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28991U - 逃生门装置和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逃生门装置和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28991U
CN218228991U CN202222049243.7U CN202222049243U CN218228991U CN 218228991 U CN218228991 U CN 218228991U CN 202222049243 U CN202222049243 U CN 202222049243U CN 218228991 U CN218228991 U CN 218228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escape
ladder
assembly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492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俊富
王瑞林
李桥
唐春萍
陈朝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492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28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28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28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逃生门装置和轨道车辆。逃生门装置包括门组件、逃生梯与连接构件;门组件能够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转动;逃生梯能够在收起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转动;连接构件的第一端与门组件和逃生梯的其中一个可脱开式连接,连接构件的第二端与门组件和逃生梯的另外一个不可脱式连接。由此,门组件和逃生梯通过连接构件联动,门组件朝向开启位置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逃生梯转动,进而使逃生梯朝向打开位置移动,这样,能够快速地开启逃生口和打开逃生梯,提高逃生效率。

Description

逃生门装置和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逃生门装置和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轨道车辆的车体设置有门组件和逃生梯。轨道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可以出现意外情况。此时需要打开门组件以开启逃生口,以及打开逃生梯,从而快速地疏散车体内的人员。
不过现有的轨道车辆移动逃生门和打开逃生梯分别进行,逃生门移动到位后才能打开逃生梯。这样,开启逃生口以及打开逃生梯的速度慢。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逃生门装置,用于轨道车辆,逃生门装置包括:
门组件,门组件的顶端用于可枢转地连接至轨道车辆的车体,并能够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转动;
逃生梯,逃生梯的连接端用于可枢转连接至车体,并能够在收起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转动;
连接构件,连接构件的第一端与门组件和逃生梯的其中一个可脱开式连接,连接构件的第二端与门组件和逃生梯的另外一个不可脱式连接,
其中,门组件由关闭位置向开启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门组件通过连接构件带动逃生梯由收起位置朝向打开位置转动,逃生梯转动至位于收起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第一中间位置的情况下,连接构件的第一端与门组件和逃生梯的其中一个脱开,逃生梯的远离连接端的自由端位于连接端的上方,并位于连接端的远离车体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逃生门装置,门组件和逃生梯通过连接构件联动,门组件朝向开启位置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逃生梯转动,进而使逃生梯朝向打开位置移动,由此,能够快速地开启逃生口和打开逃生梯,提高逃生效率。
可选地,连接构件包括连接件,逃生梯和门组件中的一个设置有磁性件,连接件的第一端可脱开式地连接至磁性件,连接件的第二端与门组件和逃生梯中的另一个连接。
可选地,连接件为柔性连接件。
可选地,门组件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具有构造为扩口结构的导向部,磁性件设置于扩口结构内,柔性连接件连接至逃生梯,柔性连接件设置有吸附部,吸附部用于吸附至磁性件。
可选地,位于第一中间位置的逃生梯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连接构件的延伸方向。
可选地,逃生梯包括本体部和梯连接部,梯连接部构造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第一端连接至本体部,弧形结构的第二端用于枢转连接至车体,逃生梯位于收起位置的情况下,弧形结构的开口朝上,并且第二端位于第一端的远离车体的中心的一侧。
可选地,逃生门装置还包括连接至门组件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连接至车体,以用于驱动门组件转动,并且/或者
磁性件为永磁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轨道车辆包括前述的逃生门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轨道车辆包括前述的逃生门装置,门组件和逃生梯通过连接构件联动,门组件朝向开启位置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逃生梯转动,进而使逃生梯朝向打开位置移动,由此,能够快速地开启逃生口和打开逃生梯,提高逃生效率。
可选地,车体设置有梯门连接部,车体还包括梯门和门锁组件,梯门在开门位置和关门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连接至梯门连接部,门锁组件连接至梯门,以用于锁紧位于关门位置的梯门,
门组件设置有遮挡部,门组件位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遮挡部搭接至梯门连接部的顶端,以遮挡逃生梯。
可选地,轨道车辆还包括连接至车体的车锁组件,门组件还设置有锁部,门组件位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车锁组件能够锁定锁部。
可选地,轨道车辆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至车锁组件,以用于控制车锁组件锁紧锁部,或者解除对锁部的锁紧;
轨道车辆还包括操作部,操作部连接至车锁组件,以用于控制车锁组件锁紧锁部,或者解除对锁部的锁紧,操作部包括内操作部和外操作部,内操作部位于车体内,外操作部位于车体的外表面。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逃生门装置连接至车体的主视示意图,其中,仅示出车体的后端部分,逃生梯位于第一中间位置,门组件位于第二中间位置;
图2为图1的逃生门装置连接至车体的主视示意图,其中,仅示出车体的后端部分的部分零件,逃生梯位于打开位置,门组件位于开启位置;
图3为图1的逃生门装置连接至车体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仅示出车体的后端部分的部分零件,逃生梯位于打开位置,门组件位于开启位置,梯门位于关门位置;
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的逃生门装置、控制器与操作部连接在一起的主视图,其中,仅示出逃生梯的梯连接部,逃生梯位于收起位置,梯门位于关门位置;
图6为图1的逃生门装置、控制器、操作部与梯门连接在一起的侧视示意图,其中,梯门位于关门位置,逃生梯位于收起位置,梯门位于关门位置;
图7为图1的逃生门装置连接至车体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其中,仅示出车体的后端部分的部分零件,逃生梯位于第一中间位置,门组件位于第二中间位置;
图8为图1的逃生门装置的逃生门的侧视示意图;
图9为图8的逃生门装置的逃生门的B-B位置的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10为图9的逃生门装置的逃生门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 车体 111: 梯门连接部
112: 梯门 113: 门锁组件
120: 门组件 121: 安装座
122: 导向部 123: 遮挡部
124: 门本体 125: 门窗
126: 锁部 130: 逃生梯
131: 本体部 132: 梯连接部
133: 侧边型材 134: 踏板
140: 连接构件 141: 连接件
142: 吸附部 150: 驱动组件
160: 车锁组件 170: 控制器
180: 操作部 181: 内操作部
182: 外操作部 190: 磁性件
200: 伸出梯 210: 扶手组件
211: 扶手型材 212: 扶手拉带
213: 第一扶手型材 214: 第二扶手型材
220: 锁拉带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在本文中,本申请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逃生门装置。逃生门装置用于轨道车辆。请参考图1至图10,轨道车辆包括车体110。车体110设置有逃生口。逃生门装置包括门组件120和逃生梯130。逃生门装置可以连接至车体110。门组件120可以设置于逃生口处。这样,门组件120能够用于开启或关闭逃生口。门组件120开启逃生口的过程中,门组件120带动逃生梯130转动,从而打开逃生梯130。这样,车体110内的人员可以从逃生口离开车体110的内部空间,并经由逃生梯130离开车体110。
请参考图1至图3,以及图5至图10,门组件120包括门本体124和门窗125。门本体124可以是玻璃钢件。由此,门本体124的强度大,刚度大。门本体124的外轮廓大致相同于逃生口。门本体124具有窗口。门窗125为玻璃件。门窗125连接至门本体124,并位于窗口处。门窗125覆盖窗口。逃生门装置设置于车体110的情况下,车体110内的人员能够经由门窗125观察车体110外的景物。
门本体124的顶端用于可枢转地连接至轨道车辆的车体110的骨架。逃生门装置连接至车体110的情况下,门本体124的枢转轴的轴向方向大致平行于车体110的宽度方向。这样,门组件120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能够转动。门组件120能够有关闭位置朝向开启位置向车体110的外侧转动。门组件120位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门组件120盖合逃生口,从而关闭逃生口。门组件120位于开启位置的情况下,门本体124的部分离开车体110,从而开启逃生口。此时,车体110内的人员可以从逃生口离开车体110的内部空间。
优选地,门本体124构造为中空结构。由此,门本体124的重量小。
请参考图2至图4,以及图7,逃生梯130的连接端用于可枢转连接至车体110。这样,逃生梯130在收起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能够转动。逃生梯130位于收起位置的情况下,逃生梯130位于车体110内。逃生梯130位于打开位置的情况下,逃生梯130的远离连接端的自由端离开车体110。此时逃生梯130倾斜于水平方向,逃生梯130的自由端位于连接端的远离车体110的一侧,并位于连接端的下方。这样,人员可以经由逃生梯130离开车体110,并下行至地面。
请参考图2至图4,以及图7至图10,逃生门装置还包括连接构件140。连接构件140的第一端与门组件120和逃生梯130的其中一个可脱开式连接。连接构件140的第二端与门组件120和逃生梯130的另外一个不可脱式连接。
具体的,连接构件140包括连接件141。门组件120设置有磁性件190。连接件141的第一端通过后文的吸附部142吸附至磁性件190,进而可脱开式地连接至门组件120。连接件141的第二端可活动地连接至逃生梯130。
优选地,磁性件190连接至门本体124的靠近车体110的内侧面。连接件141和磁性件190之间的吸附连接可脱开。
这样,门组件120和逃生梯130通过连接构件140联动。具体的,如图1和图7所示,门组件120由开启位置转动至关闭位置的过程中,门组件120通过连接构件140带动逃生梯130由收起位置朝向打开位置移动。门组件120将要移动至位于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第二中间位置的情况下,逃生梯130将要移动至位于收起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第一中间位置。此时,连接构件140移动至极限位置。如果门组件120继续朝向开启位置移动,则门组件120对逃生梯130的作用力大于连接件141和磁性件190之间的作用力,连接件141和磁性件190之间连接将断开。
逃生梯130移动至第一中间位置的情况下,磁性件190和连接件141之间的连接断开。这样,门组件120不再带动逃生梯130转动。
如图1和图7所示,位于第一中间位置的逃生梯130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水平方向。此时,逃生梯130的自由端位于连接端的远离车体110的外侧,并位于连接端的上方。这样,逃生梯130在重力的作用下朝向打开位置转动。
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磁性件也可以连接至连接件的第一端。此时磁性件可脱开式地连接至门组件的靠近车体的内侧面。
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磁性件也可以固定于逃生梯。此时,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至门组件。连接件的第二端吸附至磁性件。
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以实现可脱开式连接至门组件和逃生梯中的一个。例如,连接构件可以通过吸盘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吸附至门组件和逃生梯中的一个。
本实施方式中,门组件120和逃生梯130通过连接构件140联动,门组件120朝向开启位置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逃生梯130转动,进而使逃生梯130朝向打开位置移动,由此,能够快速地开启逃生口和打开逃生梯130,提高逃生效率。
优选地,位于第一中间位置的逃生梯13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连接构件140的延伸方向。由此,逃生门装置的结构简单。
优选地,连接件141为柔性连接件。例如尼龙织带或者高强涤纶织带。柔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件141的第二端的示例)可以绑扎至逃生梯130。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件141的第一端的示例)可以通过后文的吸附部142吸附至磁性件190。由此,方便连接件141的收纳。
请参考图7至图10,门组件120包括安装座121。安装座121具有座本体(未示出)和导向部122。座本体可以预埋于门本体124内。导向部122为构造周向封闭的环形结构。导向部122位于门本体124的靠近车体110的内侧。导向部122的一端连接至座本体。导向部122的自由端沿环形结构的径向方向向外弯折。这样,导向部122构造为扩口结构。磁性件190固定设置于扩口结构内。例如磁性件190可以粘结至安装座121。
如图2和图3所示,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吸附部142。吸附部142可以是金属件。吸附部142用于吸附至磁性件190。在此过程中,导向部122能够为吸附部142的移动导向。方便吸附部142吸附至磁性件190。
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柔性连接件也可以是金属链条。此时金属链条的一端可以为吸附部。
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件也可以是钢性件。例如杆件。此时,连接件可枢转地连接至逃生梯。
优选地,安装座121和门组件120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安装座121和门组件120的连接端之间的距离。由此,能够更加方便的带动逃生梯130由收起位置朝向打开位置移动。
如图2至图5、以及图7所示,逃生梯130包括本体部131和梯连接部132。本体部131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侧边型材133和多个踏板134。侧边型材133可以焊接连接至踏板134。踏板134为一体件。踏板134表面设置有凹凸相间的防滑部。
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侧边型材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至踏板。
梯连接部132位于逃生梯130的连接端。梯连接部132构造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第一端连接至侧边型材133。弧形结构的第二端用于枢转连接至车体110的一端。弧形结构的枢转轴的轴向方向大致平行于门本体124的枢转轴的轴向方向。
如图5所示,逃生梯130位于收起位置的情况下,弧形结构的开口朝上。逃生梯130位于收起位置的情况下,沿车体110的长度方向,弧形结构的第二端位于弧形结构的第一端的远离车体110的中心的一侧。这样,逃生梯130位于收起位置的情况下,逃生梯130的连接端的部分可以位于车体110的地板的下方,减小位于收起位置的逃生梯130占用的车体110的内部空间。
梯连接部132为两个。沿逃生梯130的宽度方向(逃生梯130的宽度方向平行于门组件120的宽度方向),两个梯连接部132间隔设置。由此,逃生梯130和车体110之间的连接牢固。
如图2和图3所示,逃生门装置还包括伸出梯200。伸出梯200的结构和本体部131大致相同。伸出梯200的侧边型材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本体部131的侧边型材133的延伸方向。伸出梯200的侧边型材位于本体部131的两个侧边型材133之间,并连接至本体部131的侧边型材133。伸出梯200沿本体部131的侧边型材133的延伸方向可移动设置。这样,伸出梯200能够被收纳于本体部131内,也可以移动,以伸出本体部131,从而延长逃生梯130。
请参考图2和图3,逃生门装置还包括扶手组件210。扶手组件210包括扶手型材211和扶手拉带212。扶手拉带212可以是尼龙织带或者高强涤纶织带。扶手型材211包括第一扶手型材213和第二扶手型材214。第一扶手型材213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至本体部131。第二扶手型材214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至车体110的骨架。扶手拉带212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扶手型材213的另一端。扶手拉带212连接至第二扶手型材214的另一端。扶手拉带212的连接至车体110的骨架。这样,逃生梯130位于打开位置的情况下,可以转动扶手型材211以打开扶手组件210,从而使扶手组件210能够作为人员逃生时的扶手。此外,扶手组件210可以控制逃生梯130的梯子的打开角度。
如图1至图3,以及图7所示,逃生门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150。驱动组件150可以是电动撑杆。驱动组件150的一端连接至门组件120,另一端连接至车体110的骨架。驱动组件150用于驱动门组件120转动。由此,方便转动门组件120。
优选地,驱动组件150为两个。逃生门装置连接至车体110的情况下,两个驱动组件150沿车体1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由此,能够更加方便地转动门组件120。
优选地,磁性件190为永磁铁。由此,无需为磁性件190充电,减少电能的消耗。
本实施方式中,在门组件120位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需要手动将吸附部142吸附至磁性件190。
优选地,门本体124的顶端设置有铰链部。铰链部为两个。沿门组件120的宽度方向,两个铰链部间隔设置。门本体124通过铰链部枢转连接至车体110。
需要说明的是,逃生门装置连接至车体110的情况下,门组件120的宽度方向平行于车体110的宽度方向。门本体124的顶端为在逃生门装置连接至车体110的情况下,位于门本体124的最上方的位置的附近的部分。门本体124的连接端为在逃生门装置连接至车体110的情况下,位于门本体124的最下方的位置的附近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轨道车辆前述的逃生门装置。
本实施方式中,轨道车辆前述的逃生门装置,门组件120和逃生梯130通过连接构件140联动,门组件120朝向开启位置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逃生梯130转动,进而使逃生梯130朝向打开位置移动,由此,能够快速地开启逃生口和打开逃生梯130,提高逃生效率。
优选地,如图1至图3,以及图6所示,车体110在逃生口处设置有梯门连接部111。沿车体110的宽度方向,逃生口的两侧均设置有梯门连接部111。梯门连接部111的沿竖直方向延伸。沿车体110的长度方向,梯门连接部111的远离车体110的中心的一端连接至车体110的骨架。沿车体110的长度方向,梯门连接部111的靠近车体110的中心的一端为梯门连接部111的自由端。沿车体110的高度方向,梯门连接部111的连接端连接至车体110的地板。
这样,沿车体110的宽度方向,设置于逃生门的两侧的梯门连接部111构成连通逃生口的逃生通道。
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3,以及图6,车体110还包括梯门112和门锁组件113。梯门112可枢转地连接至梯门连接部111的自由端。这样,梯门112在开门位置和关门位置之间可旋转。梯门112位于关门位置的情况下,梯门112覆盖逃生通道。此时车体110内的人员无法经由逃生通道离开车体110。梯门112位于开门位置的情况下,逃生通道连通至车体110的内部空间。此时,车体110内的人员可以经由逃生通道离开车体110。
门锁组件113连接至梯门112,以用于锁定位于关门位置的梯门112。这样,可以避免梯门112在未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开启。
优选地,门锁组件113可以为撞锁。由此,门锁组件113锁定位于关门位置的梯门112的情况下,如果梯门112受到沿平行于车体110的长度方向的作用力大于预定作用力时,门锁组件113解除对梯门112锁定,以使梯门112朝向开门位置移动。当梯门112移动至关门位置的情况下,门锁组件113自动锁定梯门112。由此,方便开启门锁组件113。
具体的,梯门112为两个。一个梯门112枢转连接至一个梯门连接部111。另一个梯门112枢转连接至另一个梯门连接部111。这样,梯门112构造为对开门结构。
优选地,梯门112可翻转的角度大于180°。由此,可以在梯门112的靠近车体110的中心的一侧推动梯门112,或者在逃生通道内推动梯门112。
请参考图6、图8与图9,门组件120设置有遮挡部123。门组件120位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遮挡部123搭接至梯门连接部111的顶端,以遮挡逃生梯130。由此,在梯门112位于关门位置的情况下,可以避免车体110内的人员接触逃生梯130。
优选地,遮挡部123和门本体124为一体件。由此,轨道车辆的零件数量少。
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遮挡部和门本体为两个独立的个体。此时,遮挡部可以通过螺栓连接至门本体。
如图2至图4,以及图8所示,轨道车辆还包括车锁组件160。车锁组件160连接至车体110的连接端。门组件120还设置有锁部126。例如锁环。锁环连接至门组件120的连接端。门组件120位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车锁组件160能够锁定锁部126。由此,在未发生危险而需要离开车体110的正常情况下,车锁组件160能够锁定位于关闭位置的门组件120。
请参考图5和图6,轨道车辆还包括控制器170。控制器170连接至车体110。车锁组件160为电动锁。电动锁为现有技术的电动锁,这里不再赘述。车锁组件160可以手动开启(车锁组件160解除对锁部126的锁定)或关闭(车锁组件160锁定锁部126),也可以电动开启或关闭。控制器170电连接至车锁组件160。控制器170用于控制车锁组件160锁定锁部126,或者解除对锁部126的锁定。由此,方便控制门锁组件113。
控制器170还电连接至驱动组件150,以用于控制驱动组件150工作。
优选地,车体110内可以设置和控制器170电连接的按钮。从而通过按压按钮控制控制器170,进而控制驱动组件150或者车锁组件160的工作。
轨道车辆还可以包括能够和控制器170无线连接以通信的遥控器。可以通过遥控器向控制器170发送信号,进而控制驱动组件150或者车锁组件160的工作。
如图5和图6所示,轨道车辆还包括操作部180和锁拉带220。锁拉带220可以是尼龙织带或者高强涤纶织带。操作部180通过锁拉带220连接至车锁组件160。人员操作操作部180,可以通过锁拉带220控制车锁组件160锁定锁部126,或者解除对锁部126的锁定。由此,在没有电源为控制器170供电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操作部180,从而使车锁组件160锁定锁部126,或者解除对锁部126的锁定。
操作部180包括内操作部181和外操作部182。内操作部181位于车体110内。外操作部182位于车体110的外表面。由此,可以在车内操作内操作部181,也可以在车体110外操作外操作部182。
优选地,逃生门装置可以设置于车体的后端。
逃生门装置用于轨道车辆时的自动开启门组件120的过程如下:
按下按钮或通过遥控器远程给控制器170打开信号;控制器170驱动车锁组件160开启,车锁组件160开启完成后向控制器170反馈解锁信息。此时,控制器170控制驱动组件150工作,以使门组件120朝向开启位置转动,在此过程中,门组件120带动逃生梯130朝向打开位置移动。整个开启门组件120的过程自动运行,无需人员参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Claims (11)

1.一种逃生门装置,用于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门装置包括:
门组件,所述门组件的顶端用于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并能够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转动;
逃生梯,所述逃生梯的连接端用于可枢转连接至所述车体,并能够在收起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转动;
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门组件和所述逃生梯的其中一个可脱开式连接,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门组件和所述逃生梯的另外一个不可脱式连接,
其中,所述门组件由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开启位置转动的过程中,所述门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构件带动所述逃生梯由所述收起位置朝向所述打开位置转动,所述逃生梯转动至位于所述收起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的第一中间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门组件和所述逃生梯的其中一个脱开,所述逃生梯的远离所述连接端的自由端位于所述连接端的上方,并位于所述连接端的远离所述车体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连接件,所述逃生梯和所述门组件中的一个设置有磁性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可脱开式地连接至所述磁性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门组件和所述逃生梯中的另一个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逃生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柔性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逃生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具有构造为扩口结构的导向部,所述磁性件设置于所述扩口结构内,所述柔性连接件连接至所述逃生梯,所述柔性连接件设置有吸附部,所述吸附部用于吸附至所述磁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中间位置的所述逃生梯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连接构件的延伸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梯包括本体部和梯连接部,所述梯连接部构造为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本体部,所述弧形结构的第二端用于枢转连接至所述车体,所述逃生梯位于所述收起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弧形结构的开口朝上,并且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端的远离所述车体的中心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逃生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门装置还包括连接至所述门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连接至所述车体,以用于驱动所述门组件转动,并且/或者
所述磁性件为永磁铁。
8.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逃生门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设置有梯门连接部,所述车体还包括梯门和门锁组件,所述梯门在开门位置和关门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梯门连接部,所述门锁组件连接至所述梯门,以用于锁紧位于所述关门位置的所述梯门,
所述门组件设置有遮挡部,所述门组件位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遮挡部搭接至所述梯门连接部的顶端,以遮挡所述逃生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还包括连接至所述车体的车锁组件,所述门组件还设置有锁部,所述门组件位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车锁组件能够锁定所述锁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车辆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至所述车锁组件,以用于控制所述车锁组件锁紧所述锁部,或者解除对所述锁部的锁紧;
所述轨道车辆还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连接至所述车锁组件,以用于控制所述车锁组件锁紧所述锁部,或者解除对所述锁部的锁紧,所述操作部包括内操作部和外操作部,所述内操作部位于所述车体内,所述外操作部位于车体的外表面。
CN202222049243.7U 2022-08-04 2022-08-04 逃生门装置和轨道车辆 Active CN218228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9243.7U CN218228991U (zh) 2022-08-04 2022-08-04 逃生门装置和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9243.7U CN218228991U (zh) 2022-08-04 2022-08-04 逃生门装置和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28991U true CN218228991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80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49243.7U Active CN218228991U (zh) 2022-08-04 2022-08-04 逃生门装置和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28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18753B1 (ko) 개선된 수직으로 이동하는 자동차 미닫이문
EP1010558B1 (en) Sliding door system for vehicles
US4804308A (en) Wheelchair lift
CN1205107C (zh) 电梯门系统
US5110252A (en) Wheelchair lift for transit vehicles having elevated passenger compartment floor
US8959838B1 (en) Cargo vehicle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US11963913B2 (en) Foldable ramp for wheelchair access to a passenger car rear door
AU5560299A (en) Pivoting safety barrier for wheelchair lift
US20050189798A1 (en) Coupling system for attachment of a seat to allow securing and/or lifting thereof
US4398858A (en) Apparatu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 secondary vehicle into and from an automobile
CN106437349A (zh) 一种开启汽车加油口门锁和发动机盖锁的装置
CN218228991U (zh) 逃生门装置和轨道车辆
US11279266B2 (en) Motor home chair lift
EP1542638A2 (en) A lift mechanism for a sealing device
US8438784B1 (en) Automated vehicle cargo door opener
CN216508340U (zh) 轨道车辆
KR101022041B1 (ko) 롤러가 구비된 슬라이딩 램프
JP4178970B2 (ja) 車椅子用乗降装置
CN206053612U (zh) 一种开启汽车加油口门锁和发动机盖锁的装置
RU264140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аварийного выхода из вагона метро
EP2165690A2 (en) Lift for passenger vehicles
CN109555456B (zh) 一种可遥控的滑动式全景防盗窗
CN218810062U (zh) 一种用于登机平台的驱动组件
CN111206844A (zh) 滑轮型汽车尾门抬升装置
RU99755U1 (ru) Вагон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а, оборудованный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для эвакуации пассажир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