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5231U - 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5231U
CN217515231U CN202221654747.5U CN202221654747U CN217515231U CN 217515231 U CN217515231 U CN 217515231U CN 202221654747 U CN202221654747 U CN 202221654747U CN 217515231 U CN217515231 U CN 2175152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longitudinal
longitudinal beam
adjusting rod
seat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547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Huaxing Mechan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Huaxing Mechan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Huaxing Mechan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Huaxing Mechan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547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52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5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52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包括前纵梁主体,所述前纵梁主体为矩形结构的架体,所述前纵梁主体的端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尾部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前纵梁技术领域,该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在前纵梁主体和车体之间设置有尾部连接结构,尾部连接结构通过插装的方式连接前纵梁主体与车体,车体上设置有基座加强组件与连接结构连接,用于加强连接部位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前纵梁总成连接位置的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前纵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前纵梁是汽车左、右前轮内侧的两根纵向梁,前纵梁不仅是汽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前纵梁也是许多汽车零部件的安装基础,前纵梁通常是低合金钢,有的直接用槽钢冲压成型。前纵梁的前段通常用于连接前端横梁,前纵梁的后段连接在车架上,不同形制的车前纵梁的安装位置略有不同,现有的前纵梁总成在安装过程中,与车架的连接部位多采用槽口对接进行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安装,这种结构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拆卸多个螺栓,不仅拆装麻烦,而且连接部位存在脆弱需要经常维护的问题,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的背景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包括前纵梁主体,所述前纵梁主体为矩形结构的架体,所述前纵梁主体的端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尾部连接结构;
所述尾部连接结构包括:支撑弹簧、调节杆、连接螺栓、若干卡槽、连接座以及若干对卡齿;
所述通槽内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外套设有调节杆,所述支撑弹簧的端部设置有连接螺栓与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调节杆上且与若干卡槽啮合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若干对卡齿,若干对所述卡槽扣合于若干所述对卡齿上,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基座加强组件。
优选的,所述支撑弹簧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螺栓贯通连接板与调节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端部开设有插槽,所述连接板以及支撑弹簧插装于插槽内。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外侧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通槽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槽与限位环匹配。
优选的,所述基座加强组件包括:一对并列座以及加强座;
所述连接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并列座,一对所述并列座位一对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的柱状板块,所述连接座的一侧设置有加强座,所述加强座为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的柱状板块。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设置有一对紧固螺栓螺纹连接于加强座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在前纵梁主体和车体之间设置有尾部连接结构,尾部连接结构通过插装的方式连接前纵梁主体与车体,车体上设置有基座加强组件与连接结构连接,用于加强连接部位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前纵梁总成连接位置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纵梁主体;2、通槽;3、支撑弹簧;4、调节杆;5、连接螺栓;6、卡槽;7、连接座;8、卡齿;9、连接板;10、插槽;11、限位环;12、并列座;13、加强座;14、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及编码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1-3可知,本案为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包括前纵梁主体1,前纵梁主体1为矩形结构的架体,前纵梁主体1的端部开设有通槽2,通槽2内设置有尾部连接结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前纵梁主体1为矩形结构的架体头端用于连接前部后梁,前纵梁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通槽2,通槽2内设置有尾部连接结构用于连接车体;
根据说明书附图1-3可知,上述尾部连接结构包括:支撑弹簧3、调节杆4、连接螺栓5、若干卡槽6、连接座7以及若干对卡齿8,其连接关系以及位置关系如下;
通槽2内设置有支撑弹簧3,支撑弹簧3外套设有调节杆4,支撑弹簧3的端部设置有连接螺栓5与调节杆4连接,调节杆4的端部设置有若干卡槽6,调节杆4上且与若干卡槽6啮合连接有连接座7,连接座7上设置有若干对卡齿8,若干对卡槽6扣合于若干对卡齿8上,连接座7上设置有基座加强组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通槽2作为容纳连接结构基础的空间,调节杆4插入到通槽2内,通槽2的端部设置有支撑弹簧3,一方面用于连接调节杆4的端部,另一方面抵消部分冲击力,调节杆4支撑弹簧3采用连接螺栓5连接,通过调节杆4与通槽2的配合,一方面在径向限位调节杆4,一方面给予了调节杆4部分轴线运动的缓冲,用于应对较小的冲击,调节杆4的端部设置有卡槽6,卡槽6与连接座7上的卡齿8匹配,通过调节杆4用卡槽6套住卡齿8,可以通过卡齿8与卡槽6的啮合,对调节杆4进行紧固。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支撑弹簧3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9,连接螺栓5贯通连接板9与调节杆4连接,连接板9起到连接作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调节杆4的端部开设有插槽10,连接板9以及支撑弹簧3插装于插槽10内,连接板9与支撑弹簧3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调节杆4的外侧套设有限位环11,通槽2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槽与限位环11匹配,避免调节杆4滑脱出通槽2。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根据说明书附图1-3可知,上述基座加强组件包括:一对并列座12以及加强座13,其连接关系以及位置关系如下;
连接座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并列座12,一对并列座12位一对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的柱状板块,连接座7的一侧设置有加强座13,加强座13为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的柱状板块;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一对并列座12加强连接座7两侧的结构强度以及一对并列座12与车体连接的面积,加强座13起到支撑连接座7底部加强连接的作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调节杆4的端部设置有一对紧固螺栓14螺纹连接于加强座13上。
综上所述总体可知,该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在前纵梁主体1和车体之间设置有尾部连接结构,尾部连接结构通过插装的方式连接前纵梁主体1与车体,车体上设置有基座加强组件与连接结构连接,用于加强连接部位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前纵梁总成连接位置的结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包括前纵梁主体,所述前纵梁主体为矩形结构的架体,所述前纵梁主体的端部开设有通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内设置有尾部连接结构;
所述尾部连接结构包括:支撑弹簧、调节杆、连接螺栓、若干卡槽、连接座以及若干对卡齿;
所述通槽内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外套设有调节杆,所述支撑弹簧的端部设置有连接螺栓与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调节杆上且与若干卡槽啮合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若干对卡齿,若干对所述卡槽扣合于若干所述对卡齿上,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基座加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簧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螺栓贯通连接板与调节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端部开设有插槽,所述连接板以及支撑弹簧插装于插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外侧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通槽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槽与限位环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加强组件包括:一对并列座以及加强座;
所述连接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并列座,一对所述并列座为一对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的柱状板块,所述连接座的一侧设置有加强座,所述加强座为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的柱状板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设置有一对紧固螺栓螺纹连接于加强座上。
CN202221654747.5U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 Active CN217515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4747.5U CN217515231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4747.5U CN217515231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5231U true CN217515231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94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54747.5U Active CN217515231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52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15231U (zh) 一种前纵梁总成后部连接结构
CN106005028A (zh) 车身侧围a柱总成
CN106184413A (zh) 电动汽车地板框架总成
CN210912605U (zh) 卡车车架及其管梁连接端头
CN107933696B (zh) 前车身框式结构及汽车
CN216129173U (zh) 一种电梯轿厢结构
CN210454434U (zh) 电池包安装结构及包括其的电动汽车
CN215553015U (zh) 格栅安装支架的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09022844U (zh) 汽车踏板支架
CN206704305U (zh) 工程车钢管横梁总成
CN210821797U (zh) 一种电池包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新能源汽车
CN219668332U (zh) 一种三合一安装框架总成
CN219619053U (zh)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防撞梁
CN219487382U (zh) 一种前保险杠总成
CN202966452U (zh) 一种汽车纵梁连接板的连接结构
CN202624007U (zh) 一种汽车安全拉手
CN220904899U (zh) 防撞梁总成和车辆
CN212124829U (zh) 车辆后部结构
CN113771951B (zh) 一种后纵梁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CN21052625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汽车碳纤维防撞杆
CN22068231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保险杠
CN211592712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的b柱组件结构
CN219115556U (zh) 后副车架和汽车
CN210062903U (zh) 一种加固防撞型汽车横梁
CN220785922U (zh) 一种汽车车身侧围b柱加强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rear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assembl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30

Pledgee: China Guangfa Bank Co.,Ltd. Shenyang Branch

Pledgor: SHENYANG HUAXING MECHANICAL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210000221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2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30

Pledgee: China Guangfa Bank Co.,Ltd. Shenyang Branch

Pledgor: SHENYANG HUAXING MECHANICAL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210000221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rear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assembl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30

Pledgee: China Guangfa Bank Co.,Ltd. Shenyang Branch

Pledgor: SHENYANG HUAXING MECHANICAL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21000034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