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43102U -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43102U
CN215043102U CN202121319995.XU CN202121319995U CN215043102U CN 215043102 U CN215043102 U CN 215043102U CN 202121319995 U CN202121319995 U CN 202121319995U CN 215043102 U CN215043102 U CN 215043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frame structure
rear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199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增愿
杨延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ity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ity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ity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Zhuhai City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21213199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43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43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43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的前横梁的两侧焊接有支撑臂,所述的支撑臂上设有支撑柱,所述的支撑臂上设有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的后横梁设置在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且位于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支撑柱中安装液压衬套,提升减震效果,提升驾乘舒适感,设有安装板,便于防止电池组,且在安装板上设置橡胶衬套,可较少振动对电池组的影响,防止外力撞击导致电池组损坏,提升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设有线束卡槽及线束固定架,可使线缆更规整,便于检查维护,在两纵梁上设置举升卡槽,在需要举升时,可直接将举升臂卡在举升卡槽中即可,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副车架可以看成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副车架并非完整的车架,只是支承前后车桥、悬挂的支架,使车桥、悬挂通过它再与“正车架”相连,习惯上称为“副架”。副架的作用是阻隔振动和噪声,减少其直接进入车厢,所以大多出现在豪华的轿车和越野车上,有些汽车还为引擎装上副架。传统的没有副车架的承载式车身,其悬挂是直接与车身钢板相连的。因此前后车桥的悬挂摇臂机构都为散件,并非总成。在副车架诞生以后,前后悬挂可以先组装在副车架上,构成一个车桥总成,然后再将这个总成一同安装到车身上。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点就如同发动机悬置一样。通常一个车桥总成需要由四个悬置点与车身连接,这样既能保证其连接刚度,又能有很好的震动隔绝效果。所以对于副车架来说,在性能上主要目的是减小路面震动的传入,以及提高悬挂系统的连接刚度,因此装有副车架的车驾驶起来会感觉底盘非常扎实,非常紧凑。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结构复杂,且对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要求高,整车前舱结构受空间和部件结构限制导致布置困难,装配不便,在整车稳定性和操作性之间的平衡性差,且对电池组的避震效果较差,线束较杂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稳固、有良好的减震、滤震效果、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的前横梁的两侧焊接有支撑臂,所述的支撑臂上设有支撑柱,所述的支撑臂上设有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的后横梁设置在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且位于中间位置,所述的左纵梁和右纵梁在远离支撑臂的一端设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支撑柱,所述的后横梁上设有对称设置辅助臂,所述的辅助臂的另一端分别与左纵梁和右纵梁连接。所述的左纵梁和右纵梁在靠近设有支撑板的一端侧面相对设有半圆板,所述的半圆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前横梁、左纵梁及右纵梁上设有若干安装孔。
作为改进,所述的支撑柱中设有液压衬套。
作为改进,所述的后横梁的两端分别插入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内腔中并焊接,所述的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上端面在后横梁处设有通孔,所述的后横梁上焊接有安装柱,所述的安装柱贯穿左纵梁和右纵梁上的通孔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的后横梁及辅助臂上设有橡胶衬套,所述的橡胶衬套上设有安装板。
作为改进,所述的前横梁和后横梁的下方设有线束卡槽,所述的线束卡槽与左纵梁和右纵梁平行设置且位于前横梁和后横梁的中间,所述的线束卡槽中设有线束固定架。
作为改进,所述的线束固定架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转动连接有固定卡环,所述的固定卡环与底座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的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下方中间位置设有举升卡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支撑柱中安装液压衬套,提升减震效果,提升驾乘舒适感,设有安装板,便于防止电池组,且在安装板上设置橡胶衬套,可较少振动对电池组的影响,防止外力撞击导致电池组损坏,提升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设有线束卡槽及线束固定架,可使线缆更规整,便于检查维护,在两纵梁上设置举升卡槽,在需要举升时,可直接将举升臂卡在举升卡槽中即可,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A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所示:1、前横梁,2、支撑臂,3、右纵梁,4、后横梁,5、支撑柱,6、辅助臂,7、橡胶衬套,8、安装柱,9、安装板,10、左纵梁,11、半圆板,12、支撑板,13、线束卡槽,14、举升卡槽,15、线束固定架,16、底座,17、固定卡环,1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4,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包括前横梁1和后横梁4,所述的前横梁1的两侧焊接有支撑臂2,所述的支撑臂2上设有支撑柱5,所述的支撑臂2上设有左纵梁10和右纵梁3,所述的后横梁4设置在左纵梁10和右纵梁3之间且位于中间位置,所述的左纵梁10和右纵梁3在远离支撑臂2的一端设有支撑板12,所述的支撑板12上设有支撑柱5,所述的后横梁4上设有对称设置辅助臂6,所述的辅助臂6的另一端分别与左纵梁10和右纵梁3连接。所述的左纵梁10和右纵梁3在靠近设有支撑板12的一端侧面相对设有半圆板11,所述的半圆板11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前横梁1、左纵梁10及右纵梁3上设有若干安装孔。
所述的支撑柱5中设有液压衬套。
所述的后横梁4的两端分别插入左纵梁10和右纵梁3的内腔中并焊接,所述的左纵梁10和右纵梁3的上端面在后横梁4处设有通孔,所述的后横梁4上焊接有安装柱8,所述的安装柱8贯穿左纵梁10和右纵梁3上的通孔设置。
所述的后横梁4及辅助臂6上设有橡胶衬套7,所述的橡胶衬套7上设有安装板9。
所述的前横梁1和后横梁4的下方设有线束卡槽13,所述的线束卡槽13与左纵梁10和右纵梁3平行设置且位于前横梁1和后横梁4的中间,所述的线束卡槽13中设有线束固定架15。
所述的线束固定架15包括底座16,所述的底座16上转动连接有固定卡环17,所述的固定卡环17与底座16通过螺栓18与底座16连接。
所述的左纵梁10和右纵梁3的下方中间位置设有举升卡槽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安装时通过支撑柱与车体连接,将电池组设置在放置板上,将汽车线束卡在线束固定架中,并拧紧螺栓,当产生振动时,支撑柱中的液压衬套对副车架起到减震作用,减少振动传递至车身,后横梁及辅助臂上的橡胶衬套可减弱副车架的振动传递至放置板上,从而对放置板上的电池组起到减震作用,线束固定架中设置汽车线束,安装时先松开螺栓,将线束放置在其中并拧紧螺栓即可,若需将车辆举升,可将举升臂直接放置在举升卡槽中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包括前横梁(1)和后横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横梁(1)的两侧焊接有支撑臂(2),所述的支撑臂(2)上设有支撑柱(5),所述的支撑臂(2)上设有左纵梁(10)和右纵梁(3),所述的后横梁(4)设置在左纵梁(10)和右纵梁(3)之间且位于中间位置,所述的左纵梁(10)和右纵梁(3)在远离支撑臂(2)的一端设有支撑板(12),所述的支撑板(12)上设有支撑柱(5),所述的后横梁(4)上设有对称设置辅助臂(6),所述的辅助臂(6)的另一端分别与左纵梁(10)和右纵梁(3)连接,所述的左纵梁(10)和右纵梁(3)在靠近设有支撑板(12)的一端侧面相对设有半圆板(11),所述的半圆板(11)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前横梁(1)、左纵梁(10)及右纵梁(3)上设有若干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5)中设有液压衬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横梁(4)的两端分别插入左纵梁(10)和右纵梁(3)的内腔中并焊接,所述的左纵梁(10)和右纵梁(3)的上端面在后横梁(4)处设有通孔,所述的后横梁(4)上焊接有安装柱(8),所述的安装柱(8)贯穿左纵梁(10)和右纵梁(3)上的通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横梁(4)及辅助臂(6)上设有橡胶衬套(7),所述的橡胶衬套(7)上设有安装板(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横梁(1)和后横梁(4)的下方设有线束卡槽(13),所述的线束卡槽(13)与左纵梁(10)和右纵梁(3)平行设置且位于前横梁(1)和后横梁(4)的中间,所述的线束卡槽(13)中设有线束固定架(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束固定架(15)包括底座(16),所述的底座(16)上转动连接有固定卡环(17),所述的固定卡环(17)与底座(16)通过螺栓(18)与底座(16)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纵梁(10)和右纵梁(3)的下方中间位置设有举升卡槽(14)。
CN202121319995.XU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 Active CN215043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19995.XU CN215043102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19995.XU CN215043102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43102U true CN215043102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02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19995.XU Active CN215043102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431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62065B1 (en) Integral body of ultra-micro pure electric vehicle at low speed
KR100457316B1 (ko) 스티어링 기어 프레임을 이용한 전륜 현가장치
CN111216793A (zh) 一种新型钢制框式前副车架
CN210338042U (zh) 一种四轮转向电动汽车车架结构
CN201300707Y (zh)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1504310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结构
CN211943495U (zh) 一种新型钢制框式前副车架
CN110155178B (zh) 一种全框式电动车悬置系统
CN216684052U (zh) 电动汽车后悬置总成
CN216943268U (zh) 纯电动微型货车下车架
CN211592703U (zh) 一种六点安装前副车架
CN113942577B (zh) 一种前副车架总成及包括其的汽车
CN209870077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
CN211167096U (zh) 一种前副车架和车辆
CN214267771U (zh) 一种纯电动微型货车车架总成
CN217623759U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
CN214930162U (zh) 一种经济型中卡驾驶室全浮悬架
CN211731560U (zh) 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结构
CN218948871U (zh) 一种高效缓震的底盘前桥
CN216184298U (zh) 一种重卡板簧支架的安装结构
CN218536337U (zh) 一种轻量化发动机前悬置支架
CN21699451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
CN214729113U (zh) 一种具有拱形纵梁的观光车
CN214729114U (zh) 一种中置后驱的观光车
CN218806107U (zh) 一种纵梁车架以及电动汽车的行驶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