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31265U - 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31265U
CN216331265U CN202123069555.6U CN202123069555U CN216331265U CN 216331265 U CN216331265 U CN 216331265U CN 202123069555 U CN202123069555 U CN 202123069555U CN 216331265 U CN216331265 U CN 216331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cycle
emergency
vehicle body
close
locomo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695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杰
孔娟
严庆斌
刘景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Ruixinwe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Ruixinwe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Ruixinwe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Ruixinwe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695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31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31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31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下方设置有驱动轮毂,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具有一定的涉水深度,当水位不高时,可以直接通过驱动轮毂进行移动,当水位较高时,通过充气囊可以将车体浮起,避免水进入车体的内部,使车体沉入水中,在通过推进器对车体进行推动,在车头的前方设置有电动绞盘,当车辆受限无法移动时,可以通过电动绞盘拉出,也可以通过电动绞盘救援其他车辆,在车体的尾部设有伸缩梯,便于遇险人员上车,在座椅旁设置有应急用品仓,供遇险人员使用,提供了救生衣、食品以及临时处理的药品,功能比较齐全,在抢险救援使能提供更好的功能,便于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洪涝、旱灾、火灾、城市内涝、泥石流、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特别是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自然灾害及其衍生、次生灾害的突发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加重加大。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救援是重点。而因为灾害破坏,这些地方地形和道路情况比较特殊,一般的车辆很难进行救助,延缓了救助时间,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都没法得到更全面的保障。如何在无情的水灾、旱灾等灾害及由他们引发的其他自然灾害等情况发生的恶劣环境中实施救援是重中之重。
现有的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存在一定不足,救援车的功能比较单一,无法解决在救援过程中面临的突发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下方设置有驱动轮毂,所述驱动轮毂上设置有轮胎,所述车体上方的一侧设置有车头,所述车体的上方靠近所述车头的一侧设置有车斗,所述车头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前杠,所述车头位于所述防护前杠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车头的一侧设置有电动绞盘,所述车斗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方设置有防雨棚,所述防雨棚的上方靠近所述车头的一侧设置有照明灯,所述车头的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警示灯,所述车体的两侧对称位置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均设置有充气囊,所述车体远离所述电动绞盘的一侧设置有推动器,所述车体靠近所述推动器一侧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梯,所述车斗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车斗分为驾驶室和乘坐室,所述驾驶室的位置靠近所述车头,所述驾驶室靠近所述车头的一侧设置有挡风玻璃窗,所述驾驶室的内部设置有方向盘,所述驾驶室和所述乘坐室的内部均设置有座椅,所述乘坐室的内部位于座椅之间设置有过道,所述乘坐室的内部靠近所述伸缩梯的一侧设置有抢险救灾设备仓,所述乘坐室的内部与所述抢险救灾设备仓对称的位置上设置有应急工具仓,所述乘坐室的内部靠近所述座椅的一侧均设置有应急用品仓,所述应急用品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救生衣放置盒、应急食物放置盒和急救药包放置盒。
作为改进,所述驱动轮毂共设置有六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两侧,所述轮胎上设置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的深度不低于厘米。
作为改进,所述车头的内部设置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柴油发动机。
作为改进,所述防雨棚的两端分别架设固定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和所述挡风玻璃窗的上方。
作为改进,所述充气囊的充气口处连接有充气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具有一定的涉水深度,当水位不高时,可以直接通过驱动轮毂进行移动,当水位较高时,通过充气囊可以将车体浮起,避免水进入车体的内部,使车体沉入水中,在通过推进器对车体进行推动,在车头的前方设置有电动绞盘,当车辆受限无法移动时,可以通过电动绞盘拉出,也可以通过电动绞盘救援其他车辆,在车体的尾部设有伸缩梯,便于遇险人员上车,在座椅旁设置有应急用品仓,供遇险人员使用,提供了救生衣、食品以及临时处理的药品,功能比较齐全,在抢险救援使能提供更好的功能,便于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30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车体;2、驱动轮毂;3、轮胎;4、防滑结构;5、车头;6、车斗;7、防护前杠;8、固定架;9、电动绞盘;10、支撑杆;11、隔板;12、挡风玻璃窗;13、方向盘;14、防雨棚; 15、照明灯;16、警示灯;17、连接架;18、充气囊;19、推动器;20、伸缩梯;21、座椅; 22、过道;23、抢险救灾设备仓;24、应急工具仓;25、应急用品仓;26、救生衣放置盒; 27、应急食物放置盒;28、急救药包放置盒;29、驾驶室;30、乘坐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包括:车体1。
所述车体1的下方设置有驱动轮毂2,所述驱动轮毂2上设置有轮胎3,所述车体1上方的一侧设置有车头5,所述车体1的上方靠近所述车头5的一侧设置有车斗6,所述车头5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前杠7,所述车头5位于所述防护前杠7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架8,所述固定架8远离所述车头5的一侧设置有电动绞盘9,所述车斗6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上方设置有防雨棚14,所述防雨棚14的上方靠近所述车头5的一侧设置有照明灯15,所述车头5的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警示灯16,所述车体1的两侧对称位置设置有连接架17,所述连接架17上均设置有充气囊18,所述充气囊18的充气口处连接有充气泵,所述车体1远离所述电动绞盘9的一侧设置有推动器19,所述车体1靠近所述推动器19一侧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梯20,所述车斗6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将所述车斗6分为驾驶室29和乘坐室30,所述驾驶室29的位置靠近所述车头5,所述驾驶室29靠近所述车头5的一侧设置有挡风玻璃窗12,所述驾驶室29的内部设置有方向盘13,所述驾驶室29和所述乘坐室30的内部均设置有座椅21,所述乘坐室30的内部位于座椅21之间设置有过道 22,所述乘坐室30的内部靠近所述伸缩梯20的一侧设置有抢险救灾设备仓23,所述乘坐室 30的内部与所述抢险救灾设备仓23对称的位置上设置有应急工具仓24,所述乘坐室30的内部靠近所述座椅21的一侧均设置有应急用品仓25,所述应急用品仓25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救生衣放置盒26、应急食物放置盒27和急救药包放置盒28。
参考图1,所述驱动轮毂2共设置有六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两侧,所述轮胎3 上设置有防滑结构4,所述防滑结构4的深度不低于3厘米。
本实用新型在其工作时,驱动轮毂2的数量可以更好的与地面接触,便于通过不同情况的路边,在抢险救援的过程中,能够顺利到达需要救援的地方,防滑结构4可以有限避免轮胎3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打滑的现象。
参考图1,所述车头5的内部设置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柴油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在其工作时,动力装置为驱动轮毂2提供动力,并且柴油发电机的扭矩大、经济性能更好,便于应对复杂的路面。
参考图1,所述防雨棚14的两端分别架设固定在所述支撑杆10的上端和所述挡风玻璃窗12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在其工作时,防雨棚14能够避免雨水进入到车斗6的内部,对车辆造成损坏,以及防止雨水打落在遇险人员的身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凡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下方设置有驱动轮毂(2),所述驱动轮毂(2)上设置有轮胎(3),所述车体(1)上方的一侧设置有车头(5),所述车体(1)的上方靠近所述车头(5)的一侧设置有车斗(6),所述车头(5)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前杠(7),所述车头(5)位于所述防护前杠(7)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架(8),所述固定架(8)远离所述车头(5)的一侧设置有电动绞盘(9),所述车斗(6)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上方设置有防雨棚(14),所述防雨棚(14)的上方靠近所述车头(5)的一侧设置有照明灯(15),所述车头(5)的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警示灯(16),所述车体(1)的两侧对称位置设置有连接架(17),所述连接架(17)上均设置有充气囊(18),所述车体(1)远离所述电动绞盘(9)的一侧设置有推动器(19),所述车体(1)靠近所述推动器(19)一侧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梯(20),所述车斗(6)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将所述车斗(6)分为驾驶室(29)和乘坐室(30),所述驾驶室(29)的位置靠近所述车头(5),所述驾驶室(29)靠近所述车头(5)的一侧设置有挡风玻璃窗(12),所述驾驶室(29)的内部设置有方向盘(13),所述驾驶室(29)和所述乘坐室(30)的内部均设置有座椅(21),所述乘坐室(30)的内部位于座椅(21)之间设置有过道(22),所述乘坐室(30)的内部靠近所述伸缩梯(20)的一侧设置有抢险救灾设备仓(23),所述乘坐室(30)的内部与所述抢险救灾设备仓(23)对称的位置上设置有应急工具仓(24),所述乘坐室(30)的内部靠近所述座椅(21)的一侧均设置有应急用品仓(25),所述应急用品仓(25)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救生衣放置盒(26)、应急食物放置盒(27)和急救药包放置盒(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毂(2)共设置有六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两侧,所述轮胎(3)上设置有防滑结构(4),所述防滑结构(4)的深度不低于3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5)的内部设置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柴油发动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棚(14)的两端分别架设固定在所述支撑杆(10)的上端和所述挡风玻璃窗(12)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18)的充气口处连接有充气泵。
CN202123069555.6U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 Active CN216331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9555.6U CN216331265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9555.6U CN216331265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31265U true CN216331265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61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69555.6U Active CN216331265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312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12424A1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汽车涉水救助系统
CN206334242U (zh) 基于方舱的抢险救援消防车
CN205220475U (zh) 一种多功能应急救援设备车
CN204623393U (zh) 汽车水中自动救助与报警系统
CN216331265U (zh) 一种水陆两栖防汛抢险救援车
CN204020843U (zh) 汽车涉水救助垫
CN108721812A (zh) 一种多功能消防车
CN102673499B (zh) 具有综合深化功能的新型车辆
CN110758213A (zh) 一种多场景防侧翻抢险排障车
CN205524105U (zh) 一种汽车遇水防沉保护装置
CN100355590C (zh) 安全轮
CN203902517U (zh) 一种安全制动系统以及带有辅助安全制动系统的机动车
CN209137820U (zh) 一种多功能消防车
CN210134380U (zh) 一种高速路面施工用安全防护挡板
CN204395280U (zh) 一种便于社区行走的微型消防车
CN2732514Y (zh) 安全轮
CN112316342A (zh) 一种多功能森林消防车
CN208530393U (zh) 一种水域类专项抢险救援车
CN214057459U (zh) 一种汽车防高空落物的保护气囊
CN101480518A (zh) 一种消防车的后桥翻转踏板
CN218616441U (zh) 一种同步信号灯的抢险车
CN205819107U (zh) 底盘式车辆防水装置及系统
CN214318926U (zh) 一种多功能森林消防车
CN212074298U (zh) 充气式双轮自平衡车
CN216942837U (zh) 一种地铁施工沿线应急救援巡逻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