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65773U - 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 - Google Patents

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65773U
CN216265773U CN202122873429.XU CN202122873429U CN216265773U CN 216265773 U CN216265773 U CN 216265773U CN 202122873429 U CN202122873429 U CN 202122873429U CN 216265773 U CN216265773 U CN 2162657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sleeve
joint
oi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734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飞
王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Luoyang Loc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Luoyang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Luoyang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Luoyang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734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657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657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657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包括压套和高压接头;所述压套本体呈圆柱形套筒,其侧面开设有竖直的过线槽,过线槽用于高压接头连接的高压油管穿过;所述高压接头内部设有一个用于向待压装的传动轴内部注入润滑油的油路管道,油路管道的出口位于其下部末端,油路管道的进口为设置在高压接头侧壁上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用于连接高压油管;所述高压接头的下部外侧面加工第一外螺纹,第一外螺纹用于螺纹连接待压装的传动轴的进油口。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的优点。

Description

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工程车辆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
背景技术
机车的传动轴及其装配的齿轮是机车行走装置的关键部件。传动轴与齿轮之间为过盈配合;齿轮传动是利用两齿轮的轮齿相互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齿轮的齿形及啮合精度较高。但压装过程中,由于过盈配合的因素,齿轮压入阻力较大,通常采用锤子等敲打动齿轮以将齿轮安装到传动轴上,齿轮容易产生应力过大,造成变形或出现裂纹,导致零件报废。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红套过盈连接法,减少压入阻力;即先用瓦斯火焰或电加热齿轮,使齿轮上的孔扩大,然后将传动轴颈插入,冷却后即形成一个整体。但是,该操作过程中,除消耗许多能源外,由于加热不易均匀,容易局部过烧,导致齿轮出现退火现象,结构强度降低,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目的在于,冷法压装,避免火焰加热,该工装根据齿轮箱传动轴与齿轮设计装配特点,采用注油压装方式,可有效完成齿轮压装工作。该工装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用于完成齿轮箱传动轴与齿轮压装工序,其包括压套和高压接头;
所述压套本体呈圆柱形套筒,其内部为中空的空腔,其侧面开设有竖直的过线槽,过线槽用于高压接头连接的高压油管穿过;
所述高压接头内部设有一个用于向待压装的传动轴内部注入润滑油的油路管道,油路管道的出口位于其下部末端,油路管道的进口为设置在高压接头侧壁上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用于连接高压油管;所述高压接头的下部外侧面加工第一外螺纹,第一外螺纹用于螺纹连接待压装的传动轴的进油口。
为更好的实现实用新型目的而进一步地优化方案,所述压套底部内边沿设有倒角,倒角用于引导传动轴从压套的下端穿入所述空腔中。
进一步地优化方案,所述压套上部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用于连接压套吊环;所述压套吊环用于挂接起吊工具的挂钩。
进一步地优化方案,所述高压接头顶部设为六角形的拧头;拧头用于连接转动高压接头的转动工具。
进一步地优化方案,所述高压接头顶部的中心加工有第三螺纹孔,第三螺纹孔用于连接接头吊环;所述接头吊环用于挂接起吊工具的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吊环和压套吊环均采用GB/T825-1988 M24标准吊环螺钉。
使用时,在传动轴内预加工一个加油管道,该加油管道的进油口位于传动轴的一端的端面中心,进油口为所述高压接头的连接口,用以连接所述高压接头;该加油管道从所述进油口深入至齿轮与传动轴过盈配合的安装位置,出油口位于传动轴侧面上;使用压力机压头压住该压套顶部、该压套底部压住齿轮上端面,高压接头通过螺纹连接至所述进油口。启动压力机,当齿轮孔的端面超过所述出油口时,通过液压泵向高压接头泵入高压的润滑油,由于受到油压作用,齿轮安装孔被略微涨大,加之润滑油的润滑作用,减小了齿轮压入传动轴的阻力,使得压力机推动齿轮套装在传动轴上时,齿轮不易变形或出现裂纹。该工装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的使用方法,利用上述的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包括如下步骤:
S1:预设高压油管道,在待压装的传动轴内加工一个高压油管道,高压油管道的进油口连通传动轴顶部预设的第四螺纹孔,第四螺纹孔用于连接所述高压接头;高压油管道的出油口位于过盈配合的位置的传动轴侧面上;
S2:将所述传动轴竖直设置与压力机的底座上,将所述齿轮套装在传动轴上;
S3:将已连接高压油管的所述高压接头通过其下部的第一外螺纹拧紧在传动轴的第四螺纹孔中;
S4:将所述高压接头的第二螺纹孔连接上提供高压润滑油的高压油管的接头;
S5:将所述压套的过线槽对准所述的高压油管,将压套套设在所述传动轴的顶部,其下端顶靠在齿轮的上表面;
S6:将压力机的压头下压至压套的顶部,推动齿轮下移至封闭所述出油口位置;
S7:启动所述高压接头连接的高压油泵,向传动轴的高压油管道中注入高压的润滑油;
S8:在所述出油口喷出高压润滑油的同时,压力机的压头继续下压,将齿轮装配至其过盈配合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火焰加热的红套过盈安装方式导致的齿轮出现退火现象;该工装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装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压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高压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中:1压套、11压套吊环、12空腔、13过线槽、14倒角、15第一螺纹孔、2高压接头、21接头吊环、22油路管道、23第二螺纹孔、24第一外螺纹、25第三螺纹孔、26拧头、3传动轴、31第四螺纹孔、32高压油管道、33出油口、4压力机的底座、5压力机的压头、6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包括压套1、高压接头2、压套吊环11和接头吊环21;
所述压套1由圆钢加工而成,其内部为中空的空腔12,其侧面开设有竖直的过线槽13,过线槽13用于高压接头2连接的高压油管穿过;其底部内边沿设有倒角14,倒角14用于引导传动轴3从压套1的下端穿入所述空腔12中;其上部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15,第一螺纹孔15用于连接压套吊环11;
所述高压接头2由45号钢加工而成,内部加工有一个用于向待压装的传动轴3内部注入润滑油的油路管道22,油路管道22的出口位于其下部末端,油路管道22的进口为设置在高压接头2侧壁上的第二螺纹孔23,第二螺纹孔23用于连接高压油管;所述高压接头2的下部外侧面加工第一外螺纹24,第一外螺纹24用于螺纹连接待压装的传动轴3;所述高压接头2顶部为六角形的拧头26;拧头26用于连接转动高压接头2的转动工具,例如扳手或气动扳手的套筒;其顶部的中心加工有第三螺纹孔25,第三螺纹孔25用于连接接头吊环21;
所述压套吊环11用于挂接起吊工具的挂钩;
所述接头吊环21用于挂接起吊工具的挂钩;
所述压套吊环11、接头吊环21均为GB/T825-1988规定下的M24标准吊环螺钉,提高了通用性;
所述第二螺纹孔23为M22×1.5的螺纹孔,用于匹配高压油管的接头螺纹连接。
使用时,第一步,在待压装的传动轴3内加工一个高压油管道32,高压油管道32的进油口连通传动轴3顶部预设的第四螺纹孔31,高压油管道32的出油口33位于待压装齿轮6与传动轴3过盈配合的位置的传动轴3侧面上;第二步,将所述传动轴3竖直设置与压力机的底座4上,将所述齿轮6套装在传动轴3上;第三步,在所述高压接头2的顶部拧上接头吊环21,吊车勾起吊环21将高压接头2移动至传动轴3的上方,将所述高压接头2通过其下部的第一外螺纹24拧紧在传动轴3的第四螺纹孔31中;第四步,将所述高压接头2的第二螺纹孔23连接上高压油管的接头;第五步,在压套1的上部拧上两个所述的压套吊环11,吊车勾起吊环11将压套1移动至齿轮6的上方,将所述压套1的过线槽13对准所述的高压油管,通过所述倒角14的引导,将压套1套设在所述传动轴3的顶部,其下端顶靠在齿轮6的上表面;第六步,将压力机的压头5下压至压套1的顶部,推动齿轮6下移至封闭所述出油口33位置;第七步,启动所述高压接头2连接的高压油泵,通过高压接头2向传动轴3的高压油管道32中注入高压的润滑油;第八步,在所述出油口33喷出的高压润滑油的作用下,略微涨大齿轮6的安装孔,压力机的压头5继续下压,将齿轮6装配至其过盈配合的位置。
齿轮6压装结束后,先通过连接在压套1上的压套吊环11挂接吊车的吊钩,将压套1吊离;其次,转动的高压接头2拧头26,将所述第一外螺纹24从第四螺纹孔31中旋出;然后通过连接在高压接头2上的接头吊环21挂接吊车的吊钩,将高压接头2吊离;最后从所述底座4上取出完成过盈配合压装的齿轮传动轴组件。
发明人认为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本实施例所述的高压接头2向传动轴3的过盈连接的结合面注入高压的润滑油,产生的作用包括两个:第一,结合面上的润滑油起到了润滑作用,减小了齿轮6下移过程中的阻力;第二,高压的润滑油,起到了涨大齿轮6安装孔的作用,减少了过盈量,进一步减少了齿轮6的阻力。以上两个减少阻力的作用,致使齿轮6的压装阻力大幅减少,保护了齿轮6避免出现变形或出现裂纹的技术效果,提高了齿轮传动轴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优点在于,避免了火焰加热的红套过盈安装方式导致的齿轮出现退火现象;该工装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套(1)和高压接头(2);
所述压套(1)本体呈圆柱形套筒,其内部为中空的空腔(12),其侧面开设有竖直的过线槽(13),过线槽(13)用于高压接头(2)连接的高压油管穿过;
所述高压接头(2)内部设有一个用于向待压装的传动轴内部注入润滑油的油路管道(22),油路管道(22)的出口位于其下部末端,油路管道(22)的进口为设置在高压接头(2)侧壁上的第二螺纹孔(23),第二螺纹孔(23)用于连接高压油管;所述高压接头(2)的下部外侧面加工第一外螺纹(24),第一外螺纹(24)用于螺纹连接待压装的传动轴的进油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1)底部内边沿设有倒角(14),倒角(14)用于引导所述传动轴从压套(1)的下端穿入所述空腔(1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1)上部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15),第一螺纹孔(15)用于连接压套吊环(11);所述压套吊环(11)用于挂接起吊工具的挂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接头(2)顶部设为六角形的拧头(26);拧头(26)用于连接转动高压接头(2)的工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接头(2)顶部的中心加工有第三螺纹孔(25),第三螺纹孔(25)用于连接接头吊环(21);所述接头吊环(21)用于挂接起吊工具的挂钩。
CN202122873429.XU 2021-11-19 2021-11-19 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 Active CN2162657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3429.XU CN216265773U (zh) 2021-11-19 2021-11-19 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3429.XU CN216265773U (zh) 2021-11-19 2021-11-19 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65773U true CN216265773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34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73429.XU Active CN216265773U (zh) 2021-11-19 2021-11-19 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657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65773U (zh) 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
CN113858116A (zh) 一种工程车齿轮箱齿轮压装工装及使用方法
CN211360758U (zh) 一种柴油机机体缸盖螺栓底孔螺纹脱落处理的工具
CN204526237U (zh) 单柱式管端加厚液压机
CN115090955A (zh) 一种转子拉内花键孔夹具
CN214321759U (zh) 一种压铸模具内型芯结构
CN203926466U (zh) 凸轮轴与正时齿轮连接结构
CN212495117U (zh) 一种齿轮锻造成型装置
CN218953432U (zh) 一种便于拆分布置的发电机组
CN210789950U (zh) 一种用于装配电机与齿轮箱的工装
CN216343303U (zh) 一种模锻锤螺母锁紧结构
CN1199809A (zh) 整体(镦挤)空心抽油杆生产工艺
CN213562198U (zh) 一种高效的铝合金模具加工用紧固装置
CN216583753U (zh) 用于厚壁管节坯的外夹持吊具
CN216583817U (zh) 用于厚壁管节坯的内胀紧吊具
CN215548203U (zh) 一种组装浮箍凡尔座的工装夹具
CN204381091U (zh) 管件冷挤压成型机
CN213856326U (zh) 一种端面凸环块式行星轧辊
CN214488449U (zh) 一种高压线路电力金具成型装置
CN217666825U (zh) 一种转子拉内花键孔夹具
CN215293162U (zh) 一种轴端设有拆卸孔的销轴
CN213591661U (zh) 一种锻造打孔定位装置
CN109304554B (zh) 一种变压器升高座焊后角度偏差的修复方法
CN217597012U (zh) 一种螺孔内断螺丝取出辅助工具
CN203670521U (zh) 一种退卸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