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1889U - 一种回流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流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1889U
CN217731889U CN202221350208.2U CN202221350208U CN217731889U CN 217731889 U CN217731889 U CN 217731889U CN 202221350208 U CN202221350208 U CN 202221350208U CN 217731889 U CN217731889 U CN 217731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unit
main
mechanisms
b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502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yric Robot Boluo Intelligent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yric Robot Boluo Intelligent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yric Robot Boluo Intelligent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yric Robot Boluo Intelligent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502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1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1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1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回流输送装置,包括:主架体;若干传送机构,设于主架体上,用于输送承载体,传送机构相互连接形成闭环;转换机构,传送机构两两之间通过转换机构连接,转换机构用于改变承载体的输送方向,以使承载体循环输送;顶升机构,设于主架体的预设位置处,用于当承载体输送到预设位置时,对承载体进行升降。采用本申请的回流输送装置可实现对产品的分区控制输送,提高了产品输送过程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回流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流输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回流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物流输送领域,通常使用托盘作为产品的承载体,通过传送机构将承载有产品的托盘从初始工位输送到终端工位,循环使用。传统的输送方式采用单个传送机构进行驱动,驱动托盘输送到达指定工位,当流水线上若干作业模块时,一个传送机构无法实现分区操作,导致作业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流输送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对产品的分区控制输送,提高产品输送过程的效率。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一种回流输送装置,包括:
主架体;
若干传送机构,设于所述主架体上,用于输送承载体,所述传送机构相互连接形成闭环;
转换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两两之间通过所述转换机构连接,所述转换机构用于改变所述承载体的输送方向,以使所述承载体循环输送;以及
顶升机构,设于所述主架体的预设位置处,用于当所述承载体输送到预设位置时,对所述承载体进行升降。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若干第一主驱动单元和若干第一主带轮传送单元;以及
若干第一副驱动单元和若干第一副带轮传送单元;
所述第一主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主带轮传送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副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副带轮传送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主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一副驱动单元相对设置。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架体上间隔设置若干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一主带轮传送单元和第一副带轮传送单元之间。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阻挡机构包括:
阻挡件;以及
阻挡顶升单元,与所述阻挡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阻挡件升降,进行限位阻挡。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换机构包括:
安装板;
转换顶升单元,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转换驱动单元,设于所述安装板上;
第二带轮传送单元,与所述转换驱动单元连接。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带轮传送单元包括:
连接件;
第二主带轮传送单元,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转换驱动单元连接;
第二副带轮传送单元,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转换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二主带轮传送单元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副带轮传送单元转动。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调节槽;
所述第二副带轮传送单元其中的一个动轮的转轴穿过所述调节槽与调节件活动连接;
所述调节件带动所述第二副带轮传送单元其中的一个动轮沿所述调节槽移动。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架体上设有减阻机构,所述减阻机构位于所述传送机构与所述转换机构的连接处。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减阻机构包括:第一减阻件和第二减阻件,所述第一减阻件高于所述第二减阻件。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架体上间隔设置若干传感器。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回流输送装置的多个传送机构可实现对托盘的分区控制输送,提高了产品输送过程的效率。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回流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回流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传送机构与转换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阻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转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回流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标:
1-回流输送装置;11-主架体;100-阻挡机构;110-阻挡件;111-底座;112-连接块;113-限位块;120-阻挡顶升单元;1201-第一气缸;200-减阻机构;210-第一减阻件;220-第二减阻件;300-传感器;400-图纸放置台;12-传送机构;121-第一主驱动单元;1211-第一主电机;122-第一主带轮传送单元;1221-第一主动轮;1222-第一从动轮一;1223-第一从动轮二;1224-第一从动轮三;1225-第一主传送带;1226-第一次传送带一;1227-第一次传送带二;123-第一副驱动单元;1231-第一副电机;124-第一副带轮传送单元;1241-第一副主动轮;1242-第一副从动轮;1243-第一副传送带;13-顶升机构;131-第三气缸;14-转换机构;140-安装板;1401-调节槽;1402-固定块;1403-调节件;1404-穿孔;141-转换顶升单元;1411-第二气缸;142-转换驱动单元;1421-第二电机;143-第二带轮传送单元;1431-第二主带轮传送单元;14311-第二主动轮;14312-第二从动轮;14313-第二主传送带;1432-连接件;1433-第二副带轮传送单元;14331-第二副主动轮;14332-第二副从动轮;14333-第二副传送带;15-承载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并不表示排列序号,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照图1,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回流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一种回流输送装置1,包括:主架体11、若干传送机构12、顶升机构13和转换机构14,传送机构12设于主架体11上,用于输送承载体15,传送机构12相互连接形成闭环,传送机构12两两之间通过转换机构14连接,转换机构14用于改变承载体15的输送方向,以使承载体15循环输送。顶升机构13设于主架体11的预设位置处,用于当承载体15输送到预设位置时,对承载体15进行升降。
需要说明的是,传送机构12至少为三个,才能形成闭环。传送机构12可以设为四个、五个或者更若干。本实施例中,传送机构12设为四个,形成矩形闭环,转换机构14设为四个,分别位于矩形的四个对角处。
于一实施例中,承载体15为托盘,托盘上设置有若干定位螺栓孔,用于固定不同的产品。
请参照图2和图3,传送机构12包括:若干第一主驱动单元121和若干第一主带轮传送单元122;若干第一副驱动单元123和若干第一副带轮传送单元124。第一主驱动单元121与第一主带轮传送单元122连接,第一副驱动单元123与第一副带轮传送单元124连接,第一主驱动单元121和第一副驱动单元123相对设置。
于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第一主驱动单元121为能够驱动第一主带轮传送单元122进行转动的机构,例如第一主电机1211。第一主带轮传送单元122包括:第一主动轮1221、第一从动轮一1222、第一从动轮二1223、第一从动轮三1224,其中,第一主电机1211的输出轴与第一主动轮1221的转轴连接,第一主动轮1221的转轴与第一从动轮一1222的转轴通过第一主传送带1225连接,第一从动轮一1222的转轴与第一从动轮二1223的转轴通过第一次传送带一1226连接,第一从动轮二1223的转轴与第一从动轮三1224的转轴通过第一次传送带二1227连接,由此,通过第一主电机1211驱动第一主动轮1221转动,通过第一主传送带1225带动第一从动轮一1222转动,进而通过第一次传送带一1226带动第一从动轮二1223转动,进而通过第一次传送带二1227带动第一从动轮三1224转动。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个第一主电机1211驱动一个第一主动轮1221转动,进而通过三条传送带带动三个从动轮转动的结构作为一组传送方式,再由若干上述传送方式组合成整个传送机构12中的第一主带轮传送单元122。
第一副驱动单元123为能够驱动第一副带轮传送单元124进行转动的机构,例如第一副电机1231。第一副带轮传送单元124包括一个设置在传送机构12一端的第一副主动轮1241,以及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副从动轮1242,第一副主动轮1241与设置在传送机构12另一端的第一副从动轮1242之间通过第一副传送带1243连接,使其他剩余第一副主动轮1241均位于第一副传送带1243内(请参照图2)。
第一主电机1211位于形成的矩形闭环内侧(请参照图2),第一副电机1231设置在形成的矩形闭环外侧,使第一主带轮传送单元122和第一副带轮传送单元124相互独立工作,通过第一主带轮传送单元122和第一副带轮传送单元124相互配合,将托盘进行循环输送。
请参照图4,于一实施例中,主架体11上间隔设置若干阻挡机构100,阻挡机构100位于第一主带轮传送单元122和第一副带轮传送单元124之间。阻挡机构100包括:阻挡件110、阻挡顶升单元120,阻挡顶升单元120与阻挡件110连接,用于驱动阻挡件110升降,进行限位阻挡。具体地,阻挡件110包括:底座111、连接块112以及限位块113;阻挡顶升单元120与底座111连接;连接块112设于底座111上;限位块113对称设于连接块112上。
于一实施例中,阻挡顶升单元120为能够驱动底座111连同连接块112及限位块113做直线运动的机构,例如第一气缸1201。第一气缸1201的活塞杆与底座111连接,当托盘通过第一主带轮传送单元122和第一副带轮传送单元进行输送,并到达每一个工位时,通过第一气缸1201驱动底座111带动连接块112及限位块113向上升起,对托盘进行阻挡限位,防止托盘在输送过程中反向运动。
请参照图5,转换机构14包括:安装板140、转换顶升单元141、转换驱动单元142、第二带轮传送单元143,转换顶升单元141与安装板140底部连接;转换驱动单元142设于安装板140上;第二带轮传送单元143与转换驱动单元142连接。其中,转换顶升单元141为能够驱动安装板140做直线运动的机构,例如第二气缸1411,转换驱动单元142为能够驱动第二带轮传送单元143进行转动的机构,例如第二电机1421。
于一实施例中,第二带轮传送单元143包括:第二主带轮传送单元1431、连接件1432以及第二副带轮传送单元1433。第二主带轮传送单元1431一端与转换驱动单元142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件1432连接。第二副带轮传送单元1433设于安装板140上,且与连接件1432端部连接。其中,连接件1432可以是连接轴。
具体地,第二主带轮传送单元1431包括:第二主动轮14311、第二从动轮14312、第二主传送带14313。第二副带轮传送单元1433包括:一组第二副主动轮14331、一组第二副从动轮14332、一组第二副传送带14333。一组第二副主动轮14331和一组第二副从动轮14332均对称设置在安装板140两内侧壁上。第二电机1421的输出轴与第二主动轮14311连接,第二从动轮14312活动套设在连接件1432外,第二主传送带14313套设在第二主动轮14311与第二从动轮14312外,连接件1432两端均连接第二副主动轮14331,第二副传送带14333套设在第二副主动轮14331和第二副从动轮14332外。当第二电机1421运行,第二电机1421的转轴转动带动第二主动轮14311转动,通过第二主传送带14313进而带动第二从动轮14312转动,进而带动连接件1432转动,连接件1432转动带动与连接件1432连接的两个第二副主动轮14331转动,带动第二副传送带14333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二副从动轮14332转动。当托盘进入到转换机构14上时,第二副传送带14333的移动,可以带动转盘在转换机构14上移动。
于一实施例中,安装板140上设有调节槽1401,第二副带轮传送单元1433其中的一个动轮的转轴穿过调节槽1401与调节件1403活动连接,通过调节件1403带动第二副带轮传送单元1433其中的一个动轮沿调节槽1401移动。具体地,安装板140上设有固定块1402,第二副从动轮14332的转轴穿过调节槽1401和固定块1402,固定块1402上设有穿孔1404,第二副从动轮14332的转轴穿过调节槽1401,调节件1403穿过穿孔1404,调节件1403端部与第二副从动轮14332的转轴端部活动连接,旋转调节件1403带动第二副从动轮14332的转轴沿调节槽1401移动,实现对第二副传送带14333的调节张紧的作用。本实施例中,调节件1403可以是调节螺栓,固定块1402的穿孔1404内设置为与调节螺栓配合的螺纹结构。
传送机构12与转换机构14连接,形成矩形闭环结构,当托盘在其中一个传送机构12输送,并需要进入到下一个传送机构12进行输送时,通过转换机构14改变托盘当前的输送方向,使托盘能够转入下一个传送机构12进行输送。
为了使托盘在转换机构14顺利切换运动方向,通过在主架体11上设置减阻机构200,可进一步减少托盘与传送机构12的摩擦,使托盘从一个传送机构12顺利运行到转换机构14。减阻机构200位于传送机构12与转换机构14的连接处。减阻机构200包括:第一减阻件210和第二减阻件220,第一减阻件210高于第二减阻件220。第一减阻结件210和第二减阻件220采用高低落差方式设置,可以对托盘进行缓冲。
请参照图2,顶升机构13为能够使承载体15进行升降的机构,例如第三气缸131(图2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第三气缸131设为四个,分别设置在主架体11的四个预设位置处,标记为位置1、位置2、位置3和位置4。其中,位置1代表工人上料位,位置2代表机器人上料位,位置3代表机器人下料位,位置4代表工人下料位。
于一实施例中,主架体11上间隔设置若干传感器300,用于感应托盘是否输送到指定工位。主架体11上还设置有图纸放置台400,供操作人员查阅。
请参照图2和图6,于一操作过程中,托盘流转到工人上料位(位置1),位于该位置下方的第三气缸131向上顶起托盘,由主架体11上的读码装置读取托盘码,此时,操作人员在位置1将产品放到托盘上,与托盘进行信息绑定,后按钮放行,该位置下方的第三气缸131复位,托盘被放下。
同时,第一主带轮传送单元122和第一副带轮传送单元124相互配合,使托盘在第一个传送机构12上按照图6中上面所示的横向箭头方向,顺时针进行输送,当第一副带轮传送单元124将托盘输送到第一个传送机构12终端,即将进入到第一个转换机构14处时,此时,第二气缸1411驱动安装板140向上运动,使安装板140抬升到使第二副带轮传送单元1433能够拖住托盘的位置,第二电机1421运行,第二电机1421驱动第二主动轮14311转动,通过第二主传送带14313进而带动第二从动轮14312转动,进而带动连接件1432转动,连接件1432转动带动与连接件1432连接的两个第二副主动轮14331转动,带动第二副传送带14333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二副从动轮14332转动,当托盘进入到第一个转换机构14上时,由于第二副传送带14333的移动,可以带动托盘在转换机构14上移动。由于第二副传送带14333的移动方向与第一主带轮传送单元122和第一副带轮传送单元124的移动方向垂直,因此通过转换机构14实现对托盘输送方向的改变。使托盘按照图6中右边竖向箭头方向向下一个传送机构12输送。当第二副传送带14333继续转动,将托盘输送到下一个传送机构12上后,第二电机1421停止工作,第二气缸1411驱动安装板140向下运动,转换机构14复位,等待下一个托盘进入,再按照相同的方式对下一个托盘进行输送方向的改变。
当托盘经过第二个传送机构12的输送,到达机器人上料位(位置2)处,位于该位置下方的第三气缸131向上顶起托盘,机器人将托盘上的产品取走,位于该位置下方的第三气缸131向下运动,复位后,等待下一个托盘进入,托盘继续输送到机器人下料位(位置3),位于该位置下方的第三气缸131向上顶起托盘,机器人将加工后的产品放到位于位置3上的托盘上,放置完毕,位于该位置处的第三气缸131向下运动,复位后,继续输送承载产品的托盘到第二个转换机构14。在进入到位置4前,产品和托盘会被进行解码操作。
按照前述相同的转换方式,第二个转换机构14将托盘运输方向再次改变,使托盘进入第三个传送机构12进行传输(图6中下面横向箭头所示的方向),当托盘经过第三个传送机构12的输送,到达工人下料位(位置4)处,位于该位置下方的第三气缸131向上顶起托盘,操作人员取走产品,位于该位置下方的第三气缸131向下运动,复位后,继续输送托盘进入第三个转换机构14,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方向转换(图6中左边竖向箭头所示的方向),托盘被输送到第四个传送机构12,再经过第四个转换机构14的方向转换,托盘最后又回到初始位置(即位置1)处,此时完成一次循环作业流程。按时上述相同的输送方式,可继续进行第二次循环作业流程,以此类推。
本申请的回流输送装置1,多个传送机构12可实现对产品的分区控制输送,提高了产品输送过程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回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架体;
若干传送机构,设于所述主架体上,用于输送承载体,所述传送机构相互连接形成闭环;
转换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两两之间通过所述转换机构连接,所述转换机构用于改变所述承载体的输送方向,以使所述承载体循环输送;以及
顶升机构,设于所述主架体的预设位置处,用于当所述承载体输送到预设位置时,对所述承载体进行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若干第一主驱动单元和若干第一主带轮传送单元;以及
若干第一副驱动单元和若干第一副带轮传送单元;
所述第一主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主带轮传送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副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副带轮传送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主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一副驱动单元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上间隔设置若干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一主带轮传送单元和第一副带轮传送单元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包括:
阻挡件;以及
阻挡顶升单元,与所述阻挡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阻挡件升降,进行限位阻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包括:
安装板;
转换顶升单元,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转换驱动单元,设于所述安装板上;
第二带轮传送单元,与所述转换驱动单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轮传送单元包括:
连接件;
第二主带轮传送单元,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转换驱动单元连接;
第二副带轮传送单元,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转换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二主带轮传送单元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副带轮传送单元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调节槽;
所述第二副带轮传送单元其中的一个动轮的转轴穿过所述调节槽与调节件活动连接;
所述调节件带动所述第二副带轮传送单元其中的一个动轮沿所述调节槽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上设有减阻机构,所述减阻机构位于所述传送机构与所述转换机构的连接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阻机构包括:第一减阻件和第二减阻件,所述第一减阻件高于所述第二减阻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上间隔设置若干传感器。
CN202221350208.2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回流输送装置 Active CN217731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0208.2U CN217731889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回流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0208.2U CN217731889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回流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1889U true CN217731889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39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50208.2U Active CN217731889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回流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18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60086794A (ko) 글라스 기판 등의 반송시스템
CN210709344U (zh) 电池供给设备
CN110683269A (zh) 仓储系统
CN210103390U (zh) 一种具备换向兼升降功能的新型重载rgv机器人
CN217731889U (zh) 一种回流输送装置
CN213386402U (zh) 一种智慧生产用输送线上料机构
CN211768039U (zh) 仓储系统
CN216302535U (zh) 一种自动化升降上下料机构
JP3364597B2 (ja) 昇降機用搬出入装置及びパレット
CN217731544U (zh) 一种输送存放装置
CN214568817U (zh) 一种整形机
CN216510884U (zh) 一种托盘循环运输装置
CN219313662U (zh) 装卸货装置及系统
CN214456544U (zh) 物料抬升机构
CN219078123U (zh) 一种货箱转运仓储机
JP6536218B2 (ja) 昇降搬送装置
CN214779029U (zh) 输送装置
CN220300329U (zh) 一种自动搬运拣货机器人货叉
CN220866520U (zh) 舟结构运输装置及舟结构上下料系统
CN219688544U (zh) 一种上下料装置、分选机及光伏整机
CN216104631U (zh) 全自动排列豆奶装卸笼一体机
CN218618598U (zh) 一种垂直升降塔以及货物输送线
CN216376405U (zh) 升降输送设备
CN216861277U (zh) 自移动抱夹搬运装置
CN214398520U (zh) 一种钣金装配流水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