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31805U - 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和具有其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和具有其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231805U CN216231805U CN202122804475.4U CN202122804475U CN216231805U CN 216231805 U CN216231805 U CN 216231805U CN 202122804475 U CN202122804475 U CN 202122804475U CN 216231805 U CN216231805 U CN 2162318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seat
- reinforcing
- beam assembly
- row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该横梁总成包括:横梁本体,其包括沿车辆的横向延伸的竖向壁、从竖向壁的上边缘朝车辆的后部延伸的顶壁、和从竖向壁的下边缘朝车辆的前部延伸的底壁,底壁配置成可固定到车辆的后部地板骨架上,在顶壁上设有沿横向彼此间隔且可适于装配二排座椅的多个座椅安装部;和第一加强支架和第二加强支架,第一加强支架和第二加强支架位于每个座椅安装部的下方并分布在每个座椅安装部的左右两侧,并且第一加强支架和第二加强支架配置成可分别与横梁本体和后部地板骨架形成固定连接。通过该横梁总成,本实用新型车辆在满足二排座椅的安装强度和防下潜功能的基础上,提高了车辆轻量化程度和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最重要的出行工具之一。汽车通常是指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其主要作用包括代步、载人和运输等。汽车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安全、便捷、舒适的驾乘体验,还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现有技术中的汽车通常包括前排座椅和二排座椅(或称为“后排座椅”)。在装配二排座椅时,通常会在汽车的后部地板骨架上设置沿车身的横向(即车身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座椅横梁。为了满足下潜量的设计要求,一般还会在座椅横梁上设置加强梁,以提高座椅横梁的强度。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589020U公布了一种汽车二排座椅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座椅横梁和中间加强梁等部件。座椅横梁和中间加强梁均为U形梁,中间加强梁布置在座椅横梁的中间段的内部且与座椅横梁的开口方向一致。座椅横梁和中间加强梁通过开口处设置的焊接搭边固定在车身横梁上方的后地板上。在座椅横梁的两端的内部还分别设有左加强板和右加强板,以进一步提高座椅横梁的强度。
然而,该二排座椅安装结构中的座椅横梁与后地板一起围成封闭的结构,并且中间加强梁、左加强板和右加强板均布置在该封闭的结构内,导致该安装结构的整体重量较重,无法满足轻量化的要求。另外,封闭的结构还会占用过多的空间,导致空间利用率下降。
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轻量化程度低、空间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该横梁总成包括:横梁本体,所述横梁本体包括沿所述车辆的横向延伸的竖向壁、从所述竖向壁的上边缘朝所述车辆的后部延伸的顶壁、和从所述竖向壁的下边缘朝所述车辆的前部延伸的底壁,所述底壁配置成可固定到所述车辆的后部地板骨架上,在所述顶壁上设有沿所述横向彼此间隔且可适于装配所述二排座椅的多个座椅安装部;和第一加强支架和第二加强支架,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位于每个所述座椅安装部的下方并分布在每个所述座椅安装部的左右两侧,并且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配置成可分别与所述横梁本体和所述后部地板骨架形成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包括横梁本体以及第一加强支架和第二加强支架。横梁本体包括沿车辆的横向(即车身的左右方向)延伸的竖向壁、从竖向壁的上边缘朝车辆的后部延伸的顶壁、和从竖向壁的下边缘朝车辆的前部延伸的底壁。竖向壁、顶壁、和底壁一起使得横梁本体形成大致Z形的横截面。其中,底壁配置成可固定在车辆的后部地板骨架上,在顶壁上设有沿横向彼此间隔且可适于装配二排座椅的多个座椅安装部。当横梁本体固定在车辆的后部地板骨架上时,横梁本体的顶壁、竖向壁、和后部地板骨架一起围成开口朝向车辆的后部的大致半封闭的腔体。通过利用该半封闭的腔体的空间(例如布置车辆的冷却模块、限速模块等部件),显著提升了本实用新型横梁总成的空间利用率。进一步地,半封闭的腔体还可以对布置在其内部的部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更进一步地,半封闭的腔体配置成开口朝向车辆的后部,可以充分利用二排座椅下部的车辆的后部空间。进一步地,第一加强支架和第二加强支架位于每个座椅安装部的下方并分布在每个座椅安装部的左右两侧,并且第一加强支架和第二加强支架配置成可分别与横梁本体和后部地板骨架形成固定连接。通过在每个座椅安装部的下方设置分布在该座椅安装部左右两侧的第一加强支架和第二加强支架,不仅可以提高每个座椅安装部的强度,确保其满足下潜量的设计要求,而且可相应地增加整个横梁本体的强度。同时,采用第一加强支架和第二加强支架取代现有技术中的加强梁(或加强板)显著降低了横梁总成的重量,从而实现轻量化的要求。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每个所述座椅安装部上设有一个座椅安装孔,并且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布置成相对于对应的所述座椅安装孔的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通过在每个座椅安装部上设置座椅安装孔,可以使二排座椅的安装更加方便。另外,第一加强支架和第二加强支架布置成相对于对应的座椅安装孔的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还可以使第一加强支架和第二加强支架的结构更加简单,受力更加均匀。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座椅安装孔为沿所述横向延伸的矩形孔,并且在所述矩形孔的两个长边上分别设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加强凸起。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增强座椅安装孔附近的强度,确保二排座椅能够稳定且牢固地固定在横梁本体上。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相对于所述竖直中心线布置成八字形。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使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结构更加稳定,受力更加均匀。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每一个包括:板体;第一横向固定部,所述横向第一固定部从所述板体的上部朝向所述板体的第一侧延伸,并配置成可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座椅安装部的下表面上;第二横向固定部,所述第二横向固定部从所述板体的下部朝向所述板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延伸,并配置成可固定在所述后部地板骨架上;和第三竖向固定部,所述第三竖向固定部从所述板体的一个竖向边缘朝向所述第二侧延伸,并配置成可固定在所述竖向壁的后侧面上。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使第一加强支架和第二加强支架的每一个分别与横梁本体和后部地板骨架形成牢固且稳定的固定连接。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每一个还包括:竖向翻边,所述竖向翻边形成在所述板体的另一个竖向边缘上并朝向所述第一侧延伸。通过设置竖向翻遍可以进一步增强第一加强支架和第二加强支架的强度。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板体上形成有沿竖向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在板体上设置沿竖向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以方便装配时的定位,从而提高装配的效率和精度。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顶壁上设有分别位于每个所述座椅安装部的左右两侧的减重口。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减轻横梁本体的重量,提高横梁总成的轻量化程度。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减重口配置成为开口朝向所述车辆的后部的喇叭口。每个减重口配置成喇叭口,不仅可以增加减重口的面积,以提高横梁总成的轻量化程度,而且可以使每个座椅安装部形成大致梯形的形状,以提高其结构稳定性。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顶壁上形成有位于每个所述喇叭口的底部并垂直向上延伸的支撑凸起。通过上述的设置,不仅可以提高顶壁的刚性和强度,防止其在喇叭口处变形,而且垂直向上延伸的支持凸起还能起到支撑其它部件(例如车辆的地毯)的作用。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顶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地毯安装部,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减重口之间形成有第二地毯安装部,并且在所述第一地毯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地毯安装部上都设有地毯安装孔。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使车辆的地毯方便地固定在横梁本体上,从而提高横梁本体的利用率。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竖向壁上形成有多个减重孔,每个所述减重孔位于对应的所述座椅安装部的下方并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之间。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减轻横梁本体的重量,提高横梁总成的轻量化程度,还可以减少用料,降低制造成本。另外,每个减重孔位于对应的座椅安装部的下方还可以使横梁本体的结构更加规整,便于加工制造。进一步地,每个减重孔位于第一加强支架和第二加强支架之间,以便利用第一加强支架和第二加强支架增强竖向壁在减重孔附近的刚性和强度,防止其变形。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竖向壁上还设有沿所述横向彼此间隔且从所述竖向壁垂直向后延伸的多个第二加强凸起。通过在竖向壁上设置多个第二加强凸起,可以进一步提高横梁本体的刚性和强度,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竖向壁的左右两端上还分别设有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通过在竖向壁上设置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以方便装配时的定位,从而提高装配的效率和精度。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座椅安装部包括中心座椅安装部和对称地分布在所述中心座椅安装部的左右两侧的左座椅安装部和右座椅安装部,并且位于所述左座椅安装部下方的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可与位于所述右座椅安装部下方的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互换。左座椅安装部下方的第一和第二加强支架分别配置成与右座椅安装部下方的第一和第二加强支架相同,因此可互换。很显然,这种配置可降低加强支架的设计成本和生产成本。进一步地,在安装时,不用特意识别是用于左座椅安装部的加强支架还是用于右座椅安装部的加强支架,因此这种配置也简化了装配过程。
为了解决现有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轻量化程度低、空间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后部地板骨架;二排座椅;和根据上面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所述横梁总成固定在所述后部地板骨架上,并且所述二排座椅固定所述横梁总成上。通过采用上面任一项所述的横梁总成,本实用新型车辆在满足二排座椅的安装强度和防下潜功能的基础上,提高了其轻量化程度和空间利用率,进而改善其动力性能,以便降低能耗和提高续航里程。
方案1:
1.一种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总成包括:
横梁本体,所述横梁本体包括沿所述车辆的横向延伸的竖向壁、从所述竖向壁的上边缘朝所述车辆的后部延伸的顶壁、和从所述竖向壁的下边缘朝所述车辆的前部延伸的底壁,所述底壁配置成可固定到所述车辆的后部地板骨架上,在所述顶壁上设有沿所述横向彼此间隔且可适于装配所述二排座椅的多个座椅安装部;和
第一加强支架和第二加强支架,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位于每个所述座椅安装部的下方并分布在每个所述座椅安装部的左右两侧,并且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配置成可分别与所述横梁本体和所述后部地板骨架形成固定连接。
方案2:
2.根据方案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座椅安装部上设有一个座椅安装孔,并且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布置成相对于对应的所述座椅安装孔的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
方案3
3.根据方案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座椅安装孔为沿所述横向延伸的矩形孔,并且在所述矩形孔的两个长边上分别设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加强凸起。
方案4:
4.根据方案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相对于所述竖直中心线布置成八字形。
方案5:
5.根据方案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每一个包括:
板体;
第一横向固定部,所述横向第一固定部从所述板体的上部朝向所述板体的第一侧延伸,并配置成可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座椅安装部的下表面上;
第二横向固定部,所述第二横向固定部从所述板体的下部朝向所述板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延伸,并配置成可固定在所述后部地板骨架上;和
第三竖向固定部,所述第三竖向固定部从所述板体的一个竖向边缘朝向所述第二侧延伸,并配置成可固定在所述竖向壁的后侧面上。
方案6:
6.根据方案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每一个还包括:
竖向翻边,所述竖向翻边形成在所述板体的另一个竖向边缘上并朝向所述第一侧延伸。
方案7:
7.根据方案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体上形成有沿竖向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
方案8:
8.根据方案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壁上设有分别位于每个所述座椅安装部的左右两侧的减重口。
方案9:
9.根据方案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减重口配置成为开口朝向所述车辆的后部的喇叭口。
方案10:
10.根据方案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壁上形成有位于每个所述喇叭口的底部并垂直向上延伸的支撑凸起。
方案11:
11.根据方案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地毯安装部,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减重口之间形成有第二地毯安装部,并且在所述第一地毯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地毯安装部上都设有地毯安装孔。
方案12:
12.根据方案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向壁上形成有多个减重孔,每个所述减重孔位于对应的所述座椅安装部的下方并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之间。
方案13:
13.根据方案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向壁上还设有沿所述横向彼此间隔且从所述竖向壁垂直向后延伸的多个第二加强凸起。
方案14:
14.根据方案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向壁的左右两端上还分别设有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
方案15:
15.根据方案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座椅安装部包括中心座椅安装部和对称地分布在所述中心座椅安装部的左右两侧的左座椅安装部和右座椅安装部,并且位于所述左座椅安装部下方的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可与位于所述右座椅安装部下方的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互换。
方案16:
1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
后部地板骨架;
二排座椅;和
根据方案1-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所述横梁总成固定在所述后部地板骨架上,并且所述二排座椅固定在所述横梁总成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装配在后部地板骨架上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中横梁本体的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中横梁本体的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中左座椅安装部的实施例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中第一加强支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横梁总成;10、横梁本体;11、竖向壁;111、上边缘;112、下边缘;113、后侧面;114、减重孔;114a、第一减重孔;114b、第二减重孔;114c、第三减重孔;115、第二加强凸起;116a、第三定位孔;116b、第四定位孔;12、顶壁;121、座椅安装部;121a、左座椅安装部;121b、中心座椅安装部;121c、右座椅安装部;1211、座椅安装孔;12111、矩形孔;1212、第一加强凸起;122、减重口;1221、喇叭口;123、支撑凸起;124、第一地毯安装部;125、第二地毯安装部;1251、地毯安装孔;13、底壁;131、第一端;132、第二端;133、本体;20a、第一加强支架;20b、第二加强支架;21、板体;211、第一侧;212、第二侧;213、第一竖向边缘;214、第二竖向边缘;215、第一定位孔;216、第二定位孔;217、第三加强凸起;22、第一横向固定部;23、第二横向固定部;231、固定孔;24、第一竖向固定部;25、竖向翻边;2、后部地板骨架;200、横梁、210、第一纵梁;220、第二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轻量化程度低、空间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1。该横梁总成1包括:横梁本体10,横梁本体10包括沿车辆的横向延伸的竖向壁11、从竖向壁11的上边缘111朝车辆的后部延伸的顶壁12、和从竖向壁11的下边缘11朝车辆的前部延伸的底壁13,底壁13配置成可固定到车辆的后部地板骨架2上,在顶壁12上设有沿横向彼此间隔且可适于装配二排座椅的多个座椅安装部121;和第一加强支架20a和第二加强支架20b,第一加强支架20a和第二加强支架20b位于每个座椅安装部121的下方并分布在每个座椅安装部121的左右两侧,并且第一加强支架20a和第二加强支架20b配置成可分别与横梁本体10和后部地板骨架2形成固定连接。
在本文中,除非有明确相反的表述,术语“纵向”是指车辆的前后方向,术语“横向”是指车辆的左右方向,术语“竖向”是指车辆的上下方向。
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车辆(图中未示出)为纯电动汽车。替代地,该汽车也可以是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者其它合适的车辆。该车辆包括但不限于前排座椅、二排座椅、前部地板骨架、后部地板骨架2、和横梁总成1等部件。前排座椅布置在车身的前部,并固定在前部地板骨架上。二排座椅固定在横梁总成1上,并且横梁总成1固定在后部地板骨架2上(如图1所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装配在后部地板骨架上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1固定在车辆的后部地板骨架2上。后部地板骨架2具有沿车辆的横向延伸的横梁200、从横梁200的左右两端分别朝向车辆的后部延伸的第一纵梁210和第二纵梁220。横梁总成1固定在后部地板骨架2的横梁200上,并位于第一纵梁210和第二纵梁220之间。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该横梁总成1包括横梁本体10、固定在横梁本体10上的三组第一加强支架20a和第二加强支架20b。继续参见图1,横梁本体10固定在横梁200上,并且每组第一加强支架20a和第二加强支架20b也都固定在横梁200上,使得横梁本体10具有良好的刚性和强度。通过采用第一加强支架20a和第二加强支架20b,而不是加强梁或加强板来对横梁本体10进行强度加强,可以在满足刚性和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减轻加强部件的重量,提高横梁总成1的轻量化水平。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中横梁本体的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中横梁本体的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横梁本体10包括竖向壁11、顶壁12和底壁13。横梁本体10可采用镀锌钢或者其它合适的金属材质通过铸造工艺一体成型。竖向壁11配置成沿车辆的横向延伸,顶壁12从竖向壁11的上边缘111朝车辆的后部延伸,底壁13从竖向壁12的下边缘112朝车辆的前部延伸。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底壁13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后部地板骨架2的横梁200上,使得横梁本体10与横梁200之间形成牢固且稳定的固定连接。继续参见图1,当横梁本体10固定在车辆的后部地板骨架2上时,横梁本体10的顶壁12、竖向壁11、和后部地板骨架2一起围成开口朝向车辆的后部的半封闭的腔体(图中未示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封闭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横梁总成1可以利用上述半封闭的腔体的空间来布置车辆的冷却模块、限速模块等部件,从而提升空间利用率。进一步地,该半封闭的腔体还可以对布置在其内部的部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更进一步地,半封闭的腔体配置成开口朝向车辆的后部,可以充分利用二排座椅下部的车辆的后部空间。
继续参见图3和图4,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竖向壁11具有大致沿车辆的竖向(即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竖向壁本体(图中未示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竖向壁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定位孔116a和第四定位孔116b,以便于装配定位,提高装配效率。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竖向壁11上还设有沿横向彼此间隔的3个减重孔114,依次为第一减重孔114a、第二减重孔114b、和第三减重孔114c。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减重孔114a和第三减重孔114c为矩形孔,第二减重孔114b为梯形孔,使得竖向壁11具有规整且对称的结构,便于加工。替代地,减重孔114的数量也可设置成比3个多或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替代地,每个减重孔114的形状也可设置成方形、圆形、或者其它合适的形状。减重孔114的设置,不仅可以降低横梁本体10的重量,提高横梁总成1的轻量化程度,还可以减少用料,降低制造成本。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竖向壁11上还设有沿横向彼此间隔且从竖向壁11垂直向后延伸的多个第二加强凸起115。第二加强凸起115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加强竖直壁11的刚性和强度,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加强凸起115的数量和布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继续参见图3和图4,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顶壁12具有沿横向彼此间隔的3个座椅安装部121,即左座椅安装部121a、中心座椅安装部121b、和右座椅安装部121c。每个减重孔114位于对应一个座椅安装部121的下方。替代地,座椅安装部121的数量也可设置成比3个多或少的其它合适的数量,例如2个、4个等。每个座椅安装部121具有大致梯形的形状,使其具有稳定的结构。在每个座椅安装部121上设有用于装配二排座椅的座椅安装孔1211。图5是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中左座椅安装部的实施例的A部局部放大图。如图5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每个座椅安装孔1211为矩形孔12111。替代地,座椅安装孔1211也可设置成方形、圆形或者其它合适的形状。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矩形孔12111的两个长边上还分别设有彼此相对的2个第一加强凸起1212。每个加强凸起1212配置成从顶壁12垂直向下延伸。第一加强凸起1212的设置,可以增强座椅安装部121,特别是在座椅安装孔1211附近的刚性和强度。另外,2个彼此相对的第一加强凸起1212的设置,还可以使矩形孔12111附近的受力更加均匀。
继续参加图3和图4,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每个座椅安装部12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1个减重口122。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减重口122为开口朝向车辆的后部(即远离竖向壁11的上边缘111的方向)且逐渐扩大的喇叭口1221,使得顶壁12在满足刚性和强度的条件下尽可能减轻其重量,进而提升轻量化水平。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顶壁12上形成有位于每个喇叭口1221的底部并垂直向上延伸的支撑凸起123。支撑凸起123的设置,不仅可以增强顶壁12在喇叭口1221附近的刚性和强度,还能够对覆盖在其上的地毯(图中未示出)起到良好地支撑作用。
继续参加图3和图4,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顶壁1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2个第一地毯安装部124,并且在每两个相邻的减重口122之间形成有1个第二地毯安装部125。在每个第一地毯安装部124和每个第二地毯安装部125上均设有地毯安装孔1251,以便将地毯更加牢固地固定在顶壁12上。地毯安装孔1251可以是圆形孔、方形孔或者其它合适形状的安装孔。
如图4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底壁13为大致长方形的条状结构。基于图4所示的方位,底壁13包括位于竖向壁11下方的本体133、从本体133朝向左侧延伸的第一端131、和从本体133朝向右侧延伸的第二端132。通过上述的设置,使得横梁本体10在横向上呈现上短下长的“凸”字形结构,使其更加稳定。另外,长度较长的底壁13还可以使横梁本体10的受力更加均匀。进一步地,第一端131和第二端132上部的空间还可用于布置管线、铺设门槛压板等,从而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
继续参见如2,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每个座椅安装部121的下部并在每个座椅安装部1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加强支架20a和第二加强支架20b。每组第一加强支架20a和第二加强支架20b因此也位于对应减重孔114的左右两侧,从而能够增强减重孔114附近的刚性和强度。优选地,第一加强支架20a和第二加强支架20b相对于对应的座椅安装部121上的座椅安装孔121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更优选地,第一加强支架20a和第二加强支架20b相对于对应的座椅安装部121上的座椅安装孔1211的竖直中心线布置成八字形,即第一加强支架20a和第二加强支架20b的上端部之间的横向距离小于第一加强支架20a和第二加强支架20b的下端部之间的横向距离。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使第一加强支架20a和第二加强支架20b的受力更加均匀,并且结构更加稳定。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左座椅安装部121a下方的第一加强支架20a和第二加强支架20b分别与右座椅安装部121c下方的第一加强支架20a和第二加强支架20b相同,因此这两组第一加强支架20a和第二加强支架20b可相互替换。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位于中心座椅安装部121b下方的第一加强支架20a和第二加强支架20b在尺寸上要分别大于位于左座椅安装部121a和右座椅安装部121c下方的第一加强支架20a和第二加强支架20b,但是在形状上,所有第一加强支架20a都相同,并且所有第二加强支架20a也都相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中第一加强支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支架20a具有板体21、第一横向固定部22、第二横向固定部23、和第一竖向固定部24等部件。第一加强支架20a可采用镀锌钢或者其它合适的金属通过铸造工艺一体成型。第二加强支架20b与第一加强支架20a形成镜像对称的结构。因此,下面只对第一加强支架20a的结构进行描述,对第二加强支架20b的结构将不再赘述。
继续参见图6,板体21为大致长方形的板状结构,并倾斜地沿竖向延伸。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板体21上设有沿竖向彼此间隔的第一定位孔215和第二定位孔216,以便于装配定位,提高装配效率。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板体21的上部还设有垂直向下延伸的第三加强凸起217,以增强板体21与第一横向固定部22连接处的刚性和强度。
继续参见图6,第一横向固定部22从板体21的上部朝向板体21的第一侧211延伸。基于图6所示的方位,第一侧211为板体21的右侧。在组装状态下,第一横向固定部22固定在对应的座椅安装部121的下表面上。优选地,第一横向固定部22配置成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座椅安装部121上,以获得牢固且稳定的固定连接。
继续参见图6,第二横向固定部23从板体21的下部朝向板体21的与第一侧211相对的第二侧212延伸。基于图6所示的方位,第二侧212为板体21的左侧。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第二横向固定部23上设有固定孔231,使得通过旋转攻丝铆接工艺(即FDS,FlowDrill Screw)可以将第一加强支架20a和第二加强支架20b方便地装配到后部地板骨架2的横梁200上,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
继续参见图6,第三竖向固定部24从板体21的第一竖向边缘213朝向第二侧212延伸。基于图6所示的方位,第一竖向边缘213为板体21的左侧竖向边缘。第三竖向固定部24配置成可固定在横梁本体10的竖向壁11的后侧面113上。优选地,第三竖向固定部24配置成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后侧面113上,以获得牢固且稳定的固定连接。
继续参见图6,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支架20a还具有竖向翻边25。竖向翻边25形成在板体21的第二竖向边缘214上并朝向第一侧211延伸。基于图6所示的方位,第二竖向边缘214为板体21的右侧竖向边缘。通过设置竖向翻边25可以进一步增强第一加强支架20a的刚性和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支架20a也可仅具有板体21、第一横向固定部22和第二横向固定部23。替代地,第一加强支架20a也可仅具有板体21、第二横向固定部23和第一竖向固定部24。其中,每个部件(即板体21、第一横向固定部22、第二横向固定部23、第一竖向固定部24)的具体实施例可以与上面所述的任一实施例配置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总成包括:
横梁本体,所述横梁本体包括沿所述车辆的横向延伸的竖向壁、从所述竖向壁的上边缘朝所述车辆的后部延伸的顶壁、和从所述竖向壁的下边缘朝所述车辆的前部延伸的底壁,所述底壁配置成可固定到所述车辆的后部地板骨架上,在所述顶壁上设有沿所述横向彼此间隔且可适于装配所述二排座椅的多个座椅安装部;和
第一加强支架和第二加强支架,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位于每个所述座椅安装部的下方并分布在每个所述座椅安装部的左右两侧,并且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配置成可分别与所述横梁本体和所述后部地板骨架形成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座椅安装部上设有一个座椅安装孔,并且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布置成相对于对应的所述座椅安装孔的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座椅安装孔为沿所述横向延伸的矩形孔,并且在所述矩形孔的两个长边上分别设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加强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相对于所述竖直中心线布置成八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每一个包括:
板体;
第一横向固定部,所述横向第一固定部从所述板体的上部朝向所述板体的第一侧延伸,并配置成可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座椅安装部的下表面上;
第二横向固定部,所述第二横向固定部从所述板体的下部朝向所述板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延伸,并配置成可固定在所述后部地板骨架上;和
第三竖向固定部,所述第三竖向固定部从所述板体的一个竖向边缘朝向所述第二侧延伸,并配置成可固定在所述竖向壁的后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每一个还包括:
竖向翻边,所述竖向翻边形成在所述板体的另一个竖向边缘上并朝向所述第一侧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体上形成有沿竖向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壁上设有分别位于每个所述座椅安装部的左右两侧的减重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减重口配置成为开口朝向所述车辆的后部的喇叭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壁上形成有位于每个所述喇叭口的底部并垂直向上延伸的支撑凸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地毯安装部,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减重口之间形成有第二地毯安装部,并且在所述第一地毯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地毯安装部上都设有地毯安装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向壁上形成有多个减重孔,每个所述减重孔位于对应的所述座椅安装部的下方并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向壁上还设有沿所述横向彼此间隔且从所述竖向壁垂直向后延伸的多个第二加强凸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向壁的左右两端上还分别设有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座椅安装部包括中心座椅安装部和对称地分布在所述中心座椅安装部的左右两侧的左座椅安装部和右座椅安装部,并且位于所述左座椅安装部下方的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可与位于所述右座椅安装部下方的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和所述第二加强支架互换。
1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
后部地板骨架;
二排座椅;和
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所述横梁总成固定在所述后部地板骨架上,并且所述二排座椅固定在所述横梁总成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04475.4U CN216231805U (zh) | 2021-11-16 | 2021-11-16 | 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和具有其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04475.4U CN216231805U (zh) | 2021-11-16 | 2021-11-16 | 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和具有其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231805U true CN216231805U (zh) | 2022-04-08 |
Family
ID=80943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804475.4U Active CN216231805U (zh) | 2021-11-16 | 2021-11-16 | 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和具有其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23180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88494A1 (zh) * | 2021-11-16 | 2023-05-25 |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和具有其车辆 |
-
2021
- 2021-11-16 CN CN202122804475.4U patent/CN21623180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88494A1 (zh) * | 2021-11-16 | 2023-05-25 |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和具有其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231805U (zh) | 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和具有其车辆 | |
CN113968171A (zh) | 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和具有其车辆 | |
JP2003002240A (ja) | パワーユニットの支持ブラケット | |
CN210707610U (zh) | 车架及电动车辆 | |
CN219134300U (zh) | 一种车架结构及车辆 | |
CN218858529U (zh) | 车身后部桁架结构及汽车 | |
CN217969656U (zh) | 后地板总成和车辆 | |
CN112208638A (zh) | 一种车架及电动车辆 | |
EP4112391A1 (en) | A chassis assembly for a vehicle | |
CN204527310U (zh) | 副车架及车辆 | |
CN217515226U (zh) | 一种轻型卡车的车架 | |
CN220053491U (zh) | 单包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及车辆 | |
CN218662093U (zh) | 减振降噪平台化车身中通道结构及汽车 | |
CN218662041U (zh) | 汽车后副车架及汽车 | |
CN219904034U (zh) | 用于车辆的电池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9467836U (zh) | 后副车架及车辆 | |
CN220842684U (zh) | 支撑架、副车架、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 |
CN220924276U (zh) | 后纵梁、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 |
CN219601421U (zh) | 前地板总成及车辆 | |
CN219215157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车体底板安装总成 | |
CN214875135U (zh) | 后悬架加强总成 | |
CN221273210U (zh) | 一种车架模块、用于汽车的车架和商用车 | |
CN217835769U (zh) | 车辆 | |
CN213262626U (zh) | 备胎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8258400U (zh) | 汽车前地板加强结构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