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8752U - 一种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98752U
CN217098752U CN202220935241.5U CN202220935241U CN217098752U CN 217098752 U CN217098752 U CN 217098752U CN 202220935241 U CN202220935241 U CN 202220935241U CN 217098752 U CN217098752 U CN 217098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air
plate
discharging
heat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3524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宇
杨志国
张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gyuan Tianji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ngyuan Tianji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gyuan Tianjin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ngyuan Tianji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3524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98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98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987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凹口;所述壳体一侧设有一出料口;注塑模具主体,所述注塑模具主体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一侧,包括配合使用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顶部开设有成型槽;卸料板,所述卸料板倾斜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卸料板的高端与所述下模的一侧相连接,低端延伸至所述出料口;脱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设置于所述凹口内;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设置于所述注塑模具主体相对远离所述卸料板的一侧,用于将所述下模顶部的成型品推至所述卸料板,成型的产品通过卸料板向下滑动至封盖处,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且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具备较高的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零部件生产的过程中会通过注塑成型模具,使原料在模具的成型槽内成型。
但是成型后的产品(汽车零部件)具有一定的温度,现有的大多采用人工将成型槽内的产品取出卸料,该种方式一方面大大增加了人工劳动强度,具备一定危险性的同时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
本申请提供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凹口;所述壳体一侧设有一出料口;注塑模具主体,所述注塑模具主体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一侧;所述注塑模具主体包括配合使用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顶部开设有成型槽;卸料板,所述卸料板倾斜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卸料板的高端与所述下模的一侧相连接,低端延伸至所述出料口;脱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设置于所述凹口内,用于将成型品从所述成型槽内推出至所述下模顶部;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设置于所述注塑模具主体相对远离所述卸料板的一侧,用于将所述下模顶部的成型品推至所述卸料板。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脱模组件包括第一伸缩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伸缩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凹口内;所述第一伸缩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活动贯穿所述下模并延伸至所述成型槽内;所述成型槽内设有接触板;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与所述接触板相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推料组件包括第二伸缩驱动装置;所述第二伸缩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伸缩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有推板。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卸料板的高端至低端之间等间距设置有多组滚柱。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料口处设有一封盖。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安装有冷却组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引风装置;所述引风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引风装置的进气端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连接管相对远离所述引风装置的一端连接有抽气头;所述抽气头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抽气头具有两个抽气端;两个所述抽气端分别朝向所述成型槽和所述卸料板顶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外部还设有集热件;所述集热件具有进气端;所述集热件的进气端与所述引风装置的输出端相连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集热件包括集热壳,所述集热壳内设置有蛇形管,所述蛇形管顶端贯穿集热壳顶部后与所述引风装置输出端相连通,所述蛇形管的另一端贯穿集热壳底部,所述集热壳的一侧顶部设有进液管,另一侧底部设有出液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注塑模具主体、脱膜组件以及相应的推料组件和卸料板,在使用时,脱模组件将成型槽内的成型品推出至注塑模具主体下模的顶端,由推料组件将成型品由下模顶端推送至卸料板,成型品在卸料板上向下滑动至出料口处,本申请在对产品进行脱模时,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并且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具备较高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图1中局部A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中集热件剖视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壳体;2、注塑模具主体;3、第三伸缩驱动装置;4、底座;5、隔板;6、脱模卸料组件;61、脱模组件;62、推料组件;63、卸料板;64、封盖;65、冷却组件;611、接触板;612、防粘膜;613、连接板;614、第一伸缩驱动装置;615、触碰开启按钮;621、第二伸缩驱动装置;622、推板;651、抽气头;652、引风装置;653、集热件;6531、集热壳;6532、蛇形管;6533、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内底部设有底座4,所述底座4顶部开设有凹口;所述壳体1一侧设有一出料口;
注塑模具主体2,所述注塑模具主体2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一侧;所述注塑模具主体2包括配合使用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顶部开设有成型槽;
卸料板63,所述卸料板63倾斜地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卸料板63的高端与所述下模的一侧相连接,低端延伸至所述出料口;
脱模组件61,所述脱模组件61设置于所述凹口内,用于将成型品从所述成型槽内推出至所述下模顶部;
推料组件62,所述推料组件62设置于所述注塑模具主体2相对远离所述卸料板63的一侧,用于将所述下模顶部的成型品推至所述卸料板63。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为矩形的耐高温材料制成,在所述壳体1的前侧为中空并可拆卸设置密封壳门(图中未示出)进行封堵,在所述壳体1的左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内设置本领域中应用广泛的滤网,所述壳体1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三伸缩驱动装置3,所述第三伸缩驱动装置3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该装置属于现有设备,在此不做过多描述,在隔板5上开设有活动口用于使得成型后的产品进入壳体1内腔,壳体1的一侧带有出料口以便将成型的产品取出,所述脱膜组件61的成型槽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脱膜组件61的成型槽顶部紧贴于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推料组件62的推板622的底部与所述下模顶部齐平。
在使用过程中,当汽车零部件注塑完成之后,第三伸缩驱动装置会带动上模向上进行移动,此时脱膜组件会将成型的产品从成型槽内送至注塑模具主体的下模顶部,由推料组件将成型品由下模顶部推送至卸料板上,成型品在卸料板上自由滑动至出料口。
本申请提供的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模具主体装置,可实现使成型品在壳体内完成自动脱模,大大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具备较高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所述脱模组件61包括第一伸缩驱动装置614;所述第一伸缩驱动装置614安装在所述凹口内;所述第一伸缩驱动装置614的驱动端连接有连接板613;所述连接板613的顶部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活动贯穿所述下模并延伸至所述成型槽内;所述成型槽内设有接触板611;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与所述接触板611相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伸缩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下模的底部,所述第一伸缩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驱动装置为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通过支架设置在凹口侧部内壁;所述接触板的顶部设置有防粘膜,防粘膜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描述。
在使用过程中,当第一伸缩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伸长时,连接板位于凹口底部,当第一伸缩驱动装置的驱动端逐渐缩短时,会带动连接板向上进行运动,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杆,当连接板向上运动时,第二支撑杆也会随之一起运动,并且会将置于成型槽内防粘膜上的成型品向上推出至下模上。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所述推料组件62包括第二伸缩驱动装置621;所述第二伸缩驱动装置621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第二伸缩驱动装置621的驱动端连接有推板622。
具体的,所述第二伸缩驱动装置621的驱动端贯穿于所述壳体1并与所述推板622相连接,所述第二伸缩驱动装置621为电动伸缩杆,所述推板622上设有防粘膜612,所述推板622的底部与所述下模顶部齐平。
在使用过程中,电动伸缩杆带动推板将置于下模上的成型品推离下模。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所述卸料板63的高端至低端之间等间距设置有多组滚柱。
具体的,所述卸料板63表面的多组滚柱用于辅助成型品向下滑动卸料。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所述出料口处设有一封盖64。
具体的,在不出料时,封盖可使出料口处处于被封档状态。
进一步的请参考1所述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安装有冷却组件65。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所述冷却组件65包括引风装置652;所述引风装置652安装在所述壳体1外部;所述引风装置652的进气端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相对远离所述引风装置652的一端连接有抽气头651;所述抽气头651位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抽气头651具有两个抽气端;两个所述抽气端分别朝向所述成型槽和所述卸料板63顶部。
具体的,所述抽气头651呈Y型,所述第一抽气端固插设于隔板5上,所述第二抽气端朝向卸料板63顶部,所述抽气头651远离隔板5的一端通过输气管与引风装置652的进气端连接。
具体的,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壳体1的一侧,以便外界的气体进入,对成型后的产品进行降温,所述进风口内设置有本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滤网,以避免空气中的灰尘等进入内腔中,所述引风装置652属于现有技术,例如引风机,所述抽气头651具有两个抽气端,朝向于所述成型槽的抽气端通过隔板5进行固定,在凹口另一侧壁靠顶部的位置设有触碰开启按钮615,所述触碰开启按钮615用于对引风装置652进行开启,凹口底部内壁嵌设有触碰关闭按钮,所述触碰关闭按钮用于对引风装置652进行关闭。
在使用过程中,产品在成型槽内成型后,打开电动伸缩杆,此时电动伸缩杆的驱动端逐渐缩短时,会带动连接板向上运动,当连接板触到触碰开启按钮时,此时引风装置打开,将开始对位于接触板上成型品的热量吸进行吸收,当电动伸缩杆的驱动端伸长时,连接板会向下运动至凹口底部,此时连接板会触碰到凹口底部的触碰关闭按钮,此时引风装置会关闭,完成对成型品热量的吸收。
更进一步的,触碰关闭按钮和触碰开启按钮615均电性连接引风装置652,用于控制引风装置652的启闭。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3,所述壳体1的外部还设有集热件653;所述集热件653具有进气端;所述集热件653的进气端与所述引风装置652的出气端相连通。
具体的,集热壳6531内部装有温度较低的液体,集热壳6531的一侧带有加液口(图中未示出)。
在使用过程中,集热件的进气端将引风装置中的热气引入到集热壳内部。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3,所述集热件653包括集热壳6531,所述集热壳6531内设置有蛇形管6532,所述蛇形管6532一端贯穿所述集热壳6531顶部后与所述引风装置652出气端相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集热壳6531底部,所述集热壳6531的一侧顶部设有进液管,另一侧底部设有出液管6533。
具体的,集热壳的一侧设有进液管,将冷的液体送至集热壳内部,集热壳的内部设有蛇形管,集热壳的另一端设有出液管。
在使用过程中,集热壳将引风装置所吸收的热量送至蛇形管中,集热壳内部的液体进行流动,此时蛇形管中的热量与集热壳内的液体进行换热,换热之后的气体通过蛇形管排入空气,而液体则通过出液管流出,通过出液管流出的液体可进行重复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的工作原理,产品在成型槽内成型后,通过打开第一伸缩驱动装置614使得连接板613向上,直至连接板613向上接触到触碰开启按钮615,此时引风装置652打开,此时接触板611将成型的产品顶出成型槽,通过打开第二伸缩驱动装置621带动推板622使得接触板611上成型的产品脱离接触板611后移动至卸料板63处,成型的产品通过卸料板63向下滑动至封盖64处,在后续打开封盖64即可从出料口处取出成型的产品,而在成型的产品脱模卸料期间,抽气头651将成型的产品的热量抽出注入蛇形管6532内与集热壳6531内的液体换热后排出,通过出液管6533可排出具有一定温度的液体进行使用,降低使用能源消耗。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内底部设有底座(4),所述底座(4)顶部开设有凹口;所述壳体(1)一侧设有一出料口;
注塑模具主体(2),所述注塑模具主体(2)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一侧;所述注塑模具主体(2)包括配合使用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顶部开设有成型槽;
卸料板(63),所述卸料板(63)倾斜地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卸料板(63)的高端与所述下模的一侧相连接,低端延伸至所述出料口;
脱模组件(61),所述脱模组件(61)设置于所述凹口内,用于将成型品从所述成型槽内推出至所述下模顶部;
推料组件(62),所述推料组件(62)设置于所述注塑模具主体(2)相对远离所述卸料板(63)的一侧,用于将所述下模顶部的成型品推至所述卸料板(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组件(61)包括第一伸缩驱动装置(614);所述第一伸缩驱动装置(614)安装在所述凹口内;所述第一伸缩驱动装置(614)的驱动端连接有连接板(613);所述连接板(613)的顶部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活动贯穿所述下模并延伸至所述成型槽内;所述成型槽内设有接触板(611);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与所述接触板(61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62)包括第二伸缩驱动装置(621);所述第二伸缩驱动装置(621)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第二伸缩驱动装置(621)的驱动端连接有推板(6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63)的高端至低端之间等间距设置有多组滚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处设有一封盖(6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安装有冷却组件(6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65)包括引风装置(652);所述引风装置(652)安装在所述壳体(1)外部;所述引风装置(652)的进气端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相对远离所述引风装置(652)的一端连接有抽气头(651);所述抽气头(651)位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抽气头(651)具有两个抽气端;两个所述抽气端分别朝向所述成型槽和所述卸料板(63)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还设有集热件(653);所述集热件(653)具有进气端;所述集热件(653)的进气端与所述引风装置(652)的出气端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件(653)包括集热壳(6531),所述集热壳(6531)内设置有蛇形管(6532),所述蛇形管(6532)一端贯穿所述集热壳(6531)顶部后与所述引风装置(652)出气端相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集热壳(6531)底部,所述集热壳(6531)的一侧顶部设有进液管,另一侧底部设有出液管(6533)。
CN202220935241.5U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 Active CN217098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35241.5U CN217098752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35241.5U CN217098752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98752U true CN217098752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84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35241.5U Active CN217098752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987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098752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脱模卸料装置
CN218557836U (zh) 一种带有冷却系统的Tip头生产模具
CN215703839U (zh) 用于加工扫地机壳体的模具
CN216914699U (zh) 一种可预防顶出开裂的精密注塑模具
CN112707629B (zh) 一种横向挤压式液晶玻璃制造机及其制造方法
CN214137169U (zh) 一种设有真空排气结构的复杂外壳注塑模具
CN109228207A (zh) 路由器上盖的注塑模具及路由器上盖的注塑工艺
CN111745914A (zh) 一种注塑成型时可以排出存留气体的注塑模具装置
CN113071052A (zh) 一种注塑挤压成型设备
CN217265412U (zh) 一种玻璃杯生产用定型工装
CN217648815U (zh) 一种带有吹气顶出结构的管道模具
CN216329822U (zh) 一种内分型注塑成型模具
CN220030985U (zh) Eva注塑成型机
CN220129370U (zh) 一种氮气真空注塑模具
CN220661629U (zh) 一种注塑件的气体辅助注塑模具
CN212982774U (zh) 一种自动弹出脱模的玻璃瓶模具
CN218985533U (zh) 一种注塑产品快速脱模模具
CN216658784U (zh) 一种自动脱水口的注塑模具
CN212860252U (zh) 一种复合铸造式耐热滑块铸造模具
CN215969814U (zh) 一种医疗用内轮成型模具
CN220661567U (zh) 一种自散热效果好的洗衣机塑料件加工工具
CN220864676U (zh) 一种汽车注塑件取料装置
CN216635250U (zh) 一种可快速出料的散热型塑胶模具
CN219583460U (zh) 一种新型塑料注塑模具的顶出装置
CN215969848U (zh) 一种多流道防堵式塑料饰品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