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61771U - 一种基于纳米硅导加热的组合箱式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纳米硅导加热的组合箱式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61771U
CN216261771U CN202121386991.3U CN202121386991U CN216261771U CN 216261771 U CN216261771 U CN 216261771U CN 202121386991 U CN202121386991 U CN 202121386991U CN 216261771 U CN216261771 U CN 216261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heating
temperature
nano silicon
heat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869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婉玉
李姝�
栾相飞
李仁文
杨丹宁
白长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Hengbao Si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Hengbao Si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Hengbao Si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Hengbao Si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869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61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61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61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硅导加热的组合箱式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炉及加热系统,加热系统内部设置运风马达及八排十组纳米硅导陶瓷加热管作为加热单元。外界空气进入到加热系统内后,经过加热系统后空气温度提高,电机带动运风马达,通过进炉通道进入烘干炉,在进炉通道处设置两处热电偶探头,用来检测炉内温度及进炉温度,加热的空气在炉体内循环一圈后经由出炉通道等待再次被加热,同理,在出炉通道处设置一处热电偶探头,用来检测出炉温度,确保每次工作时,烘炉体内温度可进行灵活调节,本烘干生产线采用了先进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高质高效、经济实用等特点,提供了高速的烘干效率和稳定的产品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纳米硅导加热的组合箱式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压铸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纳米硅导加热的组合箱式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代大量压铸铝合金件均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但传统烘干设备烘干效率较低,自动化程度低,烘干效果不够均匀。这将导致产品最终生产效果不足以达到指定技术要求。而且由于传统烘干设备的加热系统设置在烘干炉内部,不易于定期维护及保养。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利于后期维护且高效的烘干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纳米硅导加热的组合箱式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纳米硅导加热的组合箱式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炉及加热系统和进出炉通道,加热系统内部设置八排加热单元,其中一排加热单元内设置十组加热管、四组陶瓷端子台、三排铜排,所述进炉通道处设置两处热电偶探头,用来检测炉内温度及进炉温度,所述出炉通道处设置一处热电偶探头用来检测出炉温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每组纳米硅导陶瓷加热管的加热功率能达到3kW,十组纳米硅导陶瓷加热管组合而成的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能达到30kW,因此八排加热单元一共可以产生240kW热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外界空气进入到加热系统内,经过加热系统后空气温度升高,加热后的空气经由风机,通过进炉通道进入烘干炉,在进炉通道处设置两处热电偶探头,用来检测炉内温度及进炉温度,加热的空气在烘干炉内循环一圈后经由出炉通道进入到加热系统再次被加热,同样地,在出炉通道处设置一处热电偶探头,用来检测出炉温度,这样可以确保每次工作时,烘炉体内温度可进行灵活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基于纳米硅导加热的组合箱式烘干装置,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多种类型产品烘干,减少人工操作时间,省时省力,节省人力资源,降低成本,保证铝合金压铸件表面喷涂效果能达到不同客户的需求。
2、本实用新型通过纳米硅导加热的工艺方法,提高了压铸铝合金件烘干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烘干效率;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操作工人的健康。
3、本实用新型通过十组八排纳米硅导陶瓷加热管道对铝合金压铸表面进行烘干,使粉末牢固附着在工件上,使铝合金压铸件表面处理满足用户的需要,加热效果良好,加热效率高。
4、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系统设置在烘干炉外部,便于定期维护及保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二测示意图。
图4是纳米硅导加热单元的三视图。
图中:加热系统1、出炉通道2、烘干炉3、进炉通道4、运风马达5、带动风机6、陶瓷端子台7、铜排8、纳米硅导陶瓷加热管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纳米硅导加热的组合箱式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炉及加热系统和进出炉通道,加热系统1内部设置八排加热单元,其中每一排加热单元内设置十组纳米硅导陶瓷加热管9、陶瓷端子台7、铜排8。
所述每组纳米硅导陶瓷加热管9的加热功率达到3kW,十组纳米硅导陶瓷加热管9组合而成的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达到30kW,因此八排加热单元共可以产生240kW热量,在空气温度上升之后,进炉通道4处设置两处热电偶探头,可以实时检测炉内温度及进炉温度,在出炉通道2 处设置一处热电偶探头用来检测出炉温度,这样可以确保每次工作时,烘炉体内温度可进行灵活调节。根据不同的需求及产品选择不同的温度额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将喷涂完的待烘干的铝合金压铸件挂在链条上,由牵引链条带动运行,进入炉体,当外界空气进入到加热系统1内之后,由于加热系统1中有八排加热单元,其中一排加热单元内设置十组纳米硅导陶瓷加热管9、陶瓷端子台7、铜排8,因此空气温度提高,随后运风马达5带动风机6,通过进炉通道4最终进入烘干炉3,在进炉通道4处设置两处热电偶探头,用来检测炉内温度及进炉温度,加热的空气在烘干炉3内循环一圈后经由出炉通道2等待再次被加热,同样地,在出炉通道2处设置一处热电偶探头,用来检测出炉温度,这样可以确保每次工作时,烘炉体内温度可进行灵活调节。经过烘干炉烘干完成后,在出口端依次取下已烘干的且温度冷却的压铸件,完成烘干工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基于纳米硅导加热的组合箱式烘干装置,包括加热系统(1)与进出炉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1)内部设置八排加热单元,其中一排加热单元内设置十组纳米硅导陶瓷加热管(9)、陶瓷端子台(7)、铜排(8),所述进炉通道(4)处设置两处热电偶探头,用来检测炉内温度及进炉温度,所述出炉通道(2)处设置一处热电偶探头用来检测出炉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硅导加热的组合箱式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纳米硅导陶瓷加热管(9)的加热功率达到3kW,十组纳米硅导陶瓷加热管(9)组合而成的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达到30kW,因此八排加热单元共可以产生240kW热量。
CN202121386991.3U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基于纳米硅导加热的组合箱式烘干装置 Active CN216261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86991.3U CN216261771U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基于纳米硅导加热的组合箱式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86991.3U CN216261771U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基于纳米硅导加热的组合箱式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61771U true CN216261771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58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86991.3U Active CN216261771U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基于纳米硅导加热的组合箱式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617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74605U (zh) 一种高速在线铜管退火设备
CN204404823U (zh) 一种节能环保铝合金胚料加热装置
CN216261771U (zh) 一种基于纳米硅导加热的组合箱式烘干装置
CN209953785U (zh) 一种具有自动化功能的机械零件冷却设备
CN207643544U (zh) 一种用于生产汽车零件的热压模具及弹料装置
CN204022938U (zh) 一种在线皮膜装置
CN205403462U (zh) 一种用于软磁铁氧体烧结高温气体的冷却装置及系统
CN212051550U (zh) 一种铝合金冲压件加工用表面淬火处理装置
CN203080019U (zh) 无料框方式风冷式淬火装置
CN211304248U (zh) 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用成品快速降温装置
CN204824983U (zh) 长钢棒连续热处理炉正火风冷系统
CN207369502U (zh) 一种工业用循环水冷电气柜
CN104864691A (zh) 一种微波干燥电焊条的方法
CN203923282U (zh) 漆包机退火炉的出线冷却机构
CN206410467U (zh) 一种铜线烘干设备
CN206898977U (zh) 一种用于铜带加工的除锈装置
CN218423933U (zh) 一种烤漆生产线用烤漆装置
CN201615699U (zh) 高温物料气体快速喷射冷却单元
CN106392248B (zh) 一种用于真空气氛炉的焊接保护工装
CN211947116U (zh) 具有高效回风结构的深冷回火设备
CN203397791U (zh) 一种用于漆包机上的烘炉双循环装置
CN218507841U (zh) 一种模具加工淬火装置用油烟处理装置
CN216303911U (zh) 一种循环风冷式正火炉
CN205088279U (zh) 一炉两用式正火炉
CN104236275A (zh) 一种8段加热烘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