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9156U - 一种腿托装置及坐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腿托装置及坐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29156U
CN219629156U CN202321070643.4U CN202321070643U CN219629156U CN 219629156 U CN219629156 U CN 219629156U CN 202321070643 U CN202321070643 U CN 202321070643U CN 219629156 U CN219629156 U CN 2196291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plate
extension plate
link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706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元峰
苏云
孔庆科
王平
曹继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ka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ka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ka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ka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706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291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291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291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腿托装置及坐具,腿托装置包括座架,转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座架枢转连接的转轴和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的托板;延展机构包括与所述托板滑动连接的伸长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托板且与所述伸长板连接的连杆组件、与所述座架和所述连杆组件分别铰接且能够随所述托板同步转动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连杆组件带动所述伸长板相对托板滑动;其中,所述转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伸长板在收拢于所述支撑面下方的第一位置和远离所述座架方向延伸的第二位置间旋转。本申请一种腿托装置及坐具,转动灵活,收纳空间小。

Description

一种腿托装置及坐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腿托装置及坐具。
背景技术
随着家居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坐具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目前现有腿托调节机构,由一个电机推杆或其他方式连接多级连杆机构组成以驱动腿托托板从座椅下方向上旋转翻折,腿托旋转的同时带动托板伸展,从而实现腿托旋转和伸长联动功能。
由于腿托托板伸长是随着腿托旋转而变化,一般情况下,腿托旋转展开时,腿托托板也随之同步旋转伸长。因为腿托托板伸长量随旋转角度成比例变化,所以座椅下方需要留出较大的空间以便腿托旋转过程中不会与地面干涉;并且多级连杆机构结构复杂且和腿托均位于座椅下方,占用空间较大,会导致座椅较高,影响座椅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腿托装置及坐具,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可靠性高,可以降低座椅的高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腿托装置,包括:
座架,其具有支撑面;
转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座架枢转连接的转轴和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的托板;
延展机构,包括与所述托板滑动连接的伸长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托板且与所述伸长板连接的连杆组件、与所述座架和所述连杆组件分别铰接且能够随所述托板同步转动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连杆组件带动所述伸长板相对托板滑动;
其中,所述转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伸长板在收拢于所述支撑面下方的第一位置和远离所述座架方向延伸的第二位置间旋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长板与转动组件滑动连接,改变了传统伸长板只能相对转动组件转动的连接结构,可以通过伸长板相对转动组件滑动控制伸长板不同旋转位置的旋转半径。转动组件旋转带动转动杆和伸长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一同转动,转动杆转动过程中可以通过连杆组件驱动伸长板相对托板滑动以实现伸缩,降低与地面干涉的几率。腿托装置通过旋转和滑动实现腿托对腿部支撑的功能,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可以降低座椅的高度,满足使用者的舒适性体验。转动组件的转轴与座架枢转连接,可以通过电动或者气动机构驱动转轴转动,也可以通过手动驱动转轴转动,以实现伸长板旋转及伸长,驱动方式多样,传动结构可靠性高。采用电动或者气动机构驱动转轴时,电动或者气动机构可以设置于座架的侧部,不占用座架下方的空间,可以降低座架的高度。
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间还设有第三位置,所述转动组件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三位置过程中,所述伸长板端部的旋转轨迹半径不大于所述伸长板端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的转动半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组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三位置时,转动组件从座架下方向外转出,伸长板相对托板不滑动或者伸长板相对托板的滑动方向朝向转轴,此时伸长板端部的旋转轨迹半径不大于伸长板端部位于第一位置时的转动半径,可以使伸长板在朝向地面旋转时的旋转半径小,占用座架下方的空间小,减小与地面等干涉的可能,可以降低座架高度。
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还设有第四位置,所述转动组件从所述第三位置转动至第四位置过程中,所述伸长板相对所述托板滑动以使所述伸长板端部的旋转轨迹半径逐渐变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组件从第三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转动组件垂直地面方向向座架的上方旋转,伸长板相对托板的滑动方向背离转轴,以使伸长板端部的旋转轨迹半径逐渐变大,伸长板和托板的支撑面积增大,以实现对腿部支撑的舒适性。
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组件从所述第四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过程中,所述伸长板端部的旋转轨迹半径不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组件从第四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此时伸长板和托板已经与腿部接触并带动腿部向上旋转,伸长板相对托板不滑动,伸长板端部的旋转轨迹半径不变,乘坐者只需坐在座椅不用调节姿态上就可以实现腿部的抬升,提升了乘坐者的舒适度。
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滑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伸长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端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中部与所述托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的一端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杆与所述转动杆铰接且能够在所述转动杆驱动下相对所述托板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转动可以带动滑杆滑动,滑杆滑动带动第二连杆转动继而带动第一连杆转动,第一连杆转动时推动伸长板相对托板滑动,以实现伸长板的伸长或者收缩。
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板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滑杆上连接有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滑动的导柱,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托板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点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板转动过程中带动转动杆和滑杆沿着第一滑槽滑动,滑杆沿着第一滑槽滑动过程中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并带动第二连杆转动,第二连杆带动第一连杆转动并推动伸长板相对托板滑动,由此实现伸长板的伸缩。
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板设有第三滑槽,所述转动杆和所述滑杆的铰接点沿所述第三滑槽滑动,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转动杆转动轴和转轴的转动轴不同轴,托板转动过程中转动杆与滑杆的铰接点沿着第三滑槽滑动,以实现托板在转动中转动杆可以驱动滑杆转动,通过滑杆滑动驱动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的转动以带动伸长板滑动。第三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平行可以实现滑杆滑动更平稳,降低卡死的风险。
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滑槽包括相连通的转动槽和滑动槽,所述转动组件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之间转动时,所述导柱沿所述转动槽滑动且所述转动槽与所述第一滑槽间夹角不为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组件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转动时,导柱沿转动槽滑动,因为转动槽与第一滑槽间夹角不为零,所以导柱沿第一滑槽滑动时推动第二连杆转动,以此带动第一连杆转动实现伸长板的伸缩。
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在所述第四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时,所述导柱沿所述滑动槽滑动且所述滑动槽与所述第一滑槽间夹角为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组件在第四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时,滑动槽与第一滑槽间夹角为零,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重合,导柱沿着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滑动时不会带动第二连杆转动,因此伸长板不伸缩,此时伸长板处于最长伸长位置且相对托板不滑动,以此在带动腿部抬升过程中没有对腿部的摩擦,增加了腿部抬升的舒适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坐具,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腿托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坐具的高度低,乘坐的舒适性更好,产品的设计空间更大。坐具腿托装置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伸长板具有多种运动姿态,可以实现设计的不同方案以满足使用者的舒适性需求,真正以用户为中心,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腿托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2、本申请腿托装置,转动空间小,不同的转动位置具有不同的运动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应用范围更广。
3、本申请坐具,可以降低座椅的高度,且腿托具有多种运动姿态,乘坐舒适性更好,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腿托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腿托装置俯视图;
图3是本申请腿托装置延展机构结构简图;
图4是图2中A-A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腿托装置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腿托装置第三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腿托装置第四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腿托装置第四位置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区正视方向放大图;
图10是本申请腿托装置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腿托装置转动组件和延展机构的运动轨迹图;
图12是本申请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第一位置时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第二位置时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座架;11、支撑面;12、驱动滑槽;2、转动组件;21、转轴;22、托板;221、第一滑槽;222、第三滑槽;223、导轨;3、延展机构;31、伸长板;311、导槽;312、端部;313、承压面;32、连杆组件;321、第一连杆;322、第二连杆;3221、铰接轴;3222、第二滑槽;3223、转动槽;3224、滑动槽;323、滑杆;3231、导柱;33、转动杆;331、转杆轴;4、驱动机构;41、电机;42、齿板;421、齿轴;422、齿形部;43、齿轮;44、第一推杆;45、第二推杆;46、轴推杆;a、第三位置时支撑面与伸长板表面之间的夹角;b、第四位置时支撑面与伸长板表面之间的夹角;H、第一位置时端部与转轴之间的距离;L、第三位置时端部与转轴之间的距离;J、第四位置时端部与转轴之间的距离;K、第二位置时端部与转轴之间的距离;O、第一位置;R、第二位置;P、第三位置;Q、第四位置;T、托板端部的运动轨迹;X、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间伸长板端部的运动轨迹;Y、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伸长板端部的运动轨迹;Z、第四位置和第二位置间伸长板端部的运动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腿托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腿托装置包括座架1、转动组件2、延展机构3和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连接于座架1的侧部。座架1具有支撑面11,转动组件2包括与座架1枢转连接的转轴21和与转轴21固定连接的托板22,驱动机构4与转动组件2连接用于驱动转动组件2转动。延展机构3包括与托板22滑动连接的伸长板31、转动连接于托板22且与伸长板31连接的连杆组件32、与座架1和连杆组件32分别铰接且能够随托板22同步转动的转动杆33,伸长板31上设有与托板22滑动连接的导槽311,转动杆33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连杆组件32带动伸长板31相对托板22沿导槽311滑动,转动组件2能够带动伸长板31在收拢于支撑面11下方的第一位置和远离座架1方向延伸的第二位置间旋转。
连杆组件32包括第一连杆321、第二连杆322和滑杆323,第一连杆321的一端与伸长板31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22端部312铰接,第二连杆322中部与托板22铰接,第二连杆322远离与第一连杆321铰接的一端与滑杆323滑动连接,滑杆323与转动杆33铰接且能够在转动杆33驱动下相对托板22滑动。托板22上设有第一滑槽221和第三滑槽222,第二连杆322上设有第二滑槽3222,滑杆323上连接有能够沿第一滑槽221和第二滑槽3222滑动的导柱3231,第二连杆322与托板22铰接点位于第二滑槽3222和第二连杆322与第一连杆321铰接点之间。导柱3231固定或者枢转连接在滑杆323上,转动杆33和滑杆323的铰接点沿第三滑槽222滑动,第三滑槽222与第一滑槽221平行。
转动组件2在驱动机构4的驱动下能够通过转动杆33和托板22带动伸长板31在收拢于支撑面11下方的第一位置和旋转一钝角后向远离座架1方向延伸的第二位置间旋转。
请参阅图1和图2,驱动机构4与转轴21连接,当驱动机构4驱动转轴21转动时,转轴21带动托板22转动,托板22带动伸长板31一同转动。因为转动杆33与滑杆323的铰接轴3221位于第三滑槽222内,所以托板22转动时带动转动杆33转动同时滑杆323可以沿着第三滑槽222和第一滑槽221滑动,第三滑槽222和第一滑槽221滑动平行设置。滑杆323滑动时导柱3231沿着第一滑槽221和第二滑槽3222滑动,当第一滑槽221和第二滑槽3222间夹角不重合时,导柱3231推动第二连杆322转动,第二连杆322带动第一连杆321运动,第一连杆321推动伸长板31相对托板22滑动。
请参阅图2和图3,当托板22在转动的时候,滑杆323沿着托板22左右滑动,滑杆323滑动相对第二连杆322滑动且可以带动第二连杆322转动,第二连杆322带动第一连杆321运动并推动伸长板31相对托板22左右滑动。
请参阅图3和图4,转动杆33远离与座架1铰接的端部312连接有转杆轴331,转杆轴331设置于第三滑槽222内并与滑杆323铰接,托板22绕转轴21向下转动时,带动转杆轴331向下转动并相对第三滑槽222滑动,转杆轴331带动滑杆323滑动并带动第二连杆322和第一连杆321转动,第一连杆321推动伸长板31沿着导槽311相对托板22左右滑动。
请参阅图5-图11,对转动组件2和延展机构3相对座架1的各运动状态进行清楚说明,为了说明端部312的运动轨迹,用端部312与转轴21之间的距离来表示端部312的转动半径,这里说的距离是伸长板31的端部312与转轴21轴心之间的最短距离。
请参阅图5,腿托装置的第一位置结构示意。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41,电机41固定于座架1的侧部,电机41作为动力源驱动转轴21转动。伸长板31和托板22折叠于座架1的下方,伸长板31的承压面313与座架1的支撑面11相背,端部312的转动半径为第一位置时端部312与转轴21之间的距离。
请参阅图6,腿托装置的第三位置结构示意。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还设有第三位置,转动组件2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三位置过程中,伸长板31端部312的旋转轨迹半径不大于伸长板31端部312位于第一位置时的转动半径,也即第三位置时端部312与转轴21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一位置时端部312与转轴21之间的距离。伸长板31绕转轴21相对座架1向下转动一夹角,具体安装应用时,此状态下,伸长板31的承压面313与地面近似垂直。第三位置时支撑面11与伸长板31表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5°-90°之间,本实施例中为80°,此状态下座架1的倾斜角度的乘坐相对更舒服,且伸长板31的承压面313与地面近似垂直。
请参阅图7-图9,腿托装置的第四位置结构示意。第三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还设有第四位置,转动组件2从第三位置转动至第四位置过程中,伸长板31相对托板22滑动以使伸长板31端部312的旋转轨迹半径逐渐变大。在第三位置时伸长板31绕转轴21相对座架1向上继续转动至第四位置,第四位置时支撑面11与伸长板31表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20°-140°之间,本实施例中为140°。伸长板31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转动过程中,伸长板31相对托板22滑动,第三位置转向第四位置时端部312与转轴21之间的距离逐步变大,也即是端部312的转动半径逐步变大。
请参阅图8和图9,托板22上固定有与伸长板31的导槽311滑动配合的导轨223,在托板22绕转轴21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转动过程中,连杆组件32推动伸长板31在导轨223和导槽311的导向下相对托板22滑动。
请参阅图9,第二滑槽3222包括相连通的转动槽3223和滑动槽3224,转动组件2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转动时,导柱3231沿转动槽3223滑动且转动槽3223与第一滑槽221间夹角不为零,此时导柱3231推动第二连杆322转动。到达第四位置时,导柱3231位于转动槽3223和滑动槽3224之间,此时滑动槽3224与第一滑槽221重合,导柱3231继续沿着滑动槽3224和第一滑槽221滑动不会推动第二连杆322转动,伸长板31相对托板22不移动。
请参阅图10,腿托装置的第二位置结构示意。第四位置时,伸长板31相对托板22不发生滑动,当转动组件2继续带动伸长板31从第四位置向上旋转至第二位置时端部312与转轴21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也就是伸长板31的端部312的转动半径不便,伸长板31已经伸展至合适的长度以满足对腿部的支撑作用。第四位值时,座架1的支撑面11和伸长板31的承压面313基本处于平行状态。
请参阅图11,通过转动组件2和延展机构3的运动轨迹图对伸展机构的运动原理示意进行分析说明。图中所示为第一位置O的结构示意,转动杆33与座架1之间的枢转轴21位于托板22与座架1枢转轴21(也即是转轴21)的左下方,伸长板31与托班滑动连接,转动杆33与伸长板31连接,伸长板31随着托板22转动且同时可以相对托板22滑动。
当托板22向下逆时针转动时带动伸长板31逆时针转动,在第一位置O和第三位置P之间的区域,第一位置O和第三位置P间伸长板31端部312的运动轨迹位于托板22端部312的运动轨迹的左面,也即是伸长板31相对托板22向左滑移随后向右滑移复位。本实施例中设计为至第三位置P时,伸长板31相对托板22恢复到第一位置O时的相对位置,也即是伸长板31的端部312相对转轴21的距离在第一位置O和第三位置P相同。此区间内,第一位置O和第三位置P间伸长板31端部312的运动轨迹半径是受转动杆33驱动进行变化。通过托板22和转动杆33两个结构的限制,伸长板31从座架1下方向下转动至近似垂直时,伸长板31的半径不变,可以减小伸长板31转动占用的下方空间,可以将座椅高度设计的相对较低。
托板22继续逆时针从第三位置P向第四位置Q转动过程中,转动杆33推动伸长板31相对托板22滑动,第三位置P和第四位置Q间伸长板31端部312的运动轨迹半径逐步变大,伸长板31向外伸长以增加支撑面11积。
请参阅图9和图11所示,第四位值时,导柱3231位于转动槽3223和滑动槽3224之间位置,此时滑动槽3224和第一滑槽221重合,转动杆33转动不会推动第二连杆322转动,也即是伸长板31不会相对托板22滑动,第三位置P和第四位置Q间伸长板31端部312的运动轨迹半径不变。本区间伸长板31相对托板22不滑动是通过滑动槽3224和第一滑槽221重合实现的,在第一位置O和第三位置P之间也可以通过此结构实现伸长板31和托板22之间无相对滑动,例如在转动槽3223远离滑动槽3224的一端也设置一段与第一滑槽221重合的滑槽实现转动杆33不能推动伸长板31相对托板22滑动,以此第一位置O和第三位置P间伸长板31端部312的运动轨迹半径保持不变,减小伸长板31从座架1下方转出时的旋转空间。
请参阅图12,腿托装置的驱动机构4包括齿板42、齿轮43、第一推杆44、第二推杆45和轴推杆46,齿板42通过齿轴421与座架1枢转连接,齿轮43枢转连接于座架1上并与齿板42啮合实现动力传动。齿板42还转动连接有第一推杆44,第一推杆44远离齿板42的一端与第二推杆45枢转连接,第二推杆45远离第一推杆44的一端与轴推杆46枢转连接,轴推杆46与转轴21固定连接。转轴21与托板22也固定连接,转轴21可以为中空的圆筒,即可以降低重量和材料成本,还可以实现有效的转动,以解决侧边驱动受力不均匀的问题。
请参阅图13,第一位置O时驱动机构4的结构示意,齿板42设有齿形部422,齿形部422与齿轮43啮合实现传动,座驾上还设有驱动滑槽12,齿轮43转动带动齿板42旋转过程中,第一推杆44和第二推杆45连接的枢转轴21沿着驱动滑槽12滑动。第一位置O时,齿板42与第一推杆44的连接点向下,第一推杆44和第二推杆45的连接点位于驱动滑槽12的右端,轴推杆46和第二推杆45的连接点位于转轴21的右侧。
请参阅图13和图14,图示方向,齿轮43带动齿板42顺时针转动,齿板42和第一推杆44的连接点向上转动,第一推杆44和第二推杆45通过转轴21连接,转轴21沿着驱动滑槽12向左滑动运动至驱动滑槽12的左端,第二推杆45推动轴推杆46顺时针转动至轴推杆46和第二推杆45之间的连接点位于转轴21的左侧,此位置为第二位置R。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坐具,具体为座椅或者沙发,包含实施例一中的腿托装置。座架1用于支撑乘坐人的体重,第一位置O位于座架1的下方,转动组件2从座架1下方旋转约180°至第二位置R以实现对腿部的支撑。因为腿托装置在座架1下方转动时伸长板31不伸长,所以转动空间小,可以降低座椅的高度,使乘坐者有更舒服的体验。
本实施例的操作过程或者原理为:驱动机构4驱动转轴21转动,转动组件2和延展机构3从第一位置O运动至第二位置R,在第一位置O运动至第三位置P过程中,伸长板31不伸长;从第三位置P运动至第四位置Q过程中,托板22和伸长板31从座架1下方向上旋转,伸长板31相对托板22滑动并伸长;从第四位置Q运动至第二位置R过程中,伸长板31相对托板22不滑动,托板22和伸长板31支撑腿部向上旋转抬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架(1),其具有支撑面(11);
转动组件(2),包括与所述座架(1)枢转连接的转轴(21)和与所述转轴(21)固定连接的托板(22);
延展机构(3),包括与所述托板(22)滑动连接的伸长板(31)、转动连接于所述托板(22)且与所述伸长板(31)连接的连杆组件(32)、与所述座架(1)和所述连杆组件(32)分别铰接且能够随所述托板(22)同步转动的转动杆(33),所述转动杆(33)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连杆组件(32)带动所述伸长板(31)相对托板(22)滑动;
其中,所述转动组件(2)能够带动所述伸长板(31)在收拢于所述支撑面(11)下方的第一位置(O)和远离所述座架(1)方向延伸的第二位置(R)间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O)和所述第二位置(R)间还设有第三位置(P),所述转动组件(2)从所述第一位置(O)转动至第三位置(P)过程中,所述伸长板(31)端部(312)的旋转轨迹半径不大于所述伸长板(31)端部(31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O)时的转动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位置(P)和所述第二位置(R)之间还设有第四位置(Q),所述转动组件(2)从所述第三位置(P)转动至第四位置(Q)过程中,所述伸长板(31)相对所述托板(22)滑动以使所述伸长板(31)端部(312)的旋转轨迹半径逐渐变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2)从所述第四位置(Q)转动至第二位置(R)过程中,所述伸长板(31)端部(312)的旋转轨迹半径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32)包括第一连杆(321)、第二连杆(322)和滑杆(323),所述第一连杆(321)的一端与所述伸长板(3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322)端部(312)铰接,所述第二连杆(322)中部与所述托板(22)铰接,所述第二连杆(322)远离与所述第一连杆(321)铰接的一端与所述滑杆(323)滑动连接,所述滑杆(323)与所述转动杆(33)铰接且能够在所述转动杆(33)驱动下相对所述托板(22)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22)上设有第一滑槽(221),所述第二连杆(322)上设有第二滑槽(3222),所述滑杆(323)上连接有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221)和所述第二滑槽(3222)滑动的导柱(3231),所述第二连杆(322)与所述托板(22)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二滑槽(3222)和所述第二连杆(322)与所述第一连杆(321)铰接点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22)设有第三滑槽(222),所述转动杆(33)和所述滑杆(323)的铰接点沿所述第三滑槽(222)滑动,所述第三滑槽(222)与所述第一滑槽(221)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3222)包括相连通的转动槽(3223)和滑动槽(3224),所述转动组件(2)在所述第三位置(P)和所述第四位置(Q)之间转动时,所述导柱(3231)沿所述转动槽(3223)滑动且所述转动槽(3223)与所述第一滑槽(221)间夹角不为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2)在所述第四位置(Q)和所述第二位置(R)之间转动时,所述导柱(3231)沿所述滑动槽(3224)滑动且所述滑动槽(3224)与所述第一滑槽(221)间夹角为零。
10.一种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腿托装置。
CN202321070643.4U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腿托装置及坐具 Active CN2196291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0643.4U CN219629156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腿托装置及坐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0643.4U CN219629156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腿托装置及坐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29156U true CN219629156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3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70643.4U Active CN219629156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腿托装置及坐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291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97053U (zh) 搁脚机构、椅子架体及椅子
KR20050046660A (ko) 강체 접이식 루프를 구비한 컨버터블 차랑용 후방 패키지선반 시스템
US20220248864A1 (en) Single-motor electrically powered bed
KR102057461B1 (ko) 럼버 서포트 어셈블리
CN219629156U (zh) 一种腿托装置及坐具
CN2449755Y (zh) 电动跑步机
CN116439530A (zh) 一种腿托装置及坐具
CN112790546A (zh) 一种沙发机架结构及沙发
CN220088994U (zh) 腿托装置及坐具
CN219221680U (zh) 一种洗涤设备的底座及洗涤设备
US6170914B1 (en) Chair having seat elevating device
CN218892464U (zh) 零重力车辆座椅及座椅骨架
CN108790964A (zh) 电动座椅调节机构和车辆
CN109677307A (zh) 可调脚踏装置及交通工具
CN209616967U (zh) 可调脚踏装置及交通工具
CN220256070U (zh) 一种多功能铁架及坐具
CN219687133U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腿托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543605A (zh) 驱动机构
CN211308335U (zh) 一种车门扶手及车辆
CN213566506U (zh) 一种航空座椅脚踏
CN116671742A (zh) 一种多功能铁架及坐具
CN219619079U (zh) 汽车踏板装置及汽车
CN117416406A (zh) 一种商用车气动转向管柱的大角度调节结构
CN220917010U (zh) 一种座椅的坐垫靠背联动调节机构
CN220548971U (zh) 一种电动翻折扶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