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8757U - 一种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8757U
CN218328757U CN202222384872.5U CN202222384872U CN218328757U CN 218328757 U CN218328757 U CN 218328757U CN 202222384872 U CN202222384872 U CN 202222384872U CN 218328757 U CN218328757 U CN 218328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plate
bottom plate
box body
exchang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848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钢
翁良津
朱建平
周圣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Aosen Heat Exchang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Aosen Heat Exchang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Aosen Heat Exchange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Aosen Heat Exchang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848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8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8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8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包括箱体以及固定在箱体内的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多根换热管以及套设在换热管上的多个散热片;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段以及相对第一换热段弯折的第二换热段,所述第一换热段位于箱体内的前侧,所述第二换热段位于箱体内的右侧;所述箱体的前侧面设置有第一散热口,所述箱体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二散热口,所述箱体的背侧面设置有进风口。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能够从箱体的前侧面和右侧面同时进行散热,提升了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
背景技术
冷凝器为制冷系统中常见的部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其能够把气态的冷媒通过放热而转变为液态。为了便于冷凝器散热,冷凝器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另一侧设置有散热口,进风口与风机对接,风机向冷凝器吹风,使热量随气流从散热口散发。由于散热口一般仅设置有一个,导致冷凝器的散热效果难以进一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能够从箱体的前侧面和右侧面同时进行散热,提升了散热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包括箱体以及固定在箱体内的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多根换热管以及套设在换热管上的多个散热片;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段以及相对第一换热段弯折的第二换热段,所述第一换热段位于箱体内的前侧,所述第二换热段位于箱体内的右侧;所述箱体的前侧面设置有第一散热口,所述箱体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二散热口,所述箱体的背侧面设置有进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顶板、底板、左侧板、背侧板和四根立柱,四根立柱分别连接顶板和底板的四角,所述左侧板分别与顶板、底板以及底板左侧的两根立柱相连,所述背侧板分别与顶板、底板以及底板背侧的两根立柱相连;所述进风口设置在背侧板上,所述顶板、底板以及底板前侧的两根立柱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散热口,所述顶板、底板以及底板右侧的两根立柱围合形成所述第二散热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侧板由多块围板可拆卸式组合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段远离第二换热段的一端固定在左侧板上,所述第二换热段远离第一换热段的一端固定在底板左后侧的立柱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从内至外依次排列有三层,三层换热管的第二换热段的端部均与底板左后侧的立柱固定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三层换热管的第二换热段的端部均设置有端板,三层换热管的端板通过连接板固定相连,最内层的换热管的端板与底板左后侧的立柱一体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通过螺钉与三个端板固定相连,且连接板上设置有贯穿的避位槽。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段以及相对第一换热段弯折的第二换热段,第一换热段位于箱体内的前侧,第二换热段位于箱体内的右侧,同时,箱体的前侧面设置有第一散热口,箱体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二散热口,当箱体背侧面的进风口吹风时,换热管可通过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同时进行散热,可以实现高效散热,提升了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箱体100,第一散热口101,第二散热口102,进风口103,顶板110,底板120,左侧板130,背侧板140,围板141,立柱150;
换热管200,第一换热段210,第二换热段220,第一端板231,第二端板232,第三端板233;
连接板300,安装孔310,避位槽32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提供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来帮助全面理解如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描述包括各种具体细节以帮助理解,但这些细节应被视为只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能够对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明,可省略对公开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在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字词不受限于字面含义,而只是被发明人用来使得能够对于本公开有清楚且一致的理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提供以下对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如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具有”、“可具有”、“包括”或“可包括”指示公开的相应功能、操作、元素等等的存在,但不限制额外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操作、元素等等。此外,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具有”是要指示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数字、操作、元素、部件或者其组合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应理解,当一元素(例如,第一元素)与另一元素(例如,第二元素)“连接”时,该元素可直接与另一元素连接,或者在该元素和另一元素之间可以有居间的元素(例如,第三元素)。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说的“顶”、“底”、“左侧”、“右侧”、“前侧”、“背侧”、“内”和“外”是以冷凝器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所呈现的位置关系为示例的,并不构成对位置关系的绝对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如图1-4所示,包括箱体100以及固定在箱体100内的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多根换热管200以及套设在换热管200上的多个散热片(为了清楚观察到换热管200,图中未示意散热片)。换热管200包括第一换热段210以及相对第一换热段210弯折的第二换热段220,具体的,第二换热段220可与第一换热段210呈90°夹角,二者的连接处可呈弯曲状过渡,以使冷媒在换热管200中顺畅流动。箱体100呈类似长方体形,其包括前侧面、左侧面、右侧面和背侧面,第一换热段210位于箱体100内的前侧,且可与箱体100的前侧面平行设置,第二换热段220位于箱体100内的右侧,且可与箱体100的右侧面平行设置。箱体100的前侧面设置有第一散热口101,箱体100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二散热口102,箱体100的背侧面设置有进风口103。进风口103可与风机对接,当风机工作时,风机向箱体100内吹风,从第一散热口101和第二散热口102吹出的气流分别带走第一换热段210和第二换热段220的热量,这就可以实现高效散热,提升了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0包括顶板110、底板120、左侧板130、背侧板140和四根立柱150,顶板110和底板120平行设置,底板120位于底部,顶板110位于顶部,四根立柱150分别位于底板120的四角,且四根立柱150分别连接顶板110和底板120的四角。左侧板130分别与顶板110、底板120以及底板120左侧的两根立柱150相连,背侧板140分别与顶板110、底板120以及底板120背侧的两根立柱150相连,由此,形成类似长方体的结构。
相应的,进风口103设置在背侧板140上。顶板110、底板120以及底板120前侧的两根立柱150围合形成第一散热口101,顶板110、底板120以及底板120右侧的两根立柱150围合形成第二散热口102,相当于箱体100的前侧面和右侧面均为敞开式的结构,使得第一散热口101和第二散热口102的面积更大,且节省了箱体100的用料。
进一步的,背侧板140由多块围板141可拆卸式组合而成,围板141可设置四块,其中两块可沿水平方向延伸,另外两块可沿竖直方向延伸,相邻围板141具体可通过螺钉可拆卸式固定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围板141通过可拆卸式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因而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围板141来改变进风口103的尺寸,使其适配不同的风道结构,以改变进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一换热段210远离第二换热段220的一端固定在左侧板130上,第二换热段220远离第一换热段210的一端固定在底板120左后侧的立柱150上,以将整个换热组件安装固定。
进一步的,换热管200从内至外依次排列有三层,以延长换热路径,提升换热面积,加强散热效果。三层换热管200的第二换热段220的端部都与底板120左后侧的立柱150固定相连,三层换热管200的第一换热段210的端部都与左侧板130固定相连。
更进一步的,三层换热管200的第二换热段220的端部均设置有端板,如图3所示,端板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长条形,为了便于区分,最内层换热管的端板为第一端板231,中间层换热管的端板为第二端板232,最外层换热管的端板为第三端板233。第一端板231、第二端板232和第三端板233通过连接板300固定相连,第一端板231与底板左后侧的立柱150一体相连,从而通过连接板300将第一端板231、第二端板232和第三端板233固定在一起。
更进一步的,连接板300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端板231、第二端板232和第三端板233相对应的安装孔310,可在安装孔310中穿设螺钉,以通过螺钉将第一端板231、第二端板232和第三端板233固定相连。同时,连接板300上设置有贯穿的避位槽320,以避位换热管200。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7)

1.一种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固定在箱体内的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多根换热管以及套设在换热管上的多个散热片;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段以及相对第一换热段弯折的第二换热段,所述第一换热段位于箱体内的前侧,所述第二换热段位于箱体内的右侧;所述箱体的前侧面设置有第一散热口,所述箱体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二散热口,所述箱体的背侧面设置有进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顶板、底板、左侧板、背侧板和四根立柱,四根立柱分别连接顶板和底板的四角,所述左侧板分别与顶板、底板以及底板左侧的两根立柱相连,所述背侧板分别与顶板、底板以及底板背侧的两根立柱相连;所述进风口设置在背侧板上,所述顶板、底板以及底板前侧的两根立柱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散热口,所述顶板、底板以及底板右侧的两根立柱围合形成所述第二散热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侧板由多块围板可拆卸式组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段远离第二换热段的一端固定在左侧板上,所述第二换热段远离第一换热段的一端固定在底板左后侧的立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从内至外依次排列有三层,三层换热管的第二换热段的端部均与底板左后侧的立柱固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三层换热管的第二换热段的端部均设置有端板,三层换热管的端板通过连接板固定相连,最内层的换热管的端板与底板左后侧的立柱一体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通过螺钉与三个端板固定相连,且连接板上设置有贯穿的避位槽。
CN202222384872.5U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 Active CN218328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4872.5U CN218328757U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4872.5U CN218328757U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8757U true CN218328757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34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84872.5U Active CN218328757U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8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22953B2 (ja) 空気調和機用室内機
JP2010107103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2658104U (zh) 热管换热器及散热装置
CA2381291A1 (en) Intercooler
CN218328757U (zh) 一种空调高效过冷式冷凝器
CN104924893B (zh) 包括整合的辅助冷却器
WO2018025325A1 (ja) 室外ユニット、空気調和装置、及び、室外ユニットの取っ手の製造方法
CN216159688U (zh) 换热器
CN110671954B (zh) 一种换热器
CN105953608A (zh) 一种分流高效散热器
CN208155117U (zh) 换热器、换热设备及换热系统
CN218673320U (zh) 一种空冷换热器的组装结构
CN213261867U (zh) 冷凝器和空调
JP7137092B2 (ja) 熱交換器
CN2562158Y (zh) 一种围框式翅片管散热器
CN211204245U (zh) 一种天花机
CN218495173U (zh) 多面进风的换热机构及制冷空调机组、车载液冷源
WO2024046165A1 (zh) 空调装置
CN109579593A (zh) 翅片、热交换器、换热系统和空调器
CN214275957U (zh) 整洁且体积小的立柜式室内机
CN217737635U (zh) 一种风幕柜用超窄式风道
CN209184916U (zh) 一种风冷板及风冷板插件
CN218627362U (zh) 风冷式热交换器模块
KR100584770B1 (ko) 라디에이터와 응축기가 일체로 구성된 일체형 열교환기
CN211204965U (zh)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换热系统及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