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9368U - 一种注塑模具进出冷却用水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具进出冷却用水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9368U
CN216139368U CN202121956741.9U CN202121956741U CN216139368U CN 216139368 U CN216139368 U CN 216139368U CN 202121956741 U CN202121956741 U CN 202121956741U CN 216139368 U CN216139368 U CN 216139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inlet
core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567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挥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jian Moul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9567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9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9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9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进出冷却用水道,涉及注塑模具冷却水道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模框和型芯,所述模框内部设有安装槽,型芯位于安装槽中,型芯下表面设有支撑座,型芯的底面和安装槽的底面形成水道空腔,模框两侧分别设有贯穿侧壁的进水孔和出水孔,进水孔和出水孔与水道空腔导通,模框远离出水孔一侧有水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型芯和安装槽形成的水道空腔,可以加大冷却水的接触面积,起到更好的冷却效果,通过水管三将出水孔和水箱相连接,可以对冷却水进行循环使用,更加具有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模具进出冷却用水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冷却水道技术领域,具体来说,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进出冷却用水道。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申请号为CN202020771424.9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汽车挡板注塑模具,所述底板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支撑板,两个所述侧支撑板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注塑组件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设置于所述底板上表面上,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固定设置于所述侧支撑板的外壁上,所述下模具内开设有U形水道,所述U形水道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U形水道的一端与所述水箱固定连通,所述U形水道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U形水道的一端与所述水箱固定连通。该装置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冷却水和模具接触面积有限,冷却效果差,冷却水不能够循环使用。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注塑模具进出冷却用水道,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注塑模具进出冷却用水道,包括模框和型芯,所述模框内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型芯位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型芯下表面设有支撑座,所述型芯的底面和所述安装槽的底面形成水道空腔,所述模框两侧分别设有贯穿侧壁的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与所述水道空腔导通,所述模框远离出水孔一侧有水箱。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为方型,所述支撑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型芯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上表面开有输水孔和抽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进水处通过水管一和所述水箱抽水孔相连接,所述水泵出水处安装有水管二。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孔与所述水泵出水处通过水管二相连接,所述出水孔和所述水箱通过水管三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型芯和安装槽形成的水道空腔,可以加大冷却水的接触面积,起到更好的冷却效果。
2、通过水管三将出水孔和水箱相连接,可以对冷却水进行循环使用,更加具有实用性。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型芯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型芯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模框;2、型芯;3、安装槽;4、支撑座;5、水道空腔;6、进水孔;7、出水孔;8、水箱;9、水泵;10、加水孔;11、抽水孔;12、水管一;13、水管二;14、水管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顶”、“中”、“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注塑模具进出冷却用水道,包括模框1和型芯2,所述模框1内部设有安装槽3,所述型芯2位于所述安装槽3中,所述型芯2下表面设有支撑座4,所述型芯2的底面和所述安装槽3的底面形成水道空腔5,所述模框1两侧分别设有贯穿侧壁的进水孔6和出水孔7,所述进水孔6和所述出水孔7与所述水道空腔5导通,所述模框1远离出水孔7一侧有水箱8。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支撑座4来说,所述支撑座4为方型,所述支撑座4设有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型芯2底部,从而支撑座4为方形、圆形、异型,支撑座4即可以起到支撑型芯2的作用,还增加了冷却水的接触面积,进而起到了支撑作用,增强了冷却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水箱8来说,所述水箱8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9,所述水泵9进水处通过水管一12和所述水箱8抽水孔11相连接,所述水泵9出水处安装有水管二13。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水箱8来说,所述水箱8上表面开有加水孔10和抽水孔11,从而通过加水孔10给水箱8添加冷却水,抽水孔11用于水泵9进行抽取冷却水,进而为水泵9抽取冷却水提供了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进水孔6来说,所述进水孔6与所述水泵9出水处通过水管二13相连接,所述出水孔7和所述水箱8通过水管三14相连接,从而水泵9通过水管二13连接进水孔6,通过进水孔6给水道空腔5提供冷却水,出水孔7通过水管三14和水箱8相连,水管三14经过模框1后方和水箱8相连接,进而可以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更具有实用性。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泵9将水箱8里面的冷却水经过水管一12和水管二13,到达进水孔6,通过进水孔6将冷却水进入型芯2和和安装槽3底面形成的水道空腔5,加大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对模框1和型芯2进行散热,然后通过出水孔7所连接的水管三14将冷却水送回水箱8中,可以进行多次利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1、通过型芯2和安装槽3形成的水道空腔5,可以加大冷却水的接触面积,起到更好的冷却效果。2、通过水管三14将出水孔7和水箱8相连接,可以对冷却水进行循环使用,更加具有实用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实用新型。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注塑模具进出冷却用水道,包括模框(1)和型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框(1)内部设有安装槽(3),所述型芯(2)位于所述安装槽(3)中,所述型芯(2)下表面设有支撑座(4),所述型芯(2)的底面和所述安装槽(3)的底面形成水道空腔(5),所述模框(1)两侧分别设有贯穿侧壁的进水孔(6)和出水孔(7),所述进水孔(6)和所述出水孔(7)与所述水道空腔(5)导通,所述模框(1)远离出水孔(7)一侧有水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进出冷却用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为方型,所述支撑座(4)设有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型芯(2)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进出冷却用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8)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9),所述水泵(9)进水处通过水管一(12)和所述水箱(8)抽水孔(11)相连接,所述水泵(9)出水处安装有水管二(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进出冷却用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8)上表面开有加水孔(10)和抽水孔(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进出冷却用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6)与所述水泵(9)出水处通过水管二(13)相连接,所述出水孔(7)和所述水箱(8)通过水管三(14)相连接。
CN202121956741.9U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注塑模具进出冷却用水道 Active CN216139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6741.9U CN216139368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注塑模具进出冷却用水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6741.9U CN216139368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注塑模具进出冷却用水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9368U true CN216139368U (zh) 2022-03-29

Family

ID=80806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56741.9U Active CN216139368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注塑模具进出冷却用水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93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97397U (zh) 一种汽车生产中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CN209111412U (zh) 一种洗衣机箱体成型模具
CN110815739A (zh) 一种塑料加工用快速冷却模具
CN216139368U (zh) 一种注塑模具进出冷却用水道
CN107755660B (zh) 一种生产汽车车顶支架产品的模具
CN214982988U (zh) 一种牛奶瓶盖生产用多注塑口注塑机
CN211251165U (zh) 一种液态硅胶冷流道模具
CN211489397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支架的成型模具
CN212498622U (zh) 一种复合压缩模具
CN209775400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注塑模具
CN112428541A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CN218256442U (zh) 一种显示器面壳用注塑模具
CN219466876U (zh) 一种高耐热tpe的注塑模具
CN218134903U (zh) 一种精密快速成型模具
CN214562733U (zh) 一种注塑模具随形运水冷却机构
CN219650465U (zh) 一种手机卡托注塑组件
CN217196445U (zh) 一种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
CN211683055U (zh) 一种汽车顶棚加工装置
CN218701036U (zh) 一种注塑模具冷却结构
CN215396569U (zh) 一种带有多流道的电动车前围板成型模具
CN212736965U (zh) 一种组合式模具
CN216267332U (zh) 一种生产pfa产品的模具结构
CN219727109U (zh) 一种塑料碗用制作模具装置
CN216032164U (zh) 5g网络通讯连接器注塑模具
CN217258175U (zh) 水冷防烫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5

Address after: 201400 building 6, No. 388, Fengyong Road,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Zhenjian Moul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00000 19-8, building 1, No. 2, Minle village, Baqiao Town, Dadukou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Li Hui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