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0042U - 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0042U
CN219390042U CN202320176561.1U CN202320176561U CN219390042U CN 219390042 U CN219390042 U CN 219390042U CN 202320176561 U CN202320176561 U CN 202320176561U CN 219390042 U CN219390042 U CN 219390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conditioner indoor
rear case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65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杰林
朱天宏
陈镇彬
陈新
陈杰
何忠桦
梁树莉
毛先友
王贵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7656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90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0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0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包括后壳体、进风格栅和连接筋条,后壳体的横截面形成为朝后凸出的弧形板;进风格栅设于后壳体;连接筋条位于后壳体的端部,连接筋条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后壳体相连,后壳体、进风格栅和连接筋条为一体加工成型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通过后箱体的一体化设计,提高后箱体的集成度,提升空调室内机的装配效率且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由多个零件部件组成,包括后壳体、左右加强钣金件、连接筋条和进风格栅等部件,使得后箱体具有集成度低、装配复杂、成本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所述后箱体为一体化设计,提高后箱体的集成度,提升空调室内机的装配效率且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后箱体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包括:后壳体,所述后壳体的横截面形成为朝后凸出的弧形板;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设于所述后壳体;连接筋条,所述连接筋条位于所述后壳体的端部,所述连接筋条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后壳体相连,所述后壳体、所述进风格栅和所述连接筋条为一体加工成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箱体,后壳体、进风格栅和连接筋条为一体加工成型件,使得后壳体、进风格栅和连接筋条成为一个整体,降低生产成本且提高后壳体整体的结构强度,减少后壳体的变形,保证后箱体对空调室内机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同时后箱体的一体化设计,提高后箱体的集成度,避免需要将后箱体的多个部件分别进行组装,降低人工成本且方便了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的装配过程,提升了空调室内机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筋条设有多个第一加强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相交的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的相交处设有圆柱形凸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还包括连接板,所述后壳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连接板,两侧的所述连接板朝向彼此延伸,每个所述连接板设有固定结构,所述连接板、所述固定结构和所述后壳体为一体加工成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插入部和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设有固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从所述后壳体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后壳体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还包括端部板体,所述后壳体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所述端部板体,所述端部板体和所述后壳体为一体加工成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筋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端部板体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还包括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分别与所述端部板体和所述后壳体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体的前内壁设有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和所述第四加强筋相交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加强筋水平延伸且所述第四加强筋竖直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后箱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采用上述的后箱体,提高空调室内机的装配效率和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箱体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后箱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后箱体的另一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后箱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后箱体的又一角度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后箱体、蒸发器组件和风道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200、蒸发器组件101、风道组件102、
后箱体100、第二加强筋10、
后壳体1、第三加强筋1a、第四加强筋1b、
进风格栅2、
连接筋条3、第一加强筋31、圆柱形凸台32、
连接板4、固定结构41、插入部411、固定凸台412、
端部板体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200的后箱体100。
如图1-图4所示,后箱体100包括后壳体1、进风格栅2和连接筋条3,后壳体1的横截面形成为朝后凸出的弧形板;进风格栅2设于后壳体1;连接筋条3位于后壳体1的端部,连接筋条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后壳体1相连,可以提高后壳体1的结构稳定性,以减少后壳体1的两侧向外张开或内凹变形的程度,从而保证后箱体100整体结构的稳定。
后壳体1、进风格栅2和连接筋条3为一体加工成型件,使得后壳体1、进风格栅2和连接筋条3成为一个整体,降低生产成本且提高后壳体1整体的结构强度,减少后壳体1的变形,保证后箱体100对空调室内机200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同时后箱体100的一体化设计,提高后箱体100的集成度,避免需要将后箱体100的多个部件(例如后壳体1、进风格栅2和连接筋条3)分别进行组装,降低人工成本且方便了空调室内机200的后箱体100的装配过程,提升了空调室内机200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箱体100,后壳体1、进风格栅2和连接筋条3为一体加工成型件,使得后壳体1、进风格栅2和连接筋条3成为一个整体,降低生产成本且提高后壳体1整体的结构强度,减少后壳体1的变形,保证后箱体100对空调室内机200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同时后箱体100的一体化设计,提高后箱体100的集成度,避免需要将后箱体100的多个部件分别进行组装,降低人工成本且方便了空调室内机200的后箱体100的装配过程,提升了空调室内机200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连接筋条3设有多个第一加强筋31,多个第一加强筋31按照一定规律(例如依次排列或相互交叉等)设置于连接筋条3,提高连接筋条3的结构强度,使得连接筋条3更好地抑制后壳体1的变形(例如后壳体1向外张开或内凹变形等),提高连接筋条3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例如,在图4的实例中,连接筋条3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交叉设置的第一加强筋31,每四个第一加强筋31相交在一起形成十字形结构,多个十字形结构之间彼此相连以布满连接筋条3的上表面。
当然,多个第一加强筋31在连接筋条3的排列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多个第一加强筋31可以沿平行于连接筋条3上表面的任意方向依次排列布满连接筋条3的上表面。
可选地,多个第一加强筋31可以设置于连接筋条3的下表面,或者多个第一加强筋31可以设置于连接筋条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一步提高连接筋条3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任意相交的两个第一加强筋31的相交处设有圆柱形凸台32,减少相交的多个第一加强筋31相交处的厚度,以使得相交的第一加强筋31的受力均匀,避免在第一加强筋31的相交点受力集中而出现损伤,保证连接筋条3在多方向的受力都是最优的,提高了连接筋条3的使用寿命,同时有效地改善连接筋条3在第一加强筋31所在面的背面的缩水印。
例如,在图4的实例中,连接筋条3设有多个交叉设置的第一加强筋31和多个圆柱形凸台32,每四个第一加强筋31的相交点处设有一个圆柱形凸台32,使得圆柱形凸台32周向连接四个第一加强筋31以形成十字形结构,多个十字形结构相连以使得多个第一加强筋31和多个圆柱形凸台32形成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布满连接筋条3的上表面。
可选地,连接筋条3有多个交叉设置的第一加强筋31和多个圆柱形凸台32,每三个相连的第一加强筋31围绕一个圆柱形凸台32的周向一周设置,使得多个第一加强筋31和多个圆柱形凸台32形成为三角形网状结构。
当然,多个交叉设置的第一加强筋31和圆柱形凸台32围绕成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为正五边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空调室内机200的后箱体100还包括连接板4,后壳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连接板4,两侧的连接板4朝向彼此延伸,每个连接板4设有固定结构41,以用于固定空调室内机200的相关组件(例如蒸发器组件101、风道组件102或电控组件等),连接板4、固定结构41和后壳体1为一体加工成型件,使得后壳体1和连接板4共同支撑空调室内机200的相关组件,保证连接板4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以保证空调室内机200的相关组件装配稳定。
其中,在左右方向上,后壳体1的左右两侧的连接板4凸出于后壳体1的宽度范围为15mm-30mm,以保证连接板4具有足够的宽度设置固定组件。可选地,后壳体1的左右两侧的连接板4凸出于后壳体1的宽度为15mm、20mm、25mm、或30mm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固定结构41包括插入部411和固定凸台412,固定凸台412设有固定孔,插入部411用于与空调室内机200的相关组件相配合以初步限制空调室内机200的相关组件的移动,以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穿设于固定凸台412的固定孔以实现空调室内机200的相关组件和连接板4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板4从后壳体1的顶部延伸至后壳体1的底部,且连接板4和后壳体1为一体加工成型,进一步提高后壳体1的左右两侧的结构强度和支撑强度,提高后箱体100的整体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空调室内机200的后箱体100还包括端部板体5,后壳体1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端部板体5,端部板体5和后壳体1为一体加工成型件,提高后箱体100的端部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后壳体1端部的变形。
例如,在图4的实施例中,端部板体5为环绕后壳体1的端部边沿且向内延伸一定距离的板体,后箱体100的顶部和底部都设有端部板体5,且上下两个端部板体5和后壳体1为一体加工成型,提高端部板体5抑制后壳体1端部形变的作用,有效地减少后壳体1的变形,保证空调室内机200的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连接筋条3的两端分别与端部板体5相连,例如连接筋条3和位于后壳体1顶部的端部板体5相连,且连接筋条3、端部板体5和后壳体1为一体加工成型,使得连接筋条3、端部板体5和后壳体1成为一个整体,提高后箱体100端部的结构强度,有效地减少后箱体100端部的形变(例如后箱体100端部向外扩张或向内凹陷),从而提高后箱体100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空调室内机200的后箱体100还包括第二加强筋10,第二加强筋10分别与端部板体5和后壳体1相连,以进一步提高后壳体1和端部板体5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运输或搬运空调室内机200时后壳体1和端部板体5之间的连接处应力集中而出现断裂等,保证后壳体1和端部板体5的连接可靠。
其中,第二加强筋10可以设于端部板体5的上侧和下侧中的至少一侧以连接端部板体5和后壳体1。优选地,第二加强筋10可以设于端部板体5的上下两侧以连接端部板体5和后壳体1,进一步提升端部板体5和后壳体1之间的连接处的连接强度。
例如,在图4-图5的实例中,后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各设有一个端部板体5,在端部板体5的上下两侧都设有第二加强筋10,多个第二加强筋10间隔设置于端部板体5与后壳体1的连接处以连接端部板体5和后壳体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后壳体1的前内壁设有第三加强筋1a和第四加强筋1b,第三加强筋1a和第四加强筋1b相交设置,第三加强筋1a和第四加强筋1b增大了后壳体1的结构强度,有效地减少后壳体1的变形,从而进一步提高后箱体100的结构强度,提高后箱体100对空调室内机200的支撑作用,保证后箱体100整体结构的稳定。
其中,第三加强筋1a和第四加强筋1b在后壳体1的厚度方向上的高度范围为4mm-8mm,第三加强筋1a和第四加强筋1b的厚度范围为0.5mm-1mm。可选地,第三加强筋1a和第四加强筋1b的高度为4mm、5mm、6mm、7mm、或8mm等,第三加强筋1a和第四加强筋1b的厚度为0.5mm、0.6mm、0.7mm、0.8mm、0.9mm、或1mm等。从而可以在保证加强强度的基础上,避免因为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过厚而增加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第三加强筋1a水平延伸且第四加强筋1b竖直延伸,第四加强筋1b贯穿后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第三加强筋1a和第四加强筋1b相互交错连接,提高后壳体1整体的结构强度,使得后壳体1更好地抵抗自身的变形。
例如,在图3和图5的实例中,后壳体1的前内壁设有多个贯穿后壳体1顶部至底部的第四加强筋1b和多个左右连接第四加强筋1b的第三加强筋1a,多个第四加强筋1b沿后壳体1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三加强筋1a沿后壳体1的上下方向间隔设置,以使得在后壳体1的前内壁形成网状结构,使得提高后壳体1整体的结构强度,避免后壳体1的形变的发生,从而保证后壳体1的结构稳定性。
相关技术中,后箱体由后壳体、连接筋条和进风格栅等多个部件组成,空调室内机的装配过程中,需要先将后壳体、连接筋条和进风格栅等多个部件组装成后箱体,再进行后箱体的装配,由于后箱体的部件较多,集成度低,使得空调室内机的装配繁琐,装配效率低,另外,后箱体的整体强度需要增设左右钣金件提供加强支撑,保证空调室内机的整体强度。
本申请中,通过将后壳体1、连接筋条3和进风格栅2等多个部件一体加工成型,将后箱体100设计为一个整体,降低生产成本且提高后箱体100的集成度,方便后箱体100的装配过程,提高空调室内机200的装配效率,此外,连接筋条3增设了相互交叉连接的第一加强筋31和圆柱形凸台32,后壳体1的前内壁增设了贯穿顶部至底部的多个第四加强筋1b和多个左右连接的第三加强筋1a,且后箱体100为一体加工成型件,使得提高后箱体100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使得空调室内机200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使得空调室内机200具有相关技术中同等的使用强度,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节约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200,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后箱体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200,通过采用上述的后箱体100,提高空调室内机200的装配效率且节约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壳体,所述后壳体的横截面形成为朝后凸出的弧形板;
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设于所述后壳体;
连接筋条,所述连接筋条位于所述后壳体的端部,所述连接筋条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后壳体相连,所述后壳体、所述进风格栅和所述连接筋条为一体加工成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条设有多个第一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其特征在于,任意相交的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的相交处设有圆柱形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所述后壳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连接板,两侧的所述连接板朝向彼此延伸,每个所述连接板设有固定结构,所述连接板、所述固定结构和所述后壳体为一体加工成型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插入部和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设有固定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从所述后壳体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后壳体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部板体,所述后壳体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所述端部板体,所述端部板体和所述后壳体为一体加工成型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端部板体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分别与所述端部板体和所述后壳体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的前内壁设有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和所述第四加强筋相交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筋水平延伸且所述第四加强筋竖直延伸。
12.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后箱体。
CN202320176561.1U 2023-01-17 2023-01-17 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9390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6561.1U CN219390042U (zh) 2023-01-17 2023-01-17 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6561.1U CN219390042U (zh) 2023-01-17 2023-01-17 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0042U true CN219390042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70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6561.1U Active CN219390042U (zh) 2023-01-17 2023-01-17 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0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49194A1 (en) Fan guard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the same
CN219390042U (zh) 空调室内机的后箱体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4501700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18103329A1 (zh) 一种格栅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108361863A (zh) 空调室外机
CN210512113U (zh) 无铆连接的空调背板
CN212511740U (zh) 空调器外壳组件与空调器
CN212619202U (zh) 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15260476U (zh) 定位销、空调器的壳体组件和空调器
CN212619200U (zh) 面板及移动空调
CN217357252U (zh) 空调室外机电机支架及空调室外机
CN210861633U (zh) 壳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365837A (zh) 一种空调面框加强结构及空调器
CN210861647U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面框和空调室内机
CN212390593U (zh) 空调器
CN216282005U (zh) 箱体组件和空调器
CN211119961U (zh) 空调器的底盘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096246U (zh) 贯流风轮的电机组件和空调器
CN211041194U (zh) 一种顶出风室外机支撑侧板、顶出风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2204965U (zh) 空调器
CN214199117U (zh) 风管机的壳体结构以及风管机
CN218915336U (zh) 空调壳体及挂壁式空调
CN209819734U (zh) 移动空调
CN219913408U (zh) 后壳部件及空调器
CN216114383U (zh) 支撑条和移动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