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07830U - 条盒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条盒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07830U
CN217707830U CN202221681160.3U CN202221681160U CN217707830U CN 217707830 U CN217707830 U CN 217707830U CN 202221681160 U CN202221681160 U CN 202221681160U CN 217707830 U CN217707830 U CN 217707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module
conveying
pushing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811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少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Qidi Ru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Qidi Ru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Qidi Ru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Qidi Ru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811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07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07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07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条盒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模组,第一输送模组用于输送若干条盒;第一推送模组,第一推送模组设置于第一输送模组的一端;导向模组,导向模组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推送模组用于将条盒由第一输送模组推入于导向模组的上部;第二推送模组,第二推送模组设置于导向模组的下部;第二输送模组,第二输送模组设置于第二推送模组的一端。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条盒输送装置,堆叠好的若干条盒经由第一模组输送,在导向模组和第二推送模组的共同作用下,堆叠好的若干条盒依次进入第二输送模组上,无需再次分拣即可将烟盒装入,提高了输送效率。

Description

条盒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盒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条盒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烟盒主要分为硬盒包装和软盒包装,硬盒最常见的包装形式为翻盖式;而软盒包装形式则比较统一,在烟包的头部多采用封签纸将烟包封住。香烟的包装能够体现香烟的档次,如过滤嘴的颜色,纸张质量和整体的构造,烟盒对卷烟产品的增值起着一定的作用,香烟装入烟盒中后需要再对烟盒进行包装,即将一定数量的烟盒放入条形包装盒后进行售卖。目前,条形包装盒生产完成后,需要将条形包装盒进行输送,然后将烟盒放入条形包装盒内并进行装箱,现有的条形包装盒输送装置在输送条形包装盒时输送效率低,且不便于将烟盒放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条盒输送装置,包括:
第一输送模组,第一输送模组用于输送若干条盒;
第一推送模组,第一推送模组设置于第一输送模组的一端;
导向模组,导向模组设置于第一输送模组的一端的一侧,导向模组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推送模组用于将条盒由第一输送模组推入于导向模组的上部;
第二推送模组,第二推送模组设置于导向模组的下部;
第二输送模组,第二输送模组设置于第二推送模组的一端。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输送模组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设置于第一传送带的一侧,第一限位板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限位板沿第一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导向模组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四挡板和底板,第一挡板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板的一端连接,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依次连接设置,第一挡板的上部、第二挡板的上部和第三挡板的上部共同呈“凵”字型设置,第四挡板连接于第一挡板的下部和第三挡板的下部之间,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共同形成有一呈上下设置的送料通道,底板设置于送料通道的下方,第四挡板与第二挡板的下部相正对设置。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安装于第一挡板的中部,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端与第一传送带的上表面齐平设置。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挡板的下部开设有一第一观察窗,第二挡板的上部开设有一第二观察窗,第三挡板的下部开设有一第三观察窗,第一观察窗与第三观察窗相正对开设。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推送模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推送板和安装板,安装板设置于第一传送带的一端,第一驱动件安装于安装板上,第一推送板安装于第一驱动件上,第一推送板的运动方向与第一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呈垂直设置,第一推送板可操作地将若干条盒推入送料通道的上部内。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推送模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二推送板,第二驱动件设置于底板远离第二输送模组的一侧,第二推送板安装于第二驱动件上,第二推送板可操作地将一条盒从送料通道推入第二输送模组上。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输送模组包括:第二传送带、两第二限位板、若干分隔板和两缓冲轮,两第二限位板分别设置于第二传送带的两侧,两第二限位板相互平行设置,若干分隔板沿第二传送带的长度方向依次安装于第二传送带上,若干分隔板均相互平行设置,两缓冲轮安装于一第二限位板的一端,两缓冲轮均与第二推送板相正对设置。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相邻的两分隔板和一第二限位板之间共同形成有一放置位,放置位的内轮廓的形状与一条盒的形状相匹配。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部,红外传感器、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均与控制部通信连接,控制部用于控制红外传感器、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条盒输送装置,堆叠好的若干条盒经由第一模组输送,在导向模组和第二推送模组的共同作用下,堆叠好的若干条盒依次进入第二输送模组上,无需再次分拣即可将烟盒装入,提高了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条盒输送装置的第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条盒输送装置的第二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条盒输送装置的第三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条盒输送装置的第四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输送模组;2、第一推送模组;3、导向模组;4、第二推送模组;5、第二输送模组;6、第一传送带;7、第一限位板;8、第一挡板;9、第二挡板;10、第三挡板;11、第四挡板;12、送料通道;13、红外传感器;14、第一观察窗;15、第二观察窗;16、第三观察窗;17、第一驱动件;18、第一推送板;19、安装板;20、第二驱动件;21、第二推送板;22、第二传送带;23、第二限位板;24、分隔板;25、缓冲轮;26、放置位;27、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4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条盒输送装置,包括:
第一输送模组1,第一输送模组1用于输送若干条盒;
第一推送模组2,第一推送模组2设置于第一输送模组1的一端;
导向模组3,导向模组3设置于第一输送模组1的一端的一侧,导向模组3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推送模组2用于将条盒由第一输送模组1推入于导向模组3的上部;
第二推送模组4,第二推送模组4设置于导向模组3的下部;
第二输送模组5,第二输送模组5设置于第二推送模组4的一端。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输送模组1将生产并堆叠好的条盒输送至第一推送模组2处,第一推送模组2将堆叠的条盒推至导向模组3,烟盒经由导向模组3向下移动至第二推送模组4处,第二推送模组4将条盒推至第二输送模组5上,第二输送模组5将条盒运输至下一工位即可。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输送模组1包括:第一传送带6和第一限位板7,第一限位板7设置于第一传送带6的一侧,第一限位板7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限位板7沿第一传送带6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导向模组3包括: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9、第三挡板10、第四挡板11和底板27,第一挡板8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板7的一端连接,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9和第三挡板10依次连接设置,第一挡板8的上部、第二挡板9的上部和第三挡板10的上部共同呈“凵”字型设置,第四挡板11连接于第一挡板8的下部第三挡板10的下部之间,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9、第三挡板10和第四挡板11共同形成有一呈上下设置的送料通道12,底板27设置于送料通道12的下方,第四挡板11与第二挡板9的下部相正对设置。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还包括:红外传感器13,红外传感器13安装于第一挡板8的中部,红外传感器13的检测端与第一传送带6的上表面齐平设置。进一步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红外传感器13持续对送料通道12内的烟盒进行检测,送料通道12的下部堆叠有若干条形盒,最上方的条形盒的上表面与第一传送带6的上表面相齐平,生产好的若干条盒在第一传送带6上摆放完成后,第一传送带6开始运输,当若干条盒到达第一推送模组2处时,第一传送带6停止运输,若红外传感器13未检测到条盒,第一推送模组2开始工作,将条盒推送至送料通道12内并复位,此时第二推送模组4分别将单个条盒推送至第二输送模组5上,然后第二输送模组5将条盒输送至下一工位,当送料通道12内的最上方的条盒与第一传送带6的上表面齐平时,即红外传感器13检测不到送料通道12内的烟盒时,第一传送带6重新开始工作,重复上述步骤。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挡板8的下部开设有一第一观察窗14,第二挡板9的上部开设有一第二观察窗15,第三挡板10的下部开设有一第三观察窗16,第一观察窗14与第三观察窗16相正对开设。进一步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通过第一观察窗14、第二观察窗15和第三观察窗16对送料通道12内的条盒进行观察,若送料通道12内的条盒出现摆放错误的情况时,可通过第一观察窗14、第二观察窗15和第三观察窗16对条盒进行观察并人工摆正。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推送模组2包括:第一驱动件17、第一推送板18和安装板19,安装板19设置于第一传送带6的一端,第一驱动件17安装于安装板19上,第一推送板18安装于第一驱动件17上,第一推送板18的运动方向与第一传送带6的运动方向呈垂直设置,第一推送板18可操作地将若干条盒推入送料通道12的上部内。进一步地,第一驱动件17采用电动滑轨,电动滑轨上可移动地安装有一滑座,第一推送板18安装于滑座上,电动滑轨带动滑座移动,滑座进而带动第一推送板18移动并将第一传送带6上的若干条盒推入送料通道12。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安装板19上开设有一滑槽,滑槽沿水平方向设置,安装板19远离第一传送带6的一侧上安装有一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一安装空间,安装空间与滑槽连通设置,第一驱动件17安装于安装空间内,第一驱动件17可操作地带动第一推送板18沿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二推送模组4包括:第二驱动件20和第二推送板21,第二驱动件20设置于底板27远离第二输送模组5的一侧,第二推送板21安装于第二驱动件20上,第二推送板21可操作地将一条盒从送料通道12推入第二输送模组5上。进一步地,第二驱动件20采用电动气缸,第二推送板21安装于电动气缸的推送端上,电动气缸带动第二推送板21移动并将送料通道12内的一条盒推入第二输送模组5上。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挡板8的下端和第三挡板10的下端分别开设有一开口,两开口相正对设置,两开口的内轮廓的形状与一条盒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二推送板21的形状与一条盒的形状相匹配,第二推送板21可操作地完全伸入送料通道12内。进一步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二推送板21通过第一挡板8上的开口与送料通道12内最下方的条盒相抵触,在第二驱动件20的带动下,第二推送板21伸入送料通道12并将最下方的条盒逐渐推出第三挡板10下端的开口直至条盒完全被推至第二输送模组5上,此时第二驱动件20带动第二推送板21复位即可。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二输送模组5包括:第二传送带22、两第二限位板23、若干分隔板24和两缓冲轮25,两第二限位板23分别设置于第二传送带22的两侧,两第二限位板23相互平行设置,若干分隔板24沿第二传送带22的长度方向依次安装于第二传送带22上,若干分隔板24均相互平行设置,两缓冲轮25安装于一第二限位板23的一端,两缓冲轮25均与第二推送板21相正对设置。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每相邻的两分隔板24和一第二限位板23之间共同形成有一放置位26,放置位26的内轮廓的形状与一条盒的形状相匹配。进一步地,任一放置位26均可操作地正对第二推送板21设置,在第二传送带22的带动下,每一放置位26均可操作地与第二推送板21相正对设置以便于条盒进入放置位26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部,红外传感器13、第一驱动件17和第二驱动件20均与控制部通信连接,控制部用于控制红外传感器13、第一驱动件17和第二驱动件20。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还包括:防倒板,防倒板设置于第一传送带6的另一侧,防倒板沿第一传送带6的长度方向设置,防倒板与第一限位板7相互平行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条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送模组,所述第一输送模组用于输送若干条盒;
第一推送模组,所述第一推送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模组的一端;
导向模组,所述导向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模组的一端的一侧,所述导向模组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模组用于将若干所述条盒由所述第一输送模组推入于所述导向模组的上部;
第二推送模组,所述第二推送模组设置于所述导向模组的下部;
第二输送模组,所述第二输送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推送模组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模组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沿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条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模组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四挡板和底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依次连接设置,所述第一挡板的上部、所述第二挡板的上部和所述第三挡板的上部共同呈“凵”字型设置,所述第四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板的下部和所述第三挡板的下部之间,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共同形成有一呈上下设置的送料通道,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送料通道的下端,所述第四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下部相正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条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挡板的中部,所述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端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表面齐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条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的下部开设有一第一观察窗,所述第二挡板的上部开设有一第二观察窗,所述第三挡板的下部开设有一第三观察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条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送模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推送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推送板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上,所述第一推送板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推送板可操作地将若干所述条盒推入所述送料通道的上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条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送模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二推送板,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第二输送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二推送板安装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上,所述第二推送板可操作地将一所述条盒从所述送料通道推入所述第二输送模组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条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模组包括:第二传送带、两第二限位板、若干分隔板和两缓冲轮,两所述第二限位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两侧,两所述第二限位板相互平行设置,若干分隔板沿所述第二传送带的长度方向依次安装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上,若干所述分隔板均相互平行设置,两所述缓冲轮安装于一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端,两所述缓冲轮均与所述第二推送板相正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条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所述分隔板和一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共同形成有一放置位,所述放置位的内轮廓的形状与一所述条盒的形状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条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部,所述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均与所述控制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
CN202221681160.3U 2022-07-01 2022-07-01 条盒输送装置 Active CN217707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81160.3U CN217707830U (zh) 2022-07-01 2022-07-01 条盒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81160.3U CN217707830U (zh) 2022-07-01 2022-07-01 条盒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07830U true CN217707830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76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81160.3U Active CN217707830U (zh) 2022-07-01 2022-07-01 条盒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078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71708A (zh) * 2023-02-13 2023-03-10 云南柔控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立式分拣机自动补货的机器人系统及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71708A (zh) * 2023-02-13 2023-03-10 云南柔控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立式分拣机自动补货的机器人系统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84588C (en) Flexible tissue handling apparatus
CN217707830U (zh) 条盒输送装置
CN207141540U (zh) 香肠真空包装装置
CN102905880A (zh) 使用多个拾取头将多个纸箱同时地供给至传送机轨道的纸箱供给器系统和方法
CN103391881A (zh) 用于包装物品的装置及方法
US6290452B1 (en) Apparatus for replenishing the supply of commodities in a reservoir
CN217515446U (zh) 一种条盒推送装置
CN211442862U (zh) 一种碗装食品装箱机
CN210258993U (zh) 一种不同规格条烟混合三工位包装机
CN112849504A (zh) 一种精密轴承成品包装装置
CN112109977A (zh) 一种金刚石刀头全自动包装机
CN216562948U (zh) 继电器外壳组装设备
JP3196407U (ja) 全型海苔の袋詰め包装装置に用いる供給トレー及び押し子
CN217373664U (zh) 盒盖组装机及其单围条装配机构
CN214776977U (zh) 套盒机
CN216636969U (zh) 一种异型烟包装机的自动推烟装置
CN218806840U (zh) 一种小盒烟垛引入通道
CN213109973U (zh) 一种条盒喂料装置
CN220281926U (zh) 一种装箱机
CN113666090B (zh) 一种usb线盒上料机构及其操作方法
CN220843288U (zh) 一种锂电池外壳包装设备
CN215885538U (zh) 一种棒料上架机
CN212245194U (zh) 包装设备
CN214608316U (zh) 一种整列装盒装置
CN217198886U (zh) 一种条帽自动包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