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9328U - 一种打标印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标印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99328U
CN217099328U CN202220778644.3U CN202220778644U CN217099328U CN 217099328 U CN217099328 U CN 217099328U CN 202220778644 U CN202220778644 U CN 202220778644U CN 217099328 U CN217099328 U CN 217099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rking
printing
movable
sensing uni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786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xiaoq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xiaoq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xiaoq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xiaoq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7864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99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99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99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cree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打标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标印刷设备。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活动设置有活动端,所述第一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活动端位置的第一感应单元和第二感应单元;所述活动端处设置有移动抓取机构;所述固定架一侧设置有储料架,所述储料架与所述移动抓取机构相匹配;所述固定架另一侧设置有洗烘部和印刷组件,所述固定架与洗烘部,以及洗烘部与印刷组件之间,均设置有传送件。针对上料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自动化打标印刷,且能够更好地帮助操作者判断还未打标物料的存量,以及时无误地提醒操作者补充物料。

Description

一种打标印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打标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标印刷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在产品表面印刷商标等标识,而一般的标识印刷过程中,会更多地依靠人工实现被印刷物料的上料、摆放、固定以及最终的印刷打标。由于这些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导致工作效率较低。尤其是上料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时刻关注还未打标物料的存量,及时补充物料,以防止设备无法连贯工作,依靠人力观察,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造成设备不必要的停顿,从而影响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料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标印刷设备,它可以利用自身结构,实现自动化打标印刷,且能够更好地帮助操作者判断还未打标物料的存量,以及时无误地提醒操作者补充物料。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打标印刷设备,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活动设置有活动端,所述第一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活动端位置的第一感应单元和第二感应单元;所述活动端处设置有移动抓取机构;所述固定架一侧设置有储料架,所述储料架与所述移动抓取机构相匹配;所述固定架另一侧设置有洗烘部和印刷组件,所述固定架与洗烘部,以及洗烘部与印刷组件之间,均设置有传送件。
可选地,所述移动抓取机构包括升降部,所述升降部设置于所述活动端上,所述升降部的输出端与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的输出端设置有抓取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抓取部包括用于感应被印刷件的第三感应单元。
可选地,所述抓取部还包括真空吸盘。
可选地,所述印刷组件包括托板,所述托板上设置有夹持部和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夹持部相匹配;所述托板一侧设置有打标部。
可选地,所述托板通过铰接部转动设置于机架上;还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托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杆件,所述杆件端部设置有滚动件,所述滚动件与所述托板滚动接触。
可选地,所述夹持部包括设置于托板上的槽口,所述槽口上设置有第一夹持板,还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动力件输出端连接,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所述槽口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所述第一夹持板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打标部包括压块,所述压块一端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动力部连接;所述压块另一端设置有储容部,所述储容部一侧设置有印刷网板,所述印刷网板通过安装架与所述定位部连接;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弹性件。
可选地,所述压块上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一端与所述储容部连通,所述导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部。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自动化打标印刷,且可以更好地帮助操作者判断还未打标物料的存量,以及时无误地提醒操作者补充物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打标印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印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印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印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打标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上料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上料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方便而设置,并没有特定的限定作用,均为泛指,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定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同一实施例中的多个技术方案,以及不同实施例的多个技术方案之间,可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新的不存在矛盾或冲突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7,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打标印刷设备,包括固定架200,所述固定架200上设置有第一支架201,所述第一支架201上活动设置有活动端203,所述第一支架201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活动端203位置的第一感应单元211和第二感应单元212;所述活动端203处设置有移动抓取机构;所述固定架200一侧设置有储料架204,所述储料架204与所述移动抓取机构相匹配;所述固定架200另一侧设置有洗烘部400和印刷组件,所述固定架200与洗烘部400,以及洗烘部400与印刷组件之间,均设置有传送件。
本实施例的一种打标印刷设备,用于实现被印刷件表面的印刷打标作业,例如用于对菜刀表面,进行商标等标识物的电化学印刷。
本实施例中,利用储料架204实现被印刷件的储料。利用活动端203以及移动抓取机构等相关结构的配合实现上料,上料作业时,活动端203带动移动抓取机构,在被印刷件堆放而成的物料堆中逐个抓取被印刷件,活动端203与移动抓取机构的配合,将抓取的被印刷件自物料堆移动至传送带等传送件上,被运往下一道工序。被印刷件移动的过程中,移动抓取机构还可对被印刷件的姿态进行进一步调整,即通过实现移动抓取机构的平移和旋转,进一步实现被印刷件的平移和旋转,例如调整被印刷件摆放角度或摆放位置等,进而有助于后续印刷组件对被印刷件的印刷。本实施例设置有洗烘部400,由于本实施例的一种打标印刷设备,需要实现对被印刷件的印刷打标作业,当被印刷件表面不够洁净,存在污渍等情况时,会导致印刷打标效果不好。例如在金属电化学打标的过程中,若被印刷件表面存在水渍,水渍有可能导致电解液的浓度发生变化,也容易将电解液导流至非印刷区域,从而影响打标效果。因此,需要设置洗烘部400,以利用洗烘部400,实现被印刷件表面的洁净干燥,进而实现更好的打标印刷效果。
本实施例中,固定架200作为机架的一部分,用于实现上料相关机构的安装设置。固定架200上设置有第一支架201,第一支架201上的活动端203沿第一支架201的延伸方向活动,可想到的,第一支架201的延伸方向为被印刷件堆放位置与后续运输或加工工位,二者的连线方向。本实施例中,随着活动端203的移动,配合移动抓取机构的工作,实现了被印刷件自堆放区域向后续运输或加工工位的转运,进而实现被印刷件的上料作业。
本实施例的移动抓取机构,可以为多个传动机构的组合,例如升降机构与旋转机构的组合,并在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如机械爪、吸盘、夹片等抓取机构,以实现对物料的抓取,并对抓取后的物料进行升降或旋转,使被印刷件的姿态得以被调整至所需的状态,更好地实现被印刷件的上料作业。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01上还设置有第一感应单元211和第二感应单元212,以用于检测活动端203位置。基于活动端203沿第一支架201的延伸方向活动,可想到的,第一感应单元211和第二感应单元212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架201的两端,并与活动端203的行程相匹配。第一感应单元211和第二感应单元212的设置位置及设置方式可进一步控制活动端203的行程,进而控制被印刷件的转运行程。第一感应单元211的设置,应与被印刷件的堆放情况相关,即可通过第一感应单元211与活动端203的感应,实现被印刷件剩余量的判断,进而帮助操作者判断何时补充被印刷件。
第一感应单元211和第二感应单元212为位置传感器,可选为接触式传感器或非接触式传感器。
以接触式传感器为例,接触式传感器可选为行程开关或接触开关等,例如选用接触开关时,第一感应单元211和第二感应单元212可设置于第一支架201的两端,活动端203沿第一支架201的延伸方向进行活动时,第一感应单元211和第二感应单元212限定活动端203的活动行程,当活动端203触及接触开关时,则表明活动端203已活动至行程极限。
以非接触式传感器为例,非接触式传感器可选为电磁式、光电式等传感器。当活动端203为导电金属材质时,第一感应单元211和第二感应单元212可选用电感式接近开关,当活动端203接近时,活动端203内部产生涡流,活动端203反作用到电感式接近开关,使得电感式接近开关产生电信号,由此判断出被印刷件是否移近。同理,例如第一感应单元211和第二感应单元212选用光电式传感器时,当活动端203在第一支架201改变位置时,光电器式传感器接收到反射光后输出电信号,可以实现对活动端203位置的检测。
可想到的,根据实际需要,还可选择其余种类的接触式传感器或非接触式传感器作为第一感应单元211或第二感应单元212,并根据传感器的特性进行布置和组合,以实现对活动端203位置的感应。
以菜刀等刀具的上料为例,本实施例的上料工作方式如下:储料架204内,单个菜刀呈竖直放置,并在水平方向依次排布,构成一组菜刀组,菜刀组可并列堆放有多个,抓取机构的数量与菜刀组的数量相匹配,以同步实现多个菜刀的转运。上料工作时,活动端203靠近菜刀组,带动移动抓取机构靠近菜刀,菜刀被移动抓取机构抓取,转动部转动,带动菜刀由竖直放置的方式,变为水平放置,同时,活动端203向远离菜刀组方向活动,活动端203靠近第二感应单元212时,移动抓取机构放下菜刀,即可将菜刀转运至下一工位,完成菜刀的转运。该过程中,随着菜刀组中菜刀数量的减少,活动端203的行程逐渐变大,活动端203一端的路径端点逐渐靠近第一感应单元211,当接触第一感应单元211,或达到第一感应单元211设定的极限感应距离时,活动端203不再活动,此时即可提醒操作者进行菜刀的补充。即第一感应单元211的设置,应与被印刷件的堆放情况相关,可通过第一感应单元211与活动端203的感应,实现被印刷件剩余量的判断,进而帮助操作者判断何时补充被印刷件。
此外,上述打标印刷设备的工作过程中,极大地降低了人工的参与,且基于如传送带等的传送件的设置,使得本实施例的打标印刷设备,易于与自动生产流水线相适配,实现对被印刷件自动、连续的打标印刷作业,极大地提升了打标印刷效率,充分实现了打标印刷的自动化。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抓取机构包括升降部,所述升降部设置于所述活动端203上,所述升降部的输出端与第二支架202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02上设置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的输出端设置有抓取部连接。本实施例的移动抓取机构,用于配合活动端203的活动,以实现对被印刷件的抓取,并可以对抓取的被印刷件进行旋转,使被印刷件的姿态得以被调整至所需的状态,实现被印刷件的上料作业。
本实施例中,随着活动端203的移动,配合升降部、第二支架202、转动部以及抓取部的活动,实现了被印刷件自堆放区域向后续运输或加工工位的转运,进而实现被印刷件的上料作业。
活动端203上设置的升降部可以为气缸、直线电机或丝杠等装置,以通过气缸、直线电机或丝杠等装置带动第二支架202升降,进而带动抓取部抓取的被印刷件,在竖直方向进行移动,升降部可根据被印刷件重量,或被印刷件转运时的力矩、转矩特性,进行相应的选择。
第二支架202用于转动部和抓取部的安装设置,抓取部利用转动部实现自身的转动,以实现对被印刷件姿态的调整。转动部可以为回转气缸、电机等装置,转动部输出端的转动带动抓取部的转动。本实施例中的抓取部,可以为机械爪、吸盘等装置,可根据被印刷件的性质,以及被印刷件转运要求进行相应的选型。可想到的,第二支架202上的抓取部可设置有多个,且对应的转动部也相应设置有多个,多个转动部的输出端与多个抓取部对应装配,实现对多个被印刷件的同步抓取。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抓取部包括用于感应被印刷件的第三感应单元213。第三感应单元213用于感应抓取部与物料之间的位置关系,抓取部根据第三感应单元213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进行抓取,进而可实现抓取机构对物料准确的抓取。第三感应单元213可选取为各类传感器,可通过接触或接近的方式对物料的位置进行判断,可想到的,传感器的设置位置及方式可根据传感器的类型或物料的材质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当第三感应单元213选取为接触开关时,其工作方式为:随着活动端203的活动,抓取部逐渐靠近物料,直至物料与接触开关相接触,抓取部即可根据接触开关的电信号,判断与物料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合适,从而对物料实现抓取。
结合上述实施例,配合第一感应单元211的设置可判断物料的余量。由于物料堆放时呈现一定的规律,例如物料堆叠或平行放置时,物料沿堆放的方向具有一定厚度,随着物料的不断抓取,物料的厚度会逐渐降低,此时物料的抓取需要随物料的情况进行调整。以物料沿水平方向平行堆放的情况为例,第三检测单元213独立实现抓取部的引导作用,辅助抓取部抓取物料。物料不断减少,活动端203在第三检测单元213的引导下,行程也逐渐扩大,并逐渐靠近第一感应单元211,此时,物料与第一感应单元211可对应设置为:当物料完全取完时,活动端203最大行程恰好为活动端203与第一感应单元211的感应极限。由此,实现了第一感应单元211对物料的余量的判断。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抓取部还包括真空吸盘。当本实施例的一种打标印刷设备,用于表面光洁平整的物料时,可选用真空吸盘作为抓取部,实现物料的抓取。例如在面对菜刀等刀具的上料中,真空吸盘可通过在菜刀表面的吸附,实现对菜刀的抓取。且由于菜刀等刀具的特殊性,其刃口与机械爪等其他抓取机构的接触过程中,可能造成刃口或其他抓取机构的损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将抓取部优选为真空吸盘,更有益于如刀具等特殊物料的抓取。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印刷组件包括托板100,所述托板100上设置有夹持部和检测单元102,所述检测单元102与所述夹持部相匹配;所述托板100一侧设置有打标部。本实施例的印刷组件,可以对被印刷件进行夹持固定,再进行打标。本实施例中,在对被印刷件进行打标操作时,夹持部夹持被印刷件,托板100起到承载作用。在被印刷件完成打标操作后,夹持部松开被印刷件,即可便于被印刷件的取出。
本实施例的托板100上设置有夹持部,夹持部可以设置有多个,以同时实现多个被印刷件的夹持。夹持部可以为相对设置的夹板,或具有固定作用的簧片,或机械夹爪,或任意起到夹持固定作用的常用机械结构。夹持部可通过如电动力装置、液压装置、气动装置驱动,通过检测单元102判断被印刷件是否到位,以进一步控制夹持部对被印刷件进行夹持。检测单元102根据自身工况要求,在设置数量、设置位置和设置方式上与夹持部相匹配。
例如检测单元102可以为接触式传感器或非接触式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可选为行程开关或接触开关等,例如选用接触开关时,当被印刷件被运送至托板100上夹持部的合适位置时,接触开关设置于该位置附近,使被印刷件可以触及接触开关,则接触开关产生电信号,以实现对被印刷件是否到位的检测。同理,非接触式传感器可选为电磁式、光电式等传感器,例如选用光电式传感器时,当被印刷件被运送至托板100上夹持部的合适位置时,光电传感器产生电信号,可以实现对被印刷件是否到位的检测。
本实施例的打标部,用于实现对被印刷件的打标印刷,本实施例中的打标部可以为各类打标头配合传动机构实现,传动机构带动打标头对被印刷件进行打标,打标完成后传动机构驱动打标头远离被印刷件,由此实现连续打标印刷作业。一种实施方式中,打标部可用于实现金属电化学打标,即打标部包括电化学打标头。打标部的设置需要与托板100相适配,例如根据被印刷件结构或打标印刷位置的不同,托板100或打标部需要调整各自位置和倾斜角度,以实现被印刷件更好的打标操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打标印刷设备,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改进如下:所述托板100通过铰接部转动设置于机架上;还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托板100连接。本实施例中托板100与驱动部的设置,可实现打标完成后,被印刷件的卸料。本实施例中,托板100利用铰接部设置于机架等安装工位上,托板100通过铰接部实现自身翻转。基于驱动部的设置,托板100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翻转角度,以与打标部或被印刷件的印刷区域相适配,实现更好的打标印刷效果。当打标完成后,托板100翻转,使得被印刷件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滑落,
托板100的翻转通过驱动部实现,驱动部可以为气缸、液压缸等动力机构,或者由电机等动力机构及传动机构组合而成。例如驱动部为气缸时,气缸可设置于托板100下侧,气缸输出端的伸缩带动托板100的翻转;当驱动部为电机时,电机可设置于铰接部位置,电机输出轴与托板100相连,以通过输出轴的旋转带动托板100的翻转。此外,还可为其余常见机械结构驱动托板100,以实现托板100的翻转。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部包括杆件140,所述杆件140端部设置有滚动件141,所述滚动件141与所述托板100滚动接触。本实施例的驱动部用于为托板100提供动力,实现托板100的翻转,进而使得被印刷件自托板100上滑落,实现被印刷件的卸料。本实施例中的驱动部,可包括液压缸或气缸,或电机及相应传动机构构成的动力结构,动力结构与杆件140连接,带动杆件140活动,杆件140的一端又通过滚动件141与托板的底面接触,从而利用杆件140对托板100的推动,带动托板100的翻转,使得托板100在被印刷件进行打标印刷时保持水平,而在被印刷件完成打标印刷后实现倾斜,使被印刷件滑落实现卸料。
本实施例中,滚动件141的设置用于在杆件140推动托板100的过程中,防止二者卡死,且能够进一步减小杆件140与托板100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摩擦损耗,提升耐用性。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部可包括无杆气缸,无杆气缸的输出端与杆件140相连,杆件140端部的滚动件141为滚轮或轴承,滚轮或轴承与托板100滚动接触,杆件140位于托板100下侧,且与托板100之间存在夹角,通过杆件140的活动,从而推动托板100翻转。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夹持部包括设置于托板100上的槽口130,所述槽口130上设置有第一夹持板131,还包括活动板133,所述活动板133与动力件输出端连接,所述活动板133上设置有第二夹持板132,所述第二夹持板132与所述槽口130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夹持板132与所述第一夹持板131相匹配。本实施例的夹持部,利用第一夹持板131与第二夹持板132的相互靠近,实现对被印刷件的夹持作用。本实施例中,托板100上设置有若干槽口130,第一夹持板131设置于槽口130的边缘处,活动板133可以与托板100发生相对活动,使得活动板133上的第二夹持板132可以在槽口130内滑动,并与第一夹持板131配合,以实现对被印刷件的夹持作用。
本实施例中,动力件可以为气缸、液压缸等动力机构,或者由电机等动力机构及传动机构组合而成。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活动板133设置于托板100的下侧,动力件为无杆气缸,无杆气缸的输出端与活动板133连接,带动活动板133相对托板100活动,进而带动第二夹持板132活动。
本实施例中,槽口130可设置有多个,同理,第一夹持板131与第二夹持板132均可对应于槽口130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以实现同时夹持多个被印刷件,以提高本实施例的一种打标印刷设备的工作效率。
第一夹持板131与第二夹持板132的启动,根据检测单元102的检测信号确定,即当被印刷件放置到位时,检测单元102产生检测信号,检测信号可直接或间接驱动动力件工作,以控制第一夹持板131与第二夹持板132实现对被印刷件的夹持。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打标部包括压块301,所述压块301一端设置有定位部300,所述定位部300与动力部连接;所述压块301另一端设置有储容部302,所述储容部302一侧设置有印刷网板303,所述印刷网板303通过安装架304与所述定位部300连接;所述安装架304上设置有弹性件305。本实施例的打标部,可以在金属表面利用电解液的电化学反应实现印刷打标,并起到较好的电化学打标效果。本实施例中,定位部300用于实现打标部整体的设置,当本实施例的打标部通电时,打标部开始工作,动力部带动定位部300,向被印刷件逐渐靠近,随后印刷网板303与被印刷件相抵,定位部300继续运动,带动压块301和储容部302活动,向印刷网板303靠近,随后储容部302与印刷网板303相抵,储容部302存储的电解液受到压块301和印刷网板303的作用力被挤出,电解液充分浸润印刷网板303上的印模区域,随后电解液通电,完成一次对金属被印刷件的打标印刷工作。随后驱动部带动压块301回到初始位置,为保证储容部302与印刷网板303在打标部不工作时保持分开,在与印刷网板303相连的安装架304上设置有弹性件305,弹性件305利用储容部302与印刷网板303接近时产生的拉伸或压缩形变,积攒弹性势力,在打标部不工作时,利用弹性力使得储容部302与印刷网板303保持分开。
本实施例中的动力部,一般为气缸、液压缸等装置,动力部也可以为电机等动力件以及相应的连杆、齿轮齿条等的传动结构构成,以实现定位部300的活动,进而带动打标部整体的活动。
本实施例中的储容部302,为具有较好的吸水能力的物质,如海绵、纤维等物质,储容部302可以实现电解液的吸附作用,同时,储容部302需要在受到挤压后,可释放存储的电解液,使得印刷网板303处被电解液充分浸润,使得打标部得以进行电化学印刷作业。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305一般可选为弹簧、弹力带、弹性橡胶块等物质,弹性件305的设置可以使得打标部在连续进行印刷作业的过程中,印刷网板303与储容部302可以自动复位,即在相互接触后可以恢复至相互分离的状态。
弹性件305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以弹簧为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弹簧一端与安装架304连接,当弹簧另一端与位于安装架304一侧的压块301连接时,弹簧在印刷网板303与储容部302接触时被拉伸,拉伸积攒的弹性势能使得安装架304复位,从而带动印刷网板303与储容部302相互分离;或当弹簧另一端与安装架304另一侧的定位部300连接时,弹簧在印刷网板303与储容部302接触时被压缩,压缩积攒的弹性势能使得安装架304复位,从而带动印刷网板303与储容部302相互分离。同理,当弹性件305选择其他材料或结构时,可根据材料和结构被压缩或拉伸时产生的弹性力,进行弹性件305相应的布置。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压块301上设置有导管306,所述导管306一端与所述储容部302连通,所述导管306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部。为使得储容部302内始终存储有用于金属电化学打标用的电解液,本实施例在压块201上设置有与储容部302连通的导管306,利用导管306不断输送电解液,实现储容部302内电解液的补充。可想到的,导管306另一端与装有电解液的容器相连通,通过泵体或容器与储容部302之间势能差实现电解液的流通。导管306的一般采用柔性材质,以适应于打标作业时机构整体的活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导管306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部,实现电解液的流量控制,实现电解液受控制地流入储容部302内。流量调节部可选用如各类可控的流量阀,或采用如医用领域输液用的流量调节器,或其他容易获得的具有流量调节作用的装置或结构。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打标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活动设置有活动端,所述第一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活动端位置的第一感应单元和第二感应单元;所述活动端处设置有移动抓取机构;
所述固定架一侧设置有储料架,所述储料架与所述移动抓取机构相匹配;所述固定架另一侧设置有洗烘部和印刷组件,所述固定架与洗烘部,以及洗烘部与印刷组件之间,均设置有传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标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抓取机构包括升降部,所述升降部设置于所述活动端上,所述升降部的输出端与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的输出端设置有抓取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标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部包括用于感应被印刷件的第三感应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标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部还包括真空吸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标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组件包括托板,所述托板上设置有夹持部和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夹持部相匹配;所述托板一侧设置有打标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打标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通过铰接部转动设置于机架上;还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托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打标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杆件,所述杆件端部设置有滚动件,所述滚动件与所述托板滚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打标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设置于托板上的槽口,所述槽口上设置有第一夹持板,还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动力件输出端连接,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所述槽口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所述第一夹持板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打标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标部包括压块,所述压块一端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动力部连接;所述压块另一端设置有储容部,所述储容部一侧设置有印刷网板,所述印刷网板通过安装架与所述定位部连接;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弹性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打标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上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一端与所述储容部连通,所述导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部。
CN202220778644.3U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打标印刷设备 Active CN217099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78644.3U CN217099328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打标印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78644.3U CN217099328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打标印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99328U true CN217099328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77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78644.3U Active CN217099328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打标印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993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2871A (zh) * 2022-04-06 2022-06-28 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标印刷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2871A (zh) * 2022-04-06 2022-06-28 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标印刷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46145B (zh) 动力电池自动合芯贴胶机
CN217099328U (zh) 一种打标印刷设备
CN108987818A (zh) 全自动叠片机
CN205659865U (zh) 一种自动擦油设备
CN114672871A (zh) 一种打标印刷设备
CN217127595U (zh) 一种定位打标机构
CN212863152U (zh) 玻璃自动上料机翻转式抓取装置
CN213568408U (zh) 一种书壳上料输送装置
CN210307878U (zh) 一种柔性智能自动化排列系统
CN217263219U (zh) 一种上料机构
CN113335928B (zh) 电子烟外壳检测机
CN114182425A (zh) 一种手套整理装置
CN111873396A (zh) 电池正反面贴膜设备
CN209979661U (zh) 一次性耗材自动码垛加载装置
CN209065173U (zh) 一种铭板-纸分离装置
CN112847378A (zh) 取料系统的取料控制方法及装置、取料机构、烹饪机构
CN213861301U (zh) 自动取放件多角度移印机
CN220949892U (zh) 一种自动检测正反翻转机构
CN110509101A (zh) 一种用于主轴承盖加工的物料输送及自动上下料系统
CN116247273B (zh) 一种电池注液后称重、擦拭与打钉一体化装置
CN212964643U (zh) 一种外观检测用三体机
CN217411752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清洁装置
CN217457824U (zh) 电极片暂存板收纳机构
CN218558120U (zh) 一种包装纸盒印刷设备的放料装置
CN213149279U (zh) 柱状产品自动上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