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6194U - 新型自调节吸盘 - Google Patents

新型自调节吸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76194U
CN217076194U CN202220834407.4U CN202220834407U CN217076194U CN 217076194 U CN217076194 U CN 217076194U CN 202220834407 U CN202220834407 U CN 202220834407U CN 217076194 U CN217076194 U CN 217076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ker
telescopic
adjusting
extrusion
universal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344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勇
吴伟
张伯文
谭沁源
王伟
周向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Institute of Mining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Institute of Mining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Institute of Mining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Institute of Mining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344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76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76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76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自调节吸盘,包括固定盘、吸盘以及设置于固定盘和吸盘之间的调节机构和挤压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与固定盘连接的伸缩组件及连接于伸缩组件另一端的万向节,万向节另一端与吸盘的中心连接;挤压机构一端与固定盘连接;通过下压固定盘,以使伸缩组件和万向节将吸盘中心压紧,且自调节挤压机构的角度,使吸盘与待吸物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利用调节机构和挤压机构的协同作用,在长度和角度上进行自调节,使吸盘与待吸物紧密贴合,且使待吸物各处受力均匀,避免在吸取待吸物时将其掉落;该装置先将吸盘中心和待吸物的中心压紧,再将吸盘的边部与待吸物压紧,避免了待吸物在吸取过程容易发生脱落的弊端。

Description

新型自调节吸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自调节吸盘。
背景技术
吸盘能够与待吸附物之间形成吸附力,从而使其成为吸附在物体上的一种挂件或者用于抓取物体的一种工具。吸盘在抓取物体过程中,如遇到物体的表面凹凸不平或表面不水平时,吸盘和物体之间存在夹角,此时吸盘与物体表面的密封性较差,从而导致物体表面受力不均匀,使物体在抓取过程中容易脱落,甚至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自调整地紧密牢固吸附缺陷物体(表面凹凸不平或表面不水平)的吸盘。
申请号为CN202022852959.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不平工件自适应吸盘。该吸盘包括固定板、吸盘板、浮动导向机构和顶正机构;固定板和吸盘板上下相对设置,浮动导向机构和顶正机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和吸盘板连接,且顶正机构位于固定板对的中心,而浮动导向机构对称设置于固定板的边部。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浮动导向机构向下移动,将吸盘板和吸取工件表面压紧;然后,顶正机构向吸盘板的上端面施加压力,再次使吸盘板与吸取工件表面压紧,以达到使吸盘板与吸取工件紧密贴合的目的。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先通过处于边部的浮动导向机构将吸盘板压在吸取工件表面,再通过处于中心的顶正机构给吸盘板施压,如此操作,吸盘板中心的空气不易被排出,且空气在排出过程中进一步使吸盘板边部与吸取物件产生缝隙,从而影响吸附效果,使吸取物件容易脱落。
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新型自调节吸盘,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自调节吸盘,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和挤压机构,首先利用调节机构的万向节将吸盘中心与待吸物中心压紧,排出中心的空气;然后利用调节机构和挤压机构的协同作用,在长度和角度上进行自调节,使吸盘与待吸物紧密贴合,且使待吸物各处受力均匀,避免在吸取待吸物时将其掉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自调节吸盘,包括固定盘、吸盘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盘和所述吸盘之间的调节机构和挤压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固定盘连接的伸缩组件及连接于所述伸缩组件另一端的万向节,所述万向节另一端与所述吸盘的中心连接;所述挤压机构一端与所述固定盘连接;通过下压所述固定盘,以使所述伸缩组件和所述万向节将所述吸盘中心压紧,且自调节所述挤压机构的角度,使所述吸盘与待吸物紧密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若干根套设于所述固定盘上的伸缩杆、固定设置于所述伸缩杆下方的底座以及套设于所述伸缩杆上的弹簧,所述伸缩杆靠近所述固定盘上端面的一端设有限位组件,所述底座另一侧与所述万向节连接;所述限位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固定盘不被所述弹簧弹出;所述固定盘通过所述弹簧的伸缩沿所述伸缩杆上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万向节与所述底座连接处设有可以调整角度的浮动接头,所述调节机构下压过程,通过所述万向节调整所述底座和所述固定盘的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盘和所述伸缩杆的连接处设有伸缩套;所述伸缩套滑动安装于所述伸缩杆上;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伸缩套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抵接;所述调节机构下压过程,所述固定盘通过所述伸缩套沿所述伸缩杆下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套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盘的下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若干根挤压杆和套设于所述挤压杆外部的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盘的下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挤压杆端部用于压紧所述吸盘的挤压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头与所述固定盘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挤压头的施力方向与所述吸盘的上端面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和所述底座之间还设有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杆与所述伸缩杆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自调节吸盘,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和挤压机构,首先利用调节机构的万向节将吸盘中心与待吸物中心压紧;然后利用调节机构中的伸缩组件,在长度方向上调节伸缩量,从而调节挤压机构对待吸物各部位的压力;再利用万向节、弹簧和伸缩杆协同调节固定盘和底座的角度,进而调节挤压机构的角度,最终调节吸盘与待吸物的贴合角度,使吸盘与待吸物紧密贴合,且使待吸物各处受力均匀,避免在吸取待吸物时将其掉落,尤其对表面不平(凹凸不平或者没有放置水平)的待吸物更为适用。同时,该装置是先将吸盘中心和待吸物的中心压紧,再将吸盘的边部与待吸物压紧,避免了吸盘中心的空气无法排出或者空气在排出过程中进一步使吸盘边部与待吸物产生缝隙导致待吸物在吸取过程容易发生脱落的弊端。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自调节吸盘,挤压头和挤压杆的端部连接处设有缓冲装置,使挤压头对吸盘挤压过程有一定的缓冲力,从而保护挤压头。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自调节吸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在工件吸取领域具备巨大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调节吸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调节吸盘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伸缩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挤压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固定盘;2-吸盘;3-调节机构;4-挤压机构;5-待吸物;31-万向节;32-伸缩杆;33-底座;34-弹簧;35-垫片;36-伸缩套;37-限位组件;41-挤压杆;42-挤压头;43-壳体;311-浮动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自调节吸盘,包括固定盘1、吸盘2以及设置于固定盘1和吸盘2之间的调节机构3和挤压机构4;调节机构3包括与固定盘1连接的伸缩组件及连接于伸缩组件另一端的万向节31,万向节31另一端与吸盘2的中心连接;挤压机构4一端与固定盘1连接。如此设置,通过下压固定盘1,伸缩组件被下压,伸缩组件和万向节31首先将吸盘2中心压紧;伸缩组件和万向节31不断下压,通过同步或者不同步地自调节挤压机构4与待吸物5的贴合角度,从而使吸盘3与待吸物5紧密贴合。
下压固定盘1的方式有两种:可以手动施力下压固定盘1;或者可以通过与固定盘1上端面结构相配合的机械手施力下压固定盘1。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盘1和吸盘2为圆形,且上下相互平行设置,同时固定盘1的中轴线和吸盘2的中轴线相互重叠。挤压机构4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固定盘1的下端面。
具体地,伸缩组件包括若干根套设于固定盘1上的伸缩杆32、固定设置于伸缩杆32下方的底座33以及套设于伸缩杆上的弹簧34,且伸缩杆32靠近固定盘1上端面的一端设有限位组件37,底座33另一侧与万向节31连接。如此设置,限位组件37用于控制弹簧34在回弹过程中,固定盘1不被弹簧34弹出;通过下压固定盘1,弹簧34收缩以使固定盘1沿伸缩杆32下移;完成待吸物5的吸取工作后,弹簧34回弹,又使固定盘1沿伸缩杆32上移,即固定盘1通过弹簧34的伸缩沿伸缩杆32上下移动,通过伸缩杆32和弹簧34协同调整伸缩量,以控制固定盘1上下移动的距离。
固定盘1和伸缩杆32的连接处设有伸缩套36,弹簧34一端与伸缩套36抵接,另一端与底座33抵接。伸缩套36一端与固定盘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伸缩杆32连接,且伸缩套36滑动安装于伸缩杆32上。伸缩杆32另一端与底座33连接。如此设置,伸缩组件在下压过程,固定盘1可通过伸缩套36和弹簧34沿伸缩杆32下降,对不同位置的弹簧34进行不同程度的压缩,弹簧34能够根据待吸物5的不同表面分别进行自调节,使弹簧34达到合适的伸缩量。如图3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簧34和底座33之间还设有垫片35。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伸缩组件包括三根伸缩杆32,底座33为中心向外引出的三条线(即等边三角形中心与三个定点连线组成的图形),伸缩杆32一端与伸缩套36连接,另一端与底座33的顶点处连接。
万向节31一端与底座33的下端面连接,另一端与吸盘2的中心连接。如图2所示,万向节31与底座33连接处设有可以调整角度的浮动接头311。如此设置,调节机构3下压过程,万向节31和伸缩组件协同调整底座33和固定盘1的角度,从而通过同步或者不同步地自调节挤压机构4与待吸物5的贴合角度,进而使吸盘3与待吸物5紧密贴合自调节。
如图2和图4所示,挤压机构4包括若干根挤压杆41、套设于挤压杆41外部的壳体43以及设置于挤压杆41端部用于压紧吸盘2的挤压头42。挤压头42和挤压杆41的端部连接处设有缓冲装置,使挤压头42对吸盘2挤压过程有一定的缓冲力,从而保护挤压头42。挤压头42与固定盘1之间相互平行,挤压头42的施力方向与吸盘2的上端面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43为长方体形状,壳体43通过螺丝与固定盘1的下端面连接。挤压头42为方形结构。三根挤压杆41与三根伸缩杆32相互间隔设置,且三根挤压杆41与三根伸缩杆32分别成中心对称设置。
该新型自调节吸盘的工作原理为:在对固定盘1施压过程,万向节31首先对吸盘2中心进行挤压,将吸盘2的中心与待吸物5中心压紧(此时吸盘2的中心与待吸物5的重心相重合);紧接着,固定盘1下压伸缩组件,固定盘1通过伸缩套36沿伸缩杆32下降,弹簧34被压缩;随着固定盘1的不断下压,挤压机构4的挤压头42接触到吸盘2并对其产生压力(即通过弹簧34和伸缩杆32在长度方向调整伸缩量,从而使挤压头42接触到吸盘2);此时,通过万向节31和弹簧34的协同作用,自调节固定盘1和底座33的角度(万向节31的浮动接头311可以自由调整角度,从而调整固定盘1和底座33的角度;各个部位弹簧34的伸缩量差异也可以自由调整底座33的角度),从而自调节挤压头42对吸盘2的挤压,进而自调节吸盘2与待吸物5的贴合角度以及吸盘2对待吸物5的压力大小,使吸盘2与待吸物5紧密贴合,且使待吸物5各处受力均匀,避免在吸取待吸物5时将其掉落,尤其对表面不平(凹凸不平或者没有放置水平)的待吸物5更为适用。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该新型自调节吸盘对某表面不平的待吸物5进行吸取并运输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对固定盘1进行施压,万向节31对吸盘2中心进行挤压,将吸盘2的中心与待吸物5中心压紧;紧接着,固定盘1下压伸缩组件,固定盘1通过伸缩套36沿伸缩杆32下降,弹簧34被压缩;随着固定盘1被不断下压,弹簧34不断收缩,挤压机构4的挤压头42和吸盘2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挤压机构4的挤压头42接触到吸盘2并对其产生压力;当挤压头42与吸盘2接触时,通过万向节31和弹簧34的协同作用,自调节固定盘1和底座33的角度,从而自调节挤压头42对吸盘2的挤压,进而自调节吸盘2与待吸物5的贴合角度以及吸盘2对待吸物5的压力大小,同步或者不同步地使得吸盘2能够自动对表面不平的待吸物5进行自调节找平,使吸盘2与待吸物5紧密贴合,且使待吸物5各处受力均匀,避免在吸取待吸物5时,将其掉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自调节吸盘,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和挤压机构,首先利用调节机构的万向节将吸盘中心与待吸物中心压紧;然后利用调节机构和挤压机构的协同作用,在长度和角度上进行自调节,使吸盘与待吸物紧密贴合,且使待吸物各处受力均匀,避免在吸取待吸物时将其掉落;该装置是先将吸盘中心和待吸物的中心压紧,再将吸盘的边部与待吸物压紧,避免了吸盘中心的空气无法排出或者空气在排出过程中进一步使吸盘边部与待吸物产生缝隙导致待吸物在吸取过程容易发生脱落的弊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在工件吸取领域具备巨大的应用前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自调节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盘(1)、吸盘(2)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盘(1)和所述吸盘(2)之间的调节机构(3)和挤压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与所述固定盘(1)连接的伸缩组件及连接于所述伸缩组件另一端的万向节(31),所述万向节(31)另一端与所述吸盘(2)的中心连接;所述挤压机构(4)一端与所述固定盘(1)连接;通过下压所述固定盘(1),以使所述伸缩组件和所述万向节(31)将所述吸盘(2)中心压紧,且自调节所述挤压机构(4)的角度,使所述吸盘(2)与待吸物(5)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调节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若干根套设于所述固定盘(1)上的伸缩杆(32)、固定设置于所述伸缩杆(32)下方的底座(33)以及套设于所述伸缩杆上的弹簧(34),所述伸缩杆(32)靠近所述固定盘(1)上端面的一端设有限位组件(37),所述底座(33)另一侧与所述万向节(31)连接;所述限位组件(37)用于控制所述固定盘(1)不被所述弹簧(34)弹出;所述固定盘(1)通过所述弹簧(34)的伸缩沿所述伸缩杆(32)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自调节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31)与所述底座(33)连接处设有可以调整角度的浮动接头(311),所述调节机构(3)下压过程,通过所述万向节(31)调整所述底座(33)和所述固定盘(1)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自调节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1)和所述伸缩杆(32)的连接处设有伸缩套(36);所述伸缩套(36)滑动安装于所述伸缩杆(32)上;所述弹簧(34)一端与所述伸缩套(36)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33)抵接;所述调节机构(3)下压过程,所述固定盘(1)通过所述伸缩套(36)沿所述伸缩杆(32)下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自调节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套(36)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盘(1)的下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自调节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4)包括若干根挤压杆(41)和套设于所述挤压杆(41)外部的壳体(43),所述壳体(43)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盘(1)的下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自调节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挤压杆(41)端部用于压紧所述吸盘(2)的挤压头(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自调节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头(42)与所述固定盘(1)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挤压头(42)的施力方向与所述吸盘(2)的上端面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自调节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4)和所述底座(33)之间还设有垫片(35)。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自调节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杆(41)与所述伸缩杆(32)间隔设置。
CN202220834407.4U 2022-04-12 2022-04-12 新型自调节吸盘 Active CN217076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34407.4U CN217076194U (zh) 2022-04-12 2022-04-12 新型自调节吸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34407.4U CN217076194U (zh) 2022-04-12 2022-04-12 新型自调节吸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76194U true CN217076194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56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34407.4U Active CN217076194U (zh) 2022-04-12 2022-04-12 新型自调节吸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761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73385U (zh) 搬動治具及其相關搬動設備
CN207858810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搬运机器人
CN214269316U (zh) 不平工件自适应吸盘
CN217076194U (zh) 新型自调节吸盘
CN107613066A (zh) 一种语音遥控手机支架
CN106769851B (zh) 一种新型手机触摸屏粘贴可靠性测试装置
CN105269554A (zh) 一种能够消除偏移程序累积误差的机器人手爪
KR101786839B1 (ko) 에지밴딩기용 스크레이핑장치
CN117013709B (zh) 一种无线智能充电装置
CN210943871U (zh) 一种带有去真空装置的吸盘夹具
CN112572883A (zh) 一种可用于小尺寸玻璃的贴膜装置和贴膜系统
CN209094620U (zh) 一种六面钻可调夹钳机构
CN111230773A (zh) 一种定位治具
CN211812234U (zh) 新型环形高光产品转移系统
CN205704155U (zh) 机器人用的金属板材抓取装置
CN211712034U (zh) 一种方便折叠的工业用搬运机器人
CN209365420U (zh) 摇摆贴合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下压机构
CN209580776U (zh) 一种石墨片多层贴合机构
CN112722841A (zh) 一种零件的吸取装置
CN112849467A (zh) 一种高压自粘带纸盒自动包装设备
CN216336088U (zh) 吸盘伸缩组件
CN210307504U (zh) 一种气动压紧装置
CN216505114U (zh) 适用于双开型酒盒组装的托盘抓取机械手
CN215762498U (zh) 一种缓冲力可调的气缸缓冲装置
CN210635383U (zh) 一种机械防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