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53442U - 外水切组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外水切组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53442U
CN217753442U CN202222269511.6U CN202222269511U CN217753442U CN 217753442 U CN217753442 U CN 217753442U CN 202222269511 U CN202222269511 U CN 202222269511U CN 217753442 U CN217753442 U CN 217753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utting
mounting bracket
clamping
assembly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695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洋
徐亚楠
姬亮
林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6951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53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53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53442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5060 priority patent/WO2024041649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外水切组件和车辆,其中,外水切组件包括车门组件、安装支架以及外水切总成;所述安装支架连接于所述车门组件,且位于所述车门组件端部接角处的内侧;所述外水切总成包括外水切接角,所述外水切接角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外水切总成的装配稳定性和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外水切组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水切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门钣金端部接角处因造型空间限制,无法为外水切端部提供可靠便捷的固定点,因此外水切在接角位置时,通常采用双面胶片粘接等连接方式进行固定,但是采用粘接的方式进行安装固定,容易出现双面胶片失效脱开的风险、无法为外水切的固定提供有效固定点等情况发生,因而使得外水切的装配稳定性和装配效率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外水切组件,旨在提高外水切总成的装配稳定性和装配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外水切组件,包括:
车门组件;
安装支架,连接于所述车门组件,且位于所述车门组件端部接角处的内侧;以及
外水切总成,包括外水切接角,所述外水切接角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外水切接角包括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一侧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夹持所述安装支架。
可选地,所述夹持部沿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内设有至少一个弹性嵌件,所述弹性嵌件用以提供夹持所述安装支架的夹持力。
可选地,所述夹持部具有开口向下的夹持槽,所述弹性嵌件沿所述夹持槽的槽壁布置,且设有朝向所述安装支架突出的夹持凸部;
和/或,所述夹持部和所述弹性嵌件一体注塑成型;
和/或,所述主体部沿垂直于所述车门组件的方向侧向突出有凸起筋,所述凸起筋用以顶持所述车门组件;
和/或,所述主体部为封闭环形结构,并且所述主体部的内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折弯连接的支撑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车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外水切接角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在所述外水切接角的延伸方向的长度较所述固定部的长。
可选地,所述车门组件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内板包括内板本体、第一连接段及连接于所述内板本体和所述第一连接段之间的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外板贴合连接,所述安装支架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段。
可选地,所述外板包括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沿其边缘设有内翻边,所述内翻边包覆所述第一连接段形成包边结构。
可选地,所述外板还包括外板本体,所述外板本体和所述内板本体间隔设置形成供车窗玻璃活动的容纳腔;
所述外水切总成还包括与所述外水切接角连接的外水切主体,所述外水切主体用于与所述车窗玻璃一侧相贴合,且所述外水切主体的顶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外板本体的顶端的水平高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外水切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安装支架,为外水切接角的装配提高有效的固定点,其中,安装支架固定在车门组件端部接角处的内侧,一方面,在确保安装支架牢固安装在车门组件上的同时,为外水切接角的装配提供安装点,方便外水切接角能够快速且牢固装配在安装支架上,满足外水切接角的装配需求,提高外水切接角的装配稳定性和装配效率;另一方面,确保外水切接角应用在车辆上时,能够确保车辆的密封性和可观赏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水切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除去内水切总成的外水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中外水切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弹性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外水切组件的爆炸图;
图8为图7中外水切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车门组件 40 外水切总成
11 内板 41 外水切接角
11a 内板本体 42 主体部
11b 第一连接段 42a 凸起筋
11c 第一折弯段 42b 缺口
12 外板 43 夹持部
12a 外板本体 43a 夹持槽
12b 第二连接段 44 弹性嵌件
12c 内翻边 44a 夹持凸部
20 车窗玻璃 44b 通孔
30 安装支架 45 外水切主体
31 固定部 50 安装板
32 支撑部 60 内水切总成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外水切组件。
参照图1至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外水切组件包括车门组件10、安装支架30以及外水切总成40;安装支架30连接于车门组件10,且位于车门组件10端部接角处的内侧;外水切总成40包括外水切接角41,外水切接角41与安装支架30固定连接。如此设置,通过安装支架30为外水切接角41提供有效固定点,进而提高外水切接角41的装配稳定性和装配效率。
具体地,安装支架30可以通过点焊、插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车门组件10,确保安装支架30牢固安装在车门组件10上的同时,为外水切接角41的装配提供安装固定点,方便外水切接角41能够快速且牢固装配在安装支架30上,提高外水切接角41的装配稳定性和装配效率。
安装支架30位于车门组件10端部接角处的内侧,其中,车门组件10端部接角处具体指车门组件10远离与车身铰接的上端部,而安装支架30位于车门组件10内侧,即安装支架30位于车门组件10靠近面向车身的一侧,如此外水切接角41能够与车身紧贴,进而起到密封作用,提高车辆的密封性;并且能够确保外水切接角41被车门组件10遮挡而实现隐藏设置,减少外水切接角41的可视区域,提高车辆的可观赏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安装支架30,为外水切接角41的装配提高有效的固定点,其中,安装支架30固定在车门组件10端部接角处的内侧,一方面,在确保安装支架30牢固安装在车门组件10上的同时,为外水切接角41的装配提供安装点,方便外水切接角41能够快速且牢固装配在安装支架30上,满足外水切接角41的装配需求,提高外水切接角41的装配稳定性和装配效率;另一方面,确保外水切接角41应用在车辆上时,能够确保车辆的密封性和可观赏性。
参照图3至4,在一实施例中,外水切接角41包括主体部42和连接于主体部42一侧的夹持部43,夹持部43夹持安装支架30,即外水切接角41可直接插入并通过夹持部43夹持安装支架30的顶端,有利于提高外水切接角41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夹持部43沿主体部42的延伸方向内设有至少一个弹性嵌件44,弹性嵌件44用以提供夹持安装支架30的夹持力;如此设置,既能够提升夹持部43的结构强度,还能提高外水切接角41与安装支架30的连接牢固性和连接稳定性。
具体地,弹性嵌件44可采用金属材料等具备弹性性能的材料制成,弹性嵌件44设置有多个,各弹性嵌件44间隔排布并共同夹持安装支架30,增多对安装支架30的高强度夹持点,使得外水切接角41与安装支架30的连接牢固性和连接稳定性得以大幅提升。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夹持部43具有开口向下的夹持槽43a,弹性嵌件44沿夹持槽43a的槽壁布置,且设有朝向安装支架30突出的夹持凸部44a;如此设置,一方面,弹性嵌件44沿夹持槽43a的槽壁布置,并且弹性嵌件44的夹持凸部44a所对应的夹持槽43a的槽侧壁能够与安装支架30的两相对侧更加紧密贴合,有效限制外水切接角41在垂直于槽侧壁的方向上的运动,进一步提高外水切接角41的装配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安装支架30插设于开口朝向的夹持槽43a,可以理解的,夹持槽43a的槽底壁可与安装支架30的顶端相抵接,进而限制外水切接角41在垂直于槽底壁的方向上的运动,且配合夹持槽43a的两槽侧壁的共同夹持,能够进一步提高外水切接角41的装配稳定性;以及,安装支架30能够起到定位作用,即安装支架30作为车门组件10上的固定点,使外水切接角41能够快速且准确找到安装支架30,并且通过夹持槽43a夹持安装支架30,从而提高外水切接角41的装配效率。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夹持部43和弹性嵌件44一体注塑成型;其中,如图6所示,弹性嵌件44上开设有多个通孔44b,当夹持部43和弹性嵌件44一体注塑成型时,注塑材料部分嵌入上述通孔44b,增大与弹性嵌件44的有效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夹持部43和弹性嵌件44的连接牢固性。
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主体部42沿垂直于车门组件10的方向侧向突出有凸起筋42a,凸起筋42a用以顶持车门组件10;通过凸起筋42a与车门组件10相贴合,可以有效提高外水切接角41与车门组件10贴合的紧密程度,从而提升车辆的密封性能。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主体部42为封闭环形结构,并且主体部42的内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42b,其中缺口42b可设置有多个,多个缺口42b间隔排布,且缺口42b位置可具体设置在主体部42受力时主要形变位置,有利于主体部42发生可靠形变,提高主体部42的使用寿命,保障外水切接角41的使用效果。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主体部42为半封闭环形结构。
参照图3至5,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支架30包括固定部31和与固定部31折弯连接的支撑部32,固定部31与车门组件10固定连接,支撑部32与外水切接角41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固定部31可通过点焊、卡接等连接方式固定在车门组件10上,进而为外水切接角41提供车门组件10上的装配固定点;而支撑部32与固定部31折弯连接形成的具体形状结构与车门组件10的形状结构相适配,有利于支撑部32尽可能靠近且与车门组件10间隔设置,方便支撑部32插入外水切接角41的夹持槽43a进行固定,提高外水切接角41与安装支架30、车门组件10的装配稳定性。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支撑部32在外水切接角41的延伸方向的长度较固定部31的长,一方面,在保证安装支架30的连接强度的同时,方便安装支架30的固定;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大与外水切接角41的有效接触面积,且能够避免外水切接角41发生翻转,进一步提高外水切接角41的装配稳定性。此外,还能够使多个弹性嵌件44共同作用于支撑部32,进一步提升外水切接角41的连接牢固性。
参照图4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车门组件10包括外板12和内板11,内板11包括内板本体11a、第一连接段11b及连接于内板本体11a和第一连接段11b之间的第一折弯段11c,第一连接段11b与外板12贴合连接,安装支架30固设于第一连接段11b。可以理解的,第一折弯段11c分别连接内板本体11a和第一连接段11b,且平缓过渡,保障内板11曲线流畅性,同时还能使得第一连接段11b逐渐靠近并与外板12相贴合,能够避免例如水、尘、沙等外界杂物经由第一连接段11b和外板12之间进入车门组件10内,提高车门组件10的密封性。
安装支架30固设于第一连接段11b,即固定部31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段11b,使得外水切接角41可装配在车门组件10远离与车身铰接的上端部,进一步密封车门组件10和车身。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外板12包括第二连接段12b,第二连接段12b沿其边缘设有内翻边12c,内翻边12c包覆第一连接段11b形成包边结构,可以理解的,第一连接段11b逐渐靠近并一侧与第二连接段12b相贴合,其中,第二连接段12b沿其边缘设有内翻边12c,使得内翻边12c与第一连接段11b的另一侧相贴合,进而包覆第一连接段11b形成包边结构,外板12、内板11形成一整体而提高车门组件10的连接牢固性和密封性。
参照图7至8,在一实施例中,外板12还包括外板本体12a,外板本体12a和内板本体11a间隔设置形成供车窗玻璃20活动的容纳腔;外水切总成40还包括与外水切接角41连接的外水切主体45,外水切主体45用于与车窗玻璃20一侧相贴合,且外水切主体45的顶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外板本体12a的顶端的水平高度,如此能够确保外水切主体45隐藏于外板本体12a面向内板本体11a的一侧,有效保证车辆外观的美观性。
具体地,外板本体12a与第二连接段12b平滑过渡,且内侧固定有安装板50,外水切主体45固设于安装板50上,且设有密封唇边,该密封唇边与车窗玻璃20接触形成完整的密封缓冲结构。
内板本体11a上卡设有内水切总成60,内水切总成60与车窗玻璃20的另一侧相贴合,进一步提升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外水切组件,该外水切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车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外水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门组件;
安装支架,连接于所述车门组件,且位于所述车门组件端部接角处的内侧;以及
外水切总成,包括外水切接角,所述外水切接角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水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切接角包括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一侧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夹持所述安装支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水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沿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内设有至少一个弹性嵌件,所述弹性嵌件用以提供夹持所述安装支架的夹持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水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具有开口向下的夹持槽,所述弹性嵌件沿所述夹持槽的槽壁布置,且设有朝向所述安装支架突出的夹持凸部;
和/或,所述夹持部和所述弹性嵌件一体注塑成型;
和/或,所述主体部沿垂直于所述车门组件的方向侧向突出有凸起筋,所述凸起筋用以顶持所述车门组件;
和/或,所述主体部为封闭环形结构,并且所述主体部的内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水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折弯连接的支撑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车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外水切接角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水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在所述外水切接角的延伸方向的长度较所述固定部的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水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组件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内板包括内板本体、第一连接段及连接于所述内板本体和所述第一连接段之间的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外板贴合连接,所述安装支架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水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包括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沿其边缘设有内翻边,所述内翻边包覆所述第一连接段形成包边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水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还包括外板本体,所述外板本体和所述内板本体间隔设置形成供车窗玻璃活动的容纳腔;
所述外水切总成还包括与所述外水切接角连接的外水切主体,所述外水切主体用于与所述车窗玻璃一侧相贴合,且所述外水切主体的顶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外板本体的顶端的水平高度。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外水切组件。
CN202222269511.6U 2022-08-25 2022-08-25 外水切组件和车辆 Active CN217753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9511.6U CN217753442U (zh) 2022-08-25 2022-08-25 外水切组件和车辆
PCT/CN2023/115060 WO2024041649A1 (zh) 2022-08-25 2023-08-25 外水切组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9511.6U CN217753442U (zh) 2022-08-25 2022-08-25 外水切组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53442U true CN217753442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81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69511.6U Active CN217753442U (zh) 2022-08-25 2022-08-25 外水切组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534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1649A1 (zh) * 2022-08-25 2024-02-29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外水切组件和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1649A1 (zh) * 2022-08-25 2024-02-29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外水切组件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001480A1 (en) Visor for an automobile
US7837251B2 (en) Rear-quarter window appearance
CN217753442U (zh) 外水切组件和车辆
JP2008532829A (ja) 通気口付きの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
US7147274B2 (en) Windshield spacer
JP4816486B2 (ja) 車両用外装部品
CN212708887U (zh) 车门外板组件、车门以及车辆
CN115675038A (zh) 外水切组件和车辆
JP2009143530A (ja) 組立式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
EP1234700B1 (en) Door trim for automobile
CN110166588B (zh) 壳体组件、玻璃盖板组件及移动终端
JP2006224916A (ja) グラスラン型成形部構造
JP5660828B2 (ja) 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CN217917583U (zh) 汽车车门及汽车
JP3620690B2 (ja) 自動車のルーフモール取付構造
CN217553849U (zh) 保险杠总成和车辆
CN218750219U (zh) 车窗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8805126U (zh) 一种防异响的三角车窗盖板
JP7406466B2 (ja) フードシール
CN212390593U (zh) 空调器
JP2003127661A (ja) ウィンドサイドモールとカウルルーバの接続構造
JP4178445B2 (ja)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及びその取付構造
CN220483064U (zh) 滑动窗总成及车辆
CN220038580U (zh) 吸油烟机的挡烟板用铰链安装结构及吸油烟机
CN112406493B (zh) 一种车门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