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98340U - 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98340U
CN217798340U CN202222171322.5U CN202222171322U CN217798340U CN 217798340 U CN217798340 U CN 217798340U CN 202222171322 U CN202222171322 U CN 202222171322U CN 217798340 U CN217798340 U CN 217798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male die
die
limiting plate
new energy
draw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713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华超
王丽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aoge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aoge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aoge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aoge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713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98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98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98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凹模,所述凹模上端对应安装有冲压组件,所述凹模上端两侧均竖向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凹模开设的两个第二滑槽内壁底部均卡开设有第一滑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四个第一弹簧弹力将矩形限位板和顶块向上弹起,而两个顶块再将冲压完成的金属平板料顶出,大大的方便了金属平板料的移出,避免了金属平板料被冲压过度粘在凹模上端而拿不出来,提高了该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的加工效率,通过第二弹簧的弹力将圆形限位板和顶柱向上弹起,便可以将金属平板料在完成后被顶柱弹出。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汽车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车身冲压件主要采用冷冲压的方式来实现,其成形过程主要包括拉延、修冲、翻边、整形等工作内容。拉延模具通常是由凸模、凹模、压边圈三大部分构成,冲压生产时通过机床顶杆作用在压边圈上将其顶起,然后上模与压边圈将坯料压紧共同向下运动进行拉延成形;
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平面度稳定的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公开号:CN215614587U,一种平面度稳定的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装置外设的高压气泵通过管道把高压气体输入到高压分流管内部,并且通过多个喷气口把高压气体均匀的吹到零件原板上,以此可以把零件原板上表面的灰尘和杂质吹掉,防止在拉延时受到杂质的影响;
在现有的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进行加工时,由于凸模冲压的力度可能会导致金属平板料无法从凹模上拿出,同时现有的拉延设备需要工作人员伸手拿取加工完成的金属平板料,可能会导致工作人员的身体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凹模,所述凹模上端对应安装有冲压组件,所述凹模上端两侧均竖向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凹模开设的两个第二滑槽内壁底部均卡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凹模开设的两个第一滑槽内均设有弹出机构,所述凹模中间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模开设的拉延槽内壁底部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凹模开设的第三滑槽内壁底部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凹模开设的第四滑槽内设有伸缩机构,所述弹出机构包括顶块,所述顶块滑动安装在凹模开设的第二滑槽内,所述顶块下端固定安装有矩形限位板,所述矩形限位板滑动安装在凹模开设的第一滑槽内,所述矩形限位板和顶块下端四角处竖向滑动安装有滑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滑杆下端均固定安装在凹模开设的第一滑槽内,四个所述滑杆圆周表面均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第一弹簧上下端均固定安装在矩形限位板和凹模开设的第一滑槽内壁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机构包括顶柱,所述顶柱滑动安装在凹模开设的第三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柱下端固定安装有圆形限位板,所述圆形限位板滑动安装在凹模开设的第四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形限位板与凹模开设的第四滑槽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凹模开设的第四滑槽内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通过四个第一弹簧弹力将矩形限位板和顶块向上弹起,而两个顶块再将冲压完成的金属平板料顶出,大大的方便了金属平板料的移出,避免了金属平板料被冲压过度粘在凹模上端而拿不出来,提高了该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的加工效率。
2、该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通过第二弹簧的弹力将圆形限位板和顶柱向上弹起,便可以将金属平板料在完成后被顶柱弹出,而由于顶柱处于金属平板料的后端,所述金属平板料会斜向滑出凹模上端,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伸手放入设备内拿取加工完成的金属平板料,大大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11、凹模;12、滑杆;13、第一弹簧;14、第一滑槽;15、矩形限位板;16、第二滑槽;17、顶块;21、第三滑槽;22、顶柱;23、圆形限位板;24、第二弹簧;25、第四滑槽;31、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包括底座31,底座31上端固定安装有凹模11,凹模11上端对应安装有冲压组件,凹模11上端两侧均竖向开设有第二滑槽16,凹模11开设的两个第二滑槽16内壁底部均卡开设有第一滑槽14,凹模11开设的两个第一滑槽14内均设有弹出机构,凹模11中间开设有凹槽,凹模11开设的拉延槽内壁底部开设有第三滑槽21,凹模11开设的第三滑槽21内壁底部开设有第四滑槽25,在使用该设备时,使用者将加工金属平板料的金属平板料放在凹模11上端,先通过冲压组件中的两个压边圈将金属平板料压在凹模11的上端的两侧,此时两个顶块17在压边圈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四个第一弹簧13收缩,当两个压边圈压住金属平板料后,位于冲压组件中间的凸模便会向者凹模11开设的凹槽内挤压,将金属平板料冲压成可以使用的金属平板料,而在凸模下压的同时,顶柱22也会向凹模11开设的第四滑槽25内移动,第二弹簧24便会收缩,在冲压完成后,凸模和两个压边圈上移后,两边的顶块17便会在其下端的四个第一弹簧13的弹力作用下上移,便会将金属平板料从凹模11上端顶出,而在顶出的同时,位于凹模11开设的凹槽内的顶柱22也会上移,有顶柱22滑动安装在凹槽靠后的位置,顶柱22的顶起便会将金属平板料斜向顶出凹模11上,方便工作人员拿取,凹模11开设的第四滑槽25内设有伸缩机构,弹出机构包括顶块17,顶块17滑动安装在凹模11开设的第二滑槽16内,顶块17下端固定安装有矩形限位板15,矩形限位板15滑动安装在凹模11开设的第一滑槽14内,矩形限位板15和顶块17下端四角处竖向滑动安装有滑杆12。四个滑杆12下端均固定安装在凹模11开设的第一滑槽14内,四个滑杆12圆周表面均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13。四个第一弹簧13上下端均固定安装在矩形限位板15和凹模11开设的第一滑槽14内壁之间。伸缩机构包括顶柱22,顶柱22滑动安装在凹模11开设的第三滑槽21内。顶柱22下端固定安装有圆形限位板23,圆形限位板23滑动安装在凹模11开设的第四滑槽25内。圆形限位板23与凹模11开设的第四滑槽25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24,第二弹簧24位于凹模11开设的第四滑槽25内活动,该装置通过四个第一弹簧13弹力将矩形限位板15和顶块17向上弹起,而两个顶块17再将冲压完成的金属平板料顶出,大大的方便的金属平板料的移出,避免了金属平板料被冲压过度粘在凹模11上端而拿不出来,提高了该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的加工效率。同时该装置通过第二弹簧24的弹力将圆形限位板23和顶柱22向上弹起,便可以将金属平板料在完成后被顶柱22弹出,而由于顶柱22处于金属平板料的后端,所述金属平板料会斜向滑出凹模11上端,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伸手放入设备内拿取加工完成的金属平板料,大大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
使用说明:在使用该设备时,使用者将加工金属平板料的金属平板料放在凹模11上端,先通过冲压组件中的两个压边圈将金属平板料压在凹模11的上端的两侧,此时两个顶块17在压边圈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四个第一弹簧13收缩,当两个压边圈压住金属平板料后,位于冲压组件中间的凸模便会向者凹模11开设的凹槽内挤压,将金属平板料冲压成可以使用的金属平板料,而在凸模下压的同时,顶柱22也会向凹模11开设的第四滑槽25内移动,第二弹簧24便会收缩,在冲压完成后,凸模和两个压边圈上移后,两边的顶块17便会在其下端的四个第一弹簧13的弹力作用下上移,便会将金属平板料从凹模11上端顶出,而在顶出的同时,位于凹模11开设的凹槽内的顶柱22也会上移,有顶柱22滑动安装在凹槽靠后的位置,顶柱22的顶起便会将金属平板料斜向顶出凹模11上,方便工作人员拿取。该装置通过四个第一弹簧13弹力将矩形限位板15和顶块17向上弹起,而两个顶块17再将冲压完成的金属平板料顶出,大大的方便的金属平板料的移出,避免了金属平板料被冲压过度粘在凹模11上端而拿不出来,提高了该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的加工效率。同时该装置通过第二弹簧24的弹力将圆形限位板23和顶柱22向上弹起,便可以将金属平板料在完成后被顶柱22弹出,而由于顶柱22处于金属平板料的后端,所述金属平板料会斜向滑出凹模11上端,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伸手放入设备内拿取加工完成的金属平板料,大大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包括底座(3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上端固定安装有凹模(11),所述凹模(11)上端对应安装有冲压组件,所述凹模(11)上端两侧均竖向开设有第二滑槽(16),所述凹模(11)开设的两个第二滑槽(16)内壁底部均卡开设有第一滑槽(14),所述凹模(11)开设的两个第一滑槽(14)内均设有弹出机构,所述凹模(11)中间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模(11)开设的拉延槽内壁底部开设有第三滑槽(21),所述凹模(11)开设的第三滑槽(21)内壁底部开设有第四滑槽(25),所述凹模(11)开设的第四滑槽(25)内设有伸缩机构;
所述弹出机构包括顶块(17),所述顶块(17)滑动安装在凹模(11)开设的第二滑槽(16)内,所述顶块(17)下端固定安装有矩形限位板(15),所述矩形限位板(15)滑动安装在凹模(11)开设的第一滑槽(14)内,所述矩形限位板(15)和顶块(17)下端四角处竖向滑动安装有滑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滑杆(12)下端均固定安装在凹模(11)开设的第一滑槽(14)内,四个所述滑杆(12)圆周表面均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第一弹簧(13)上下端均固定安装在矩形限位板(15)和凹模(11)开设的第一滑槽(14)内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顶柱(22),所述顶柱(22)滑动安装在凹模(11)开设的第三滑槽(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22)下端固定安装有圆形限位板(23),所述圆形限位板(23)滑动安装在凹模(11)开设的第四滑槽(25)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限位板(23)与凹模(11)开设的第四滑槽(25)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24),所述第二弹簧(24)位于凹模(11)开设的第四滑槽(25)内活动。
CN202222171322.5U 2022-08-17 2022-08-17 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 Active CN217798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1322.5U CN217798340U (zh) 2022-08-17 2022-08-17 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1322.5U CN217798340U (zh) 2022-08-17 2022-08-17 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98340U true CN217798340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76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71322.5U Active CN217798340U (zh) 2022-08-17 2022-08-17 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98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7029A (zh) 一种滤芯端盖冲压复合模
CN103084488A (zh) 双向压边的拉深及压印一体化模具
CN103357754A (zh) 一种几字形汽车横梁的成型模具及冲压工艺
CN203426270U (zh) 一种几字形汽车横梁的成型模具
CN217798340U (zh) 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用拉延设备
CN210188240U (zh) 一种具有回弹补偿功能的折弯模具
CN111097837A (zh) 圆管零件反向冲孔模具
CN103658382A (zh) 一种壳体拉伸挤压切边复合模具
CN208895009U (zh) 一种冲裁件双面倒角半切式整平类级进模
CN210138971U (zh) 左右天窗导轨冲舌头模
CN210877138U (zh) 一种便于脱料的冲压模具滑块机构
CN106391858A (zh) 一种汽车前座椅支撑板总成零件的模具
CN213162692U (zh) 一种用于多工序连续冲压的自动冲压装置
CN217726720U (zh) 一种用于连续加工模具的侧整形结构
CN210907672U (zh) 顶盖切断翻边整形复合模具
CN211218299U (zh) 一种多工位全自动端盖冲压模具
CN219004584U (zh) 一种烧结治具挤压分离模具
CN212190890U (zh) 带可调冲孔、斜滑块成型、斜滑块整形的冲压级进模
CN213495978U (zh) 一种汽车曲面钣件的拉延模具
CN206824496U (zh) 盖形件载体分离式折边类级进模
CN216828037U (zh) 一种汽车锁闩头带动板用连续模具多级卷圆工位结构
CN205571160U (zh) 翻边模具
CN211707837U (zh) 一种新型冲压拉延开裂的装置
CN218574758U (zh) 一种侧冲孔翻孔同步的冲压模具
CN218283437U (zh) 一种冲压模具延时顶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