多功能座椅
JP2007203757A (ja) シート格納構造
JP5454211B2 (ja) 車椅子のリフト装置
CN109969208B (zh) 轨道车辆用前端开闭机构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KR20120136556A (ko) 차량 시트용 레그 레스트 장치
CN109969206B (zh) 轨道车辆用前端开闭机构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208036420U (zh) 一种三厢车变两厢车的车身结构
CN220996505U (zh) 一种轻卡用可调节方向盘及汽车
CN220410372U (zh) 腿托组件、座椅及车辆
CN109969209B (zh) 轨道车辆用前端开闭机构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221366731U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脚踏
KR20120136558A (ko) 차량 시트용 레그 레스트 장치
CN114750653B (zh) 座椅以及车辆
CN210881752U (zh) 一种齿板加滑槽驱动的可收纳电动座椅
CN220053612U (zh) 腿托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0315192U (zh) 车架总成和代步车
CN212861177U (zh) 一种校园学习小车
CN219629156U (zh) 一种腿托装置及坐具
CN219838472U (zh) 一种汽车座椅
CN214396522U (zh) 用于汽车的汽车床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