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3291U - 车体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体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43291U CN216943291U CN202220375020.7U CN202220375020U CN216943291U CN 216943291 U CN216943291 U CN 216943291U CN 202220375020 U CN202220375020 U CN 202220375020U CN 216943291 U CN216943291 U CN 2169432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ct
- heat exchanger
- vehicle body
- flange portion
- b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其具有良好的刚性。车体前部结构包括:前隔板,至少覆盖热交换器的外围的一部分;以及管道,设置在前隔板的前方,其中管道具有密封部,密封部从管道向热交换器延伸。前隔板具有凸缘部与连接部,凸缘部从前隔板向热交换器侧延伸,连接部位于较密封部更远离热交换器的位置,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从密封部偏离的位置处连接凸缘部和管道,且凸缘部具有弯曲部,弯曲部在前后方向上向前朝向管道弯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体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1提出一种车辆用导风管道结构,其设置在前保险杠横梁与前隔板之间,将冷却装置(如冷凝器与散热器等)容纳在冷却装置的壳体内,并在壳体的左右两侧上设置导风管。其中,设置在保险杠横梁和前隔板之间的导风管的密封部朝向散热器延伸,并且通过肋加强密封,且导风管用夹具固定在前隔板的支柱上。根据这种结构,在车辆行驶时,可以将车辆前方的空气作为冷却风(行驶风)通过左右两侧的导风管导入壳体,并通过被引导的冷却空气对冷却装置进行冷却。
然而,当风从发动机室侧倒流时,空气可能试图进入导风管和前隔板之间,并且有可能通过导风管和隔板之间的打开和关闭而产生异常颤动与噪音。此外,由于管道侧的负荷较大,因此也较易变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0-254116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具有良好的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车体前部结构包括:前隔板,至少覆盖热交换器的外围的一部分;以及管道,设置在前隔板的前方,其中管道具有密封部,密封部从管道向热交换器延伸。前隔板具有凸缘部与连接部,凸缘部从前隔板向热交换器侧延伸,连接部位于较密封部更远离热交换器的位置,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从密封部偏离的位置处连接凸缘部和管道,且凸缘部具有弯曲部,弯曲部在前后方向上向前朝向管道弯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凸缘部具有延伸部,延伸部从弯曲部的前端朝向热交换器侧进一步弯曲而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隔板的凸缘部上设有工作孔,用于配置安装冷凝器和热交换器的螺栓,弯曲部延伸到工作孔下方。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前部结构中,通过弯曲部的配置,可以使从发动机室侧回流的空气难以进入管道和前隔板之间的间隙,并且在凸缘部的弯曲部的边界处形成有肋,因此提高了隔板的刚性。并且,通过延伸部的配置,管道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表面可被延伸部覆盖,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由管道侧的气压引起的负载。进一步而言,由于前隔板的凸缘部相对于连接部往后凸出而形成有段差部,因此,即使从连接部到密封部的距离长,具有段差部的凸缘部也可以增加刚度,并且抑制隔板和管道的变形。此外,由于弯曲部一直延伸到工作孔的下方,与没有凸缘部而仅简单设置切口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加并确保前隔板的刚性,并且直至冷凝器下方亦能保持密封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车体前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车体前部结构的部分区域在线A-A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车体前部结构的部分区域自后侧观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前隔板的部分区域自前侧观看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冷却装置;
11:散热器;
12:冷凝器;
100:车体前部结构;
110:前隔板;
111:凸缘部;
111a:弯曲部;
111b:延伸部;
111c:段差部;
112:连接部;
120:前保险杠横梁;
130:管道;
131:密封部;
A-A:线;
B:缓冲块;
C:夹具;
D1:前后方向;
D2:车宽方向;
P:工作孔;
PL:支柱;
R: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车体前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车体前部结构的部分区域R在线A-A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车体前部结构的部分区域R自后侧观看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前隔板的部分区域R自前侧观看的正视示意图。以下将以图1至图4说明车体前部结构100的具体结构。
请参考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车体前部结构100包括:前隔板110、前保险杠横梁120以及管道130。管道130设置在前隔板110的前方,而位在前保险杠横梁120与前隔板110之间,且管道130通过夹具C固定在前隔板110的左右两侧的支柱PL上。此外,在前保险杠横梁120的前方设置有缓冲块B,用于吸收外来撞击冲力的一部分。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前隔板110、前保险杠横梁120以及管道130的配置可形成一容纳空间,用以容纳冷却装置10。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冷却装置10包括散热器11和冷凝器12,散热器11设置在前隔板110的前方,冷凝器12设置在散热器11的前方,其中散热器11是用外部空气(空气)冷却发动机的冷却水的热交换器。如此,在车辆行驶时,可以将车辆前方的空气作为冷却风(行驶风)通过左右两侧的管道130导入冷却装置10的壳体,并通过被引导的冷却空气对冷却装置10进行冷却。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前隔板110至少覆盖散热器11的外围的一部分,举例而言,前隔板110不需要覆盖散热器11的所有侧面,而可以不覆盖散热器11的一部分侧面,而形成凹形的轮廓。另一方面,管道130设置在散热器11的左右两侧上(在图2中仅示出左侧的部分),且管道130具有密封部131,密封部131从管道130向散热器11延伸。通过密封部131的配置,管道130与冷却装置10之间的间隙可以被封闭,如此,如图2所示,在车辆行驶时,由管道130引导至散热器11侧的冷却空气(流动空气)可被有效地引导至散热器11。
进一步而言,如图2与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前隔板110具有凸缘部111与连接部112,凸缘部111从前隔板110向散热器11侧延伸,连接部112在前隔板110的左右两侧的支柱PL上位于较密封部131更远离散热器11的位置,并且在前后方向D1上从密封部131偏离的位置处通过夹具C连接凸缘部111和管道130。进一步而言,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凸缘部111具有弯曲部111a与延伸部111b,弯曲部111a在前后方向D1上向前朝向管道130弯曲。延伸部111b从弯曲部111a的前端朝向散热器11侧进一步弯曲而延伸。
如此,通过弯曲部111a的配置,可以使从发动机室侧回流的空气难以进入管道130和前隔板110之间的间隙,并且在凸缘部111的弯曲部111a的边界处形成有肋,因此提高了前隔板110的刚性。并且,通过延伸部111b的配置,管道130的沿车宽方向D2延伸的表面可被延伸部111b覆盖,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由管道130侧的气压引起的负载。进一步而言,以前隔板110的表面直接从连接部112朝向散热器11侧简单地平坦而不弯折的情况与本实施例相较的话,其刚度会较低,因此前隔板110的凸缘部111在一度往后远离后折回而在连接部112的周围形成段差轮廓的段差部111c,即,如图2与图3所示,前隔板110的凸缘部111相对于连接部112往后凸出而形成有段差部111c。如此,即使从连接部112到密封部131的距离长,具有段差部111c的凸缘部111也可以增加刚度,并且抑制前隔板110和管道130的变形。
此外,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前隔板110的凸缘部111上设有工作孔P,用于配置安装冷凝器12和散热器11的螺栓,弯曲部111a延伸到工作孔P下方。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凸缘部111的弯曲部111a可以仅保留用于密封的表面,而一直向下延伸至管道130和冷凝器,来设有两个工作孔P。如此,散热器11和冷凝器12可用螺栓固定在一起,维修时,可先拆下螺栓,再单独拆下。并且,由于弯曲部111a没有设置缺口部,而是设有工作孔P,且弯曲部111a一直延伸到工作孔P的下方,与没有凸缘部111而仅简单设置切口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加并确保前隔板110的刚性,并且直至冷凝器12下方亦能保持密封性。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前部结构中,通过弯曲部的配置,可以使从发动机室侧回流的空气难以进入管道和前隔板之间的间隙,并且在凸缘部的弯曲部的边界处形成有肋,因此提高了前隔板的刚性。并且,通过延伸部的配置,管道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表面可被延伸部覆盖,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由管道侧的气压引起的负载。进一步而言,由于前隔板的凸缘部相对于连接部往后凸出而形成有段差部,因此,即使从连接部到密封部的距离长,具有段差部的凸缘部也可以增加刚度,并且抑制前隔板和管道的变形。此外,由于弯曲部一直延伸到工作孔的下方,与没有凸缘部而仅简单设置切口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加并确保前隔板的刚性,并且直至冷凝器下方亦能保持密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隔板,至少覆盖热交换器的外围的一部分;以及
管道,设置在所述前隔板的前方,其中所述管道具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从所述管道向所述热交换器延伸,且
所述前隔板具有凸缘部与连接部,所述凸缘部从所述前隔板向热交换器侧延伸,所述连接部位于较所述密封部更远离所述热交换器的位置,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从所述密封部偏离的位置处连接所述凸缘部和所述管道,且
所述凸缘部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在前后方向上向前朝向所述管道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从所述弯曲部的前端朝向所述热交换器侧进一步弯曲而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隔板的所述凸缘部上设有工作孔,用于配置安装冷凝器和所述热交换器的螺栓,所述弯曲部延伸到所述工作孔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75020.7U CN216943291U (zh) | 2022-02-23 | 2022-02-23 | 车体前部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75020.7U CN216943291U (zh) | 2022-02-23 | 2022-02-23 | 车体前部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43291U true CN216943291U (zh) | 2022-07-12 |
Family
ID=82291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375020.7U Active CN216943291U (zh) | 2022-02-23 | 2022-02-23 | 车体前部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43291U (zh) |
-
2022
- 2022-02-23 CN CN202220375020.7U patent/CN2169432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150335B2 (en) | Front end structure of vehicle | |
CN108928229B (zh) | 车辆用热交换装置 | |
CN102336222A (zh)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
JP2005096684A (ja) | 車体前部の導風構造 | |
US11518444B2 (en) | Front end structure | |
US7021411B2 (en) | Front end structure of vehicle with labyrinth structure forming means for cooling air to a radiator | |
US20200168965A1 (en) | Battery cooler | |
JP2012101698A (ja) | 自動車用前側下部のスポイラー構造 | |
JP3985097B2 (ja) | 自動車の樹脂製シュラウドパネル構造 | |
JP2008049935A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CN216943291U (zh) | 车体前部结构 | |
JP2012144125A (ja) | 車両用導風ガイド構造 | |
JP7452114B2 (ja) | バッテリパック | |
JP5531917B2 (ja) | 車両用導風構造 | |
CN112026934B (zh) | 前端结构 | |
CN212098398U (zh) | 车辆用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 | |
JP2012250637A (ja) | シール箇所の決定方法並びにシール構造 | |
KR101221743B1 (ko) | 차량의 프런트 엔드 모듈용 캐리어 | |
JP2018122691A (ja) | 車両用熱交換器の配置構造 | |
JP7480813B2 (ja) | エアガイド構造および車両 | |
JP7484483B2 (ja) | 車両前部熱交換器用エアガイド構造 | |
JP5029591B2 (ja) | 車両の前部構造 | |
JP4457836B2 (ja) | 車両の吸気冷却装置 | |
US20220379965A1 (en) |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 |
JP2019094047A (ja) | 電力制御装置の車載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