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1601U - 一种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1601U
CN216941601U CN202122737249.9U CN202122737249U CN216941601U CN 216941601 U CN216941601 U CN 216941601U CN 202122737249 U CN202122737249 U CN 202122737249U CN 216941601 U CN216941601 U CN 216941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olding
rod
plate
mold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372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昌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zhineng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zhineng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zhineng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zhineng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372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1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1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1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包括:型腔;第一脱模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脱模板和若干第一脱模杆,第一脱模杆的一端设置于第一脱模板上,其远离第一脱模板的一端为第一顶出端,第一顶出端能够伸出至型腔中,第一脱模板与第一驱动装置传动相连,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以顶出型腔内的成品;第二脱模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脱模板和若干第二脱模杆,第二脱模杆长于第一脱模杆设置,第二脱模杆的一端设置于第二脱模板上,且滑动穿设于第一脱模杆内,其远离第二脱模板的一端为第二顶出端,第二顶出端能够穿过第一顶出端,并伸出第一脱模杆,第二脱模板与第二驱动装置传动相连。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件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过注塑制造成品的过程中,原料需要经过热熔-合模形成型腔-液态原料注射进入型腔-液态原来型腔冷却为成品-分模-脱模装置顶出位于动模或定模上的成品,但在顶出过程中,会遇到难以顶出的情况,造成成品滞留于型腔中,影响生产。
而且,现有顶出杆与成品的接触面积一般较小,以方便在顶出成品后,成品能够在自重作用下自动掉落,而不与顶出杆粘黏,且会设置多个顶出杆,以在多个位置施加压力顶出型腔内的成品,但过多的顶出杆会造成模具的制造工艺复杂,且降低精度,而采用接触面较大的顶出杆时,成品又易粘黏与顶出杆上,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能够分级顶出型腔内的成品,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包括:定模;动模,与所述定模相对设置,在合模位置,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贴合形成型腔;第一脱模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脱模板和若干第一脱模杆,所述第一脱模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脱模板上,其远离所述第一脱模板的一端为第一顶出端,所述第一顶出端穿过所述定模或所述动模,并能够伸入至所述型腔中,所述第一脱模板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传动相连,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以顶出所述型腔内的成品;第二脱模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脱模板和若干第二脱模杆,所述第二脱模板位于所述第一脱模板远离所述型腔的一侧,所述第二脱模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脱模板上,且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脱模杆内,其远离所述第二脱模板的一端为第二顶出端,所述第二顶出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顶出端,并伸出所述第一脱模杆,所述第二脱模板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传动相连,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以顶出所述第一脱模杆上的成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脱模机构顶出型腔内的成品,如果在第一脱模机构顶出成品后,成品粘黏于第一顶出杆的第一顶出端上,此时可以通过第二脱模机构顶出第一顶出端上的成品,使得成品与第一顶出杆相分离,实现脱落,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脱模杆的侧壁上设有依次连通的进风口、通风管道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脱模杆远离所述第一顶出端的一端,用于与供风装置相连通,所述出风口靠近所述第一顶出端设置,能够伸出至所述型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风管道连通所述第一脱模杆的两端,所述第二脱模杆滑动插装于所述通风管道中,所述第二顶出端与位于所述第一顶出端的所述通风管道完全贴合,所述第二脱模杆的杆身与所述通风管道之间留有空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脱模杆上设有顶出块,所述顶出块位于所述第二顶出端,所述第二脱模杆的纵截面呈“T”字形,所述第二脱模杆与所述第一脱模杆之间同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控制系统和位置检测装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与脱模位置的第一顶出端相对应,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顶出端有无成品附着,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电性相连,以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与所述红外接收器设置于所述动模外侧,且二者的连线能够仅经过位于脱模位置的成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多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上,多个所述导向杆环绕所述型腔均匀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4个,相邻的两所述导向杆的连线呈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未伸出型腔时的四分之一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上第一脱模杆伸出型腔、第二脱模杆伸出第一脱模杆的四分之一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定模;200-动模;300-型腔;
400-第一脱模机构;410-第一驱动装置;420-第一脱模板;430-第一脱模杆; 431-第一顶出端;432-出风口;
500-第二脱模机构;510-第二驱动装置;520-第二脱模板;530-第二脱模杆; 531-第二顶出端;
600-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图2与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包括:
定模100;
动模200,与定模100相对设置,在合模位置,动模200与定模100贴合形成型腔300;
第一脱模机构40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410、第一脱模板420和若干第一脱模杆430,第一脱模杆430的一端设置于第一脱模板420上,其远离第一脱模板420 的一端为第一顶出端431,第一顶出端431穿过定模100或动模200,并能够伸入至型腔300中,第一脱模板420与第一驱动装置410传动相连,在第一驱动装置410 的驱动下,以顶出型腔300内的成品;
第二脱模机构500,包括第二驱动装置510、第二脱模板520和若干第二脱模杆530,第二脱模板520位于第一脱模板420远离型腔300的一侧,第二脱模杆530 的一端设置于第二脱模板520上,且滑动穿设于第一脱模杆430内,其远离第二脱模板520的一端为第二顶出端531,第二顶出端531能够穿过第一顶出端431,并伸出第一脱模杆430,第二脱模板520与第二驱动装置510传动相连,在第二驱动装置510的驱动下,以顶出第一脱模杆430上的成品。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动模200与定模100相贴合,进行合模,在动模200 与定模100之间形成型腔300,待型腔300内的成品定型后,动模200远离定模100,进行分模,使得成品滞留于动模200或定模100上,在本实施例中,成品将滞留于定模100上,第一脱模机构400、第二脱模机构500均设置于定模100上,在分模后,通过第一驱动装置410驱动第一脱模板420朝向型腔300的位置进行运动,第二驱动装置510驱动第二脱模板520朝向型腔300的位置进行运动,使得第一脱模杆430和第二脱模杆530一同将顶出位于定模100上的成品,实现成品与型腔300 的脱模,而在成品与型腔300脱模后,如果成品未能在重力作用下脱落,此时,将通过第二驱动装置510驱动第二脱模板520朝向型腔300的位置进行运动,使得第二脱模杆530将第一脱模板420上的成品顶出。
故,在第一脱模机构400顶出型腔300内的成品后,如果在第一脱模机构400 顶出成品后,成品粘黏于第一顶出杆的第一顶出端431上,此时可以通过第二脱模机构500顶出第一顶出端431上的成品,使得成品与第一顶出杆相分离,实现脱落,提高生产效率。
参照图1、图4与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脱模杆430 的侧壁上设有依次连通的进风口、通风管道和出风口432,进风口位于第一脱模杆 430远离第一顶出端431的一端,用于与供风装置相连通,出风口432靠近第一顶出端431设置,能够伸出至型腔300中。
具体地,在第一脱模杆430伸出型腔300一段距离后,出风口432也将进入型腔300中,并通过供风装置吹出的风,充斥于型腔300与成品之间,使得成品将更易在型腔300上脱落,更便于成品的脱模。
参照图3与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通风管道连通第一脱模杆430的两端,第二脱模杆530滑动插装于通风管道中,第二顶出端531与位于第一顶出端431的通风管道完全贴合,第二脱模杆530的杆身与通风管道之间留有空隙。
其中,第二顶出端531与位于第一顶出端431的通风管道完全贴合是指:第二顶出端531与第一顶出端431的相贴合,且二者的端面位于型腔300的同一平面内,以避免顶出杆对产品表面产生影响,并且其侧壁贴合紧密,使得熔融状态的塑胶原料无法进入连接处的缝隙。
而第二脱模杆530的杆身与是指:脱模杆530除开第二顶出端531后剩余的部分为杆身。
具体地,将第一脱模杆430直接设置在通风管道内,实现空间的多重利用,既可以用于通风,又可以用于第一脱模杆430的伸缩运动,使用更加方便。
参照图3与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脱模杆530的纵截面呈“T”字形,第二脱模杆530与第一脱模杆430之间同轴设置。
其中,第二脱模杆530的纵截面是指:过其轴线的平面形成的截面。
具体地,第二脱模杆530的第二顶出端531设有顶出块,通过设置顶出块与通风管道相贴合,并使得第二脱模杆530的纵截面呈“T”字形,更方便实现完全贴合,并且第二脱模杆530与第一脱模杆430同轴设置,使得通风管道内的风道更加均匀,风的流向更加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系统和位置检测装置,位置检测装置与脱模位置的第一顶出端431相对应,用于检测第一顶出端431有无成品附着,控制系统与位置检测装置、第二驱动装置510电性相连,以控制第二驱动装置 510的工作。
具体地,通过设置位置检测装置检测第一顶出端431有无成品附着,在无成品附着时,可重新进行合模,而在有成品附着时,控制系统发出电信号,使得第二驱动装置510运动,以通过第二脱模杆530脱出第一顶出端431上的成品,在无成品附着时,可直接继续绳长,在有成品附着,可通过第二脱模机构500脱出此成品,而无需人工处理,使得生产效率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位置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设置于动模200外侧,且二者的连线能够仅经过位于脱模位置的成品。
具体地,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成本低廉,系统工艺成熟,更方便进行使用。
参照图1与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导向杆600,导向杆600滑动穿设于动模200与定模100上,多个导向杆600环绕型腔300均匀分布。
具体地,动模200在导向杆600上进行滑动,以相对定模100移动,而设置导向杆600使得动模200在合模和分模过程中的移动将更加稳定。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导向杆600的数量为4个,相邻的两导向杆600的连线呈矩形。
具体地,四个导向杆600呈矩形设置,且位于矩形的四角,在动模200移动的过程中,将更加稳定,合模与分模过程将更加稳定。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模(100);
动模(200),与所述定模(100)相对设置,在合模位置,所述动模(200)与所述定模(100)贴合形成型腔(300);
第一脱模机构(40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410)、第一脱模板(420)和若干第一脱模杆(430),所述第一脱模杆(430)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脱模板(420)上,其远离所述第一脱模板(420)的一端为第一顶出端(431),所述第一顶出端(431)穿过所述定模(100)或所述动模(200),并能够伸入至所述型腔(300)中,所述第一脱模板(420)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10)传动相连,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10)的驱动下,以顶出所述型腔(300)内的成品;
第二脱模机构(500),包括第二驱动装置(510)、第二脱模板(520)和若干第二脱模杆(530),所述第二脱模板(520)位于所述第一脱模板(420)远离所述型腔(300)的一侧,所述第二脱模杆(530)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脱模板(520)上,且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脱模杆(430)内,其远离所述第二脱模板(520)的一端为第二顶出端(531),所述第二顶出端(531)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顶出端(431),并伸出所述第一脱模杆(430),所述第二脱模板(520)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10)传动相连,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10)的驱动下,以顶出所述第一脱模杆(430)上的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模杆(430)的侧壁上设有依次连通的进风口、通风管道和出风口(432),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脱模杆(430)远离所述第一顶出端(431)的一端,用于与供风装置相连通,所述出风口(432)靠近所述第一顶出端(431)设置,能够伸出至所述型腔(30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连通所述第一脱模杆(430)的两端,所述第二脱模杆(530)滑动插装于所述通风管道中,所述第二顶出端(531)与位于所述第一顶出端(431)的所述通风管道完全贴合,所述第二脱模杆(530)的杆身与所述通风管道之间留有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脱模杆(530)的纵截面呈“T”字形,所述第二脱模杆(530)与所述第一脱模杆(430)之间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和位置检测装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与脱模位置的第一顶出端(431)相对应,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顶出端(431)有无成品附着,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10)电性相连,以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10)的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与所述红外接收器设置于所述动模(200)外侧,且二者的连线能够仅经过位于脱模位置的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导向杆(600),所述导向杆(600)滑动穿设于所述动模(200)与所述定模(100)上,多个所述导向杆(600)环绕所述型腔(300)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600)的数量为4个,相邻的两所述导向杆(600)的连线呈矩形。
CN202122737249.9U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 Active CN216941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7249.9U CN216941601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7249.9U CN216941601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1601U true CN216941601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05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37249.9U Active CN216941601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16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05682B (zh) 注塑模具
CN212045728U (zh) 一种多模腔的光学镜片注塑模具
CN202922855U (zh) 旋转注塑成型装置
CN216941601U (zh) 一种用于生产塑料件的注塑机上的脱模装置
KR20090048093A (ko) 플라스틱 사출금형장치
CN216423227U (zh) 多向在线群注成型自动化设备
CN214687753U (zh) 一种全自动模具注塑设备
CN212653820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内纹路脱模结构
CN214982690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制造用便于脱模的模型注塑装置
CN107901360B (zh) 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自动顶出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具
CN212795665U (zh) 一种可快速脱模塑料注塑机
CN210080694U (zh)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金属制品注塑模具
CN210415381U (zh) 一种长滑块抽芯模脱模结构
CN207172590U (zh) 一种注塑机的换料装置
CN208035265U (zh) 一种易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20297693U (zh) 一种测温加热塑胶模具
CN216506461U (zh) 一种高效脱模的食品级注塑制品用模具
CN209381295U (zh) 简易型自动断水口装置
CN216182346U (zh) 注塑用模具及具有其的注塑机
CN210733023U (zh) 一种室内加热器两用面板一体注塑装置
CN213107986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1307196U (zh) 一种方便取料的注塑模具
CN213288625U (zh) 压铸机的废料取出机构
CN210174087U (zh) 注塑模具
CN218535516U (zh) 一种注射装置及注塑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