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8526U - 一种带胶产品的模切机构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胶产品的模切机构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8526U
CN217648526U CN202221520733.4U CN202221520733U CN217648526U CN 217648526 U CN217648526 U CN 217648526U CN 202221520733 U CN202221520733 U CN 202221520733U CN 217648526 U CN217648526 U CN 217648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utting
template
lower tem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207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雷
马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ngtaiy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ngta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ngtaiy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ngta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207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8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8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8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胶产品的模切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以及模切驱动器;所述下模板内设置有刀模,所述刀模上开设有模切出料口,所述模切出料口的外边缘朝向所述上模板的一面上设置有切刀;所述上模板内开设置有与所述模切出料口相对应的顶出块,所述顶出块通过连接弹簧与所述上模板连接,以在所述连接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缩进所述上模板内;所述模切驱动器连接驱动所述顶出块向所述下模板移动。该模切机构用于带胶产品的模切,可避免模切后的模切成品粘贴在模切刀具上。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带胶产品的模切装置,包括上述模切机构。

Description

一种带胶产品的模切机构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带胶产品的模切机构及装置。
背景技术
泡棉、双面胶、单面胶等带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工行业、汽车制造行业、平面显示行业等工业领域中,尤其是在制备过程中应用到层状薄型材料的产品,主要作用是对各种形状的元件进行粘接固定。
泡棉、双面胶、单面胶等带胶产品在使用前需通过模切方式制作成各种所需的形状,如专利号为CN201611049309.5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泡棉模切件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双面胶原料上附上离型膜a作为底料进料,利用一冲刀模进行模切,刀锋冲至双面胶原料表面,排出废料,得到半成品一;
步骤二,将泡棉叠放到半成品一的离型膜a上,然后利用二冲刀模进行模切,刀锋冲至双面胶原料表面,排出废料,得半成品二;
步骤三,将PC膜、高粘保护膜与半成品二压制贴合,利用三冲刀模进行模切,刀锋冲至双面胶原料表面,排出废料;
步骤四,将低粘膜、透明离型膜b、马拉胶带利用胶辊复合后,再利用四冲刀模进行模切,刀锋冲至低粘保护膜上,排出废料。与半成品三压制贴合制成泡棉模切件成品。
泡棉、双面胶、单面胶等带胶产品由于具有粘性,模切成品的侧面容易粘贴在刀模上,需要人工剥离,不仅影响到模切效率,还容易导致模切成品变形、折叠等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切机构及装置,用于带胶产品的模切,可避免模切后的模切成品粘贴在模切刀具上。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带胶产品的模切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以及模切驱动器;所述下模板内设置有刀模,所述刀模上开设有模切出料口,所述模切出料口的外边缘朝向所述上模板的一面上设置有切刀;所述上模板内开设置有与所述模切出料口相对应的顶出块,所述顶出块通过连接弹簧与所述上模板连接,以在所述连接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缩进所述上模板内;所述模切驱动器连接驱动所述顶出块向所述下模板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通过若干定位柱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板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定位柱通过螺丝与对应的安装孔连接固定,且位于所述下模板朝向所述上模板的一面上;所述上模板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可活动地穿设于对应的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切刀朝向所述模切出料口的内侧壁为与所述下模板相垂直的垂直壁,背向所述模切出料口的外侧壁为与所述下模板相倾斜的倾斜壁。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板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槽口,所述刀模安装于所述下模板的安装槽口内,且位于朝向所述上模板的一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板在所述安装槽口的外围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孔,所述刀模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限位孔,各个第一限位孔与各个第二限位块之间一一对应重合;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内插入有限位插销。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板朝向所述刀模的一面上设置有环绕所述顶出块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所述刀模相对应,所述缓冲板的硬度小于所述上模板;所述刀模朝向所述上模板的一面上设置有环绕所述切刀的柔性垫片,所述柔性垫片与所述缓冲板相对应。
一种带胶产品的模切装置,包括放卷机构、上述的模切机构、拉料机构、收卷机构和中转机构,所述放卷机构、模切机构、拉料机构和收卷机构依次连接,所述中转机构位于所述模切机构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中转机构包括中转载具以及连接带动所述中转载具进行移动的中转移动模块,所述中转载具包括物料槽以及开设于所述物料槽底部的负压孔,所述负压孔内设置有负压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拉料机构包括拉料辊、张力轮、张力轴、拉料驱动器和两个张力调节组件,所述张力轮同轴连接于所述张力轴上,与所述拉料辊上下相对设置,所述拉料辊的一端与所述拉料驱动器连接,由所述拉料驱动器驱动旋转;一个张力调节组件与所述张力轴的一端相连接,另一个张力调节组件与所述张力轴的另一端相连接,以调节所述拉料辊和拉料轮之间的拉料压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模切机构通过在所述上模板内设置顶出块,在模切时,将待模切原料放置于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的刀模之间,所述待模切原料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底膜层、胶层和顶膜层;所述顶出块在所述模切驱动器的驱动下向所述下模板移动,所述上模板在所述连接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随所述顶出块一同向所述下模板移动,此时,所述顶出块仍然收容于所述上模板内;当所述上模板与所述刀模上的待模切原料相接触时,由于所述刀模的阻力,所述上模板停止移动,所述顶出块在所述模切驱动器的驱动下继续向所述下模板移动,此时,所述上模板在所述连接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所述待模切原料压向所述刀模,使所述刀模将所述待模切原料切断形成模切成品;所述压出块在所述模切驱动器的驱动下继续向所述下模板移动,进而伸出所述上模板外,进入到所述下模板的模切出料口内,最终将位于所述模切出料口内的模切成品向下顶出,可防止所述模切成品的侧面粘贴在所述刀模上,不影响后续模切进程,提高模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切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切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切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切装置的中转载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切装置的拉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带胶产品的模切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板21和下模板22,以及模切驱动器23;所述下模板22内设置有刀模24,所述刀模24上开设有模切出料口24,所述模切出料口24的外边缘朝向所述上模板21的一面上设置有切刀243;所述上模板21内开设置有与所述模切出料口24相对应的顶出块25,所述顶出块25通过连接弹簧26与所述上模板21连接,以在所述连接弹簧26的弹力作用下,缩进所述上模板21内;所述模切驱动器23连接驱动所述顶出块25向所述下模板22移动。
该模切机构通过在所述上模板21内设置顶出块25,在模切时,将待模切原料放置于所述上模板21与所述下模板22的刀模24之间,所述待模切原料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底膜层、胶层和顶膜层;所述顶出块25在所述模切驱动器23的驱动下向所述下模板22移动,所述上模板21在所述连接弹簧26的弹力作用下随所述顶出块25一同向所述下模板22移动,此时,所述顶出块25仍然收容于所述上模板21内;当所述上模板21与所述刀模24上的待模切原料相接触时,由于所述刀模24的阻力,所述上模板21停止移动,所述顶出块25在所述模切驱动器23的驱动下继续向所述下模板22移动,此时,所述上模板21在所述连接弹簧26的弹力作用下,将所述待模切原料压向所述刀模24,使所述刀模24将所述待模切原料切断形成模切成品;所述压出块在所述模切驱动器23的驱动下继续向所述下模板22移动,进而伸出所述上模板21外,进入到所述下模板22的模切出料口24内,最终将位于所述模切出料口24内的模切成品向下顶出,可防止所述模切成品的侧面粘贴在所述刀模24上,不影响后续模切进程,提高模切效率。
所述上模板21和下模板22之间通过若干定位柱27活动连接,以避免所述上模板21和下模板22在相对移动时发生偏移。
所述下模板22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221,所述定位柱27通过螺丝28与对应的安装孔221连接固定,且位于所述下模板22朝向所述上模板21的一面上;所述上模板21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211,所述定位柱27可活动地穿设于对应的定位孔21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27的数量有四个,分布于所述上模板21和下模板22的四角位置上。
所述切刀243朝向所述模切出料口24的内侧壁24a为与所述下模板22相垂直的垂直壁,背向所述模切出料口24的外侧壁24b为与所述下模板22相倾斜的倾斜壁。
由于所述切刀243的内侧壁24a为垂直壁,模切形成的模切成品的外形尺寸与所述切刀243的内侧壁24a所围成模切区域的外形尺寸相当,故所述模切成品的侧面不会与所述切刀243的内侧壁24a相挤压,可尽量减少所述模切成品的侧面与所述切刀243的内侧壁24a相接触,避免两者粘贴。
所述下模板22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槽口222,所述刀模24安装于所述下模板22的安装槽口222内,且位于朝向所述上模板21的一面上。
所述下模板22在所述安装槽口222的外围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孔223,所述刀模24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限位孔242,各个第一限位孔223与各个第二限位块之间一一对应重合;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孔223和第二限位孔242内插入有限位插销29。
所述下模板22和刀模24之间通过限位插销29进行连接,所述限位插销29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限制所述下模板22和刀模24之间的相对位置,防止两者之间发生偏位,另一个是实现所述下模板22和刀模24之间的可拆卸安装,将所述限位插销29拔出后,即可将所述刀模24从所述下模板22上取下,并更换新的刀模24或其他模切外形尺寸的刀模24。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插销9的数量有四个,分布与所述下模板22和刀模24的四角位置上。
所述上模板21朝向所述刀模24的一面上设置有环绕所述顶出块25的缓冲板204,所述缓冲板204与所述刀模24相对应,所述缓冲板204的硬度小于所述上模板21;所述刀模24朝向所述上模板21的一面上设置有环绕所述切刀243的柔性垫片203,所述柔性垫片203与所述缓冲板204相对应。
当所述待模切原料被切断后,所述刀模24上的切刀243作用在所述缓冲板204上,而非作用在所述上模板21上,所述缓冲板204可对所述切刀243起到缓冲作用,降低所述切刀243的损耗,提高所述刀模24的使用寿命;接着所述缓冲板204撞到所述柔性垫片203上,由所述柔性垫片203卸掉撞击力。
优选地,所述上模板21和下模板22为金属板,所述缓冲板204为塑料板;所述柔性垫片203的上表面与所述切刀243平齐。
该模切机构还包括顶板201,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201和下模板22之间的固定侧板202,所述上模板21位于所述顶板201和下模板22之间;所述模切驱动器23设置于所述顶板201背向所述下模板22的一面上,所述顶板201开设有圆孔,所述模切驱动器23的驱动端穿过所述顶板201的圆孔与所述上模板21相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一种带胶产品的模切装置,包括放卷机构1、实施例一所述的模切机构2、拉料机构3、收卷机构4和中转机构5,所述放卷机构1、模切机构2、拉料机构3和收卷机构4依次连接,所述中转机构5位于所述模切机构2的下方。
在模切时,所述待模切原料以成卷料带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放卷机构1中,所述放卷机构1将其内的待模切原料持续地提供给所述模切机构2进行模切;所述拉料机构3通过拉动所述模切机构2模切形成的模切废料,以使与所述模切废料相连接的待模切原料持续地进入所述模切机构2内,所述收卷机构4最后成卷地收起所述模切废料;而所述模切机构2模切形成的模切成品则落入所述中转机构5上,由所述中转机构5中转至下一工位。
所述中转机构5包括中转载具51以及连接带动所述中转载具51进行移动的中转移动模块52,如图4所示,所述中转载具51包括物料槽511以及开设于所述物料槽511底部的负压孔512,所述负压孔512内设置有负压传感器513。
在使用时,所述负压孔512通过气管连接至外部负压源,以通过外部负压源形成吸附力,当所述中转载具51的物料槽511内无所述模切成品时,外部空气能够通过所述物料槽511进入到所述负压孔512内,所述负压孔512内未形成负压;当所述模切成品从所述模切机构2中落入所述中转载具51的物料槽511内时,所述模切成品遮挡住所述负压孔512,外部空气无法通过所述物料槽511进入到所述负压孔512内,所述负压孔512内形成负压,进而触发所述负压传感器513,以启动所述中转移动模块52将所述中转载具51中转至下一工位。
所述中转移动模块52可以但不限于为一轴移动模块、二轴移动模块或三轴一种模块,具体的移动方式可以但不限于为输送带方式或导轨方式。
实施例三
作为实施例二的优化方案,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拉料机构3包括包括拉料辊31、张力轮32、张力轴33、拉料驱动器和两个张力调节组件34,所述张力轮32同轴连接于所述张力轴33上,与所述拉料辊31上下相对设置,所述拉料辊31的一端与所述拉料驱动器连接,由所述拉料驱动器驱动旋转;一个张力调节组件34与所述张力轴33的一端相连接,另一个张力调节组件34与所述张力轴33的另一端相连接,以调节所述拉料辊31和拉料轮之间的拉料压力。
所述张力轮32通过两个张力调节组件34来提供朝向所述拉料辊31的压合力,以与所述拉料辊31共同夹持所述模切废料,并通过所述拉料辊31的转动利用摩擦力将所述模切废料向前拉动。
所述张力调节组件34包括固定板341、导轨342、滑块343、旋钮344、螺杆345、张力弹簧346,所述固定板341内开设有矩形槽口,所述导轨342的数量有两个,分设于所述固定板341的矩形槽口两侧内壁上,所述滑块343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导轨342相连接;所述螺杆345竖直穿过所述固定板341,其上端与所述旋钮344同轴固定,下端通过所述张力弹簧346与所述滑块343相连接;所述张力轴33连接于所述滑块343内。
操作人员通过扭动所述旋钮344,进而使所述旋钮344上的螺杆345转动,所述螺杆345转动时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板341上移或下移;上移时,所述螺杆345通过所述张力弹簧346作用在所述滑块343上的力由下推力转变为上拉力,使所述滑块343带动所述张力轴33向上滑动,所述张力轴33上的两张力轮32松开所述模切废料;下移时,所述螺杆345通过所述张力弹簧346作用在所述滑块343上的力由上拉力转变为下推力,使所述滑块343带动所述张力轴33向下滑动,所述张力轴33上的两张力轮32压紧所述模切废料。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胶产品的模切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以及模切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内设置有刀模,所述刀模上开设有模切出料口,所述模切出料口的外边缘朝向所述上模板的一面上设置有切刀;所述上模板内开设置有与所述模切出料口相对应的顶出块,所述顶出块通过连接弹簧与所述上模板连接,以在所述连接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缩进所述上模板内;所述模切驱动器连接驱动所述顶出块向所述下模板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胶产品的模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通过若干定位柱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胶产品的模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定位柱通过螺丝与对应的安装孔连接固定,且位于所述下模板朝向所述上模板的一面上;所述上模板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可活动地穿设于对应的定位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胶产品的模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朝向所述模切出料口的内侧壁为与所述下模板相垂直的垂直壁,背向所述模切出料口的外侧壁为与所述下模板相倾斜的倾斜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胶产品的模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槽口,所述刀模安装于所述下模板的安装槽口内,且位于朝向所述上模板的一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胶产品的模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在所述安装槽口的外围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孔,所述刀模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限位孔,各个第一限位孔与各个第二限位块之间一一对应重合;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内插入有限位插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胶产品的模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朝向所述刀模的一面上设置有环绕所述顶出块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所述刀模相对应,所述缓冲板的硬度小于所述上模板;所述刀模朝向所述上模板的一面上设置有环绕所述切刀的柔性垫片,所述柔性垫片与所述缓冲板相对应。
8.一种带胶产品的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卷机构、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模切机构、拉料机构、收卷机构和中转机构,所述放卷机构、模切机构、拉料机构和收卷机构依次连接,所述中转机构位于所述模切机构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胶产品的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机构包括中转载具以及连接带动所述中转载具进行移动的中转移动模块,所述中转载具包括物料槽以及开设于所述物料槽底部的负压孔,所述负压孔内设置有负压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胶产品的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料机构包括拉料辊、张力轮、张力轴、拉料驱动器和两个张力调节组件,所述张力轮同轴连接于所述张力轴上,与所述拉料辊上下相对设置,所述拉料辊的一端与所述拉料驱动器连接,由所述拉料驱动器驱动旋转;一个张力调节组件与所述张力轴的一端相连接,另一个张力调节组件与所述张力轴的另一端相连接,以调节所述拉料辊和拉料轮之间的拉料压力。
CN202221520733.4U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带胶产品的模切机构及装置 Active CN217648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20733.4U CN217648526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带胶产品的模切机构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20733.4U CN217648526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带胶产品的模切机构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8526U true CN217648526U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85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20733.4U Active CN217648526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带胶产品的模切机构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8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70715A (zh) 一种硅胶硫化机自动上下料设备
CN110918771A (zh) 一种薄片自动冲压设备
CN203094505U (zh) 多面贴麦拉设备
CN217256719U (zh) 模切机的自动废料清理装置
CN217648526U (zh) 一种带胶产品的模切机构及装置
CN214352912U (zh) 一种保护膜模切机
CN215149805U (zh) 一种工牌套裁切机
CN216661871U (zh) 一种极耳贴胶裁切设备
CN211333575U (zh) 硅胶胶带模切设备
CN210173762U (zh) 一种光学胶的模切设备
CN210061394U (zh) 一种橡胶塞冲切机构
CN111496929B (zh) 粘取转移装置及具有该粘取转移装置的冲压设备
CN211763629U (zh) 一种硅胶硫化机自动上下料设备
CN112349966A (zh) 一种用于对锂电池的折边贴胶带的装置
CN216035375U (zh) 贴膜机
CN211761727U (zh) 一种硅胶卷材切片装置
CN219790620U (zh) 一种新型模切装置
CN210378595U (zh) 一种ffc贴胶装置
CN219006328U (zh) 一种便于排废的模切装置
CN220699877U (zh) 一种高效稳定的pc贴胶组件的自动冲贴装置
CN218507216U (zh) 一种电芯贴胶模组
CN117984575B (zh) 一种自适应卡位药用托盘的成型组合机床
CN215824021U (zh) 一种具有冲压膜的冲压机
CN114632858B (zh) 一种钢片冲压双面贴胶模组
CN216862088U (zh) 一种电池表面纳米压印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