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5864U - 后地板总成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后地板总成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5864U
CN217435864U CN202221575799.3U CN202221575799U CN217435864U CN 217435864 U CN217435864 U CN 217435864U CN 202221575799 U CN202221575799 U CN 202221575799U CN 217435864 U CN217435864 U CN 2174358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assembly
rear floor
longitudinal beam
cross beam
cross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757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秋实
冉浩
冯娟
王常清
刘浩
苏君
魏超越
于殿轮
李德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7579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58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58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58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地板总成和车辆,所述的后地板总成,包括:至少一个纵梁;至少一个横梁,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相互垂直,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连接部,所述过渡连接部包括: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设置于所述第二台阶的上方,所述第一台阶和所述第二台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为弧形。通过用两层台阶、大圆弧过度的形式提升零件的成型性,通过造型特征加强零件强度和刚性,使得后地板总成结构的整体连接结构强度高,可有效提高整车扭转刚度,减少焊接工序,提升零件精度缩减开发周期。

Description

后地板总成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地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地板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后地板是汽车车身的重要零部件,后地板总成作为承载汽车后座椅和后备箱等结构的承力结构,其对扭转刚度和强度耐久等性能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且在汽车后碰撞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技术中,现有车辆后地板总成由多个零件焊合构成,结构强度低,抗扭能力差。制造工艺复杂,需要多套模具及焊接夹具完成骨架焊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后地板总成,通过在横梁和纵梁的连接处设置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这样可以加强后地板总成的强度和刚性,使得后地板总成结构的整体连接结构强度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后地板总成,所述的后地板总成,包括:至少一个纵梁;至少一个横梁,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相互垂直,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连接部,所述过渡连接部包括: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设置于所述第二台阶的上方,所述第一台阶和所述第二台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为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地板总成,用两层台阶、大圆弧过度的形式提升零件的成型性,通过造型特征加强零件强度和刚性,使得后地板总成结构的整体连接结构强度高,可有效提高整车扭转刚度,减少焊接工序,提升零件精度缩减开发周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台阶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台阶的半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纵梁为两个且分为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横梁为两个且分为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左纵梁、所述前横梁、所述右纵梁和所述后横梁依次连接且形成有镂空孔,所述过渡连接部设置于所述镂空孔的端角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纵梁、所述前横梁、所述右纵梁和所述后横梁朝向所述镂空孔的一侧均设置有翻边,所述第二台阶的底部和所述翻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横梁的翻边和所述后横梁的翻边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避让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地板总成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左纵梁、所述前横梁、所述右纵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相互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地板总成的壁厚一致;或,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的壁厚一致,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的壁厚一致,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后横梁的壁厚不一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纵梁的壁厚为h1,所述后横梁的壁厚为h2,h1和h2满足关系式:1.1mm<h1<1.3mm,0.9mm<h2<1.1mm,h1>h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地板总成,所述后横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架;所述后地板总成,所述后地板总成和所述车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地板总成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地板总成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地板总成的左后视图。
附图标记:
100、后地板总成;
10、纵梁;11、左纵梁;12、右纵梁;
20、横梁;21、前横梁;22、后横梁;
30、过渡连接部;31、第一台阶;32、第二台阶;
40、镂空孔;
50、翻边;51、避让槽;
60、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地板总成10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后地板总成100的车辆。
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地板总成100包括:至少一个纵梁10和至少一个横梁20,横梁20和纵梁10相互垂直。纵梁10与车辆的纵向方向平行,横梁20与车辆的横向方向相平行,纵梁10与横梁20也就相互垂直。并且,纵梁10的后半部份略高于前侧,与水平面相倾斜,这是因为后地板总成100需要通过纵梁10结构去承担后碰撞时结构力的传递,那么后地板总成100的后部作为吸能结构,吸能结构越长,吸能效果越好,倾斜设计可以保留结构长度,从而保证吸能效果,也可以缩小后地板总成100结构的长度,缩小车身占地面积。
以及,结合图1所示,横梁20和纵梁10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连接部30,过渡连接部30包括:第一台阶31和第二台阶32,第一台阶31设置于第二台阶32的上方,第一台阶31和第二台阶3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为弧形。也就是说,横梁20与纵梁10的连接处设计有两层台阶,并且两层台阶分别为第一台阶31和第二台阶32,其中,第一台阶31设置于第二台阶32的上方,这样使得后地板总成100的结构整体连接结构强度高,可有效提高整车扭转刚度,整车的NVH性能更好。
并且,第一台阶31和第二台阶32均设计为圆弧形,即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都是弧形。这种圆弧形的边角设计形成一个比较圆滑、流畅的连接部,相比较于四边形的边角部分,圆弧状更易成型,制作更简单。
由此,通过在横梁20和纵梁10的连接处设置第一台阶31和第二台阶32,这样可以加强后地板总成100的强度和刚性,使得后地板总成100结构的整体连接结构强度高,使得后地板总成100结构的整体连接结构强度高,可有效提高整车扭转刚度,减少焊接工序,提升零件精度缩减开发周期。
参照图2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地板总成100,第一台阶31的半径小于第二台阶32的半径。第一台阶31位于第二台阶32的上侧,并且第一台阶31的半径小于第二台阶32,是因为后地板总成100作为承载汽车后座椅和后备箱等结构的承力结构,也就是说汽车后座椅以及后备箱都需要放置在后地板总成100的上侧,第一台阶31半径小于第二台阶32的设计,使得在放置其他安装结构的时候,作为一个衔接部位,使得安装后的车身结构更加严密。
根据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地板总成100,纵梁10可以为两个,并且两个纵梁10分为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横梁20可以为两个,并且两个横梁20分为前横梁21和后横梁22,左纵梁11、前横梁21、所述右纵梁12和所后横梁22依次连接且形成有镂空孔40,过渡连接部30设置于镂空孔40的端角处。也就是说,纵梁10可以为两个,分别为左纵梁11,右纵梁12,横梁20也是两个,横梁20分为前横梁21和后横梁22,前横梁21与左纵梁11的前侧垂直连接,并与右纵梁12的前侧垂直连接,后横梁22与左纵梁11的后侧垂直连接,并与右纵梁12的后侧垂直连接,连接部位即为过渡连接部30。并且前横梁21和后横梁22与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形成有镂空孔40,镂空孔40呈现一个长方形,端角处为圆角,这个圆角即过渡连接部30。
如此,左纵梁11与前横梁21以及后横梁2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台阶31和第二台阶32,以及,右纵梁12与前横梁21以及后横梁2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台阶31和第二台阶32,这样使得后地板总成100在形成一个整体时,后地板总成100的结构整体连接结构强度高,可有效提高整车扭转刚度。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地板总成100,左纵梁11、前横梁21、右纵梁12和后横梁22朝向镂空孔40的一侧均设置有翻边50,第二台阶32的底部和翻边50连接。左纵梁11、前横梁21、右纵梁12和后横梁22朝向镂空孔40的一侧均设置有翻边50,这样设计是因为后地板总成100是承载汽车后座椅和后备箱等结构的承力结构,汽车后座椅以及后备箱都需要放置在后地板总成100的上侧,放置其他安装结构的时候,翻边50充当一个衔接部位,使得安装更容易,连接更紧密,翻边50还可以充当承重部位,有一定的托举作用,提升后地板总成100的承重能力。
其中,前横梁21和后横梁22的两侧均设置有翻边50,如此,通过在前横梁21和后横梁22的两侧均设置翻边50,这样可以提升前横梁21和后横梁22的结构稳定性。
其中,结合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地板总成100,前横梁21的翻边50和后横梁22的翻边50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避让槽51。也就是说,前横梁21和后横梁22的前后两侧的翻边50上还设计有多个避让槽51,这些避让槽51间隔设置,一方面,在安装汽车座椅和后备箱时,避让槽51起到避让这些安装结构的作用,安装时,可能会出现哪里出现气室,导致安装收到阻力,安装的不够严实紧密,避让槽51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另一方面,避让槽51还可以起到加强前横梁21和后横梁22的强度作用,使得后地板总成100的结构强度更高。
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地板总成100,为一体成型结构。后地板总成100的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由一块板材冲压而成,这样可以减少后地板总成100的焊接工序,相应的减少人力,降低成本。
或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地板总成100,通过前横梁21、后横梁22与左纵梁11、右纵梁12之间相互焊接形成一个整体。如此,利用激光拼焊技术将前横梁21、后横梁22与左纵梁11、后横梁22焊接在一起,激光拼焊得到的后地板总成100相较于传统焊接技术,连接处更结实严密,稳定性更强。
其中,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地板总成100,壁厚一致。若采用一体成型结构,通过一块板材冲压而成,则得到的后地板总成100各个部位的壁厚一致,这样可以方便后地板总成100的成型,有效地提升后地板总成100的加工效率,以及可以节省后地板总成100的生产成本。
又或者,当采用激光拼焊的技术将前横梁21、后横梁22与左纵梁11、右纵梁12焊接在一起时,则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的壁厚一致,前横梁21和后横梁22的壁厚一致,左纵梁11和后横梁22的壁厚不一致,即横梁20的壁厚与纵梁10的壁厚不一致。如此,这样可以对纵梁10的结构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可有效提高整车扭转刚度。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地板总成100中,左纵梁11的壁厚为h1,后横梁22的壁厚为h2,h1和h2满足关系式:1.1mm<h1<1.3mm,0.9mm<h2<1.1mm,h1>h2。由于在整个后地板总成100结构中,纵梁10结构不仅需要承担汽车后座和后备箱的重量,还要承担后碰撞的力。后地板总成100需要通过后横梁10去承担后碰撞时结构力的传递,所以,设计时不仅需要保证整个结构有足够的承重能力,还需要加厚纵梁10结构的厚度,以此来确保汽车在受到后碰撞时,后地板总成100结构有足够的能力承担碰撞的力。
参照图3所示,后横梁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重孔60。整个后地板总成100结构中,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承重部分是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与后地板总成100的后半部分,减重孔60的设计可以减少后地板总成100结构的重量,得到更轻便灵巧的结构。并且减重孔60近似为椭圆形,两端为圆弧状,两侧为平直的直线,这样的结构,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辆的后地板总成100;以及,车架;后地板总成100与车架固定连接。由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后地板总成中,左纵梁11与前横梁21以及后横梁2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台阶31和第二台阶32,以及,右纵梁12与前横梁21以及后横梁2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台阶31和第二台阶32,这样使得后地板总成100在形成一个整体时,后地板总成100的结构整体连接结构强度高,可有效提高整车扭转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后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纵梁(10);
至少一个横梁(20),所述横梁(20)和所述纵梁(10)相互垂直,所述横梁(20)和所述纵梁(10)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连接部(30),所述过渡连接部(30)包括:第一台阶(31)和第二台阶(32),所述第一台阶(31)设置于所述第二台阶(32)的上方,所述第一台阶(31)和所述第二台阶(3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为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31)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台阶(32)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0)为两个且分为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所述横梁(20)为两个且分为前横梁(21)和后横梁(22),所述左纵梁(11)、所述前横梁(21)、所述右纵梁(12)和所述后横梁(22)依次连接且形成有镂空孔(40),所述过渡连接部(30)设置于所述镂空孔(40)的端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1)、所述前横梁(21)、所述右纵梁(12)和所述后横梁(22)朝向所述镂空孔(40)的一侧均设置有翻边(50),所述第二台阶(32)的底部和所述翻边(5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21)的翻边(50)和所述后横梁(22)的翻边(50)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避让槽(5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总成(100)为一体成型结构;或,
所述左纵梁(11)、所述前横梁(21)、所述右纵梁(12)和所述后横梁(22)之间相互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总成(100)的壁厚一致;或,
所述左纵梁(11)和所述右纵梁(12)的壁厚一致,所述前横梁(21)和所述后横梁(22)的壁厚一致,所述左纵梁(11)和所述后横梁(22)的壁厚不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1)的壁厚为h1,所述后横梁(22)的壁厚为h2,h1和h2满足关系式:1.1mm<h1<1.3mm,0.9mm<h2<1.1mm,h1>h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重孔(60)。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地板总成(100),所述后地板总成(100)和所述车架固定连接。
CN202221575799.3U 2022-06-22 2022-06-22 后地板总成和车辆 Active CN2174358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5799.3U CN217435864U (zh) 2022-06-22 2022-06-22 后地板总成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5799.3U CN217435864U (zh) 2022-06-22 2022-06-22 后地板总成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5864U true CN217435864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25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75799.3U Active CN217435864U (zh) 2022-06-22 2022-06-22 后地板总成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58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2949B2 (en)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6519565B2 (ja) フロアパネル
CN217435864U (zh) 后地板总成和车辆
US7789429B2 (en) Bodywork structure of a motor vehicle with a suspension strut dome
JP2005271702A (ja) 車体フレーム用サイドレ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065140Y (zh) 一种微车车身座椅框的后横梁结构
CN213035915U (zh) 车辆的地板组件以及车辆
CN217835804U (zh) 车辆的中通道总成以及车辆
CN213384455U (zh) 顶盖后横梁总成、上车体和车辆
CN212373494U (zh) 一种扭转梁式悬架与车身连接的支架结构及汽车
CN218140929U (zh) 减震器支撑结构
CN221049437U (zh) 后尾门结构和车辆
CN219707139U (zh) 后地板骨架总成和车辆
CN219215189U (zh) 支撑结构、车箱及车辆
CN212373511U (zh) 后悬架安装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616868U (zh) 下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9257519U (zh) 地板总成以及车辆
CN218858543U (zh) 汽车后围总成及汽车
CN217863604U (zh) 后悬弹簧安装座总成和车辆
CN219728365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20682487U (zh) 车顶前横梁组件及车辆
CN218640934U (zh) 车架纵梁组件和车辆
CN218287901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9222057U (zh) 一种一体冲压成型的球笼骨架
CN217835802U (zh) 车辆的后备箱地板总成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