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0130U - 逃生窗、车体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逃生窗、车体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080130U CN217080130U CN202220384605.5U CN202220384605U CN217080130U CN 217080130 U CN217080130 U CN 217080130U CN 202220384605 U CN202220384605 U CN 202220384605U CN 217080130 U CN217080130 U CN 2170801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ow
- locking member
- locking
- side wall
- esca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逃生窗、车体及车辆。逃生窗包括本体,设置有第一锁紧件;第二锁紧件,适于可转动地设置于侧墙;驱动装置,适于带动第二锁紧件相对于第一锁紧件动作,以使第二锁紧件在锁紧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切换;在锁紧位置,第二锁紧件适于与第一锁紧件相互锁止以将窗本体安装于侧墙,在分离位置,第二锁紧件适于与第一锁紧件相互分离以使窗本体与侧墙相互分离。该逃生窗通过设置第一锁紧件、第二锁紧件以及驱动装置能够方便乘客实现对窗本体的拆装,而且后期维护时也能够显著降低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逃生窗、车体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轨道车辆等交通工具上普遍采用封闭车窗和水平推窗。在遇到意外紧急情况时,水平车窗开启空间最多只能达到车窗一半的面积,乘客不能及时的从狭窄的空间迅速逃生,而对于封闭车窗,虽然会设置安全锤,但敲碎的车窗在后期维修时,会增加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逃生窗,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逃生窗拆卸的缺陷,实现对逃生窗的高效拆装。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逃生窗,包括:
窗本体,设置有第一锁紧件;
第二锁紧件,适于可转动地设置于侧墙;
驱动装置,适于带动所述第二锁紧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锁紧件动作,以使所述第二锁紧件在锁紧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锁紧位置,所述第二锁紧件适于与所述第一锁紧件相互锁止以将所述窗本体安装于侧墙,在所述分离位置,所述第二锁紧件适于与所述第一锁紧件相互分离以使所述窗本体与侧墙相互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逃生窗,通过在窗本体上设置第一锁紧件,在侧墙上设置第二锁紧件,并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带动第二锁紧件相对于第一锁紧件动作,当第二锁紧件处于锁紧位置时,第二锁紧件能够与第一锁紧件相互锁紧,此时,窗本体能够通过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的配合安装于侧墙。当第二锁紧件处于分离位置时,第二锁紧件能够与第一锁紧件相互分离,此时,窗本体能够与侧墙相互分离,这样乘客就能够将窗本体从侧墙上拆下,不仅仅方便乘客实现对窗本体的拆装,而且后期维护时也能够显著降低维护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锁紧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卡紧部,所述第二锁紧件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卡紧部相适配的连接孔,在所述锁紧位置,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卡紧部相对应,在所述分离位置,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卡紧部相互错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手柄组件,适于可转动地安装于侧墙;
连杆,连接于所述手柄组件和所述第二锁紧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锁紧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锁紧件沿所述窗本体的边缘间隔设置,所述连杆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锁紧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手柄组件包括:
安装座,适于安装于侧墙;
手柄本体,可传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手柄本体适于通过所述限位结构限制与所述安装座的相对转动角度。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体,包括侧墙以及上述的逃生窗,所述侧墙上开设有逃生口,所述窗本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逃生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车体,通过设置上述的逃生窗,不仅仅能够提升逃生窗的拆装效率,还能够降低对于车体的维护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逃生口和所述窗本体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逃生口的内侧壁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充气密封胶,所述充气密封胶适于补偿所述窗本体与所述安装槽之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逃生窗或者上述的车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逃生窗或者上述的车体,能够方便乘客拆除逃生窗以提高该车辆的安全性能,同时,当无需使用逃生功能时,可以将逃生窗方便地安装于车体的侧墙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逃生窗,通过在窗本体上设置第一锁紧件,在侧墙上设置第二锁紧件,并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带动第二锁紧件相对于第一锁紧件动作,当第二锁紧件处于锁紧位置时,第二锁紧件能够与第一锁紧件相互锁紧,此时,窗本体能够通过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的配合安装于侧墙。当第二锁紧件处于分离位置时,第二锁紧件能够与第一锁紧件相互分离,此时,窗本体能够与侧墙相互分离,这样乘客就能够将窗本体从侧墙上拆下,不仅仅方便乘客实现对窗本体的拆装,而且后期维护时也能够显著降低维护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车体,通过设置上述的逃生窗,不仅仅能够提升逃生窗的拆装效率,还能够降低对于车体的维护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逃生窗或者上述的车体,能够方便乘客拆除逃生窗以提高该车辆的安全性能,同时,当无需使用逃生功能时,可以将逃生窗方便地安装于车体的侧墙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逃生窗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逃生窗的示意性断面图;
图4是图3中B-B方向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5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窗本体;102、第一锁紧件;104、第二锁紧件;106、侧墙;108、连接部;110、卡紧部;112、连接孔;114、手柄组件;116、连杆;118、安装座;120、手柄本体;122、限位结构;124、密封圈;126、充气密封胶;128、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逃生窗,包括窗本体100、第二锁紧件104和驱动装置;其中,窗本体100设置有第一锁紧件102;第二锁紧件104适于可转动地设置于侧墙106;驱动装置适于带动第二锁紧件104相对于第一锁紧件102动作,以使第二锁紧件104在锁紧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切换;在锁紧位置,第二锁紧件104适于与第一锁紧件102相互锁止以将窗本体100安装于侧墙106,在分离位置,第二锁紧件104适于与第一锁紧件102相互分离以使窗本体100与侧墙106相互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逃生窗,通过在窗本体100上设置第一锁紧件102,在侧墙106上设置第二锁紧件104,并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带动第二锁紧件104相对于第一锁紧件102动作,当第二锁紧件104处于锁紧位置时,第二锁紧件104能够与第一锁紧件102相互锁紧,此时,窗本体100能够通过第一锁紧件102和第二锁紧件104的配合安装于侧墙106。当第二锁紧件104处于分离位置时,第二锁紧件104能够与第一锁紧件102相互分离,此时,窗本体100能够与侧墙106相互分离,这样乘客就能够将窗本体100从侧墙106上拆下,不仅方便乘客实现对窗本体100的拆装,而且后期维护时也能够显著降低维护成本。
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窗本体100可以采用PC材料制成,由于PC材料具有强度高、耐疲劳性好且高度透明的优点,因而,使用PC材料制成的窗本体100,不仅仅不会遮挡车厢内的光线,还能够防止被轻易破坏。
在窗本体100内嵌设有第一锁紧件10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锁紧件102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108和卡紧部110。
如图2所示,连接部108可以呈圆形,卡紧部110可以呈长条形,卡紧部110与连接部108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部108与卡紧部110可以构成任何不规则的形状,举例来说,连接部108与卡紧部110可以构成类似于碟销的形状。
在侧墙106上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二锁紧件104,相应的,为了实现与第一锁紧件102的锁紧和分离的配合,在第二锁紧件104上设置有与连接部108以及卡紧部110相适配的连接孔112。
换而言之,连接孔112的形状可以设置成与碟销相适应的形状。当第二锁紧件104处于锁紧位置时,第二锁紧件104上的连接孔112与连接部108以及卡紧部110相互错位,此时,窗本体100通过第一锁紧件102和第二锁紧件104被锁紧在侧墙106上。当第二锁紧件104处于分离位置时,第二锁紧件104上的连接孔112与连接部108以及卡紧部110相互对应,此时,第一锁紧件102与第二锁紧件104处于可相互分离的状态,乘客可以将窗本体100从侧墙106上拆除。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锁紧件102可以沿着窗本体100的边缘间隔设置,相应的第二锁紧件104也可以与第一锁紧件102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侧墙106上。通过设置多个第一锁紧件102和第二锁紧件104,能够实现对窗本体100的稳定安装。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沿着窗本体100的边缘间隔设置若干个第一锁紧件102,在侧墙106上设置数量较第一锁紧件102更多的第二锁紧件104,这样能够实现对于窗本体100的便利安装。也即,当窗本体100转动90度或者180度后,仍然能够快速地安装于侧墙106上。
驱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二锁紧件104相对于第一锁紧件102动作。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手柄组件114和连杆116,其中,手柄组件114用于方便乘客操作,连杆116用于实现带动第二锁紧件104相对于第一锁紧件102动作的目的。
参见图1和图2,手柄组件114适于可转动地安装于侧墙106。也即,手柄组件114可以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安装于侧墙106,当需要调整第二锁紧件104相对于第一锁紧件102的位置时,乘客可通过对手柄组件114的操作完成上述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柄组件114包括安装座118和手柄本体120,安装座118可通过螺栓或者焊接等方式安装于侧墙106。手柄本体120可转动地连接于安装座118,为了实现防滑的效果,还可以在手柄本体120上设置防滑凸起等结构。
参见图2,为了限制手柄本体120相对于安装座118的转动角度,在安装座118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122。这里提及的限位结构122可以是设置在安装座118上的止挡、凸起等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当手柄本体120相对于安装座118转动到一定角度后,能够被限位结构122所阻挡,以避免手柄本体120相对于安装座118的进一步转动。
此外,还可以将限位结构122安装在安装座118上与手柄本体120的两个极限转动角度相对应的位置。
例如,当乘客需要开启逃生窗时,乘客转动手柄本体120,在手柄本体120运动至第二锁紧件104上的连接孔112与连接部108以及卡紧部110的位置时,手柄会在安装座118的限位结构122的限位作用下无法继续转动。此时,说明第二锁紧件104与第一锁紧件102已经处于可相互分离的状态,乘客可以将窗本体100拆下。当乘客需要将窗本体100安装于安装至侧墙106时,乘客可反向转动手柄本体120,当第二锁紧件104与连接部108以及卡紧部110相互错位时,窗本体100即可被安装于侧墙106。换而言之,设置在安装座118上的限位结构122可以用来标识手柄本体120的极限位置以及窗本体100的安装情况。
连杆116连接于手柄组件114和第二锁紧件104之间以传动手柄本体120施加的转动力。如前所述,当第二锁紧件104为多个时,多个第二锁紧件104可以通过连杆116连接于同一个手柄本体120上。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安装或拆除窗本体100时,乘客可通过对手柄本体120的操作,同时实现对窗本体100四周的第二锁紧件104的转动。或者,可以分别在窗本体100的边缘设置多个手柄本体120,每个手柄本体120通过连杆116与多个第二锁紧件104相互连接,当需要安装或拆除窗本体100时,乘客可分别操作多个手柄本体120以完成对第二锁紧件104的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杆116可以采用皮带、刚性杆等。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体,包括侧墙106以及上述的逃生窗,侧墙106上开设有逃生口,窗本体100可拆卸地安装于逃生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车体,通过设置上述的逃生窗,不仅仅能够提升逃生窗的拆装效率,还能够降低对于车体的维护成本。
侧墙106上开设有逃生口,逃生口的尺寸大小与窗本体100的尺寸大小相适应。窗本体100可以通过第一锁紧件102和第二锁紧件104的配合可拆卸地安装于逃生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车体还包括密封圈124,密封圈124设置于逃生口和窗本体100之间。
通过在逃生口和窗本体100之间设置密封圈124,能够提升窗本体100和逃生口之间的密封性能,防止外界的杂质进入到车体内。这里提及的密封圈124可以使用橡胶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逃生口的内侧壁设置有安装槽128,安装槽128内设置有充气密封胶126,充气密封胶126适于补偿窗本体100与安装槽128之间的间隙。
参见图5,在逃生口的内侧壁设置有安装槽128,在安装槽128内设置有充气密封胶126,通过在安装槽128内设置充气密封胶126,能够通过充气密封胶126补偿窗本体100与安装槽128之间的间隙。进而能够通过密封圈124和充气密封胶126的双重密封实现对车体的密封。此外,充气密封胶126可以基于手柄本体120的动作而动作,例如,当手柄本体120带动第二锁紧件104运动至分离位置时,充气密封胶126排气。当手柄本体120带动第二锁紧件104运动至锁紧位置时,充气密封件充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圈124位于窗本体100靠近车体外墙的一侧,充气密封胶126位于密封圈124靠近车体内墙的一侧,这样设置的原因在于相较而言,充气密封胶126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密封圈124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因而,为了保证充气密封胶126的使用寿命,密封圈124设置于外侧,充气密封胶126设置于内侧。
当然,充气密封胶126还可以与密封圈124相互独立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逃生窗或者上述的车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逃生窗或者上述的车体,能够方便乘客拆除逃生窗以提高该车辆的安全性能,同时,当无需使用逃生功能时,可以将逃生窗方便地安装于车体的侧墙106上。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可以是轨道车辆,例如高铁、地铁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逃生窗,其特征在于,包括:
窗本体(100),设置有第一锁紧件(102);
第二锁紧件(104),适于可转动地设置于侧墙(106);
驱动装置,适于带动所述第二锁紧件(104)相对于所述第一锁紧件(102)动作,以使所述第二锁紧件(104)在锁紧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锁紧位置,所述第二锁紧件(104)适于与所述第一锁紧件(102)相互锁止以将所述窗本体(100)安装于侧墙(106),在所述分离位置,所述第二锁紧件(104)适于与所述第一锁紧件(102)相互分离以使所述窗本体(100)与侧墙(106)相互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102)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108)和卡紧部(110),所述第二锁紧件(104)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108)以及所述卡紧部(110)相适配的连接孔(112),在所述锁紧位置,所述连接孔(112)与所述连接部(108)以及所述卡紧部(110)相对应,在所述分离位置,所述连接孔(112)与所述连接部(108)以及所述卡紧部(110)相互错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手柄组件(114),适于可转动地安装于侧墙(106);
连杆(116),连接于所述手柄组件(114)和所述第二锁紧件(10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件(104)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锁紧件(104)沿所述窗本体(100)的边缘间隔设置,所述连杆(116)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锁紧件(10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114)包括:
安装座(118),适于安装于侧墙(106);
手柄本体(120),可传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18)上设置有限位结构(122),所述手柄本体(120)适于通过所述限位结构(122)限制与所述安装座(118)的相对转动角度。
7.一种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墙(106)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逃生窗,所述侧墙(106)上开设有逃生口,所述窗本体(10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逃生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124),所述密封圈(124)设置于所述逃生口和所述窗本体(10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口的内侧壁设置有安装槽(128),所述安装槽(128)内设置有充气密封胶(126),所述充气密封胶(126)适于补偿所述窗本体(100)与所述安装槽(128)之间的间隙。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逃生窗或者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84605.5U CN217080130U (zh) | 2022-02-24 | 2022-02-24 | 逃生窗、车体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84605.5U CN217080130U (zh) | 2022-02-24 | 2022-02-24 | 逃生窗、车体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080130U true CN217080130U (zh) | 2022-07-29 |
Family
ID=82543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384605.5U Active CN217080130U (zh) | 2022-02-24 | 2022-02-24 | 逃生窗、车体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080130U (zh) |
-
2022
- 2022-02-24 CN CN202220384605.5U patent/CN2170801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168138B1 (en) | Aircraft door assembly | |
KR100218753B1 (ko) | 개선된 수직으로 이동하는 자동차 미닫이문 | |
US5688004A (en) |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arrangement for a double rear hatch | |
CN103459735B (zh) | 车门装置 | |
US20060255620A1 (en) | Joint locking device for a convertible roof system | |
JP2008511488A (ja) | 自動車のフレームレスなサイドウインドウ用のシールストリップ | |
JP3663402B2 (ja) | 自動車用のドア構造 | |
CN217080130U (zh) | 逃生窗、车体及车辆 | |
EP1149968A2 (en) | A vehicle including a door | |
CN209212103U (zh) | 一种客车全新逃生窗系统 | |
CN216467803U (zh) | 一种用于蓄电池工程车的滑动顶盖 | |
CN112744061B (zh) | 一种汽车天窗结构及汽车 | |
CN101736969A (zh) | 闩组件及具有该闩组件的机器 | |
CN218140980U (zh) | 一种对开门结构及车辆 | |
CN211969308U (zh) | 一种具有翻转踏步结构的医疗车 | |
KR100375844B1 (ko) | 차체의 일부가 회전하는 사이드 스텝 구조 | |
CN116220482B (zh) | 集成式车辆门锁及车辆 | |
CN110758273A (zh) | 车载箱 | |
US20240093538A1 (en) | Modular individually operable vehicle door | |
US20240317338A1 (en) | Wheelchair accessible vehicle having a swing door and modification methods therefor | |
CN218228991U (zh) | 逃生门装置和轨道车辆 | |
CN113530409B (zh) | 一种双向开启的两栖装甲车逃生舱门 | |
CN220415090U (zh) | 车厢锁止装置、车厢及车辆 | |
JP4045810B2 (ja) |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 |
CN215056309U (zh) | 对开门锁止机构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