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1215U - 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1215U
CN217501215U CN202221435177.0U CN202221435177U CN217501215U CN 217501215 U CN217501215 U CN 217501215U CN 202221435177 U CN202221435177 U CN 202221435177U CN 217501215 U CN217501215 U CN 217501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anel
vertical cabinet
connecting plate
lay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351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根福
林权
蔡燕飞
苏光富
左学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y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y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y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y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14351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1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1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12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包括:立柜、升降结构、支撑结构、下层车架和上层车架,所述升降结构设于所述立柜内部并与所述立柜连接;所述支撑结构设于所述立柜外部并与所述立柜连接;所述下层车架设于所述立柜下部并与所述立柜连接;所述上层车架设于所述立柜上部并通过所述升降结构与所述立柜连接,所述上层车架与所述下层车架错位设置。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可立体停放自行车,能有效节省占地面积,上层车架和下层车架采用错位方式,可以达到停车和取车在同一装置上时互不干扰的效果,采用纯机械式的升降结构,停车和取车过程中只需较小的人力,且不受电力因素制约,较电力驱动更为环保,值得市场应用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停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人们短距离出行的主要代步交通工具,因其具有体积小、价格低、重量轻以及节能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随着绿色出行,低碳环保,健康生活等理念的不断深入,共享自行车也得到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在满足公众出行需求、有效解决城市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构建绿色出行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推动了共享经济的发展。
然而,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随着共享自行车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多,其乱停乱放也成为当前的诟病。由于人们的道德水准的不同,以及,缺少小型、便捷的自行车停放装置,有不少人会随意停放自行车,有些人图方便,甚至把单车停放在道上,侵占了大量侵占公共空间,不仅影响城市市容,也给公共交通带了极大的隐患和风险。
目前,自行车主要采用栏式停放或划区域停放方式,但是,在小区、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大型商场等人流密度高的区域,可供自行车停放的区域是有限的,导致这些区域的自行车数量往往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或是自行车的杂乱无序的停放而妨碍了行人的通行,这限制了自行车的进一步普及使用。
鉴于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技术领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自行车停放缺少小型、便捷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又或者停放时所需占地面积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包括:
立柜10;
升降结构20,设于所述立柜10内部并与所述立柜10连接;
支撑结构30,设于所述立柜10外部并与所述立柜10连接;
下层车架40,设于所述立柜10下部并与所述立柜10连接;
上层车架50,设于所述立柜10上部并通过所述升降结构20与所述立柜10连接,所述上层车架50与所述下层车架40错位设置;
其中,所述升降结构20用于所述上层车架50的升降,所述支撑结构30用于所述上层车架50的支撑,所述下层车架40和所述上层车架50分别用于自行车60的停放。
优选的,所述升降结构20、所述支撑结构30、所述下层车架40和所述上层车架50成组设置。
优选的,所述升降结构20、所述支撑结构30、所述下层车架40和所述上层车架50分别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立柜10包括第一面板11、第二面板12、第三面板13和第四面板14,所述第一面板11和所述第二面板12间隔设置,所述第三面板13和所述第四面板14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面板11、所述第二面板12、所述第三面板13和所述第四面板14合围形成中空的矩形体;其中,
一组所述升降结构20、所述下层车架40和所述上层车架50分别与所述第一面板11连接,另一组所述升降结构20、所述下层车架40和所述上层车架50分别与所述第二面板12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结构20包括滑轮21、轴承座22和设有缆绳的收线盘23,所述滑轮21设于所述轴承座22上,所述收线盘23通过缆绳与所述滑轮21连接;其中,
在所述升降结构20与所述立柜10连接时,所述升降结构20通过所述收线盘23和所述轴承座22与所述立柜10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30包括第一固定板31、第二固定板32、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4,所述第一固定板3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3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32与所述第二连接板34连接;其中,
在所述支撑结构30与所述立柜10连接时,所述支撑结构30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板3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2与所述立柜10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30还包括第一光轴35和第二光轴36,所述第一光轴35和所述第二光轴36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3、所述第二连接板34之间;其中,
所述第一光轴3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3所述第二连接板34连接;
所述第二光轴3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3所述第二连接板34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33设有第一凹形槽331,所述第二连接板34设有第二凹形槽341;其中,在所述支撑结构30给所述上层车架50提供支撑时,所述支撑结构30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凹形槽331和所述第二凹形槽341给所述上层车架50提供支撑。
优选的,所述上层车架50包括条形框51、衔接块52、T形套筒53和双钩件54,所述衔接块52套设在所述条形框51上端,所述T形套筒53套设在所述条形框51下端,所述双钩件54套设在所述T形套筒53下端;其中,在所述支撑结构30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凹形槽331和所述第二凹形槽341给所述上层车架50提供支撑时,所述支撑结构30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凹形槽331和所述第二凹形槽341给所述上层车架50的所述条形框51提供支撑。
优选的,所述衔接块52上设有连线孔521,所述连线孔521设于所述衔接块52的中心位置;其中,所述连线孔521用于与所述收线盘23中的缆绳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可立体停放自行车,在原来可停两辆自行车的基础面积上,可以实现更多数量自行车的停放,有效节省了占地面积。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上层车架和下层车架采用错位停放方式,可以达到停车和取车在同一装置上时互不干扰的效果。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纯机械式的升降结构,不受电力因素制约,较电力驱动更为环保,并且,在上层车架的停车和取车过程中,只需使用较小的人力即可实现停车和取车,值得市场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的轴视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工作状态图;
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的右视图;
图5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的立柜图;
图6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的升降结构图;
图7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的支撑结构图;
图8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的支撑结构图;
图9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的上层车架图;
图10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的衔接块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部件或结构,其中:
10-立柜,11-第一面板,12-第二面板,13-第三面板,14-第四面板;20-升降结构,21-滑轮,22-轴承座,23-收线盘;30-支撑结构,31-第一固定板,32-第二固定板,33-第一连接板,331-第一凹形槽,34-第二连接板,341-第二凹形槽,35-第一光轴,36-第二光轴;40-下层车架;50-上层车架,51-条形框,52-衔接块,521-连线孔,53-T形套筒,54-双钩件;60-自行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针对现有技术自行车停放缺少小型、便捷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又或者停放时所需占地面积大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如图1-图4所示,包括:立柜10、升降结构20、支撑结构30、下层车架40和上层车架50,所述升降结构20设于所述立柜10内部并与所述立柜10连接;所述支撑结构30设于所述立柜10外部并与所述立柜10连接;所述下层车架40设于所述立柜10下部并与所述立柜10连接;所述上层车架50设于所述立柜10上部并通过所述升降结构20与所述立柜10连接,所述上层车架50与所述下层车架40错位设置;在连接方式的实现方面,以所述立柜10为主体连接对象,所述升降结构20、所述支撑结构30、所述下层车架40和所述上层车架50分别与所述立柜10连接,所述升降结构20、所述支撑结构30、所述下层车架40和所述上层车架50分别与所述立柜10的连接方式均采用机械连接方式实现,所述升降结构20、所述支撑结构30和所述下层车架40分别与所述立柜10固定连接,所述上层车架50与所述立柜10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上层车架50与所述下层车架40的错位设置,从而实现达到停车和取车在同一装置上时互不干扰的效果;在功能的实现方面,其中,所述升降结构20用于所述上层车架50的升降,所述支撑结构30用于所述上层车架50的支撑,所述下层车架40和所述上层车架50分别用于自行车60的停放。
为了实现停放更多数量的自行车,所述升降结构20、所述支撑结构30、所述下层车架40和所述上层车架50成组设置,例如,具体的组数可以为一组、两组、三组和四组等,对应的,可停放的自行车数量分为两辆、四辆、六辆和八辆,结合实际的应用情况,优选的,所述升降结构20、所述支撑结构30、所述下层车架40和所述上层车架50分别为两组,如此,一共实现四辆自行车的停放,即所述下层车架40停放两辆,所述上层车架50停放两辆。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立柜10包括第一面板11、第二面板12、第三面板13和第四面板14,所述第一面板11和所述第二面板12间隔设置,所述第三面板13和所述第四面板14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面板11、所述第二面板12、所述第三面板13和所述第四面板14合围形成中空的矩形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11和所述第二面板12,以及,所述第三面板13和所述第四面板14均为钣金件,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加工制作而成,实际应用,所述第一面板11和所述第二面板12为自行车停放时的主要承重结构,所述第三面板13和所述第四面板14作为支撑衔接板,主要为所述第一面板11和所述第二面板12提供支撑作用,其中,一组所述升降结构20、所述下层车架40和所述上层车架50分别与所述第一面板11连接,另一组所述升降结构20、所述下层车架40和所述上层车架50分别与所述第二面板12连接。
针对所述上层车架50,为了实现所述上层车架50停车和取车的便利性,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升降结构20包括滑轮21、轴承座22和设有缆绳的收线盘23,所述滑轮21设于所述轴承座22上,所述收线盘23通过缆绳与所述滑轮21连接;其中,在所述升降结构20与所述立柜10连接时,所述升降结构20通过所述收线盘23和所述轴承座22与所述立柜10连接,所述轴承座22用于给所述滑轮21提供固定支撑,且所述滑轮21能在所述轴承座22上转动,所述收线盘23为机械式收紧结构,其实现结构原理类似卷尺,一旦缆绳从所述收线盘23中被拉出,所述收线盘23将产生一个收紧力,该收紧力使得缆绳能够回退,所述收线盘23产生的收紧力大小为事先评估和设置好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收线盘23产生的收紧力大小与缆绳被拉出的长度存在正向关系,在具体设置时,所述收线盘23将产生的最大收紧力不得超过单一自行车的重量。
具体取车和停车过程为:当用户将自行车从所述上层车架50取下时,由于该收紧力的作用,用户取车过程会更省力和安全,当用户将自行车停放到所述上层车架50上时,由于该收紧力的作用,用户停车过程也会更省力和安全。
为了实现自行车能够长时间停放在所述上层车架50上,如图7所示,所述支撑结构30包括第一固定板31、第二固定板32、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4,所述第一固定板3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3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32与所述第二连接板3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31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33所述第二连接板34连接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31通过螺栓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三面板13上,所述第二固定板32通过螺栓方式固定在所述第四面板14上,其中,在所述支撑结构30与所述立柜10连接时,所述支撑结构30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板3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2与所述立柜10连接;进一步的,为了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板33所述第二连接板34之间的相对位置更为稳固,如图7所示,所述支撑结构30还包括第一光轴35和第二光轴36,所述第一光轴35和所述第二光轴36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3、所述第二连接板34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光轴3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3所述第二连接板34连接;所述第二光轴3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3所述第二连接板34连接。
为了给所述上层车架50在活动连接过程中提供支撑,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板33设有第一凹形槽331,所述第二连接板34设有第二凹形槽341;其中,在所述支撑结构30给所述上层车架50提供支撑时,所述支撑结构30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凹形槽331和所述第二凹形槽341给所述上层车架50提供支撑,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如图9所示,所述上层车架50包括条形框51、衔接块52、T形套筒53和双钩件54,所述衔接块52套设在所述条形框51上端,所述T形套筒53套设在所述条形框51下端,所述双钩件54套设在所述T形套筒53下端;其中,在所述支撑结构30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凹形槽331和所述第二凹形槽341给所述上层车架50提供支撑时,所述支撑结构30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凹形槽331和所述第二凹形槽341给所述上层车架50的所述条形框51提供支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条形框51为焊接件,所述条形框51为矩形结构,所述条形框51在用户的抓握和移动下,能与所述支撑结构30分离或连接,所述T形套筒53位于所述条形框51与所述双钩件54之间,所述T形套筒53用于实现所述条形框51与所述双钩件54的连接,所述双钩件54用于将自行车挂起,当自行车被所述双钩件54挂起时,其挂起部位可以同时为自行车三角架的上底边,也可以分别为自行车三角架的另外两个侧边,在所述上层车架50在所述升降结构20上升降时,具体的,所述上层车架50通过所述衔接块52的衔接从而实现在所述升降结构20上升降;进一步的,作为实现所述衔接块52与所述收线盘23中的缆绳连接的方式之一,如图10所示,所述衔接块52上设有连线孔521,所述连线孔521设于所述衔接块52的中心位置;所述连线孔521的直径大于收线盘23中缆绳的直径,以使得收线盘23中的缆绳自由通过,其中,所述连线孔521用于与所述收线盘23中的缆绳连接,具体应用时,所述收线盘23中的缆绳穿过所述衔接块52上的连线孔521并固定在所述连线孔521上,如此,所述收线盘23中的缆绳在回退时拉动所述衔接块52向上运动,进而使得所述上层车架50整体向上运动。
本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使用方式为:
针对所述下层车架40,由于所述下层车架40距离地面的高度较低,当用户想要在所述下层车架40上停车时,用户可以直接将待停放的自行车挂在所述下层车架40上;当用户想要在所述下层车架40上取车时,用户可以直接将自行车从所述下层车架40上取下。
针对所述上层车架50,由于所述上层车架50距离地面的高度较高,当用户想要在所述上层车架50上停车时,用户可以抓握和移动所述上层车架50的条形框51,下拉条形框51,并使得所述上层车架50的双钩件54能挂在待停放的自行车的三角架上,在收线盘23所产生的收紧力作用下,使得用户提起待停放的自行车停放在所述上层车架50上的过程会更为省力,直到所述上层车架50的条形框51卡合到所述第一凹形槽331和所述第二凹形槽341中;当用户想要在所述上层车架50上取车时,用户可以抓握和移动所述上层车架50的条形框51,使得所述上层车架50的条形框51从所述第一凹形槽331和所述第二凹形槽341中移除,依靠自行车的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以及收线盘23所产生的收紧力作用下,自行车能缓慢下降,用户取车自行车过程会更为省力,当自行车到达地面时,用户移除双钩件54使得移除双钩件54与自行车的三角架分离,并将所述上层车架50恢复到原位,此时,取车过程完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可立体停放自行车,能有效节省占地面积,上层车架和下层车架采用错位方式,可以达到停车和取车在同一装置上时互不干扰的效果,采用纯机械式的升降结构,停车和取车过程中只需较小的人力,且不受电力因素制约,较电力驱动更为环保,值得市场应用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柜(10),
升降结构(20),设于所述立柜(10)内部并与所述立柜(10)连接;
支撑结构(30),设于所述立柜(10)外部并与所述立柜(10)连接;
下层车架(40),设于所述立柜(10)下部并与所述立柜(10)连接;
上层车架(50),设于所述立柜(10)上部并通过所述升降结构(20)与所述立柜(10)连接,所述上层车架(50)与所述下层车架(40)错位设置;
其中,所述升降结构(20)用于所述上层车架(50)的升降,所述支撑结构(30)用于所述上层车架(50)的支撑,所述下层车架(40)和所述上层车架(50)分别用于自行车(60)的停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20)、所述支撑结构(30)、所述下层车架(40)和所述上层车架(50)成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20)、所述支撑结构(30)、所述下层车架(40)和所述上层车架(50)分别为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柜(10)包括第一面板(11)、第二面板(12)、第三面板(13)和第四面板(14),所述第一面板(11)和所述第二面板(12)间隔设置,所述第三面板(13)和所述第四面板(14)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面板(11)、所述第二面板(12)、所述第三面板(13)和所述第四面板(14)合围形成中空的矩形体;其中,
一组所述升降结构(20)、所述下层车架(40)和所述上层车架(50)分别与所述第一面板(11)连接,另一组所述升降结构(20)、所述下层车架(40)和所述上层车架(50)分别与所述第二面板(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20)包括滑轮(21)、轴承座(22)和设有缆绳的收线盘(23),所述滑轮(21)设于所述轴承座(22)上,所述收线盘(23)通过缆绳与所述滑轮(21)连接;其中,
在所述升降结构(20)与所述立柜(10)连接时,所述升降结构(20)通过所述收线盘(23)和所述轴承座(22)与所述立柜(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0)包括第一固定板(31)、第二固定板(32)、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4),所述第一固定板(3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3)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32)与所述第二连接板(34)连接;其中,
在所述支撑结构(30)与所述立柜(10)连接时,所述支撑结构(30)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板(3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2)与所述立柜(1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0)还包括第一光轴(35)和第二光轴(36),所述第一光轴(35)和所述第二光轴(36)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3)、所述第二连接板(34)之间;其中,
所述第一光轴(3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3)所述第二连接板(34)连接;
所述第二光轴(3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3)所述第二连接板(3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3)设有第一凹形槽(331),所述第二连接板(34)设有第二凹形槽(341);其中,在所述支撑结构(30)给所述上层车架(50)提供支撑时,所述支撑结构(30)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凹形槽(331)和所述第二凹形槽(341)给所述上层车架(50)提供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车架(50)包括条形框(51)、衔接块(52)、T形套筒(53)和双钩件(54),所述衔接块(52)套设在所述条形框(51)上端,所述T形套筒(53)套设在所述条形框(51)下端,所述双钩件(54)套设在所述T形套筒(53)下端;其中,在所述支撑结构(30)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凹形槽(331)和所述第二凹形槽(341)给所述上层车架(50)提供支撑时,所述支撑结构(30)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凹形槽(331)和所述第二凹形槽(341)给所述上层车架(50)的所述条形框(51)提供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块(52)上设有连线孔(521),所述连线孔(521)设于所述衔接块(52)的中心位置;其中,所述连线孔(521)用于与所述收线盘(23)中的缆绳连接。
CN202221435177.0U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 Active CN217501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5177.0U CN217501215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5177.0U CN217501215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1215U true CN217501215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60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35177.0U Active CN217501215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12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96375U (zh) 立体充电可同时停放自行车与电动摩托车车库
CN217501215U (zh) 一种小型便捷式自行车停放机械装置
CN206841578U (zh) 一种自行车停车架及自行车停放设备
CN217427490U (zh) 一种机电安装用的电缆架设支撑装置
CN208702228U (zh) 一种巷道堆垛式自行车车库
TWM371096U (en) Vertical type bicycle parking device
CN214942884U (zh) 一种共享单车停车库
CN209874592U (zh) 一种立体式共享单车车库
CN214369439U (zh) 一种太阳能蓄电照明设备
CN208899936U (zh) 一种高密度自行车库
CN209413382U (zh) 自重式车轮止退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立体车库载车吊架
CN210000454U (zh) 一种自行车立体存放架
CN207728057U (zh) 一种轨道车节能储纳结构
CN108222578B (zh) 可移动式立体停车场
CN108360872B (zh) 一种电动车双层停放装置
CN206448571U (zh) 一种多功能立体车库搬运机
CN216406315U (zh) 悬挂式地下智能自行车停车库
CN216435400U (zh) 一种节能夜光导向标识牌
CN211223689U (zh) 一种自行车存取装置
CN210195393U (zh) 一种空间利用率高的立体车库
CN208347389U (zh) 一种空间优化停车装置
CN218563196U (zh) 一种夹式旋转平移停车装置
CN215052350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夜间警示装置
CN214179450U (zh) 一种便利实用的拉杆箱
CN213926009U (zh) 一种交通安全施工用警示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