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72317U - 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72317U
CN217172317U CN202123329962.6U CN202123329962U CN217172317U CN 217172317 U CN217172317 U CN 217172317U CN 202123329962 U CN202123329962 U CN 202123329962U CN 217172317 U CN217172317 U CN 217172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perative
slide rail
sliding
control mechanism
ai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299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湖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angweihua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angweihua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angweihua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angweihua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299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72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72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72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包括:协同送料模组和夹爪模组;协同送料模组包括:协同控制机构、协同进料机构以及设在协同控制机构上的协同出料机构;协同进料机构靠近协同控制机构且避让协同出料机构设置;夹爪模组包括:位移控制机构和设在位移控制机构上的夹爪机构;位移控制机构靠近协同控制机构设置,夹爪机构对应协同控制机构的上方位置设置;协同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协同出料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位移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夹爪机构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新的架构设计,使电容送料设备在工作的同时,便于电容生产加工流程线对于其他电容的加工或协同处理,极大减少了流程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送料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电容生产加工流程中,电容的取料和送料为一线化的,即在完成一个电容的送料后,电容的加工流程线只能等待电容送料设备复位后再进行其他的电容加工或下一个电容的送料动作,这种流程间的损耗会极大的降低电容的加工和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电容送料设备为一线化,且这种一线化的设计会产生一定的流程损耗,同时会极大的降低电容的加工和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包括:
协同送料模组和夹爪模组;
所述协同送料模组包括:协同控制机构、协同进料机构以及设在所述协同控制机构上的协同出料机构;所述协同进料机构靠近所述协同控制机构且避让所述协同出料机构设置;
所述夹爪模组包括:位移控制机构和设在所述位移控制机构上的夹爪机构;所述位移控制机构靠近所述协同控制机构设置,所述夹爪机构对应所述协同控制机构的上方位置设置;
所述协同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协同出料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所述位移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夹爪机构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协同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滑轨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上的第一滑块;
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一滑轨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气缸靠近所述第一滑轨设置,且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滑块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连接座。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协同出料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气缸、第二滑块、第二滑轨及固定在所述第二滑轨上的工件出料座;
所述第二支撑板水平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二滑块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表面,且所述第二滑块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滑轨水平且可滑动的设在所述滑槽内,且所述第二滑轨在水平方向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滑轨设置;
所述工件出料座设在所述第二滑轨的首端,所述第二气缸平行于所述第二滑轨且远离所述工件出料座设置;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与所述工件出料座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滑轨沿所述滑槽滑动。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远离所述第一气缸的侧壁上设有一对第一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之间设有一段距离;所述第二滑轨上靠近所述第二滑轨的中部位置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一侧对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之间的位置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协同进料机构包括:第三气缸、第三滑轨、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三滑轨上的第三滑块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三滑块顶部的工件进料座;
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三滑轨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滑轨设置;所述第三滑轨靠近所述第一滑轨设置,所述第三气缸靠近所述第三滑轨设置;
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三滑块一侧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用于带动所述第三滑块沿所述第三滑轨滑动;
所述工件进料座齐平于所述工件出料座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工件出料座靠近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端上表面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的传感探头朝向所述工件出料座的中心处设置;
所述协同送料模组还包括传感机构,所述传感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滑轨设在所述第三滑轨的另一侧,且所述传感机构分别对应所述工件出料座以及所述工件进料座设置;
所述传感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二光电传感器和第三光电传感器;
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均齐平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设置;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对应远离所述第一气缸的所述第一滑轨一端设置,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对应所述第三滑轨的中部区域设置;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的传感探头均水平朝向所述第三滑轨的上方位置设置;
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均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的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一气缸的控制器均与所述第三气缸的控制器通信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板和固定架;
所述第一支撑板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一气缸均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后表面;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三滑轨均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板高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
所述固定架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表面设置;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均设在所述固定架顶部,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工件进料座以及所述工件出料座之间均设有一段距离。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位移控制机构包括:支撑件、竖直设在所述支撑件上的第四滑轨和第四气缸、滑动安装在所述第四滑轨上的第四滑块、固定在所述第四滑块上的模组连接座以及安装在所述模组连接座上的直线模组;
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后表面设置,所述第四气缸活塞杆与所述第四滑块一侧连接,所述第四气缸用于带动所述第四滑块沿所述第四滑轨滑动;
所述直线模组平行于所述第一滑轨设置,且所述直线模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位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夹爪机构包括:电动夹爪;所述电动夹爪竖直朝下设置,且所述电动夹爪通过夹爪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直线模组上对应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区域的上方位置;所述直线模组用于带动所述电动夹爪在水平方向上位移。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滑轨有两个,每个所述第一滑轨上均设有所述第一滑块,所述连接座与两个所述第一滑轨上的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后表面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滑轨之间且远离所述第一气缸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平行的缓冲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新的架构设计,使电容送料设备在工作的同时,便于电容生产加工流程线对于其他电容的加工或协同处理,且在电容送料设备复位时,继续进行电容的送料,减少了极大的流程损耗,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提高了电容的加工和生产效率,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协同送料模组在出料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协同送料模组在进料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01、第一气缸;102、第一滑轨;103、第一滑块;104、连接座;201、第二支撑板;202、第二气缸;203、第二滑块;204、第二滑轨;205、工件出料座;206、第一限位块;207、第二限位块;301、第三气缸;302、第三滑轨;303、第三滑块;304、工件进料座;305、第一光电传感器;306、第二光电传感器;307、第三光电传感器;401、第一支撑板;402、固定架;403、支撑件;404、第四滑轨;405、第四气缸;406、第四滑块;407、模组连接座;408、直线模组;501、电动夹爪;502、缓冲件;503、夹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包括:协同送料模组和夹爪模组;
所述协同送料模组包括:协同控制机构、协同进料机构以及设在所述协同控制机构上的协同出料机构;所述协同进料机构靠近所述协同控制机构且避让所述协同出料机构设置;所述夹爪模组包括:位移控制机构和设在所述位移控制机构上的夹爪机构;所述位移控制机构靠近所述协同控制机构设置,所述夹爪机构对应所述协同控制机构的上方位置设置;所述协同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协同出料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所述位移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夹爪机构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具体的,所述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板401和固定架402;所述第一支撑板401竖直设置,所述固定架402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401的前表面设置;通过第一支撑板401和固定架402的设置,可以使本装置中的协同控制机构、协同进料机构和协同出料机构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并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协同控制机构包括: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401后表面的第一气缸101和第一滑轨102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102上的第一滑块103;所述第一气缸101和所述第一滑轨102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气缸101靠近所述第一滑轨102设置,且所述第一气缸101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滑块103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气缸101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滑块103沿所述第一滑轨102滑动;所述第一滑块103上设有连接座10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轨102有两个,每个所述第一滑轨102上均设有所述第一滑块103,所述连接座104与两个所述第一滑轨102上的所述第一滑块103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401后表面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滑轨102之间且远离所述第一气缸101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102平行的缓冲件502;通过设置两个第一滑轨102,使协同控制机构的位移控制更加稳定,通过设置缓冲件502,使第一气缸101的活动进程控制更加平稳。
具体的,所述协同出料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板201、第二滑轨204、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201上的第二气缸202和第二滑块203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滑轨204上的工件出料座205;所述第二支撑板201通过连接件水平安装在所述连接座104上,连接件包括但不限于螺栓和螺丝组合,所述第二支撑板201高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01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板201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01设置;所述第二滑块203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滑轨204水平且可滑动的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二滑轨204在水平方向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滑轨102设置,所述第二气缸202平行且靠近所述第二滑轨204设置,同时所述第二气缸202远离所述工件出料座205设置;所述工件出料座205设在所述第二滑轨204的首端;所述第二气缸202活塞杆与所述工件出料座205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气缸202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滑轨204沿所述滑槽滑动;对应的,协同出料机构的设计,在另一水平方向上通过工件出料座205来进行电容工件的出料承载和出料传送,同时保证与协同进料的互不干涉;通过协同控制机构与协同出料机构的联动,完成对于电容的出料动作。
具体的,所述第二支撑板201上远离所述第一气缸101的侧壁上设有一对第一限位块206,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206之间设有一段距离;所述第二滑轨204上靠近所述第二滑轨204的中部位置设有第二限位块207;所述第二限位块207一侧对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206之间的位置设置;通过两个第一限位块206以及一个第二限位块207的设计,进而对第二滑轨204的滑动进程进行更加精准的控制,限制第二滑轨204的位移距离,进而完成更加精准的电容出料控制。
具体的,所述协同进料机构包括: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401前表面的第三气缸301和第三滑轨302、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三滑轨302上的第三滑块303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三滑块303顶部的工件进料座304;
所述第三气缸301和所述第三滑轨302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滑轨102设置;所述第三滑轨302靠近所述第一滑轨102设置,所述第三气缸301靠近所述第三滑轨302设置;所述第三气缸301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三滑块303一侧连接;所述第三气缸301用于带动所述第三滑块303沿所述第三滑轨302滑动;所述工件进料座304齐平于所述工件出料座205设置;通过第一支撑板401的设计,使本装置更加紧凑,对于数控机床的空间占用更小,提高了设备的精密性,同时使协同进料机构、协同控制机构以及协同出料机构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提高了本装置的适用性。
具体的,所述工件出料座205靠近所述第二限位块207的一端上表面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305;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305的传感探头朝向所述工件出料座205的中心处设置;所述协同送料模组还包括传感机构,所述传感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滑轨102设在所述第三滑轨302的另一侧位置,且所述传感机构分别对应所述工件出料座205以及所述工件进料座304设置;所述传感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二光电传感器306和第三光电传感器307;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306和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307均设在所述固定架402顶部,所述固定架402与所述工件进料座304以及所述工件出料座205之间均设有一段距离;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306和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307均齐平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305设置;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306对应远离所述第一气缸101的所述第一滑轨102一端设置,第二光电传感器306在本装置位于出料状态时,用于检测工件出料座205上的工件,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307对应所述第三滑轨302的中部区域设置,第三光电传感器307在本装置位于出料状态时,用于检测工件进料座304上的工件;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306和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307的传感探头均水平朝向所述第三滑轨302的上方位置设置;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305、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306均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缸101和所述第二气缸202的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307以及所述第一气缸101的控制器均与所述第三气缸301的控制器通信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连接包括但不限于红外传输连接、蓝牙传输连接或以太网传输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光电传感器305、第二光电传感器306和第三光电传感器307,进而与第一气缸101、第二气缸202和第三气缸301进行相互的控制,达到不间断的协同配合,使电容的出料和进料成为一体化流程,极大的提高电容传输效率。
具体的,所述位移控制机构包括:支撑件403、设在所述支撑件403上的第四滑轨404和第四气缸405、滑动安装在所述第四滑轨404第四滑块406、固定在所述第四滑块406上的模组连接座407以及安装在所述模组连接座407上的直线模组408;所述支撑件403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401的后表面设置,所述第四滑轨404和所述第四气缸405均竖直设置;所述第四气缸405活塞杆与所述第四滑块406一侧连接,所述第四气缸405用于带动所述第四滑块406沿所述第四滑轨404滑动;所述直线模组408平行于所述第一滑轨102设置,且所述直线模组408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板401的上方位置;通过设置位移控制机构,进而对抓取电容工件的夹爪进行位移控制,进而提高了本装置的灵活性。
具体的,所述夹爪机构包括:电动夹爪501;所述电动夹爪501竖直朝下设置,且所述电动夹爪501通过夹爪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直线模组408上对应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306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01之间区域的上方位置;所述直线模组408用于带动所述电动夹爪501在水平方向上位移;在本实施例中,电动夹爪501的的两个夹齿上均设有适配电容工件的夹持件503,进而提高本装置的夹持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本装置的出料状态为图2中的状态,此时第二气缸202控制工件出料座205与第二光电传感器306对位,并等待电动夹爪501送来电容工件;同时第三气缸301控制工件进料座304靠近工件出料座205设置,等待工件出料座205移出后与第二光电传感器306对位;
当电动夹爪501将加工完毕的电容放置在工件出料座205后,第一光电传感器305和第二光电传感器306相配合检测到传感信号,并发送至第一气缸101和第二气缸202;此时第二气缸202先拉动第二滑轨204,使工件出料座205向后即远离第二光电传感器306;当工件出料座205与工件进料座304互不干涉时,第一气缸101拉动第一滑块103,使第二支撑板201朝向第一气缸101移动,后续与电容出料生产线对位;对应的,在第一气缸101拉动第一滑块103时,同步的第三气缸301控制工件进料座304与第二光电传感器306对位,进而使工件进料座304移动至图2中原本工件出料座205的位置,如图3所示,即本装置的进料状态;此时电动夹爪501夹取工件进料座304上的电容模具,送去加工线进行加工;最终,通过同步的控制,实现进料和出料的协同控制,极大的提高了电容的加工和传输效率;且通过本装置中第一支撑板401的设计,使本装置的精密性和紧凑性更强,提高本装置的适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协同送料模组和夹爪模组;
所述协同送料模组包括:协同控制机构、协同进料机构以及设在所述协同控制机构上的协同出料机构;所述协同进料机构靠近所述协同控制机构且避让所述协同出料机构设置;
所述夹爪模组包括:位移控制机构和设在所述位移控制机构上的夹爪机构;所述位移控制机构靠近所述协同控制机构设置,所述夹爪机构对应所述协同控制机构的上方位置设置;
所述协同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协同出料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所述位移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夹爪机构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协同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气缸(101)、第一滑轨(102)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102)上的第一滑块(103);
所述第一气缸(101)和所述第一滑轨(102)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气缸(101)靠近所述第一滑轨(102)设置,且所述第一气缸(101)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滑块(103)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气缸(101)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滑块(103)沿所述第一滑轨(102)滑动;所述第一滑块(103)上设有连接座(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协同出料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板(201)、第二气缸(202)、第二滑块(203)、第二滑轨(204)及固定在所述第二滑轨(204)上的工件出料座(205);
所述第二支撑板(201)水平安装在所述连接座(104)上,所述第二滑块(203)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201)上表面,且所述第二滑块(203)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滑轨(204)水平且可滑动的设在所述滑槽内,且所述第二滑轨(204)在水平方向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滑轨(102)设置;
所述工件出料座(205)设在所述第二滑轨(204)的首端,所述第二气缸(202)平行于所述第二滑轨(204)且远离所述工件出料座(205)设置;所述第二气缸(202)活塞杆与所述工件出料座(205)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气缸(202)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滑轨(204)沿所述滑槽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板(201)上远离所述第一气缸(101)的侧壁上设有一对第一限位块(206),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206)之间设有一段距离;所述第二滑轨(204)上靠近所述第二滑轨(204)的中部位置设有第二限位块(207);所述第二限位块(207)一侧对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206)之间的位置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协同进料机构包括:第三气缸(301)、第三滑轨(302)、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三滑轨(302)上的第三滑块(303)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三滑块(303)顶部的工件进料座(304);
所述第三气缸(301)和所述第三滑轨(302)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滑轨(102)设置;所述第三滑轨(302)靠近所述第一滑轨(102)设置,所述第三气缸(301)靠近所述第三滑轨(302)设置;
所述第三气缸(301)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三滑块(303)一侧连接;所述第三气缸(301)用于带动所述第三滑块(303)沿所述第三滑轨(302)滑动;
所述工件进料座(304)齐平于所述工件出料座(205)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件出料座(205)靠近所述第二限位块(207)的一端上表面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305);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305)的传感探头朝向所述工件出料座(205)的中心处设置;
所述协同送料模组还包括传感机构,所述传感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滑轨(102)设在所述第三滑轨(302)的另一侧,且所述传感机构分别对应所述工件出料座(205)以及所述工件进料座(304)设置;
所述传感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二光电传感器(306)和第三光电传感器(307);
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306)和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307)均齐平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305)设置;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306)对应远离所述第一气缸(101)的所述第一滑轨(102)一端设置,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307)对应所述第三滑轨(302)的中部区域设置;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306)和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307)的传感探头均水平朝向所述第三滑轨(302)的上方位置设置;
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305)、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306)均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缸(101)和所述第二气缸(202)的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307)以及所述第一气缸(101)的控制器均与所述第三气缸(301)的控制器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板(401)和固定架(402);
所述第一支撑板(401)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一滑轨(102)和所述第一气缸(101)均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401)的后表面;所述第三气缸(301)和所述第三滑轨(302)均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401)的前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板(201)高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01)设置;
所述固定架(402)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401)的前表面设置;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306)和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307)均设在所述固定架(402)顶部,所述固定架(402)与所述工件进料座(304)以及所述工件出料座(205)之间均设有一段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移控制机构包括:支撑件(403)、竖直设在所述支撑件(403)上的第四滑轨(404)和第四气缸(405)、滑动安装在所述第四滑轨(404)上的第四滑块(406)、固定在所述第四滑块(406)上的模组连接座(407)以及安装在所述模组连接座(407)上的直线模组(408);
所述支撑件(403)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401)的后表面设置,所述第四气缸(405)活塞杆与所述第四滑块(406)一侧连接,所述第四气缸(405)用于带动所述第四滑块(406)沿所述第四滑轨(404)滑动;
所述直线模组(408)平行于所述第一滑轨(102)设置,且所述直线模组(408)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板(401)的上方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爪机构包括:电动夹爪(501);所述电动夹爪(501)竖直朝下设置,且所述电动夹爪(501)通过夹爪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直线模组(408)上对应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306)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01)之间区域的上方位置;所述直线模组(408)用于带动所述电动夹爪(501)在水平方向上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轨(102)有两个,每个所述第一滑轨(102)上均设有所述第一滑块(103),所述连接座(104)与两个所述第一滑轨(102)上的所述第一滑块(103)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401)后表面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滑轨(102)之间且远离所述第一气缸(101)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102)平行的缓冲件(502)。
CN202123329962.6U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 Active CN217172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29962.6U CN217172317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29962.6U CN217172317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72317U true CN217172317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31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29962.6U Active CN217172317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72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82035U (zh) 一种具有高精准度针脚裁切功能的电容自动化装配设备
CN210464408U (zh) 高效相对应平面尺寸度检测结构
CN217172317U (zh) 一种多动力源协同作用的电容传输装置
CN210004957U (zh) 一种钢管长度在线检测装置
CN212923325U (zh) 一种二极管极性检测供料器
CN216245917U (zh) 衬套通止规及高度检测机
CN216264376U (zh) 一种用于汽车门把手装配、检测以及拧螺丝的装置
CN202498165U (zh) 夹紧顶料机构
CN210731045U (zh) 一种移动式尾顶
CN210535520U (zh) 一种电容器盖板组装设备
CN111928803A (zh) 一种可自动筛选的马达铁芯封装检测装置
CN219233845U (zh) 一种钣金加工用冷墩机的定位装置
CN202358674U (zh) 直棒精密自动送料装置
CN212674104U (zh) 一种可自动筛选的马达铁芯封装检测装置
CN217070480U (zh) 夹持机构及悬挂梁用冲孔工作台
CN113428643B (zh) 一种立柱桩料仓自动取放料装置
CN217315253U (zh) 折弯机用上模夹具
CN215320906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汽车自制斜楔压料模具
CN217280699U (zh) 一种应用于封帽机的精密定位机构
CN221528472U (zh) 一种dr检测装置
CN218081663U (zh) 一种数控平板自动给料机构
CN217991795U (zh) 一种圆管倒角机用进料装置
CN215470687U (zh) 一种智能生产线用液压夹具
CN219417409U (zh) 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
CN212947234U (zh) 一种磨床加工用导轨式尾座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