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54569U - 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54569U CN219154569U CN202223449268.2U CN202223449268U CN219154569U CN 219154569 U CN219154569 U CN 219154569U CN 202223449268 U CN202223449268 U CN 202223449268U CN 219154569 U CN219154569 U CN 2191545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ross beam
- auxiliary frame
- subframe structure
- cross
-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侧边梁。第一横梁为冲压成型的板状结构,第一横梁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安装件;第二横梁为冲压成型的板状结构,第二横梁长度大于第一横梁;侧边梁为液压成型的圆管状结构,侧边梁呈对称设置有两条,两条侧边梁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组成框架式结构。将副车架设计成由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两条侧边梁组成的框架式结构,可以实现提前将动力总成预装在副车架上,提高装配效率,并且侧边梁用液压成型的圆管状结构代替冲压钣金件能够减少副车架整体的焊接点,力学结构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架构中,副车架是汽车底盘中的一个重要的部件,副车架是用于支承悬挂安装的支架,使悬挂通过副车架与车身连接。其主要用于支撑转向机、稳定杆前悬摆臂等部件。现有的副车架的主要结构为冲压钣金件,常见的有通过冲压钣金件焊接成的板状副车架和通过冲压钣金件焊接成的板状框式副车架,此类副车架无法提前和动力总成进行组装,需要上线后分别组装,装配效率低下,并且此类副车架焊接点较多,焊接点力学结构不稳定,容易产生断裂,冲压钣金件的抗弯折能力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将副车架设计成由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两条侧边梁组成的框架式结构,可以实现提前将动力总成预装在副车架上,提高装配效率,并且侧边梁用液压成型的圆管状结构代替冲压钣金件能够减少副车架整体的焊接点,力学结构更加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侧边梁。第一横梁为冲压成型的板状结构,第一横梁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安装件;第二横梁为冲压成型的板状结构,第二横梁长度大于第一横梁,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平行设置;侧边梁为液压成型的圆管状结构,侧边梁呈对称设置有两条,每条侧边梁的一端与第一横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梁连接,两条侧边梁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组成框架式结构。
将副车架设计成由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两条侧边梁组成的框架式结构,可以实现提前将动力总成预装在副车架上,提高装配效率,并且侧边梁用液压成型的圆管状结构代替冲压钣金件能够减少副车架整体的焊接点,力学结构更加稳定。框架式的结构更加轻便,圆管状侧边梁相较于冲压钣金件也更加便宜环保。
进一步的,安装件设置有两个车架安装孔。方便副车架与车体连接,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进一步的,侧边梁远离第一横梁的一端设置有一个车架安装孔,与安装件构成三点安装。三点安装能够使副车架与车体连接更加稳固。
进一步的,安装件设置有动力总成连接孔,动力总成连接孔设置于车架安装孔内侧。用于安装动力总成,能够将动力总成提前安装在副车架上,增加了副车架的集成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第二横梁中间位置设置有动力总成连接孔。用于安装动力总成,与安装件上的动力总成连接孔配合,能够将动力总成提前安装在副车架上,增加了副车架的集成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侧边梁设置有用于安装前悬摆臂的摆臂安装件,摆臂安装件分两部分设置于侧边梁。方便提前安装前悬摆臂,增加了副车架的集成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摆臂安装件之间设置有稳定杆,摆臂安装件对稳定杆起到定位作用。方便提前安装稳定杆,增加了副车架的集成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侧边梁与第二横梁的连接处设置有向外弯折的弧形段。使副车架更加贴合车体,优化了副车架的力学结构,提高了其横向抗力能力。
进一步的,第二横梁的两端设置有与侧边梁相适应的弧形区域。使第二横梁与侧边梁更加紧密的贴合,提高了副车架的整体性。
进一步的,两条侧边梁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通过焊接连接。增加了副车架整体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仅仅用来辅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说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第一横梁;11.安装件;
2.第二横梁;
3.侧边梁;31.摆臂安装件;
4.车架安装孔;
5.动力总成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方案”、“一些方案”、“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方案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方案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方案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方案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包括: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两条侧边梁3。将副车架做框架式设计满足了副车架轻量化的要求,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可以将动力总成提前预装到副车架上,提高装配的效率和精度。本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副车架是由板状横梁和管状侧边梁3构成,之所以仅将侧边梁3设计为圆管状,是因为横梁上的连接点较多,板状的横梁能使连接更加紧密稳固,侧边梁的连接点较少,替换为圆管状能够为动力总成的安装流出空间,并且力学性能更好,下面将对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第一横梁1为冲压成型的板状结构,第一横梁1并非规则的形状,其做出的异形化处理是为了方便与侧边梁3、车体、动力总成等部件连接,并达到一种优化的力学结构。如图,第一横梁1是由若干层冲压件叠放焊接而成,这是为了在保证轻量化和安装空间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第一横梁的力学性能。第一横梁1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安装件11;安装件11形状如图1所示,为不规则的向外延伸的支座形状,向外延伸是为了在车体与副车架之间预留出足够的空间用来安装动力总成,安装件11同时也与侧边梁接触,增加了安装件11的稳固性。
第二横梁2为冲压成型的板状结构,第二横梁2并非规则的形状,其做出的异形化处理是为了方便与侧边梁、车体、动力总成等部件连接,并达到一种优化的力学结构。如图,第二横梁2是由若干层冲压件叠放焊接而成,这是为了在保证轻量化和安装空间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第二横梁2的力学性能。第二横2梁长度大于第一横梁1,第一横梁1与第二横梁2平行设置;
侧边梁3为液压成型的圆管状结构,侧边梁3呈对称设置有两条,每条侧边梁3的一端与第一横梁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梁2连接,两条侧边梁3与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组成框架式结构。圆管型结构的侧边梁3无论是在抗拉或者抗压的性能上都优于钣金冲压件,并且圆管状的侧边梁3无需像板状梁一样将多层板材焊接,极大的降低了成本。两条侧边梁3与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通过焊接连接。增加了副车架整体的稳固性。侧边梁3与第二横梁2的连接处设置有向外弯折的弧形段。使副车架更加贴合车体,优化了副车架的力学结构,提高了其横向抗力能力。第二横梁2的两端设置有与侧边梁3相适应的弧形区域。使第二横梁2与侧边梁3更加紧密的贴合,提高了副车架的整体性。
安装件11设置有两个车架安装孔4。方便副车架与车体连接,有更好的力学性能。侧边梁3远离第一横梁1的一端设置有一个车架安装孔4,与安装件11构成三点安装,采用适配型号的螺栓将副车架与车体固定。三点安装能够使副车架与车体连接更加稳固。
安装件11设置有动力总成连接孔5,动力总成连接孔5设置于车架安装孔4内侧。用于安装动力总成,能够将动力总成提前安装在副车架上,增加了副车架的集成度,提高了装配效率。第二横梁2中间位置设置有动力总成连接孔5。用于安装动力总成,与安装11件上的动力总成连接孔5配合,形成三角形的固定布局,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能够将动力总成提前安装在副车架上,增加了副车架的集成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如图所示,侧边梁3设置有用于安装前悬摆臂的摆臂安装件31,摆臂安装件31为不规则形状的组件,摆臂安装件31分两部分设置于侧边梁3,两部分摆臂安装件31分别与前悬摆臂的两个连接点连接,也可根据不同型号的前悬摆臂更换不同的摆臂安装件31。方便提前安装前悬摆臂,增加了副车架的集成度,提高了装配效率。摆臂安装件31之间设置有稳定杆,摆臂安装件31对稳定杆起到定位作用。方便提前安装稳定杆,增加了副车架的集成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进行装配线装配前,将动力总成通过安装件11上的动力总成连接孔5与副车架进行预先集成,将前悬摆臂通过摆臂安装件31与副车架进行预先集成,同时加装稳定杆,再将集成后的模块进行流水线装配,极大的提高了装配效率。采用圆管状侧边梁3焊接结构,减少副车架片件数量,减轻总成重量,节约开发成本和周期。侧边梁3采用圆管梁液压成型工艺简单,无需焊接合成,结构整体,强度好,节约焊接能耗,不易产生异响等副车架常见故障。
将副车架设计成由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和两条侧边梁3组成的框架式结构,可以实现提前将动力总成预装在副车架上,提高装配效率,并且侧边梁3用液压成型的圆管状结构代替冲压钣金件能够减少副车架整体的焊接点,力学结构更加稳定。框架式的结构更加轻便,圆管状侧边梁3相较于冲压钣金件也更加便宜环保。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为冲压成型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横梁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安装件;
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为冲压成型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二横梁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平行设置;
侧边梁,所述侧边梁为液压成型的圆管状结构,所述侧边梁呈对称设置有两条,每条所述侧边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连接,两条侧边梁与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组成框架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设置有两个车架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梁远离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设置有一个车架安装孔,与所述安装件构成三点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设置有动力总成连接孔,所述动力总成连接孔设置于所述车架安装孔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中间位置设置有动力总成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梁设置有用于安装前悬摆臂的摆臂安装件,所述摆臂安装件分两部分设置于所述侧边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安装件之间设置有稳定杆,所述摆臂安装件对所述稳定杆起到定位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的连接处设置有向外弯折的弧形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侧边梁相适应的弧形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侧边梁与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通过焊接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49268.2U CN219154569U (zh) | 2022-12-22 | 2022-12-22 | 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49268.2U CN219154569U (zh) | 2022-12-22 | 2022-12-22 | 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54569U true CN219154569U (zh) | 2023-06-09 |
Family
ID=86640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449268.2U Active CN219154569U (zh) | 2022-12-22 | 2022-12-22 | 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54569U (zh) |
-
2022
- 2022-12-22 CN CN202223449268.2U patent/CN21915456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03284B (zh) | 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副车架 | |
CN210526646U (zh) | 后副车架及汽车 | |
CN219154569U (zh) | 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 | |
CN213948670U (zh) | 电动车 | |
CN217705967U (zh) | 一种微型汽车的悬架平台 | |
CN109638201B (zh) | 电池固定结构、电动车底盘和电动车 | |
CN212500011U (zh) | 一种车辆前座椅横梁安装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0912612U (zh) | 汽车多连杆型后副车架 | |
CN113147914A (zh) | 一种钢铝混合型前副车架结构 | |
CN218986758U (zh) | 前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 |
CN219257597U (zh) | 摩托车及其车体框架 | |
CN115195440B (zh) | 一种电池包后部安装点固定结构 | |
CN201604694U (zh) | 一种汽车后副车架 | |
CN218929575U (zh) | 一种汽车后副车架 | |
CN216783642U (zh) | 一种驾驶室白车身前围结构 | |
CN212373495U (zh) | 副车架的车身支撑工装和车辆 | |
CN216761905U (zh) |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扣式固定的钣金后横梁 | |
CN206344877U (zh) | 一种车架以及载货汽车 | |
CN201534567U (zh) | 一种汽车车身框型前部结构 | |
CN219029555U (zh) | 全地形车车架和全地形车 | |
CN210970635U (zh) | 电动汽车电机固定组合横梁 | |
CN216232557U (zh) | 一种电动车用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 |
CN212980445U (zh) | 一种分体式摩托车车架 | |
CN216861118U (zh) | 后簧固定支架总成 | |
CN220500914U (zh) | 车架和代步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