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04651U - 一种排列式下料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列式下料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04651U
CN216104651U CN202122534712.XU CN202122534712U CN216104651U CN 216104651 U CN216104651 U CN 216104651U CN 202122534712 U CN202122534712 U CN 202122534712U CN 216104651 U CN216104651 U CN 216104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nking
plate
arm
flitch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347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国章
周德响
刘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ongxin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Longxi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Longxi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Longxi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3471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04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04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04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列式下料架,包括料架;设置在料架上的储料部;位于储料部右侧的下料段;位于下料段右侧的落料板,落料板上开设有落料槽,落料板左侧顶端的水平高度>下料段右侧的水平高度,使物料滚落时可被落料板阻挡;顶料组件,其包括升降件和托料板,升降件安装在落料板上,其可沿落料槽自由升降,托料板安装在升降件上,升降件可带动托料板自由升降,托料板的左侧在左右方向上与下料段的右侧部分重叠,托料板的右侧在左右方向上与落料槽部分重叠,且托料板上端的左侧由左至右向下倾斜,使物料被托料板顶起后,可沿托料板由左至右滚动,从而托料板下降时物料随同托料板共同下降并处在落料槽内。

Description

一种排列式下料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列式下料架。
背景技术
料架作为储存物料的装置,在各大领域均得到了广泛使用。从前人们手动地将物料从料架运输至加工处,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为了减少物料的加工周期,通常将送料装置与料架摆放在一起,并由送料装置将物料输送至下一道切割工序,这就需要料架上的多根物料分批落料,以确保送料装置的正常运行。现有的料架上设有落料槽,下落至落料槽内的物料将由送料装置向前运输,物料从堆积处下落至落料槽时,多根物料一并滚落时容易发生交叉卡料的情况,导致加工周期延长甚至停产的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排列式下料架,旨在解决现有的料架下料时容易卡料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排列式下料架,包括料架;
储料部,其设置在所述料架上;
下料段,其位于所述储料部相对的右侧,所述下料段由左至右向下倾斜;
落料板,其位于所述下料段相对的右侧,所述落料板上开设有落料槽,所述落料板左侧顶端的水平高度>所述下料段右侧的水平高度,使得物料沿所述下料段滚落时可被所述落料板阻挡;
顶料组件,其包括升降件和托料板,所述升降件安装在所述落料板上,且其可沿所述落料槽自由升降,所述托料板安装在所述升降件上,使得所述升降件活动时可带动所述托料板自由升降,所述托料板的左侧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下料段的右侧部分重叠,所述托料板的右侧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落料槽部分重叠,且所述托料板上端的左侧由左至右向下倾斜,使得物料被所述托料板顶起后,物料可沿倾斜的所述托料板由左至右滚动,从而所述托料板下降时,物料随同所述托料板共同下降并处在所述落料槽内。
物料长期存放于储料部,需要进行加工时再配合推料装置将物料推落至下料段,此处也可采用手动推料。由于下料段呈倾斜状,因此物料会沿倾斜的下料段滚落至落料板处,被落料板的边沿所遮挡,之后由顶料组件中的升降件配合托料板将物料顶起,物料沿着倾斜的托料板继续滚落,当托料板随升降件下降时,物料自然处在落料槽内,实现物料的下料,通过控制托料板与下料段的重叠区域大小来调整一批次下料的物料总量,方便且更为有序。
优选地,所述落料板的右侧向上延伸形成第一支臂,在竖直投影面上所述托料板的右侧凸出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向左侧延伸形成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位于所述下料段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支臂的左侧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下料段的右侧部分重叠;
所述第二支臂上可活动地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下料段共同形成供物料通过的下料间隙。
下料间隙的设置可以使物料在下料段滚落时有序的排列,避免出现多根物料滚落时的卡料现象。落料板向上向左侧延伸构成限位组件的安装区域,整体设计更为一体化,且不会干涉到物料的下落。
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第一驱动件和固定块,所述限位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支臂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限位件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限位件活动时可调节所述下料间隙的大小,所述第二支臂上开设有与所述下料段平行的第一滑槽,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安装孔,固定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安装孔,所述固定杆可沿所述第一滑槽自由移动,并带动所述固定块和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一滑槽移动。
第一驱动件可带动限位件沿下料段的垂直方向来回移动,以控制下料间隙的大小,适应不同直径的物料;除此之外,由于限位件安装在固定块上,固定块通过固定杆可沿第一滑槽来回移动,所以,限位件还可沿第一滑槽来回移动,以便在下料段的不同位置上对物料进行限位,可操作性更强。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臂固定,其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过所述固定块,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下料段平行,且两者形成所述下料间隙。限位件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两者形成“⊥”型的限位件,且第二连接臂与下料段相互平行,形成可供少量物料通过的下料间隙,限位时与物料的接触面增大,限位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臂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平行,所述固定块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槽内。固定块除通过固定杆与第一滑槽的连接关系外,还增设有凸出部,凸出部安装在第二滑槽内,第二滑槽的高度略大于凸出部的高度,不会影响凸出部的循环移动,使限位件与第二支臂的固定方式更为稳固。
优选地,还包括拨动组件,若干个所述落料板阵列设置在所述料架上,连接杆依次穿过若干个落料板,所述拨动组件与所述连接杆可拆卸固定,若干个所述拨动组件阵列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
所述拨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拨动部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连接杆可拆卸固定,所述安装架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托料板部分重叠,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其输出端与所述拨动部连接,所述拨动部位于所述第三滑槽内,使得所述第二驱动件带动所述拨动部在所述第三滑槽内沿左右方向自由移动时,所述拨动部可拨动位于所述托料板上方的物料,从而使下降后的物料位于所述落料槽内。
由于物料会在托料板上随机滚至任意位置,当在某一位置停止又未处在落料槽内时,将会导致物料卡在落料板的边沿无法下料的情况,因此增设有拨动部,拨动部顺着第三滑槽移动时其末端可拨动托料板上的物料,控制物料正好处在托料板的恰当位置,托料板带动物料下落时物料就可以正好处在落料槽内,实现物料的正常下料。拨动组件设置在连接杆上,连接杆穿过多个落料板实现稳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拨动部靠近所述物料的一端由左至右向上倾斜。如此,对物料的拨动效果更好。
优选地,还包括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料架上;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活动杆、安装板、驱动组件、随动件和调节件,若干个所述安装板阵列设置在所述料架上,所述活动杆依次穿过所述安装板,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杆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随动件固定,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随动件位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调节件与所述随动件固定,且所述调节件顶端的水平高度>所述下料段右侧的水平高度,使得所述驱动组件可带动所述随动件及所述调节件同步移动,从而所述调节件移动至向左侧凸出所述落料板时,物料沿所述下料段滚落时可被所述调节件阻挡。
调节组件是用于进一步控制托料板上的物料数量,由于调节件可通过驱动组件和随动件的配合实现自由移动,当调节件移动至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托料板的左侧部分重叠时,从下料段滚落的物料会首先被调节件所阻挡,而不是被落料板的边沿所阻挡,因此托料板上升时正好位于其上方的物料进一步减少,以此来控制物料的下料量。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盘和螺旋升降器,所述活动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转盘位于所述活动杆的端部,所述螺旋升降器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杆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随动件固定,使得转动所述转盘时可带动所述活动杆转动,从而促使所述螺旋升降器运行并带动所述随动件移动。驱动组件除气缸等驱动外,还可以通过转盘和螺旋升降器的配合来实现运行,通过手动或电动转动转盘,带动螺旋升降器运行促使随动件移动,驱动强度较大,且调节起来更为灵活。
优选地,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首尾连接使所述调节件的截面呈“L”型。调节件呈“L”型即可,第二侧壁需要设置的过宽,只需要能阻挡物料即可,“L”型的调节件可以节约制作原料,且保证了调节件与随动件之间的稳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排列式下料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顶料组件的设置,升降件带动托料板升起,由于托料板与下料段存在重叠部分,因此托料板上升时可以将重叠区域的部分物料顶起,物料沿倾斜的托料板继续滚落,直至处于落料槽正上方,通过控制托料板与下料段的重叠区域大小来调整物料每一批次的下料量,结构简单,且灵活程度较高,不会发生交叉卡料的情况。同时还设有限位组件、拨动组件和调节装置,其中,限位组件与下料段共同形成下料间隙,一次性仅能供少量物料有序经过,进一步防止太多物料同时向下滚落导致的卡料现象;拨动组件则可拨动位于所述托料板上方的物料,使下降后的物料正好位于所述落料槽内,避免由于物料随机滚落导致的卡料情况;调节装置可以调整托料板每一批次运送的物料量,使物料的下料量更为灵活可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列式下料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列式下料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排列式下料架的侧视图;
图7为图6中的D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1-料架、2-储料部、3-下料段、31-下料间隙、4-落料板、41-落料槽、42-第一支臂、43-第二支臂、431-第一滑槽、432-第二滑槽、44-连接杆、5-顶料组件、51-升降件、52-托料板、6-限位组件、61-限位件、611-第一连接臂、612-第二连接臂、62-固定块、621-凸出部、7-拨动组件、71-第二驱动件、72-拨动部、73-安装架、731-第三滑槽、8-调节装置、81-活动杆、82-安装板、821-活动槽、83-驱动组件、831-转盘、832-螺旋升降器、84-随动件、85-调节件、851-第一侧壁、852-第二侧壁。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排列式下料架,包括料架1;
储料部2,其设置在所述料架1上;
下料段3,其位于所述储料部2相对的右侧,所述下料段3由左至右向下倾斜;
落料板4,其位于所述下料段3相对的右侧,所述落料板4上开设有落料槽41,所述落料板4左侧顶端的水平高度>所述下料段3右侧的水平高度,使得物料沿所述下料段3滚落时可被所述落料板4阻挡;
顶料组件5,其包括升降件51和托料板52,所述升降件51安装在所述落料板4上,且其可沿所述落料槽41自由升降,所述托料板52安装在所述升降件51上,使得所述升降件51活动时可带动所述托料板52自由升降,所述托料板52的左侧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下料段3的右侧部分重叠,所述托料板52的右侧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落料槽41部分重叠,且所述托料板52上端的左侧由左至右向下倾斜,使得物料被所述托料板52顶起后,物料可沿倾斜的所述托料板52由左至右滚动,从而所述托料板52下降时,物料随同所述托料板52共同下降并处在所述落料槽41内。
具体的,排列式下料架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物料的下料,如管材等,且能适用不同形状的形状,如圆管、方管等。
料架1的任意一侧设有储料部2,物料长期存放于储料部2上,当需要进行物料加工时,再配合推料装置将物料推落至下料段3,此处也可采用手动推料。由于下料段3向下倾斜,落料板4左侧的边沿高于下料段3,因此,物料沿倾斜的下料段3滚落时会被落料板4边沿所遮挡;之后顶料组件5中的升降件51带动托料板52升起,由于托料板52与下料段3存在重叠部分,此处指在竖直投影面上两者存在叠合区域,两者在安装时并不位于同一平面上,因此托料板52上升时可以将重叠区域的部分物料顶起;由于托料板52的左侧向下倾斜,因此物料沿着倾斜的托料板52继续滚落,直至掉落在落料槽41内。本方案中托料板52的右侧与落料槽41存在重叠部分,托料板52的右侧可以处在落料槽41及其延长区域的范围内,物料滚动时直接从托料板52掉落在落料槽41内,实现物料的下料。通过控制托料板52与下料段3的重叠区域大小来调整物料每一批次的下料量,结构简单,且灵活性较高,一批次下料的物料较少,不会发生交叉卡料的情况。
本方案中的升降件51可为气缸等。托料板52可为一体成型的板件,也可由平板和异形板拼合形成,左侧的异形板由左至右向下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落料板4的右侧向上延伸形成第一支臂42,在竖直投影面上所述托料板52的右侧凸出所述第一支臂42,所述第一支臂42向左侧延伸形成第二支臂43,所述第二支臂43位于所述下料段3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支臂43的左侧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下料段3的右侧部分重叠;
所述第二支臂43上可活动地设有限位组件6,所述限位组件6与所述下料段3共同形成供物料通过的下料间隙31。
第一支臂42由落料板4的右侧延伸形成,托料板52的右侧凸出第一支臂42,即托料板52的长度较大要超出落料槽41与第一支臂42存在重叠区域,此时物料在托料板52上滚动时无法直接从托料板52上掉落,会被第一支臂42所阻挡,只有当升降件51带动托料板52随下降时,物料会随同托料板52下降并落在落料槽41内,此种下料方式对物料的损伤程度更小,物料从托料板52掉落至落料槽41时,由于存在较大的高度差,部分物料会受到损伤。
第一支臂42继续向左侧延伸,形成的第二支臂43可用于安装限位组件6,因此限位组件6直接安装在落料板4上,不需要再增加多余的安装结构,此时限位组件6位于下料段3的上方,并与下料段3共同形成下料间隙31,一次性仅能供部分物料经过,防止太多物料同时向下滚落导致卡料。第一支臂42和第二支臂43的连接处呈圆弧形过度,安全性更高;第二支臂43上开设有空槽,一方面可以减少原料的使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料架1的整体重量。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限位件61、第一驱动件和固定块62,所述限位件61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块62上,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支臂43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限位件61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限位件61活动时可调节所述下料间隙31的大小,所述第二支臂43上开设有与所述下料段3平行的第一滑槽431,所述固定块62上开设有安装孔,固定杆(图中未示出)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滑槽431与所述安装孔,所述固定杆可沿所述第一滑槽431自由移动,并带动所述固定块62和所述限位件61沿所述第一滑槽431移动。固定杆带动固定块62的移动可由手动调整或者电动气缸等实现,第一驱动件也可为气缸等。
具体的,限位件61通过第一驱动件(图中未示出)的带动可沿下料段3的垂直方向自由活动,当第一驱动件带动限位件61靠近下料段3时,下料间隙31变小,可应用于小直径物料的下料,或者也可控制一根一根物料有序排列在下料间隙31内;当第一驱动件带动限位件61远离下料段3时,下料间隙31变大,可应用于大直径物料的下料,使用范围更广。限位件61除可在第一驱动件的带动下自由活动外,还可以通过固定块62沿第一滑槽431活动,其活动方向与下料段3平行,由于限位件61安装在固定块62上,固定块62则通过固定杆可沿第一滑槽431来回移动,便于针对不同类型的物料在下料段3的不同位置上进行限位,可操作性更强,且更为灵活。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61包括第一连接臂611和第二连接臂612,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611,所述第一连接臂6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臂612固定,其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过所述固定块62,所述第二连接臂612与所述下料段3平行,且两者形成所述下料间隙31。
具体地,限位件61包括第一连接臂611和第二连接臂612,两者拼接形成“⊥”型的限位件61,且第二连接臂612与下料段3相互平行,形成可供少量物料通过的下料间隙31,第二连接臂612设置的尽量长一些,物料的限位区域更长,限位效果更好,在下料间隙31内的物料均能有序排列,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臂612的长度大于下料段3长度的1/3。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611还可设置为多个,如2个或3个等,两个第一连接臂611使限位件61整体呈“”型,多个第一连接臂611相互平行,此时,与第一连接臂611一一对应的固定块62同样也设置有多个,即多个固定杆分别带动多个固定块62和限位件61移动,多个第一连接臂611的移动趋势均保持一致,以保证限位件61更好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臂43开设有第二滑槽432,所述第二滑槽432与所述第一滑槽431平行,所述固定块62设有凸出部621,所述凸出部621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槽432内。
由于安装有限位件61的固定块62需要经常沿第一滑槽431活动,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增加第二滑槽432,并在固定块62上增设有凸出部621,凸出部621搭在第二滑槽432内,在固定杆带动固定块62移动时,凸出部621在第二滑槽432内同步移动,从而减少固定杆承载的作用力,第一滑槽431和第二滑槽432平行设置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431位于第二滑槽432的下方,固定块62及限位件61的重力被凸出部621分担了很大一部分,固定杆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从而延长了限位件61的限位周期。
进一步地,还包括拨动组件7,若干个所述落料板4阵列设置在所述料架1上,连接杆44依次穿过若干个落料板4,所述拨动组件7与所述连接杆44可拆卸固定,若干个所述拨动组件7阵列设置在所述连接杆44上;
所述拨动组件7包括第二驱动件71、拨动部72和安装架73,所述安装架73与所述连接杆44可拆卸固定,所述安装架73开设有第三滑槽731,所述第三滑槽731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托料板52部分重叠,所述第二驱动件71设置在所述安装架73上,且其输出端与所述拨动部72连接,所述拨动部72位于所述第三滑槽731内,使得所述第二驱动件71带动所述拨动部72在所述第三滑槽731内沿左右方向自由移动时,所述拨动部72可拨动位于所述托料板52上方的物料,从而使下降后的物料位于所述落料槽41内。
可以理解,由于物料沿倾斜的托料板52会随机滚至任意位置,当滚落的位置不在落料槽41正上方或者沿其长度方向倾斜角度过大时,也会出现卡料的情况,因此本实施例设置有拨动组件7来拨动物料,使物料移动至落料槽41的上方,或者使过度倾斜的物料摆正,不会发生卡料的现象。
连接杆44穿过阵列分布的多个落料板4实现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44设置有两根,分别位于第二支臂43的左侧和右侧,因此安装架73可以通过两根连接杆44实现稳定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设置1根、3根连接杆44等,能实现拨动组件7的稳定安装即可。安装架73的下端设有第二驱动件71,第二驱动件71沿左右方向伸缩,并控制拨动部72沿左右方向移动,拨动部72的下端可接触到物料,使托料板52上的物料被拨动部72所拨动,第三滑槽731开设的长度不超过落料槽41,第二驱动件71也可为气缸等。
进一步地,所述拨动部72靠近所述物料的一端由左至右向上倾斜。如此,限位件61的下端呈倾斜状,能更为准确的调整物料的在托料板52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装置8,所述调节装置8设置在所述料架1上;
所述调节装置8包括活动杆81、安装板82、驱动组件83、随动件84和调节件85,若干个所述安装板82阵列设置在所述料架1上,所述活动杆81依次穿过所述安装板82,所述驱动组件83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杆81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随动件84固定,所述安装板82上开设有活动槽821,所述随动件84位于所述活动槽821内,所述调节件85与所述随动件84固定,且所述调节件85顶端的水平高度>所述下料段3右侧的水平高度,使得所述驱动组件83可带动所述随动件84及所述调节件85同步移动,从而所述调节件85移动至向左侧凸出所述落料板4时,物料沿所述下料段3滚落时可被所述调节件85阻挡。
可以理解,调节装置8用于控制托料板52每一批次下料的物料量。调节装置8包括驱动组件83,驱动组件83的一端固定在活动杆81上,另一端固定在随动件84上,当驱动组件83伸缩时可带动随动件84在活动槽821内自由移动,并同步带动调节件85的移动,调节件85顶端要高过下料段3,当调节件85的位置改变时,物料会被调节件85所阻挡,而不再被落料板4边沿所阻挡,因此,而托料板52只随升降件51做升降运动,左右方向上并不会轻易移动,当物料被落料板4边沿抵挡时,托料板52升起时其上部的物料量恒定,当物料被调节件85阻挡时,由于调节件85的位置可发生任意改变,因此托料板52升起时其上部的物料量可以调整,即托料板52输送一批次的物料量可以调整,调节件85向右侧移动至超出托料板52时,托料板52升起其上部有少量物料,调节件85继续向右侧移动时,托料板52升起其上部的物料量增多,直至其移动至超出落料板4边沿,物料能再次被边沿所阻挡,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活动槽821的长度控制调节件85的移动距离。驱动组件83可为气缸等。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83包括转盘831和螺旋升降器832,所述活动杆81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板82上,所述转盘831位于所述活动杆81的端部,所述螺旋升降器832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杆81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随动件84固定,使得转动所述转盘831时可带动所述活动杆81转动,从而促使所述螺旋升降器832运行并带动所述随动件84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83由转盘831和螺旋升降器832组成,其动力更强,由于随动件84的重量较大,采用动力更强的螺旋升降器832可以更为顺畅的调整随动件84和调节件85的位置。转动转盘831,可以带动活动杆81旋转并带动螺旋升降器832伸缩,从而带动随动件84在活动槽821内移动,随动件84上的调节件85也可以同步移动。通过转盘831的设置,可以手动控制调节件85的移动距离,以此控制托料板52一批次运送的物料量,灵活程度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85包括第一侧壁851和第二侧壁852,所述第一侧壁851和所述第二侧壁852首尾连接使所述调节件85的截面呈“L”型。“L”型的调节件85制作原料较少,在能够实现调节每批次物料的下料量的同时,减少生产成本,还可以进一步减少料架1整体的重量。第一侧壁851与随动件84的接触面积较大,连接较为稳定。在其他实施中,调节件85也可为其他形状如柱状等,能实现阻挡物料的继续下落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排列式下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架(1);
储料部(2),其设置在所述料架(1)上;
下料段(3),其位于所述储料部(2)相对的右侧,所述下料段(3)由左至右向下倾斜;
落料板(4),其位于所述下料段(3)相对的右侧,所述落料板(4)上开设有落料槽(41),所述落料板(4)左侧顶端的水平高度>所述下料段(3)右侧的水平高度,使得物料沿所述下料段(3)滚落时可被所述落料板(4)阻挡;
顶料组件(5),其包括升降件(51)和托料板(52),所述升降件(51)安装在所述落料板(4)上,且其可沿所述落料槽(41)自由升降,所述托料板(52)安装在所述升降件(51)上,使得所述升降件(51)活动时可带动所述托料板(52)自由升降,所述托料板(52)的左侧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下料段(3)的右侧部分重叠,所述托料板(52)的右侧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落料槽(41)部分重叠,且所述托料板(52)上端的左侧由左至右向下倾斜,使得物料被所述托料板(52)顶起后,物料可沿倾斜的所述托料板(52)由左至右滚动,从而所述托料板(52)下降时,物料随同所述托料板(52)共同下降并处在所述落料槽(4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列式下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板(4)的右侧向上延伸形成第一支臂(42),在竖直投影面上所述托料板(52)的右侧凸出所述第一支臂(42),所述第一支臂(42)向左侧延伸形成第二支臂(43),所述第二支臂(43)位于所述下料段(3)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支臂(43)的左侧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下料段(3)的右侧部分重叠;
所述第二支臂(43)上可活动地设有限位组件(6),所述限位组件(6)与所述下料段(3)共同形成供物料通过的下料间隙(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列式下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限位件(61)、第一驱动件和固定块(62),所述限位件(61)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块(62)上,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支臂(43)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限位件(61)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限位件(61)活动时可调节所述下料间隙(31)的大小,所述第二支臂(43)上开设有与所述下料段(3)平行的第一滑槽(431),所述固定块(62)上开设有安装孔,固定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滑槽(431)与所述安装孔,所述固定杆可沿所述第一滑槽(431)自由移动,并带动所述固定块(62)和所述限位件(61)沿所述第一滑槽(431)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列式下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61)包括第一连接臂(611)和第二连接臂(612),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611),所述第一连接臂(6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臂(612)固定,其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过所述固定块(62),所述第二连接臂(612)与所述下料段(3)平行,且两者形成所述下料间隙(3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列式下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臂(43)开设有第二滑槽(432),所述第二滑槽(432)与所述第一滑槽(431)平行,所述固定块(62)设有凸出部(621),所述凸出部(621)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槽(432)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列式下料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拨动组件(7),若干个所述落料板(4)阵列设置在所述料架(1)上,连接杆(44)依次穿过若干个落料板(4),所述拨动组件(7)与所述连接杆(44)可拆卸固定,若干个所述拨动组件(7)阵列设置在所述连接杆(44)上;
所述拨动组件(7)包括第二驱动件(71)、拨动部(72)和安装架(73),所述安装架(73)与所述连接杆(44)可拆卸固定,所述安装架(73)开设有第三滑槽(731),所述第三滑槽(731)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托料板(52)部分重叠,所述第二驱动件(71)设置在所述安装架(73)上,且其输出端与所述拨动部(72)连接,所述拨动部(72)位于所述第三滑槽(731)内,使得所述第二驱动件(71)带动所述拨动部(72)在所述第三滑槽(731)内沿左右方向自由移动时,所述拨动部(72)可拨动位于所述托料板(52)上方的物料,从而使下降后的物料位于所述落料槽(4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排列式下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部(72)靠近所述物料的一端由左至右向上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列式下料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装置(8),所述调节装置(8)设置在所述料架(1)上;
所述调节装置(8)包括活动杆(81)、安装板(82)、驱动组件(83)、随动件(84)和调节件(85),若干个所述安装板(82)阵列设置在所述料架(1)上,所述活动杆(81)依次穿过所述安装板(82),所述驱动组件(83)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杆(81)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随动件(84)固定,所述安装板(82)上开设有活动槽(821),所述随动件(84)位于所述活动槽(821)内,所述调节件(85)与所述随动件(84)固定,且所述调节件(85)顶端的水平高度>所述下料段(3)右侧的水平高度,使得所述驱动组件(83)可带动所述随动件(84)及所述调节件(85)同步移动,从而所述调节件(85)移动至向左侧凸出所述落料板(4)时,物料沿所述下料段(3)滚落时可被所述调节件(85)阻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排列式下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83)包括转盘(831)和螺旋升降器(832),所述活动杆(81)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板(82)上,所述转盘(831)位于所述活动杆(81)的端部,所述螺旋升降器(832)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杆(81)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随动件(84)固定,使得转动所述转盘(831)时可带动所述活动杆(81)转动,从而促使所述螺旋升降器(832)运行并带动所述随动件(84)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排列式下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85)包括第一侧壁(851)和第二侧壁(852),所述第一侧壁(851)和所述第二侧壁(852)首尾连接使所述调节件(85)的截面呈“L”型。
CN202122534712.XU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排列式下料架 Active CN216104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4712.XU CN216104651U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排列式下料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4712.XU CN216104651U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排列式下料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04651U true CN216104651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694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34712.XU Active CN216104651U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排列式下料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046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67338U (zh) 芯片拾取装置
CN209192945U (zh) 一种电池板上下料装置
CN114348671B (zh) 一种料盘批量上料及下料方法
CN216104651U (zh) 一种排列式下料架
CN210420238U (zh) 直线式单侧并排上挂机
CN209973773U (zh) 一种分堆机用上料储料仓
CN107043027A (zh) 升降式撒料装置
CN217475134U (zh) 一种激光管材切割机自动上料设备
CN207107926U (zh) 升降式撒料装置
CN113857704A (zh) 一种激光管材切割机自动上料设备
CN212581005U (zh) 一种自动送料机
CN217296080U (zh) 一种上料装置及使用其的切割机
CN220563638U (zh) 一种带升降传送功能的自动摊平送料装置
CN207738043U (zh) 一种旋转入料机构
CN216763282U (zh) 一种送料设备上的长丝杆支撑装置
CN219094482U (zh) 一种铝合金加工送料机构
CN220810931U (zh) 一种金属板件的翻板装置
CN218950298U (zh) 一种机械加工自动上料装置
CN216150020U (zh) 一种移动式立式煤矿破碎机上料装置
CN218619010U (zh) 下料机构
CN215206916U (zh) 一种猪舍养猪用饲料螺旋传送装置
CN211515856U (zh) 一种转塔冲床的升降滑动式上料装置
CN220333531U (zh) 一种工件定位料框
CN218144602U (zh) 一种单料仓双工位喂料机
CN214779047U (zh) 用于清洗机的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216 workshop A1, No. 58, Guidan West Road, Danzao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Longxin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216 workshop A1, No. 58, Guidan West Road, Danzao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LONGXIN LASER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