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7537U - 换热翅片、换热器、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翅片、换热器、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7537U
CN217357537U CN202220196320.9U CN202220196320U CN217357537U CN 217357537 U CN217357537 U CN 217357537U CN 202220196320 U CN202220196320 U CN 202220196320U CN 217357537 U CN217357537 U CN 217357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side wall
splicing
exchange section
splicing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63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兆志
徐永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963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7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7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7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翅片、换热器、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换热翅片包括:第一换热段的拼接端设置有第一拼接侧壁;第二换热段的拼接端设置有第二拼接侧壁;第一拼接侧壁与第二拼接侧壁面接触并与第二拼接侧壁抵接。换热器包括:换热管以及换热翅片;多片换热翅片层叠设置并套装在换热管上。壁挂式室内机包括:机壳以及换热器;机壳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安装在机壳内并用于与从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换热。空调器包括:室外机以及壁挂式室内机;室外机通过管线与壁挂式室内机连接。通过简化换热翅片的拼接结构,从而可以提高换热器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换热翅片、换热器、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翅片、换热器、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壁挂式室内机包括机壳和换热器;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安装在机壳内,用于与从进风口导入的空气换热,从而从出风口流出的风为冷风或热风。
相关技术中,换热器包括多片层叠设置的换热翅片以及换热管;换热翅片套装在换热管上,换热翅片包括多段板状的换热段,并且相邻两段的换热段之间采用拼接的方式连接成型。其中,为了确保相邻两段的换热段之间的拼接处的密封性,会在拼接处设置密封胶或密封垫,以避免拼接处漏风。
然而,上述的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导致其装配过程复杂,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导致其装配过程复杂,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翅片包括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
所述第一换热段的拼接端设置有第一拼接侧壁;
所述第二换热段的拼接端设置有第二拼接侧壁;
所述第一拼接侧壁与所述第二拼接侧壁面接触并与所述第二拼接侧壁抵接;
所述第一拼接侧壁和所述第二拼接侧壁均为弧形面,并且所述第一拼接侧壁的圆心与所述第二拼接侧壁的圆心重合;或者,所述第一拼接侧壁为倾斜于所述第一换热段的长度方向的平面,所述第二拼接侧壁为倾斜于所述第二换热段的长度方向的平面。
在上述换热翅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拼接侧壁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换热段之外,所述第二拼接侧壁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二换热段之内。
在上述换热翅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拼接侧壁对应的圆心角为50°~70°;和/或,
所述第二拼接侧壁对应的圆心角为100°~120°。
在上述换热翅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拼接侧壁对应的圆心角为56°~57°;和/或,
所述第二拼接侧壁对应的圆心角为120°。
在上述换热翅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拼接侧壁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换热段之内,所述第二拼接侧壁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二换热段之外。
在上述换热翅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拼接侧壁对应的圆心角为50°~70°;和/或,
所述第一拼接侧壁对应的圆心角为100°~120°。
在上述换热翅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拼接侧壁对应的圆心角为56°~57°;和/或,
所述第一拼接侧壁对应的圆心角为120°。
在上述换热翅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换热段与第二换热段之间的夹角为46.45°~91.45°。
在上述换热翅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换热段和所述第二换热段均为多边形的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供换热管穿过的通孔。
在上述换热翅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换热段的纵截面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竖直边、第一弧边、第一水平边、第二竖直边、第一斜边和第二水平边,所述第一弧边位于所述第一拼接侧壁内,其中,所述第一换热段的纵截面垂直于所述通孔的中轴线。
在上述换热翅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换热段的纵截面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三竖直边、第二弧边、第三水平边、第一折边、第四水平边、第三弧边、第四竖直边、第五水平边、第二折边、第六水平边和第二斜边,所述第二弧边位于所述第二拼接侧壁内,其中,所述第二换热段的纵截面垂直于所述通孔的中轴线。
在上述换热翅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换热段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三拼接侧壁;所述第三拼接侧壁为倾斜于所述第二换热段的长度方向的平面;或者,所述第三拼接侧壁为弧形面;所述第三拼接侧壁用于与第三换热段的拼接端的第四拼接侧壁面接触并与所述第四拼接侧壁抵接;和/或,
所述第二换热段的中部设置有弯折切口。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管以及上述的换热翅片;
多片所述换热翅片层叠设置并套装在所述换热管上。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室内机,包括机壳以及上述的换热器;
所述机壳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换热器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用于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换热。
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以及上述的壁挂式室内机;
所述室外机通过管线与所述壁挂式室内机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翅片、换热器、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包括: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第一换热段的拼接端设置有第一拼接侧壁;第二换热段的拼接端设置有第二拼接侧壁;第一拼接侧壁与第二拼接侧壁面接触并与第二拼接侧壁抵接;第一拼接侧壁和第二拼接侧壁均为弧形面,并且第一拼接侧壁的圆心与第二拼接侧壁的圆心重合;或者,第一拼接侧壁为倾斜于第一换热段的长度方向的平面,第二拼接侧壁为倾斜于第二换热段的长度方向的平面。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装配时,第一拼接侧壁直接与第二拼接侧壁面接触并与第二拼接侧壁抵接,便可以将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的拼接处密封,且无需额外设置密封胶或密封垫等密封件,从而可以简化换热器的装配过程,进而可以提高换热器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翅片、换热器、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翅片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翅片的第一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翅片的第二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翅片的第三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最大拼接角度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最小拼接角度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换热段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换热段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翅片的使用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壁挂式室内机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附图中:
100-第一换热段;110-第一竖直边;120-第一弧边;130-第一水平边;140-第二竖直边;150-第一斜边;160-第二水平边;
200-第二换热段;201-第三竖直边;202-第二弧边;203-第三水平边;204-第一折边;205-第四水平边;206-第三弧边;207-第四竖直边;208-第五水平边;209-第二折边;210-第六水平边;211-第二斜边;
300-第一拼接侧壁;
400-第二拼接侧壁;
500-通孔;
600-换热器;610-换热管;
700-机壳;
800-室外机。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壁挂式室内机包括机壳和换热器;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安装在机壳内,用于与从进风口导入的空气换热,从而从出风口流出的风为冷风或热风。
相关技术中,换热器包括多片层叠设置的换热翅片以及换热管;换热翅片套装在换热管上,换热翅片包括多段板状的换热段,并且相邻两段的换热段之间采用拼接的方式连接成型。其中,为了确保相邻两段的换热段之间的拼接处的密封性,会在拼接处设置密封胶或密封垫,以避免拼接处漏风。
然而,上述的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导致其装配过程复杂,生产效率低。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的发明人对相邻两段的换热段之间的拼接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无需额外设置密封胶、密封垫等密封件,便可以密封拼接处。本公开的拼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相邻两段的换热段的拼接端上的第一拼接侧壁和第二拼接侧壁,第一拼接侧壁和第二拼接侧壁面接触并与第二拼接侧壁抵接,从而密封相邻两段的换热段拼接处。其中,第一拼接侧壁和第二拼接侧壁均为弧形面,并且第一拼接侧壁和第二拼接侧壁的圆心重合,使得第一拼接侧壁和第二拼接侧壁无缝贴合,同时在第一拼接侧壁和第二拼接侧壁相互抵接的作用下,第一拼接侧壁和第二拼接侧壁紧密贴合,从而可以避免第一拼接侧壁和第二拼接侧壁出现间隙。其中,第一拼接侧壁为倾斜于第一换热段的长度方向的平面,第二拼接侧壁为倾斜于第二换热段的长度方向的平面,从而第一拼接侧壁和第二拼接侧壁能够面接触,并且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之间夹角为预定角度。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翅片、换热器、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
图1是本实施例的换热翅片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换热翅片的第一种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换热翅片的第二种结构的俯视图。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翅片,包括第一换热段100和第二换热段200。
其中,第一换热段100的拼接端设置有第一拼接侧壁300;第二换热段200的拼接端设置有第二拼接侧壁400;第一拼接侧壁300与第二拼接侧壁400面接触并与第二拼接侧壁400抵接。
第一拼接侧壁300和第二拼接侧壁400均为弧形面,并且第一拼接侧壁300的圆心与第二拼接侧壁400的圆心重合;或者,第一拼接侧壁300为倾斜于第一换热段100的长度方向的平面,第二拼接侧壁400为倾斜于第二换热段200的长度方向的平面。
换热翅片的作用是提高换热器600的换热面积,以提高换热器600的换热效率。其中,换热翅片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
由于第一拼接侧壁300和第二拼接侧壁400面接触并与第二拼接侧壁400抵接,从而第一拼接侧壁300与第二拼接侧壁400装配后,便可以将第一换热段100和第二换热段200间的拼接处自动密封,由此,减少了换热器600的装配工序,并且无需设置密封胶或密封垫等密封件,从而可以减小换热器600的制造成本。
如图2所示,为了确保第一拼接侧壁300和第二拼接侧壁400的面接触能够将拼接处密封,第一拼接侧壁300和第二拼接侧壁400均为弧形面并且第一拼接侧壁300和第二拼接侧壁400对应的圆心角重合,从而第一拼接侧壁300和第二拼接侧壁400构成两个同心弧形壁,第一拼接侧壁300和第二拼接侧壁400可以无缝贴合,使得拼接处被密封。同时,第一换热段100和第二换热段200通过第一拼接侧壁300和第二拼接侧壁400相互转动,从而第一换热段100和第二换热段200之间的拼接角度可变,以使得换热翅片应用于不同的换热器600中,并且可以降低换热翅片的制造成本。
当然,如图3所示,第一拼接侧壁300和第二拼接侧壁400还是可以非弧形面,第一拼接侧壁300和第二拼接侧壁400均为多边形的平面,第一拼接侧壁300倾斜于第一换热段100的长度方向,第二拼接侧壁400倾斜于第二换热段200的长度方向,从而拼接后的第一换热段100和第二换热段200的拼接角度为预定角度。其中,第一换热段100和第二换热段200装配时,平面的第一拼接侧壁300和平面的第二拼接侧壁400相互平正对。
如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为减小换热翅片的整体大小,第一拼接侧壁300可以设置在第一换热段100的转角处,第二拼接侧壁400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换热段200的转角处。
需要说明的是,换热翅片还可包括第三换热段、第四换热段,使得换热翅片通过多段换热段拼接而成,并且相邻两段的换热段之间的拼接结构均为本公开中的第一拼接侧壁300和第二拼接侧壁400构成的拼接结构。
如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拼接侧壁300的圆心位于第一换热段100之外,第二拼接侧壁400的圆心位于第二换热段200之内,满足第一拼接侧壁300和第二拼接侧壁400面接触的前提下,可以降低第二换热段200的制造难度。
第一拼接侧壁300的圆心位于第一换热段100之外,可以理解为,第一换热段100的转角处设置有一个弧形缺口,该弧形缺口用于供第二拼接侧壁400插入。
第二拼接侧壁400的圆心位于第二换热段200之内,可以理解为,第二换热段200的转角处作钝角处理,换言之,第二换热段200的底壁与左侧壁或右侧壁圆弧过渡。
第一换热段100和第二换热段200上均设置有供换热管610穿过的多个通孔500,多个通孔500是布置成多行,每行中的所有通孔500均匀布置。
第二拼接侧壁400位于第二换热段200的转角处,而第二换热段200的转角处设置一个通孔500,第二拼接侧壁400的圆心位于第二换热段200之内,有利于使得转角处的通孔500与第二拼接侧壁400之间间距变大,从而降低第二换热段200的制造难度。
可选地,第一拼接侧壁300对应的圆心角为50°~70°,该角度范围内的第一拼接侧壁300能保证在保第一换热段100上均匀的设置多个通孔500,并且可以增加第一拼接侧壁300与第二拼接侧壁400的拼接面积,从而提高第一换热段100和第二换热段200密封性。
示例性地,第一拼接侧壁300对应的圆心角为56°~57°,该角度范围内的第一拼接侧壁300的宽度适宜,能够与大多数规格的第二换热段200配合,以提高换热翅片的使用范围。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拼接侧壁300对应的圆心角为56.6°。
可选地,第二拼接侧壁400对应的圆心角为100°~120°,该角度范围内的第二拼接侧壁400能够与第一拼接侧壁300组合出较大范围的拼接角度,以提高换热翅片的使用范围。
示例性地,第二拼接侧壁400对应的圆心角为120°。
可选地,第二拼接侧壁40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换热段200的顶壁和后壁限定出台阶面,该台阶面不仅可以限位第一换热段100与第二换热段200的极限配合位置,还可以提高制造第二换热段200的模具寿命。
其中,第二换热段200的顶壁和前壁,是以使用者为参考对象。在壁挂式室内机使用时,第二换热段200朝向用户的一面为前壁,与前壁相对的一面为后壁。
图4是本实施例的换热翅片的第三种结构的俯视图。
如图4所示,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拼接侧壁300的圆心位于第一换热段100之内,第二拼接侧壁400的圆心位于第二换热段200之外,拼接时第一换热段100和第二换热段200可以无缝贴合,以保证第一换热段100和第二换热段200的拼接处的密封性,从而可以避免拼接处出现漏风问题。
第一拼接侧壁300的圆心位于第一换热段100内,可以理解为,第一换热段100的转角处设置有一个弧形凸起。
第二拼接侧壁400的圆心位于第二换热段200之外,可以理解为,在第二换热段200的转角处设置一个弧形缺口,该弧形缺口的圆心与上述的弧形凸起的圆心重合,以确保第一拼接侧壁300和第二拼接侧壁400紧密贴合,并且改变第一换热段100和第二换热段200的拼接角度时,仍然可以确保第一拼接侧壁300和第二拼接侧壁400之间的密封性。
可选地,当第一拼接侧壁300的圆心位于第一换热段100之内时,第一拼接侧壁300对应的圆心角为100°~120°,该角度范围内的第一拼接侧壁300与第二拼接侧壁400配合,能够将第一换热段100和第二换热段200的拼接处密封。
示例性地,第一拼接侧壁300对应的圆心角为120°,第一拼接侧壁300与第二拼接侧壁400配合的前提下,还能够降低第一拼接侧壁300的制造难度。
可选地,当第二拼接侧壁400的圆心位于第二换热段200之外时,第二拼接侧壁400对应的圆心角为50°~70°,该角度范围内的第二拼接侧壁400能够不影响第二换热段200上的通孔500数量的布置,以确保换热器600的换热效率不变。
图5是本实施例的最大拼接角度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的最小拼接角度的示意图。
如图5-图6所示,示例性地,第二拼接侧壁400对应的圆心角为56°~57°,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拼接侧壁400对应的圆心角为56.6°。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换热段100与第二换热段200之间的夹角为46.45°~91.45°,使得第一换热段100和第二换热段200的拼接角度可变,从而换热翅片可以用于不同结构的换热器600,以提升换热翅片的应用范围。
由于第一拼接侧壁300和第二拼接侧壁400均为弧形面,并且第一拼接侧壁300和第二拼接侧壁400为同圆心的弧形面,使得第一换热段100和第二换热段200均可以绕弧形面的轴线转动,从而第一换热段100和第二换热段200之间的拼接角度可变。同时,由于第一拼接侧壁300和第二拼接侧壁400无缝贴合,在拼接角度的变动范围内,均可以保证第一换热段100和第二换热段200的拼接处紧密贴合。
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换热段100和第二换热段200均为多边形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供换热管610穿过的通孔500。
沿第一换热段100的长度方向,第一换热段100上可以设置有两行通孔500,每行中有多个通孔500并且每行所有的通孔500并排设置。
沿第二换热段200的长度方向,第一换热段100上可以设置有两行通孔500,每行中有多个通孔500并且每行所有的通孔500并排设置。
示例性地,第一换热段100和第二换热段200均可以是矩形板状。
图7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换热段的俯视图。
如图7所示,具体地,第一换热段100的纵截面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竖直边110、第一弧边120、第一水平边130、第二竖直边140、第一斜边150和第二水平边160。
其中,第一弧边120位于第一拼接侧壁300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弧边120所在的侧壁为第一拼接侧壁300,并且第一弧边120的形状为第一拼接侧壁300的形状。
其中,第一换热段100的纵截面垂直于通孔500的中轴线。
图8是本实施例的第二换热段的俯视图。
如图8所示,具体地,第二换热段200的纵截面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三竖直边201、第二弧边202、第三水平边203、第一折边204、第四水平边205、第三弧边206、第四竖直边207、第五水平边208、第二折边209、第六水平边210和第二斜边211。
其中,第二弧边202位于第二拼接侧壁400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弧边202的形状与第二拼接侧壁400的形状相同。
其中,第二换热段200的纵截面垂直于通孔500的中轴线。
图9是本实施例的换热翅片的使用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9所示,第一折边204和第二折边209的设置是为了将第二换热段200弯折,以使得第二换热段200能够更好的包围风机,以增加换热面积。其中,第一折边204和第二折边209是多段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换热段200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三拼接侧壁;第三拼接侧壁为倾斜于第二换热段200的长度方向的平面;或者,第三拼接侧壁为弧形面;第三拼接侧壁用于与第三换热段的拼接端的第四拼接侧壁面接触并与第四拼接侧壁抵接。通过上述设置,第二换热段200能够与第三换热段拼接,从而增加换热翅片的换热面积。
当第三拼接侧壁为弧形面并且第三拼接侧壁的圆心位于第二换热段200之内时,第三换热段上的第四拼接侧壁也为弧形面,并且第四拼接侧壁的圆心位于第三换热段之外。
当第三拼接侧壁为弧形面并且第三拼接侧壁的圆心位于第二换热段200之外时,第三换热段上的第四拼接侧壁也为弧形面,并且第四拼接侧壁的圆心位于第三换热段之内。
第三拼接侧壁对应的圆心角可以是50°~70°;或者,第三拼接侧壁对应的圆心角可以是100°~120°。
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拼接侧壁的圆心位于第二换热段200之外,并且第三拼接侧壁对应的圆心角为57.6°。
其中,第三拼接侧壁的纵截面为上述的第三弧边206。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换热段200的中部设置有弯折切口,弯折切口使得第二换热段200能够弯折,以增加风机与换热翅片的对流面积。
弯折切口包括两部分,该两部分分别设置在第二换热段200的两侧,以使得第二换热段200的弯折角度变小。
其中,上述的第一折边204和第二折边209可以理解为弯折切口的两部分。
图10是本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换热器600,包括换热管610以及上述的换热翅片。
其中,多片换热翅片层叠设置并套装在换热管610上。
图11是本实施例的壁挂式室内机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壁挂式室内机,包括机壳700以及上述的换热器600。
其中,机壳700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换热器600安装在机壳700内并用于与从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换热。
图12是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800以及上述的壁挂式室内机。
其中,室外机800通过管线与壁挂式室内机连接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
所述第一换热段的拼接端设置有第一拼接侧壁;
所述第二换热段的拼接端设置有第二拼接侧壁;
所述第一拼接侧壁与所述第二拼接侧壁面接触并与所述第二拼接侧壁抵接;
所述第一拼接侧壁和所述第二拼接侧壁均为弧形面,并且所述第一拼接侧壁的圆心与所述第二拼接侧壁的圆心重合;或者,所述第一拼接侧壁为倾斜于所述第一换热段的长度方向的平面,所述第二拼接侧壁为倾斜于所述第二换热段的长度方向的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侧壁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换热段之外,所述第二拼接侧壁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二换热段之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侧壁对应的圆心角为50°~70°;和/或,
所述第二拼接侧壁对应的圆心角为100°~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侧壁对应的圆心角为56°~57°;和/或,
所述第二拼接侧壁对应的圆心角为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侧壁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换热段之内,所述第二拼接侧壁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二换热段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段与第二换热段之间的夹角为46.45°~91.45°;和/或,
所述第一换热段和所述第二换热段均为多边形的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供换热管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换热段的纵截面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竖直边、第一弧边、第一水平边、第二竖直边、第一斜边和第二水平边,所述第一弧边位于所述第一拼接侧壁内,其中,所述第一换热段的纵截面垂直于所述通孔的中轴线;所述第二换热段的纵截面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三竖直边、第二弧边、第三水平边、第一折边、第四水平边、第三弧边、第四竖直边、第五水平边、第二折边、第六水平边和第二斜边,所述第二弧边位于所述第二拼接侧壁内,其中,所述第二换热段的纵截面垂直于所述通孔的中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段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三拼接侧壁;所述第三拼接侧壁为倾斜于所述第二换热段的长度方向的平面;或者,所述第三拼接侧壁为弧形面;所述第三拼接侧壁用于与第三换热段的拼接端的第四拼接侧壁面接触并与所述第四拼接侧壁抵接;和/或,
所述第二换热段的中部设置有弯折切口。
8.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以及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翅片;
多片所述换热翅片层叠设置并套装在所述换热管上。
9.一种壁挂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以及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
所述机壳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换热器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用于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换热。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以及权利要求9所述的壁挂式室内机;
所述室外机通过管线与所述壁挂式室内机连接。
CN202220196320.9U 2022-01-24 2022-01-24 换热翅片、换热器、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7357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6320.9U CN217357537U (zh) 2022-01-24 2022-01-24 换热翅片、换热器、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6320.9U CN217357537U (zh) 2022-01-24 2022-01-24 换热翅片、换热器、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7537U true CN217357537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44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6320.9U Active CN217357537U (zh) 2022-01-24 2022-01-24 换热翅片、换热器、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7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720295T3 (es) Intercambiador de calor y acondicionador de aire
WO2017097133A1 (zh) 一种换热器
CN217357537U (zh) 换热翅片、换热器、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17135442A1 (ja) 熱交換器
JPH10160382A (ja) 空調用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562672B2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2127599A1 (zh) 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CN215413279U (zh) 换热器组件、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11782936U (zh) 芯片组件及烟气热交换器
JP2005133966A (ja) 熱交換器
CN211204247U (zh) 一种天花机
JP3261932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289675A (zh) 换热器及车辆热管理系统
WO2018088006A1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ヒートポンプ装置およびヒートポンプ式暖房給湯システム
CN212057717U (zh) 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器
CN218328757U (zh) 一种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
CN216815131U (zh) 一种用于全热交换器的换热芯体
CN211204245U (zh) 一种天花机
JP2020148346A (ja)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CN215982842U (zh) 风道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4666291U (zh) 换热翅片和换热装置
CN214666289U (zh) 换热翅片和换热装置
WO2022013925A1 (ja) 熱交換素子および熱交換型換気装置
CN219713699U (zh) 一种空调器
WO2021169532A1 (zh) 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