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90593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90593U
CN212390593U CN202021250580.7U CN202021250580U CN212390593U CN 212390593 U CN212390593 U CN 212390593U CN 202021250580 U CN202021250580 U CN 202021250580U CN 212390593 U CN212390593 U CN 212390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air conditioner
connection
buckl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5058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辉
杨智强
刘志强
康铁生
毛先友
丁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5058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90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90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905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面板组件,面板组件包括前面板和支架,前面板与支架连接,且支架位于前面板的内侧,前面板上设有第一避让缺口,支架上设有与第一避让缺口相对的第一连接耳,第一连接耳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底盘,底盘上设有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沿底盘的径向方向延伸,第一连接柱上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相对设置,且第二连接孔位于第一连接孔的内侧,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第一盖板,第一盖板盖设在第一避让缺口上以遮挡第一紧固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可以实现面板组件与底盘的固定连接,从而可以提升面板组件与底盘的连接强度。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面板组件与底盘的连接强度不够,空调器在运输或工作过程中,面板组件与底盘之间容易出现相对晃动,连接的强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连接强度高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包括前面板和支架,所述前面板与所述支架连接,且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前面板的内侧,所述前面板上设有第一避让缺口,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避让缺口相对的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沿所述底盘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柱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侧,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盖设在所述第一避让缺口上以遮挡所述第一紧固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支架上设置第一连接耳,第一连接耳上设有第一连接孔,而且在底盘上设置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的第二连接孔,利用第一紧固件可以实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连接,由此可以实现面板组件与底盘的连接固定,从而可以提升面板组件与底盘的连接强度。此外,第一避让口的外侧还设有第一盖板,第一盖板可以盖设在第一避让缺口上以遮挡第一紧固件,由此可以避免第一紧固件裸露在外,从而可以提升第一紧固件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耳具有加厚部,所述第一连接孔贯穿所述加厚部,所述加厚部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设有凹陷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面板组件的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孔前侧的所述加厚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后侧的所述加厚部的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陷槽为多个,多个所述凹陷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前侧和后侧,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前侧的所述凹陷槽的数量大于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后侧的所述凹陷槽的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盘包括支撑部,所述第一连接柱设置所述支撑部上,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外周壁上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周向方向延伸,且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第一连接柱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包括:主体部;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连接,且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方向的一端连接;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扣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开,且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方向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三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扣、所述第二卡扣均间隔开,且所述第三卡扣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方向的另一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外观面与所述前面板的外观面平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主体部的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一卡扣的背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的间距为d1,所述第二卡扣的背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的间距为d2,且满足:d2>d1,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主体部的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三卡扣的背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的间距为d3,且满足:d3>d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连接;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互成夹角;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且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上还设有第二避让缺口,所述第二避让缺口和所述第一避让缺口分别位于所述前面板的相对的两侧,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避让缺口相对的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耳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底盘上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沿所述底盘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柱上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相对设置,且所述第四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内侧,所述第四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盖设在所述第二避让缺口上以遮挡所述第二紧固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的内表面设有第一防呆结构,所述第二盖板的内表面设有第二防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底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5中D处的放大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一盖板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一盖板的俯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二盖板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面板组件1,前面板11,第一避让缺口111,
支架12,第一连接耳121,第一连接孔1211,
凹陷槽1212,第二连接耳122,第三连接孔1221,
底盘2,第一连接柱21,第二连接孔211,
支撑部22,加强筋23,第二连接柱24,第四连接孔241,
第一盖板3,主体部31,第一卡扣32,
第一连接段321,第二连接段322,凸出部323,
第二卡扣33,第三卡扣34,第一防呆结构35,
第二盖板4,第二防呆结构41,
后围板组件5,换热器部件6,风道部件7,
电控盒部件8,顶盖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面板组件1、底盘2和第一盖板3。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面板组件1包括前面板11和支架12(结合图5),前面板11与支架12连接,且支架12位于前面板11的内侧,前面板11上设有第一避让缺口111,支架12上设有与第一避让缺口111相对的第一连接耳121,第一连接耳12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211。可以理解的是,支架12设置在前面板11的内侧,支架12对前面板11具有支撑和固定的作用,通过在前面板11上设置第一避让缺口111,第一避让缺口111对支架12的第一连接耳121具有避让作用,由此可以将第一连接耳121暴露出来,从而便于第一连接耳121与底盘2的连接。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前面板11包括大面板、小面板和连接板,连接板间隔在大面板和小面板之间,连接板的一侧与大面板连接,连接板的另一侧与小面板连接,且连接板位于大面板和小面板的内侧。
如图1和图3所示,底盘2上设有第一连接柱21,第一连接柱21沿底盘2的径向方向延伸,第一连接柱21上设有第二连接孔211,第二连接孔211和第一连接孔1211相对设置,且第二连接孔211位于第一连接孔1211的内侧,第一连接孔1211和第二连接孔211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利用第一紧固件可以实现第一连接孔1211和第二连接孔211的连接,由此可以实现面板组件1与底盘2的连接固定,从而可以提升面板组件1与底盘2的连接强度。此外,第一紧固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的优点,由此可以降低面板组件1与底盘2连接和装配的难度,同时还可以降低第一紧固件加工和制造的成本。
再者,第一连接耳121的外侧设置第一避让缺口111,由此利用第一紧固件连接第一连接耳121和第一连接柱21时,第一紧固件不会凸出于前面板11的外表面,可以提升前面板11的美观性,同时还可以避免外物撞击到第一紧固件,从而提升第一紧固件结构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第一盖板3盖设在第一避让缺口111上以遮挡第一紧固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盖板3对第一紧固件具有遮挡的作用,可以避免第一紧固件暴露出来,防止空气中的水气腐蚀第一紧固件,从而可以提升第一紧固件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在支架12上设置第一连接耳121,第一连接耳12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211,而且在底盘2上设置第一连接柱21,第一连接柱21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211相对的第二连接孔211,利用第一紧固件可以实现第一连接孔1211和第二连接孔211的连接,由此可以实现面板组件1与底盘2的连接固定,从而可以提升面板组件1与底盘2的连接强度。此外,第一避让口的外侧还设有第一盖板3,第一盖板3可以盖设在第一避让缺口111上以遮挡第一紧固件,由此可以避免第一紧固件裸露在外,从而可以提升第一紧固件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耳121具有加厚部,第一连接孔1211贯穿加厚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耳121的结构强度与第一连接耳121的厚度相关,通过在第一连接耳121上设置加厚部,且第一连接孔1211贯穿加厚部,由此可以提升第一连接耳121与第一连接柱21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第一连接耳121与第一连接柱21连接的可靠性。
此外,加厚部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设有凹陷槽1212(如图5和图6所示),通过设置凹陷槽1212可以释放加厚部的内应力,避免应内部应力过大影响第一连接耳121结构的可靠性。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可以是仅加厚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凹陷槽1212;或者加厚部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凹陷槽1212。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是一个示例中,加厚部的厚度在4-5mm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面板组件1的前后方向上,第一连接孔1211前侧的加厚部的厚度大于第一连接孔1211后侧的加厚部的厚度。由此,可以提升第一连接孔1211前侧的加厚部的结构强度,从而更好的满足面板组件1的前部的高结构强度的需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凹陷槽1212为多个,多个凹陷槽1212分别位于第一连接孔1211的前侧和后侧,且位于第一连接孔1211前侧的凹陷槽1212的数量大于位于第一连接孔1211后侧的凹陷槽1212的数量。可以理解的是,加厚部的厚度越大,内部的应力越大,由于在面板组件1的前后方向上,第一连接孔1211前侧的加厚部的厚度大于第一连接孔1211后侧的加厚部的厚度,所以第一连接孔1211前侧的加厚部的内应力大于第一连接孔1211后侧的加厚部的内应力,通过在第一连接孔1211前侧的加厚部上设置更多的凹陷槽1212,可以充分的释放加厚部的内部应力,使得加厚部的结构更为可靠。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位于第一连接孔1211前侧的凹陷槽1212的数量为4个,位于第一连接孔1211后侧的凹陷槽1212的数量为3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底盘2包括支撑部22,第一连接柱21设置支撑部22上,第一连接柱21的外周壁上还设有加强筋23,加强筋23沿第一连接柱21的周向方向延伸,且加强筋2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部22连接。通过设置加强筋23,可以增大第一连接柱21与支撑部22的连接面积,从而提升第一连接柱21与支撑部22的连接强度。此外,沿第一连接柱21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加强筋23对第一连接柱21还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避免外物直接撞击到第一连接柱21上,从而可以保证第一连接柱21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柱21和加强筋23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一体成型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第一连接柱21和加强筋23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第一连接柱21和加强筋23的装配效率,保证第一连接柱21和加强筋23连接的可靠性,再者,一体成型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加强筋23为多个,多个加强筋23沿第一连接柱21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大第一连接柱21与支撑部22的连接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第一连接柱21与支撑部22的连接强度。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加强筋23为两个,两个加强筋23沿第一连接柱21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盖板3包括:主体部31、第一卡扣32、第二卡扣33和第三卡扣34,第一卡扣32与主体部31的内表面连接,且第一卡扣32与主体部31的第一方向的一端连接,第二卡扣33与主体部31的内表面连接,第二卡扣33与第一卡扣32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开,且第二卡扣33与主体部31的第二方向的一端连接,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三卡扣34与主体部31的内表面连接,第三卡扣34与第一卡扣32、第二卡扣33均间隔开,且第三卡扣34与主体部31的第二方向的另一端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主体部31的三个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第一卡扣32、第二卡扣33和第三卡扣34,利用第一卡扣32、第二卡扣33和第三卡扣34与避让缺口的连接,可以保证第一盖板3与前面板11的连接强度。此外,卡扣连接还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避让缺口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卡扣32配合的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扣33配合的第二卡槽以及与第三卡扣34配合的第二卡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主体部31、第一卡扣32、第二卡扣33和第三卡扣34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一体成型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主体部31、第一卡扣32、第二卡扣33和第三卡扣34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主体部31、第一卡扣32、第二卡扣33和第三卡扣34的装配效率,保证主体部31、第一卡扣32、第二卡扣33和第三卡扣34连接的可靠性,再者,一体成型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31的外观面与前面板11的外观面平齐。由此,可以提升前面板11外观面的平整性,从而可以提升前面板11视觉上的美观度。此外,主体部31的外观面与前面板11的外观面平齐后,避让缺口内也不易藏灰,洁净度更高。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前面板11的外观面为弧形,主体部31的外观面也设计为与前面板11配合的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主体部31的第三方向上,第一卡扣32的背离主体部31的一端与主体部31的内表面的间距为d1,第二卡扣33的背离主体部31的一端与主体部31的内表面的间距为d2,且满足:d2>d1,其中第三方向和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均垂直。可以理解的是,在主体部31的第三方向上,第二卡扣33的背离主体部31的一端超出第一卡扣32的背离主体部31的一端,也就是说,在主体部31的第三方向上,第二卡扣33的背离主体部31的一端位于第一卡扣32的背离主体部31的一端的背离主体部31的一侧。由此,可以提升第一卡扣32的卡入深度,从而更好的与面板组件1配合,进而保证第一盖板3与面板组件1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主体部31的第三方向上,第三卡扣34的背离主体部31的一端与主体部31的内表面的间距为d3,且满足:d3>d1。可以理解的是,在主体部31的第三方向上,第三卡扣34的背离主体部31的一端超出第一卡扣32的背离主体部31的一端,也就是说,在主体部31的第三方向上,第三卡扣34的背离主体部31的一端位于第一卡扣32的背离主体部31的一端的背离主体部31的一侧。由此,可以提升第三卡扣34的卡入深度,从而更好的与面板组件1配合,进而保证第一盖板3与面板组件1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卡扣32包括:第一连接段321、第二连接段322和凸出部323,第一连接段321的一端与主体部31的内表面连接,第二连接段32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段321的另一端连接,且第二连接段322与第一连接段321互成夹角,凸出部323设在第二连接段322的另一端,且凸出部323位于第二连接段322的靠近主体部31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利用凸出部323与面板组件1的配合,可以实现对第一卡扣32的上下位置的限位,利用第二连接段322与面板组件1的配合,可以实现对第一卡扣32的内外方向的限位,由此可以实现对第一卡扣32的两个方向的限位。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避让缺口的内壁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卡槽,卡槽的上端设有卡孔,第二连接段322穿设在卡槽内,且凸出部323卡设在卡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321、第二连接段322和凸出部323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一体成型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第一连接段321、第二连接段322和凸出部323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第一连接段321、第二连接段322和凸出部323的装配效率,保证第一连接段321、第二连接段322和凸出部323连接的可靠性,再者,一体成型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7和图10所示,前面板11上还设有第二避让缺口,第二避让缺口和第一避让缺口111分别位于前面板11的相对的两侧,支架12上设有与第二避让缺口相对的第二连接耳122,第二连接耳122上设有第三连接孔1221,底盘2上设有第二连接柱24,第二连接柱24沿底盘2的径向方向延伸,第二连接柱24上设有第四连接孔241,第四连接孔241和第三连接孔1221相对设置,且第四连接孔241位于第三连接孔1221的内侧,第四连接孔241和第三连接孔1221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二盖板4,第二盖板4盖设在第二避让缺口上以遮挡第二紧固件。
利用第二紧固件可以实现第三连接孔1221和第四连接孔241的连接,由此可以实现面板组件1与底盘2两侧的连接固定,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面板组件1与底盘2的连接强度。此外,第二紧固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的优点,由此可以降低面板组件1与底盘2连接和装配的难度,同时还可以降低第二紧固件加工和制造的成本。
再者,第二连接耳122的外侧设置第二避让缺口,由此利用第二紧固件连接第二连接耳122和第二连接柱24时,第二紧固件不会凸出于前面板11的外表面,可以提升前面板11的美观性,同时还可以避免外物撞击到第二紧固件,从而提升第二紧固件结构的可靠性。
还有,第二盖板4盖设在第二避让缺口上以遮挡第一紧固件。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盖板4对第二紧固件具有遮挡的作用,可以避免第二紧固件暴露出来,防止空气中的水气腐蚀第一紧固件,从而可以提升第二紧固件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10所示,第一盖板3的内表面设有第一防呆结构35,第二盖板4的内表面设有第二防呆结构41。由此,利用第一防呆结构35和第二防呆结构41可以实现对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的防呆,从而可以提升装配的准确度和装配的效率。例如,在需要第一盖板3时,可以根据第一防呆结构35快速的找到第一盖板3。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防呆结构35为形成在第一盖板3内壁面的凸起。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中,第一防呆结构35为形成在第一盖板3内壁面的凹槽。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防呆结构35的外轮廓形成为右。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二防呆结构41为形成在第二盖板4内壁面的凸起。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中,第二防呆结构41为形成在第二盖板4内壁面的凹槽。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二防呆结构41的外轮廓形成为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1所示,空调器100还包括:后围板组件5、换热器部件6、风道部件7、电控盒部件8和顶盖9,后围板组件5的顶端设有两个卡槽,面板组件1的顶部设有与两个卡槽分别配合的卡凸,面板组件1和后围板组件5的底端连接底盘2,面板组件1和后围板组件5的顶端连接顶盖,顶盖9、底盘2、后围板组件5和面板组件1限定出容纳腔,换热器部件6、风道部件7和电控盒部件8设在容纳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包括前面板和支架,所述前面板与所述支架连接,且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前面板的内侧,所述前面板上设有第一避让缺口,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避让缺口相对的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上设有第一连接孔;
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沿所述底盘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柱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侧,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
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盖设在所述第一避让缺口上以遮挡所述第一紧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耳具有加厚部,所述第一连接孔贯穿所述加厚部,所述加厚部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设有凹陷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板组件的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孔前侧的所述加厚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后侧的所述加厚部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槽为多个,多个所述凹陷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前侧和后侧,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前侧的所述凹陷槽的数量大于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后侧的所述凹陷槽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包括支撑部,所述第一连接柱设置所述支撑部上,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外周壁上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周向方向延伸,且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第一连接柱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包括:
主体部;
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连接,且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方向的一端连接;
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扣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开,且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方向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三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扣、所述第二卡扣均间隔开,且所述第三卡扣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方向的另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外观面与所述前面板的外观面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部的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一卡扣的背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的间距为d1,所述第二卡扣的背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的间距为d2,且满足:d2>d1,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部的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三卡扣的背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的间距为d3,且满足:d3>d1。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包括:
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表面连接;
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互成夹角;
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且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上还设有第二避让缺口,所述第二避让缺口和所述第一避让缺口分别位于所述前面板的相对的两侧,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避让缺口相对的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耳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底盘上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沿所述底盘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柱上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相对设置,且所述第四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内侧,所述第四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盖设在所述第二避让缺口上以遮挡所述第二紧固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的内表面设有第一防呆结构,所述第二盖板的内表面设有第二防呆结构。
CN202021250580.7U 2020-06-30 2020-06-30 空调器 Active CN212390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0580.7U CN212390593U (zh) 2020-06-30 2020-06-30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0580.7U CN212390593U (zh) 2020-06-30 2020-06-30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90593U true CN212390593U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55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50580.7U Active CN212390593U (zh) 2020-06-30 2020-06-30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905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90593U (zh) 空调器
CN217753442U (zh) 外水切组件和车辆
CN209819808U (zh) 一种中框组件及空调器
CN212511740U (zh) 空调器外壳组件与空调器
CN210468941U (zh) 电机支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828946U (zh) 面板和空调器
CN217553849U (zh) 保险杠总成和车辆
CN219418090U (zh) 一种计算机服务器机箱
CN214664841U (zh) 滤网安装结构和空调器
CN211119942U (zh) 空调器的后箱体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002420U (zh) 一种负压风机的组装结构
CN210718018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0524348U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024981U (zh) 一种洗碗机的加热器外壳及洗碗机
CN217464644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107672U (zh) 一种进风格栅及空调器
CN219760842U (zh) 柜体装置及变频器
CN217057763U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空调外机
CN219390042U (zh) 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4987285U (zh) 室外机壳体组件和空调器
CN215335355U (zh) 一种拆卸式通风器定位支架
CN210220042U (zh) 空调室外机出风栅格与前面板装配结构及室外机、空调器
CN213273117U (zh) 空调器的面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346699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1822790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