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46536U - 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及三轮摩托车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及三轮摩托车车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46536U CN216546536U CN202120636756.0U CN202120636756U CN216546536U CN 216546536 U CN216546536 U CN 216546536U CN 202120636756 U CN202120636756 U CN 202120636756U CN 216546536 U CN216546536 U CN 2165465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fting lug
- rear wheel
- steel plate
- shock absorber
- motor tricy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及三轮摩托车车架,所述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包括钢板吊耳、钢板弹簧、第一限位管、限位组件、中心弹簧和减震器,所述钢板吊耳包括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所述第一吊耳和所述第二吊耳设置于所述边梁;所述钢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吊耳和所述第二吊耳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吊耳和所述第二吊耳之间;所述限位组件设置有第二限位管,所述限位组件用于连接所述钢板弹簧和三轮摩托车的后轮转轴;所述中心弹簧的两侧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管和所述第二限位管;所述减震器用于连接所述后轮转轴,缓震性能更佳,有利于提高三轮摩托车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摩托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及三轮摩托车车架。
背景技术
货运三轮摩托车由于其具备载运货物的结构,适应性强,转向灵活,被广泛应用于城镇、狭窄道路、社区等,货运三轮摩托车设置有车厢,车厢具有较大的空间用于装载货物,当三轮摩托车行驶至颠簸崎岖路面,若载重较大,容易对三轮摩托车车架造成巨大的冲力,使得车架散架,发生倾倒事故,存在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会对后轮转轴造成一定的冲击,影响车辆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及三轮摩托车车架,缓震性能更佳,有利于提高三轮摩托车的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设置于三轮摩托车车架,所述三轮摩托车车架设置有边梁,所述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包括钢板吊耳、钢板弹簧、第一限位管、限位组件、中心弹簧和减震器,所述钢板吊耳包括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所述第一吊耳和所述第二吊耳设置于所述边梁;所述钢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吊耳和所述第二吊耳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吊耳和所述第二吊耳之间;所述限位组件设置有第二限位管,所述限位组件用于连接所述钢板弹簧和三轮摩托车的后轮转轴;所述中心弹簧的两侧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管和所述第二限位管;所述减震器用于连接所述后轮转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包括钢板吊耳、钢板弹簧、第一限位管、限位组件、中心弹簧和减震器,通过钢板吊耳连接钢板弹簧,由于钢板弹簧能够吸收颠簸震动,从而能够减少三轮摩托车的震动,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将钢板弹簧与三轮摩托车的后轮转轴固定连接在一起,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中心弹簧能够通过弹性形变将能量吸收以实现缓冲减震,通过将中心弹簧的两侧分别套设于第一限位管和第二限位管,可以更好地吸收震动能量,减缓冲击,当三轮摩托车行驶中受到冲击或者颠簸时,可以保护车架,减少外力冲击导致受损的情况,降低侧翻事故发生的几率,通过设置减震器,并将减震器与后轮转轴连接,减震器能够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减缓车架的震动,有利于提高三轮摩托车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钢板弹簧、中心弹簧、减震器,并与后轮转轴互相连接配合,从而达到更佳的缓震效果,增加车辆的减震舒适性,同时有效地提高车辆良好的行驶平稳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钢板弹簧的两端均设置有卷耳,所述卷耳通过销轴与所述钢板吊耳的下端铰接。通过在钢板弹簧的两端设置卷耳,能够便于安装于钢板吊耳上,通过销轴与钢板吊耳的下端铰接,当车辆行驶时,钢板弹簧受震动影响前后摆动产生位移量,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二限位管与所述中心弹簧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另一侧与所述钢板弹簧的上侧面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板,限位板的两侧分别与中心弹簧和钢板弹簧紧密连接在一起,当车辆行驶到颠簸路面时,中心弹簧与钢板弹簧互相配合,能够使得减震效果更佳,保证行车的平顺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为U型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弯曲部位于所述钢板弹簧的下侧面,所述弯曲部用于使所述后轮转轴穿过以连接于所述钢板弹簧。通过将限位板放置于钢板弹簧的上侧面,将限位螺栓穿过限位板后连接螺母,使得限位螺栓的弯曲部位于钢板弹簧的下侧面,通过将后轮转轴穿过弯曲部,通过螺母旋紧配合可以固定后轮转轴的位置,从而使得钢板弹簧和后轮转轴紧密连接在一起,由钢板弹簧缓和与衰减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颠簸产生的冲击和震动,保证车辆良好的减震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钢板弹簧包括多块层叠设置的钢板,多块所述钢板的长度逐渐变短。通过增加了多块层叠设置且长度逐渐变短的钢板,有利于提高钢板弹簧的连接强度,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钢板副吊耳和缓冲钢板,所述钢板副吊耳设置于所述钢板吊耳之间,所述钢板副吊耳包括第一副吊耳和第二副吊耳,所述缓冲钢板通过所述第一副吊耳和所述第二副吊耳连接。由于钢板弹簧形变过大回弹时会对后轮转轴产生过大的冲力,通过设置缓冲钢板,缓冲钢板通过第一副吊耳和第二副吊耳连接,同时选择的缓冲钢板的弹力与钢板弹簧的弹力相反,能够有效地缓冲巨大的冲力,有利于提高三轮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行驶至颠簸路面时产生的噪声。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包括有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轮摩托车车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三轮摩托车车架设置有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包括钢板吊耳、钢板弹簧、第一限位管、限位组件、中心弹簧和减震器,通过钢板吊耳连接钢板弹簧,由于钢板弹簧能够吸收颠簸震动,从而能够减少三轮摩托车的震动,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将钢板弹簧与三轮摩托车的后轮转轴固定连接在一起,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中心弹簧能够通过弹性形变将能量吸收以实现缓冲减震,通过将中心弹簧的两侧分别套设于第一限位管和第二限位管,可以更好地吸收震动能量,减缓冲击,当三轮摩托车行驶中受到冲击或者颠簸时,可以保护车架,减少外力冲击导致受损的情况,降低侧翻事故发生的几率,通过设置减震器,并将减震器与后轮转轴连接,减震器能够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减缓车架的震动,有利于提高三轮摩托车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钢板弹簧、中心弹簧、减震器,并与后轮转轴互相连接配合,从而达到更佳的缓震效果,增加车辆的减震舒适性,同时有效地提高车辆良好的行驶平稳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边梁、第二边梁和连接管,所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二边梁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设置有减震器支架,所述减震器支架用于与所述减震器连接。通过在连接管上设置减震器支架,减震器支架可以用于安装减震器,并将减震器与后轮转轴连接,减震器能够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收缩衰减车架的震动,有利于提高三轮摩托车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减震器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减震器支架铰接。为了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将减震器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减震器支架铰接,另一端与后轮转轴铰接,三轮摩托车行驶时,因道路颠簸受到冲击和震动,减震器可以适应性地移动从而消除受力变形位移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管设置有多个撑杆支架,多个所述撑杆支架沿所述连接管的中心对称设置。通过设置多个撑杆支架,可以用于安装手动撑杆,便于车厢的装卸使用,且撑杆支架相对于连接管的中心对称布置,使得车架受力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车架的支撑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的钢板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的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三轮摩托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架100;后轮缓震装置110;边梁120;第一边梁121;第二边梁122;钢板吊耳130;第一吊耳131;第二吊耳132;钢板弹簧140;卷耳150;第一限位管160;限位组件170;第二限位管171;限位板172;限位螺栓173;弯曲部1731;后轮转轴180;中心弹簧190;减震器200;缓冲钢板210;钢板副吊耳220;第一副吊耳221;第二副吊耳222;连接管230;减震器支架240;撑杆支架250;限位环2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另一实施例/实施方式”或“一些实施例/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两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示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110,设置于三轮摩托车车架100,三轮摩托车车架100设置有边梁120,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110包括钢板吊耳130、钢板弹簧140、第一限位管160、限位组件170、中心弹簧190和减震器200,钢板吊耳130包括第一吊耳131和第二吊耳132,第一吊耳131和第二吊耳132设置于边梁120;钢板弹簧14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吊耳131和第二吊耳132连接;第一限位管160设置于第一吊耳131和第二吊耳132之间;限位组件170设置有第二限位管171,限位组件170用于连接钢板弹簧140和三轮摩托车的后轮转轴180;中心弹簧190的两侧分别套设于第一限位管160和第二限位管171;减震器200用于连接后轮转轴180。
如图1所示,通过钢板吊耳130连接钢板弹簧140,由于钢板弹簧140能够吸收颠簸震动,从而能够减少三轮摩托车的震动,通过设置限位组件170,将钢板弹簧140与三轮摩托车的后轮转轴180固定连接在一起,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中心弹簧190能够通过弹性形变将能量吸收以实现缓冲减震,通过将中心弹簧190的两侧分别套设于第一限位管160和第二限位管171,可以更好地吸收震动能量,减缓冲击,当三轮摩托车行驶中受到冲击或者颠簸时,可以保护车架100,减少外力冲击导致受损的情况,降低侧翻事故发生的几率,通过设置减震器200,并将减震器200与后轮转轴180连接,减震器200能够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减缓车架100的震动,有利于提高三轮摩托车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钢板弹簧140、中心弹簧190、减震器200,并与后轮转轴180互相连接配合,从而达到更佳的缓震效果,增加车辆的减震舒适性,同时有效地提高车辆良好的行驶平稳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减震器200可以选择液压阻尼器或气压阻尼器,减震器200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通过设置多个减震器200,能够有效地提高减震性能。
通过设置后轮缓震装置110,结构设计合理,使得三轮摩托车行驶运动过程中,即使经过崎岖、凹凸不平的路面时,也能够有效地衰减震动,从而大大减少三轮摩托车的侧翻事故,保证车辆的安全可靠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钢板弹簧140的两端均设置有卷耳150,卷耳150通过销轴与钢板吊耳130的下端铰接。通过在钢板弹簧140的两端设置卷耳150,能够便于安装于钢板吊耳130上,通过销轴与钢板吊耳130的下端铰接,当车辆行驶时,钢板弹簧140受震动影响前后摆动产生位移量,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
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限位组件170包括限位板172,限位板172的一侧通过第二限位管171与中心弹簧190连接,限位板172的另一侧与钢板弹簧140的上侧面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板172,限位板172的两侧分别与中心弹簧190和钢板弹簧140紧密连接在一起,当车辆行驶到颠簸路面时,中心弹簧190与钢板弹簧140互相配合,能够使得减震效果更佳,保证行车的平顺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限位组件170还包括限位螺栓173,限位螺栓173为U型螺栓,限位螺栓173的弯曲部1731位于钢板弹簧140的下侧面,弯曲部1731用于使后轮转轴180穿过以连接于钢板弹簧140。通过将限位板172放置于钢板弹簧140的上侧面,将限位螺栓173穿过限位板172后连接螺母,使得限位螺栓173的弯曲部1731位于钢板弹簧140的下侧面,通过将后轮转轴180穿过弯曲部1731,通过螺母旋紧配合可以固定后轮转轴180的位置,从而使得钢板弹簧140和后轮转轴180紧密连接在一起,由钢板弹簧140缓和与衰减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颠簸产生的冲击和震动,保证车辆良好的减震效果。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钢板弹簧140包括多块层叠设置的钢板,多块钢板的长度逐渐变短。通过增加了多块层叠设置且长度逐渐变短的钢板,有利于提高钢板弹簧140的连接强度,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多块钢板通过限位环260连接,从而固定钢板弹簧140的位置,保证钢板弹簧100良好的使用性能。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钢板副吊耳220和缓冲钢板210,钢板副吊耳220设置于钢板吊耳130之间,钢板副吊耳220包括第一副吊耳221和第二副吊耳222,缓冲钢板210通过第一副吊耳221和第二副吊耳222连接。由于钢板弹簧140形变过大回弹时会对后轮转轴180产生过大的冲力,通过设置缓冲钢板210,缓冲钢板210通过第一副吊耳221和第二副吊耳222连接,同时选择的缓冲钢板210的弹力与钢板弹簧140的弹力相反,能够有效地缓冲巨大的冲力,有利于提高三轮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行驶至颠簸路面时产生的噪声。
参照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100,包括有如上第一方面的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110。
三轮摩托车车架100设置有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110,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110包括钢板吊耳130、钢板弹簧140、第一限位管160、限位组件170、中心弹簧190和减震器200,通过钢板吊耳130连接钢板弹簧140,由于钢板弹簧140能够吸收颠簸震动,从而能够减少三轮摩托车的震动,通过设置限位组件170,将钢板弹簧140与三轮摩托车的后轮转轴180固定连接在一起,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中心弹簧190能够通过弹性形变将能量吸收以实现缓冲减震,通过将中心弹簧190的两侧分别套设于第一限位管160和第二限位管171,可以更好地吸收震动能量,减缓冲击,当三轮摩托车行驶中受到冲击或者颠簸时,可以保护车架100,减少外力冲击导致受损的情况,降低侧翻事故发生的几率,通过设置减震器200,并将减震器200与后轮转轴180连接,减震器200能够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减缓车架100的震动,有利于提高三轮摩托车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钢板弹簧140、中心弹簧190、减震器200,并与后轮转轴180互相连接配合,从而达到更佳的缓震效果,增加车辆的减震舒适性,同时有效地提高车辆良好的行驶平稳性能。
如图1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边梁121、第二边梁122和连接管230,第一边梁121和第二边梁122通过连接管230连接,连接管230设置有减震器支架240,减震器支架240用于与减震器200连接。通过在连接管230上设置减震器支架240,减震器支架240可以用于安装减震器200,并将减震器200与后轮转轴180连接,减震器200能够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收缩衰减车架100的震动,有利于提高三轮摩托车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减震器200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减震器支架240铰接。为了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将减震器200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减震器支架240铰接,另一端与后轮转轴180铰接,三轮摩托车行驶时,因道路颠簸受到冲击和震动,减震器200可以适应性地移动从而消除受力变形位移量。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连接管230设置有多个撑杆支架250,多个撑杆支架250沿连接管230的中心对称设置。通过设置多个撑杆支架250,可以用于安装手动撑杆,便于车厢的装卸使用,且撑杆支架250相对于连接管230的中心对称布置,使得车架100受力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车架100的支撑强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设置于三轮摩托车车架,所述三轮摩托车车架设置有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包括:
钢板吊耳,所述钢板吊耳包括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所述第一吊耳和所述第二吊耳设置于所述边梁;
钢板弹簧,所述钢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吊耳和所述第二吊耳连接;
第一限位管,所述第一限位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吊耳和所述第二吊耳之间;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有第二限位管,所述限位组件用于连接所述钢板弹簧和三轮摩托车的后轮转轴;
中心弹簧,所述中心弹簧的两侧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管和所述第二限位管;
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用于连接所述后轮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弹簧的两端均设置有卷耳,所述卷耳通过销轴与所述钢板吊耳的下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二限位管与所述中心弹簧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另一侧与所述钢板弹簧的上侧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为U型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弯曲部位于所述钢板弹簧的下侧面,所述弯曲部用于使所述后轮转轴穿过以连接于所述钢板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弹簧包括多块层叠设置的钢板,多块所述钢板的长度逐渐变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板副吊耳和缓冲钢板,所述钢板副吊耳设置于所述钢板吊耳之间,所述钢板副吊耳包括第一副吊耳和第二副吊耳,所述缓冲钢板通过所述第一副吊耳和所述第二副吊耳连接。
7.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边梁、第二边梁和连接管,所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二边梁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设置有减震器支架,所述减震器支架用于与所述减震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减震器支架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设置有多个撑杆支架,多个所述撑杆支架沿所述连接管的中心对称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36756.0U CN216546536U (zh) | 2021-03-29 | 2021-03-29 | 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及三轮摩托车车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36756.0U CN216546536U (zh) | 2021-03-29 | 2021-03-29 | 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及三轮摩托车车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46536U true CN216546536U (zh) | 2022-05-17 |
Family
ID=81537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636756.0U Active CN216546536U (zh) | 2021-03-29 | 2021-03-29 | 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及三轮摩托车车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46536U (zh) |
-
2021
- 2021-03-29 CN CN202120636756.0U patent/CN2165465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824810B1 (ko) | Rr형 전기차의 후륜 현가장치 | |
US20180201086A1 (en) | Connecting structure which reduces vibration effect of power system on vehicle body | |
CN108706055B (zh) | 一种重卡驾驶室前悬置装置及汽车 | |
CN202294136U (zh) | 汽车的非独立悬架系统和汽车 | |
KR19990031878A (ko) | 자동차의 전륜 현가장치 | |
CN216546536U (zh) | 三轮摩托车后轮缓震装置及三轮摩托车车架 | |
CN201172426Y (zh) | 全浮式汽车驾驶室悬置系统 | |
CN214928773U (zh) | 一种挂车独立悬架系统 | |
CN214647433U (zh) | 一种斜拉式多刚度辅助独立悬架装置 | |
CN214356037U (zh) |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内轴箱转向架 | |
KR100828762B1 (ko) | 전방 2축 차량의 판스프링 현가장치 | |
CN216139770U (zh) | 一种车辆底盘及扫路机 | |
CN204749783U (zh) | 一种适用于轻卡的前悬架结构 | |
CN220447598U (zh) | 一种汽车前悬挂 | |
CN208324795U (zh) | 一种能够安全减震的汽车后纵向摆臂 | |
CN216708942U (zh) | 一种后轮减震结构 | |
CN220332409U (zh) | 车辆后独立悬架及车辆 | |
CN212479981U (zh) | 汽车底盘限位套 | |
CN216034892U (zh) | 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 | |
KR0140746Y1 (ko) | 자동차의 판스 프링형 현가장치 | |
KR200362004Y1 (ko) | 대형차량의 서스펜션장치 | |
KR200150272Y1 (ko) | 자동차의 현가장치 | |
KR200253062Y1 (ko) | 차량용리어서스펜션 | |
KR20070100465A (ko) | 자동차의 프런트 현가장치 | |
KR200225042Y1 (ko) | 자동차용현가장치의충격흡수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