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4516U - 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94516U CN216994516U CN202220318838.5U CN202220318838U CN216994516U CN 216994516 U CN216994516 U CN 216994516U CN 202220318838 U CN202220318838 U CN 202220318838U CN 216994516 U CN216994516 U CN 2169945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astic
- rear subframe
- center
- suspension
- integrated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及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包括后副车架、动力总成和第一弹性连接件,后副车架设有容置空间,动力总成设于容置空间内,动力总成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背设置,第三侧面位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且第三侧面分别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连,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均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与后副车架相连。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及电动汽车,可以解决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安装复杂、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副车架是前后车桥的骨架,用于连接动力总成和车身,副车架的作用是阻隔振动和噪声,副车架包括前副车架和后副车架,后副车架可以与动力总成(例如,电机驱动总成)通过悬置过渡结构件相连,因此后副车架组件包括较多的零部件,导致后副车架组件安装复杂、占用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及电动汽车,以解决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安装复杂、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包括后副车架、动力总成和第一弹性连接件,所述后副车架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动力总成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动力总成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背设置,所述第三侧面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且所述第三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连,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均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与所述后副车架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一刚性外管和第一弹性衬套,所述第一刚性外管与所述后副车架相连,所述第一弹性衬套与所述动力总成相连,所述第一弹性衬套位于所述第一刚性外管内,且所述第一弹性衬套与所述第一刚性外管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三侧面通过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与所述后副车架相连。
可选地,所述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还包括后悬支架,所述后悬支架设于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后副车架之间,所述后悬支架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连,且所述后悬支架通过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与所述后副车架相连。
可选地,所述后悬支架具有动力总成连接部和至少两个后副车架连接部,所述动力总成连接部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连,所述后副车架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与所述后副车架相连。
可选地,所述后副车架包括两个纵梁和两个横梁,两个所述纵梁和两个所述横梁围成所述容置空间,其中,两个所述纵梁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横梁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纵梁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与所述动力总成相连,两个所述横梁中的一个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与所述动力总成相连。
可选地,所述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还包括第二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设于所述后副车架,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后副车架与车身。
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二刚性外管和第二弹性衬套,所述第二刚性外管与所述后副车架相连,所述第二弹性衬套用于与所述车身相连,所述第二弹性衬套位于所述第二刚性外管内,且所述第二弹性衬套与所述第二刚性外管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动力总成具有质心,所述第三侧面通过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与所述后副车架相连,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具有第一弹性中心、位于所述第二侧面的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具有第二弹性中心、位于所述第三侧面的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具有第三弹性中心和第四弹性中心,所述第一弹性中心、所述第二弹性中心、所述第三弹性中心、所述第四弹性中心与所述质心共面,且所述第一弹性中心、所述第二弹性中心、所述第三弹性中心、所述第四弹性中心形成的四边形的形心与所述质心重合。
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及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包括后副车架、动力总成和第一弹性连接件,动力总成设于容置空间内,动力总成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均和第三侧面均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与后副车架相连;这样,后副车架直接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与动力总成相连,取消了后副车架与动力总成之间的悬置过渡结构件,简化了结构,从而简化了安装过程;并且减少了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零部件的数量,从而减小占用空间,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减少了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的占用空间,可以为电池提供更大的安装空间,从而可以安装更多的电池来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同时减少了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的占用空间,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件提供更大的安装空间,或者可以为驾驶室提供更大的空间,提高乘员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中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中后副车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中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的部分放大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中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的另一部分的放大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中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中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后副车架、110-容置空间、120-纵梁、130-横梁、
200-动力总成、210-第一侧面、220-第二侧面、230-第三侧面、240-质心、
300-第一弹性连接件、310-第一刚性外管、320-第一弹性衬套、330-紧固件、
400-后悬支架、410-动力总成连接部、420-后副车架连接部、
500-第二弹性连接件、
610、第一弹性中心、620-第二弹性中心、630-第三弹性中心、640-第四弹性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该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包括后副车架100、动力总成200和第一弹性连接件300。
动力总成200是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结构件,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动力总成200可以是电机、电控单元以及减速器部件的电驱动总成。
后副车架100是副车架的组成部分,用于连接动力总成200和车身,主要作用是阻隔振动和噪声,提高整车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从而提高乘员舒适度。
第一弹性连接件300是连接动力总成200和后副车架100的结构件,且第一弹性连接件300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从而提高了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的动刚度,可以阻隔动力总成200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避免振动和噪声传递到后副车架100。
具体地,后副车架100设有容置空间110,动力总成200设于容置空间110内,动力总成200具有第一侧面210、第二侧面220和第三侧面230,第一侧面210和第二侧面220相背设置,第三侧面230位于第一侧面210和第二侧面220之间,且第三侧面230分别与第一侧面210和第二侧面220相连,也就是,第一侧面210和第二侧面220是动力总成200的沿电动汽车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侧面,第三侧面230是动力总成200的沿电动汽车的长度方向的后侧面,第一侧面210、第二侧面220和第三侧面230均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300与后副车架100相连。第一弹性连接件300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从而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的动刚度,可以阻隔动力总成200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避免振动和噪声传递到后副车架100。具体地,电动汽车的长度方向可以认为是电动汽车的前轮至后轮或者后轮至前轮方向上的尺寸。
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后副车架100组件,后副车架100直接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300与动力总成200相连,取消了后副车架100与动力总成200之间的悬置过渡结构件,简化了结构,从而简化了安装过程;并且减少了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零部件的数量,从而减小占用空间,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减少了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的占用空间,可以为电池提供更大的安装空间,从而可以安装更多的电池来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同时减少了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的占用空间,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件提供更大的安装空间,或者可以为驾驶室提供更大的空间,提高乘员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连接件300包括第一刚性外管310和第一弹性衬套320,第一刚性外管310与后副车架100相连,第一弹性衬套320与动力总成200相连,第一弹性衬套320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例如第一弹性衬套320可以为橡胶衬套,可以阻隔动力总成200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避免振动和噪声传递到后副车架100,第一弹性衬套320位于第一刚性外管310内,且第一弹性衬套320与第一刚性外管310过盈配合。第一弹性衬套320与第一刚性外管310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一方面可以减少其他连接构件,安装方便,另一方面,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后不会影响第一弹性衬套320的振动和噪声的能力。
可选地,第一弹性连接件300还包括紧固件330,第一弹性衬套320通过紧固件330与动力总成200螺纹连接,例如,紧固件330可以为螺栓,动力总成200上设有螺纹孔,第一弹性衬套320的中心设有连接孔,螺栓穿过连接孔与动力总成200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将第一弹性衬套320安装至动力总成200。第一刚性外管310与后副车架100焊接,焊接操作方便,连接可靠,可以将第一刚性外管310牢固地连接至后副车架1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侧面230通过至少两个第一弹性连接件300与后副车架100相连。至少两个第一弹性连接件300可以分摊动力总成200的第三侧面230和后副车架100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动力总成200的第三侧面230和后副车架100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分散地分布,从而可以避免应力集中。
第一侧面210和第二侧面220均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300与后副车架100相连,第三侧面230通过至少两个第一弹性连接件300与后副车架100相连,这样,后副车架100和动力总成200之间具有至少四个支撑点,与后副车架100和动力总成200之间具有三个支撑点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降低每个支撑点承受的载荷,从而可以延长第一弹性连接件300的使用寿命,并且,增加支撑点还可以更有效地阻隔动力总成200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还可以包括后悬支架400,后悬支架400设于第三侧面230和后副车架100之间,后悬支架400与第三侧面230相连,且后悬支架400通过至少两个第一弹性连接件300与后副车架100相连。也就是,动力总成200的第三侧面230和后副车架100之间增加了后悬支架400,设置后悬支架400可以降低动力总成200和后副车架100的加工精度,如果不设置后悬支架400,动力总成200和后副车架100需要加工至正好能配合连接,对动力总成200和后副车架100的加工精度要求都很高,设置后悬支架400后,可以适当的降低动力总成200和后副车架100的加工精度,通过后悬支架400弥补加工精度造成的误差。
可选地,后悬支架400具有动力总成连接部410和至少两个后副车架连接部420,动力总成连接部410与第三侧面230相连,后副车架连接部420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300与后副车架100相连。通过设置一个动力总成连接部410和至少两个后副车架连接部420,既实现了动力总成200和后副车架100之间的连接,又可以将与动力总成200的一个连接点分成与后副车架100的至少两个连接点,从而实现分开承受载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副车架100包括两个纵梁120和两个横梁130,两个纵梁120和两个横梁130围成容置空间110,其中,两个纵梁120相对设置,两个横梁130相对设置,也就是,两个纵梁120沿电动汽车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横梁130设于两个纵梁120之间,且两个横梁130基本与纵梁120垂直,纵梁120和横梁130的配合可以增加后副车架100的强度,同时还可以提供动力总成200的容置空间110,两个纵梁120分别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300与动力总成200相连,两个横梁130中的一个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300与动力总成200相连,具体地,两个横梁130中的靠后设置的一个横梁130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300与动力总成200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还包括第二弹性连接件500,第二弹性连接件500设于后副车架100,第二弹性连接件500用于连接后副车架100与车身。第二弹性连接件500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从而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的动刚度,可以阻隔动力总成200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避免振动和噪声传递到车身。
这样,可以形成多级隔振系统,后副车架100和动力总成200之间的第一弹性连接件300可以形成一级隔振系统,后副车架100和车身之间的第二弹性连接件500可以形成二级隔振系统,从而更有效地阻隔动力总成200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并且,根据振动理论,二级隔振系统可明显提升高频段(500-1000Hz)的隔振性能,对动力总成200的常见的高频激励(500Hz以上)有明显的衰减,从而可以有效改善电机高频啸叫痛点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弹性连接件500包括第二刚性外管和第二弹性衬套,第二刚性外管与后副车架100相连,第二弹性衬套用于与车身相连,第二弹性衬套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例如第二弹性衬套可以为橡胶衬套,可以阻隔动力总成200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避免振动和噪声传递到车身,第二弹性衬套位于第二刚性外管内,且第二弹性衬套与第二刚性外管过盈配合。第二弹性衬套与第二刚性外管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一方面可以减少其他连接构件,安装方便,另一方面,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后不会影响第二弹性衬套的振动和噪声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力总成200具有质心240,质心240是动力总成200的质量中心,第三侧面230通过两个第一弹性连接件300与后副车架100相连,位于第一侧面210的第一弹性连接件300具有第一弹性中心610、位于第二侧面220的第一弹性连接件300具有第二弹性中心620、位于第三侧面230的第一弹性连接件300具有第三弹性中心630和第四弹性中心640,第一弹性中心610、第二弹性中心620、第三弹性中心630、第四弹性中心640与质心240共面,且第一弹性中心610、第二弹性中心620、第三弹性中心630和第四弹性中心640形成四边形,第一弹性中心610、第二弹性中心620、第三弹性中心630和第四弹性中心640形成的四边形的形心与质心240重合。
上述弹性中心可以是第一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一弹性衬套320的中心。
也就是,在动力总成200的侧面布置了四个弹性连接件,每个弹性连接件具有一个弹性中心,因此,在动力总成200的侧面具有四个弹性中心,分别是第一弹性中心610、第二弹性中心620、第三弹性中心630和第四弹性中心640,第一弹性中心610、第二弹性中心620、第三弹性中心630和第四弹性中心640,构成相对四边形,可以是对称的四边形,该四边形具有形成,形心与动力总成200的质心240重合,从源头降低了传递路径的激励载荷,明显降低了结构声传递。此处的重合可以是在误差范围内的基本重合。
同时,第一弹性中心610、第二弹性中心620、第三弹性中心630、第四弹性中心640与质心240共面,第一弹性中心610、第二弹性中心620、第三弹性中心630和第四弹性中心640形成的四边形的形心与质心240重合,形成了质心布置,在静载、前后急加速等各种工况下,可保证四个弹性中心点承载基本相同,可共同承载及抵抗动力总成的瞬态扭矩冲击,可避免其中某一个弹性连接件承载过大的载荷,避免第一弹性衬套320承载过大的载荷,导致该路径的源头激励载荷过大产生过大的结构声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包括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包括后副车架100、动力总成200和第一弹性连接件300,动力总成200设于容置空间110内,动力总成200的第一侧面210、第二侧面220均和第三侧面230均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300与后副车架100相连;后副车架100直接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300与动力总成200相连,取消了后副车架100与动力总成200之间的悬置过渡结构件,简化了结构,从而简化了安装过程;并且减少了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零部件的数量,从而减小占用空间;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减少了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的占用空间,可以为电池提供更大的安装空间,从而可以安装更多的电池来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同时减少了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的占用空间,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件提供更大的安装空间,或者可以为驾驶室提供更大的空间,提高乘员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副车架(100)、动力总成(200)和第一弹性连接件(300),所述后副车架(100)设有容置空间(110),所述动力总成(200)设于所述容置空间(110)内,所述动力总成(200)具有第一侧面(210)、第二侧面(220)和第三侧面(230),所述第一侧面(210)和所述第二侧面(220)相背设置,所述第三侧面(230)位于所述第一侧面(210)和所述第二侧面(220)之间,且所述第三侧面(230)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210)和所述第二侧面(220)相连,所述第一侧面(210)、所述第二侧面(220)和所述第三侧面(230)均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300)与所述后副车架(10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300)包括第一刚性外管(310)和第一弹性衬套(320),所述第一刚性外管(310)与所述后副车架(100)相连,所述第一弹性衬套(320)与所述动力总成(200)相连,所述第一弹性衬套(320)位于所述第一刚性外管(310)内,且所述第一弹性衬套(320)与所述第一刚性外管(310)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面(230)通过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300)与所述后副车架(100)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还包括后悬支架(400),所述后悬支架(400)设于所述第三侧面(230)和所述后副车架(100)之间,所述后悬支架(400)与所述第三侧面(230)相连,且所述后悬支架(400)通过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300)与所述后副车架(10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支架(400)具有动力总成连接部(410)和至少两个后副车架连接部(420),所述动力总成连接部(410)与所述第三侧面(230)相连,所述后副车架连接部(420)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300)与所述后副车架(100)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副车架(100)包括两个纵梁(120)和两个横梁(130),两个所述纵梁(120)和两个所述横梁(130)围成所述容置空间(110),其中,两个所述纵梁(120)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横梁(130)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纵梁(120)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300)与所述动力总成(200)相连,两个所述横梁(130)中的一个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300)与所述动力总成(200)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还包括第二弹性连接件(500),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500)设于所述后副车架(100),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500)用于连接所述后副车架(100)与车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500)包括第二刚性外管和第二弹性衬套,所述第二刚性外管与所述后副车架(100)相连,所述第二弹性衬套用于与所述车身相连,所述第二弹性衬套位于所述第二刚性外管内,且所述第二弹性衬套与所述第二刚性外管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200)具有质心(240),所述第三侧面(230)通过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300)与所述后副车架(100)相连,位于所述第一侧面(210)的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300)具有第一弹性中心(610)、位于所述第二侧面(220)的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300)具有第二弹性中心(620)、位于所述第三侧面(230)的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300)具有第三弹性中心(630)和第四弹性中心(640),所述第一弹性中心(610)、所述第二弹性中心(620)、所述第三弹性中心(630)、所述第四弹性中心(640)与所述质心(240)共面,且所述第一弹性中心(610)、所述第二弹性中心(620)、所述第三弹性中心(630)、所述第四弹性中心(640)形成的四边形的形心与所述质心(240)重合。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18838.5U CN216994516U (zh) | 2022-02-16 | 2022-02-16 | 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及电动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18838.5U CN216994516U (zh) | 2022-02-16 | 2022-02-16 | 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及电动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94516U true CN216994516U (zh) | 2022-07-19 |
Family
ID=82393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318838.5U Active CN216994516U (zh) | 2022-02-16 | 2022-02-16 | 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及电动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94516U (zh) |
-
2022
- 2022-02-16 CN CN202220318838.5U patent/CN21699451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16793A (zh) | 一种新型钢制框式前副车架 | |
CN106696669A (zh)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
CN216994516U (zh) | 电动汽车用后副车架及悬置集成系统及电动汽车 | |
JP2001105896A (ja) | マウントインシュレータの取付構造及び防振装置 | |
CN113247096B (zh) | 搭载高压电池的车辆的车身 | |
CN209795147U (zh) | 一种电动汽车二级隔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
CN208646963U (zh) | 一种副车架及其车辆 | |
CN211107698U (zh) | 用于增程汽车的后副车架及车辆 | |
CN216636077U (zh) | 一种乘用车压缩机支架安装笼式结构 | |
CN214565639U (zh) | 一种副车架安装支架、副车架及汽车 | |
CN210706849U (zh) | 动力总成悬置和应用其的车辆 | |
CN209870077U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 | |
CN208646534U (zh) | 汽车减振器支座和汽车减振器 | |
CN111688658A (zh) | 一种电动汽车真空泵二级减振防振装置 | |
CN111497941A (zh) | 一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 |
CN206426831U (zh) | 一种新型电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
CN215153879U (zh) | 悬置系统和电动车 | |
CN217969226U (zh) | 一种电机悬置系统与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6783645U (zh) | 一种汽车的前舱横梁总成 | |
CN218616861U (zh) | 副车架及电机悬置的组合定位机构 | |
CN221316393U (zh) | 前纵梁内加强组件 | |
CN215043102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 | |
US20240183420A1 (en) | Axle Support Bearing for a Motor Vehicle Axle Driven in Particular by Means of an Electric Motor | |
CN220517974U (zh) | 悬置总成及具有该悬置总成的汽车 | |
CN211844067U (zh) |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后支架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