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6759U - 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6759U
CN217086759U CN202123215126.5U CN202123215126U CN217086759U CN 217086759 U CN217086759 U CN 217086759U CN 202123215126 U CN202123215126 U CN 202123215126U CN 217086759 U CN217086759 U CN 217086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power battery
inner core
bracket
coll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1512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龙
李芳�
魏东
樊卫宇
匡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obo Rubber Prod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obo Rubber Prod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obo Rubber Prod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obo Rubber Prod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1512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6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6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6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总成及汽车,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该支架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车身的车身连接部,以及用于连接动力电池包的电池包连接部;车身连接部为间隔设于支架本体上的至少两个,车身连接部包括形成在支架本体上的安装孔,以及安装在安装孔中的连接衬套。该连接衬套包括外管、内芯,以及将外管和内芯连接在一起的衬套胶体,且外管过盈压装在安装孔中,内芯用于连接车身。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不仅可实现电池包在汽车中的安装;而且,通过在支架本体上设置连接衬套,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连接衬套中的衬套胶体吸收电池包的振动,从而可降低电池包损坏的风险。

Description

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总成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总成,以及具有该动力电池包安装总成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动力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装置,其自身工作性能及安装结构对动力电池包的使用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电池包一般通过螺栓直接连接于车身上,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通常会导致电池包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从而损坏电池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其用于电池包在汽车中的安装,并可缓冲电池包的振动而降低电池包损坏的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且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车身的车身连接部,以及用于连接动力电池包的电池包连接部;
所述车身连接部为间隔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上的至少两个,且所述车身连接部包括形成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安装孔,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的连接衬套;
所述连接衬套包括外管、内芯,以及将所述外管和所述内芯连接在一起的衬套胶体,且所述外管过盈压装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内芯用于连接车身。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上设有轴向贯穿的车身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的顶端伸出至所述支架本体外,并在所述内芯的顶端处设有上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上设有与所述车身连接孔贯通的上连接过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顶端设有抵接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外翻边,所述衬套胶体具有位于所述外翻边上的上缓冲胶体,所述上缓冲胶体与所述上限位板上下对应布置,而能够与所述上限位板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过孔处设有固连在所述上限位板上的焊接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的底端伸出至所述支架本体外,并在所述内芯的底端处设有下限位板,所述下限位板上设有与所述车身连接孔贯通的下连接过孔。
进一步的,所述下限位板的面向所述支架本体的一侧设有下缓冲胶体,所述下缓冲胶体与所述支架本体上下对应布置,而能够与所述支架本体抵接。
进一步的,至少在所述支架本体的两端处均设有所述车身连接部;和/或,
所述电池包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上的电池包连接孔,所述电池包连接孔为一个,或沿所述支架本体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通过车身连接部与车身的连接,以及电池包连接部与电池包的连接,可实现电池包在汽车中的安装;而且,通过在支架本体上设置连接衬套,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连接衬套中的衬套胶体吸收电池包的振动,从而可降低电池包损坏的风险。
另外,通过在内芯的顶端设置上限位板,可防止衬套胶体由内芯的顶端脱出。在外翻边上设置上缓冲胶体,该上缓冲胶体能够在电池包向上振动时与上限位板抵接,从而缓冲电池包的振动。设置焊接螺母,可便于本安装支架通过螺栓与车身支架连接。
此外,设置下限位板能够防止衬套胶体由内芯的底端脱出。通过设置下缓冲胶体,该下缓冲胶体能够在电池包向下振动时与支架本体抵接,从而缓冲电池包的振动。电池包连接部采用电池包连接孔,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安装总成,包括至少一对如上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
每对的两个所述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相对布置,并在两者之间限定出动力电池包安装空间。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汽车,所述汽车上通过上述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总成安装有动力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和动力电池包安装总成与上述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总成的应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本体;101、电池包连接孔;102、凹槽;
2、连接衬套;201、外管;2011、外翻边;202、衬套胶体;2021、上缓冲胶体;203、内芯;2031、顶端;2032、底端;204、上限位板;205、焊接螺母;206、下缓冲胶体;207、下限位板;
3、动力电池包。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其包括支架本体1,该支架本体1上设有用于连接车身的车身连接部,以及用于连接动力电池包3的电池包连接部。
其中,车身连接部为间隔设于支架本体1上的至少两个,车身连接部包括形成在支架本体1上的安装孔,以及安装在安装孔中的连接衬套2。该连接衬套2包括外管201、内芯203,以及将外管201和内芯203连接在一起的衬套胶体202,且外管201过盈压装在安装孔中,内芯203用于连接车身。
本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通过车身连接部与车身的连接,以及电池包连接部与电池包的连接,可实现电池包在汽车中的安装;而且,通过在支架本体1上设置连接衬套2,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连接衬套2中的衬套胶体202吸收电池包的振动,从而可降低电池包损坏的风险。
基于如上整体结构,本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参照图1至图3中所示,其整体呈长条形,而且,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支架本体1的两端均设有车身连接部,且为降低加工成本,本实施例中也仅在支架本体1的两端设有车身连接部。当然,除了仅在支架本体1两端设置车身连接部,也可在支架本体1的其他位置设置车身连接部。
为提高对动力电池包3的安装效果,如图1和图2中所示,支架本体1中间为实心的柱体,且该柱体的横截面具体为矩形或方形。而支架本体1两端的部分具体被构造成圆筒状,且该圆筒的外径大于支架本体1其他位置的宽度,以能够使得支架本体1的两端安装较大的连接衬套2。当然,除了将支架本体1的两端分别构造为圆筒状,亦可构造成矩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
由图3中所示,连接衬套2设于安装孔中,可实现对动力电池包3径向位移的限位,内芯203具体为圆筒状,并在内芯203上设有轴向贯穿的车身连接孔,以通过该车身连接孔实现支架本体1与车身之间的连接。另外,为提高使用效果,基于图3状态下所示,内芯203的顶端2031伸出至支架本体1外,并在内芯203的顶端2031处设有上限位板204,且在上限位板204上设有与车身连接孔贯通的上连接过孔。通过设置上限位板204,其可在动力电池包3因振动而向上移动时,能够与下述上缓冲胶体2021抵接,从而缓冲动力电池包3的振动,由此可降低损坏动力电池包3的风险。
而且,为提高对动力电池包3位移的限位效果,由图3中所示,上限位板204的中部外凸设置,以提高上限位板204的结构强度。此外,为便于支架本体1与车身连接,在上连接过孔处设有固连在上限位板204上的焊接螺母205。显然,除了设置焊接螺母205,当上限位板204的厚度较厚时,也可直接在上限位板204上设置螺纹孔。
本实施例中,为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仍参照图3中所示,内芯203的底端2032也伸出至支架本体1外,并在内芯203的底端2032处设有下限位板207,且在下限位板207上设有与车身连接孔贯通的下连接过孔。而且,为提高对动力电池包3的限位效果,下限位板207的中部也外凸设置,以提高其结构强度。
此外,如图3中所示,在下限位板207的面向支架本体1的一侧(也即图3状态下所示的上侧)设有下缓冲胶体206,该下缓冲胶体206与支架本体1上下对应布置。通过在下限位板207上设置下缓冲胶体206,可在动力电池包3因振动而向下移动时,能够与该下缓冲胶体206抵接,从而缓冲动力电池包3的振动,由此可降低损坏动力电池包3的风险。而且,为提高下缓冲胶体206的弹性,以提高对动力电池包3振动的缓冲效果,仍由图3中所示,在下缓冲胶体206靠近其边缘处形成有环形的沟槽。
如图3中所示,为提高使用效果,在外管201的顶端设有抵接在支架本体1上的外翻边2011,如此设置,不仅可便于指示连接衬套2安装到位,同时也可防止连接衬套2由支架本体1的顶端2031脱出。前述衬套胶体202具有位于该外翻边2011上的上缓冲胶体2021,该上缓冲胶体2021与上述上限位板204上下对应布置,以在动力电池包3振动时与上限位板204抵接,而缓冲动力电池包3的振动。
本实施例中,为提高对动力电池包3振动的缓冲效果,上缓冲胶体2021为沿衬套胶体202的周向设置的圆环状。而且,上缓冲胶体2021的横截面大致呈半圆形,以使上缓冲胶体2021具有较好的弹性。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缓冲胶体2021除了为沿衬套胶体202的周向连续的一个,亦可为沿衬套胶体202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此外,为便于安装,具体实施时,可将上限位板204、下限位板207与内芯203均焊接于一起,此时,可将下连接过孔设置较大,以能够插装内芯203。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将本安装支架置于车架的一侧,并通过螺栓依此穿过车架、内芯203后与焊接螺母205螺接,即可实现动力电池包3于汽车上的安装。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除了采用上述结构,也可将上限位板204和下限位板207通过一个U形件构造为一体结构,并在该一体结构上设置伸于支架本体1一侧的连接臂,此时通过螺栓仅将上限位板204和下限位板207相连,再通过螺栓连接车架和连接臂,也可实现支架本体1在汽车上的设置。
本实施例的电池包连接部具体包括设于支架本体1上的电池包连接孔101,其中,如图1和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包连接孔101具体为沿支架本体1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三个。而且,此三个电池包连接孔101优选沿支架本体1长度方向均布设置。可以理解的是,除了设置三个电池包连接孔101,亦可设置四个、五个,或者一个等其他数量的电池包连接孔101。
另外,由图2中所示,各电池包连接孔101的底端2032均内凹形成有与该电池包连接孔101连通的凹槽102,该凹槽102可用于容置螺栓的端部,亦可在动力电池包3上设置凸块,以将凸块容置于凹槽102中,而提高动力电池包3和支架本体1之间的连接效果。
本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将动力电池包3安装于汽车上后,可实现动力电池包3各方向的限位,同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能够缓冲动力电池包3的振动,从而可降低电池包损坏的风险;而且,通过设置上限位板204和下限位板电池包连接孔101,不仅能够缓冲动力电池包3的上下振动,同时也可有效防止衬套胶体202脱出安装孔,从而可提高动力电池包3与车身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安装总成,参照图4中所示,其包括一对实施例一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且每对的两个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相对布置,并在两者之间限定出动力电池包安装空间。而需要说明是,除了如图4中所示的仅设置一对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亦可在动力电池包3的另外两侧进一步设置一对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
本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总成,通过采用实施例一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能够缓冲动力电池包3的振动,而降低电池包损坏的风险。
此外,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汽车,该汽车通过上述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总成安装有动力电池包3。
本实施例的汽车,通过采用上述动力电池包安装总成安装动力电池包3,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能够降低动力电池包3损坏的风险,从而可使本汽车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架本体(1),且所述支架本体(1)上设有用于连接车身的车身连接部,以及用于连接动力电池包(3)的电池包连接部;
所述车身连接部为间隔设于所述支架本体(1)上的至少两个,且所述车身连接部包括形成在所述支架本体(1)上的安装孔,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的连接衬套(2);
所述连接衬套(2)包括外管(201)、内芯(203),以及将所述外管(201)和所述内芯(203)连接在一起的衬套胶体(202),且所述外管(201)过盈压装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内芯(203)用于连接车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芯(203)上设有轴向贯穿的车身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芯(203)的顶端(2031)伸出至所述支架本体(1)外,并在所述内芯(203)的顶端(2031)处设有上限位板(204),所述上限位板(204)上设有与所述车身连接孔贯通的上连接过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管(201)的顶端(2031)设有抵接在所述支架本体(1)上的外翻边(2011),所述衬套胶体(202)具有位于所述外翻边(2011)上的上缓冲胶体(2021),所述上缓冲胶体(2021)与所述上限位板(204)上下对应布置,而能够与所述上限位板(204)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连接过孔处设有固连在所述上限位板(204)上的焊接螺母(20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芯(203)的底端(2032)伸出至所述支架本体(1)外,并在所述内芯(203)的底端(2032)处设有下限位板(207),所述下限位板(207)上设有与所述车身连接孔贯通的下连接过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限位板(207)的面向所述支架本体(1)的一侧设有下缓冲胶体(206),所述下缓冲胶体(206)与所述支架本体(1)上下对应布置,而能够与所述支架本体(1)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所述支架本体(1)的两端处均设有所述车身连接部;和/或,
所述电池包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支架本体(1)上的电池包连接孔(101),所述电池包连接孔(101)为一个,或沿所述支架本体(1)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
9.一种动力电池包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一对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
每对的两个所述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相对布置,并在两者之间限定出动力电池包安装空间。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上通过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安装总成安装有动力电池包(3)。
CN202123215126.5U 2021-12-20 2021-12-20 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总成及汽车 Active CN217086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15126.5U CN217086759U (zh) 2021-12-20 2021-12-20 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总成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15126.5U CN217086759U (zh) 2021-12-20 2021-12-20 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总成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6759U true CN217086759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40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15126.5U Active CN217086759U (zh) 2021-12-20 2021-12-20 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总成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67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98774B2 (ja) 電動負圧ポンプの取付構造
CN205010322U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上安装支架组件
CN110978977A (zh) 一种纯电动车的电机总成悬置结构及悬置系统
CN215436611U (zh) 一种横梁总成、车架及车辆
CN217086759U (zh) 动力电池包安装支架、总成及汽车
CN101982330A (zh) 改进的载货汽车发动机前支承装置
CN209987708U (zh) 一种汽车控制臂总成
KR20120015196A (ko) 서스펜션용 부시
CN105270153A (zh) 发动机后悬置及四点式发动机悬置系统
CN212685213U (zh) 一种自对中的后电机悬置结构
CN111497940B (zh) 用于汽车、尤其电动汽车的副车架
CN211730962U (zh) 车用减震器安装结构
CN102658835A (zh) 一种中重型汽车转向机固定支架
KR101438336B1 (ko) 자동차용 서브프레임의 크로스멤버와 바디마운팅브라켓 결합구조
CN111332084A (zh) 减振器安装座、前悬架和车辆
CN202624329U (zh) 一种中重型汽车转向机固定支架
CN201824861U (zh) 改进的载货汽车发动机前支承装置
CN219277426U (zh) Esc模块固定支架和车辆
CN112599913B (zh) 电池包箱体下壳体挂点结构
CN217514977U (zh) 一种gcu隔振支架
CN215370075U (zh) 一种增程式轻卡的空气滤清器支架
CN214647534U (zh) 一种新型汽车用右悬置总成
CN216185482U (zh) 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CN219154569U (zh) 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
CN215204402U (zh) 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