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01972U - 一种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01972U
CN216101972U CN202122187783.7U CN202122187783U CN216101972U CN 216101972 U CN216101972 U CN 216101972U CN 202122187783 U CN202122187783 U CN 202122187783U CN 216101972 U CN216101972 U CN 216101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tank
shield
fuel cell
lng storage
heavy tru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877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亮
邢庆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yx Pla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yx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yx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yx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877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01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01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01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包括长条状的护罩本体,护罩本体的横截面为L形,护罩本体为玻璃钢护罩本体。该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与现有技术相比,护罩本体为玻璃钢护罩本体,不仅减轻了重量,且使得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受到轻微冲击碰撞后能够恢复原状,延长使用寿命,此外相比于金属制品,无需额外进行防锈处理,降低模具、工装的开发投入,减少加工工序,生产方便,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卡储罐护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
背景技术
侧置气瓶通常安装在车架的两侧,在发生追尾事故时,驾驶室依然有足够的位移空间,并且相比于背置气瓶降低了重卡的重心,使行车更稳定,此外,还可以让驾驶室和挂车之间预留更多空间,延长货箱前探距离。为了避免侧置气瓶受到挤压碰撞,通常在气瓶外侧安装护罩、挡板等结构进行防护。此外,增加储罐护罩后,使得整车外形更平滑,在高速行驶中,能更好地对迎风面来的空气做导流,降低风阻,减少能耗。
由于气瓶的体型较大,而现有的侧置气瓶护罩和挡板大都采用钢、铝等金属材料,增加了生产模具的投资,并且成型后的产品不耐腐蚀,需要额外进行防锈处理,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侧置气瓶护罩和挡板耐冲击性能差,当受到挤压碰撞后,容易发生永久性的变形,影响护罩和挡板的正常使用并缩短其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用于侧置气瓶防护的挡板和护罩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轻量化、耐冲击、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使用寿命的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包括长条状的护罩本体,所述护罩本体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护罩本体为玻璃钢护罩本体。
上述技术方案的LNG储罐护罩中,由于其生产材料选用了玻璃钢材料,因此相比于金属支撑的护罩,更加轻盈,不仅方便装配,且无需进行防锈处理,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受到轻微的冲击或者碰撞后,能够恢复到原先的形状,因此在实现对重卡侧置气瓶防护的基础上,延长了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护罩本体由不饱和树脂粘结玻璃纤维毡或者不饱和树脂粘结玻璃纤维布手糊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罩本体通过玻璃钢手糊成型,无需复杂的生产设备,仅需简单的模具和工具即可进行生产,投资少、见效快,并且所制得的护罩产品不受尺寸和形状的限制,如此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护罩本体的密度为1.25~1.55g/cm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不饱和树脂粘结玻璃纤维的密度进行限定,既有利于实现产品的轻量化生产,又保证了护罩具有一定的耐冲击性,避免密度过大时增加护罩的重量,密度过小时又会减弱护罩的防护性能。
优选的,所述护罩本体的厚度为4~6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护罩本体的厚度,避免护罩本体过薄时,保护性能过低,不利于对侧置储罐气瓶的有效保护,同时又避免了护罩本体过厚时,增加护罩本体的重量和生产材料用量,增加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护罩本体的两侧面分别为接触内表面和防护外表面,所述防护外表面上设置有胶衣层或者油漆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胶衣层使得产品外表面色泽一致、平整光洁且无裂痕,且无明显的修补痕迹和机械性划伤,此外,还保证产品表面的光滑性,无凹凸和气泡,且四周无毛刺,进一步提高护罩产品质量。
优选的,所述胶衣层为树脂胶衣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衣层选用树脂后,由于树脂材料本身具有弹性,因此避免了胶衣层表面的开裂,提升护罩产品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护罩本体包括两个圆弧过渡连接的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均沿平行于所述护罩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挡板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后,不仅有利于减少生产产品本身所需要的材料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在连接部位受到冲击或者碰撞后,能够将所受到的外力传递至两个挡板上,进一步增强产品的耐冲击性;此外,采用圆弧过渡连接后,使得护罩的内表面能够与侧置气瓶、储罐的外表面贴合,缩小两者之间的间隙,减少占用空间的同时加强了对侧置气瓶、储罐的防护性能。
优选的,两个所述挡板中,至少有一个设置有装配通孔,所述装配通孔为条形孔,沿平行于所述护罩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装配通孔设计成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条形孔,方便在安装时,能够根据不同型号的侧置气瓶、储罐在护罩长度方向上进行调整,从而加强该储罐护罩的兼容性和对不同气瓶、储罐的适应性。
优选的,所述装配通孔为长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圆孔两端部的圆形设计减少了对产品结构的破坏,且方便生产加工。
优选的,两个所述挡板中,至少有一个设置有凸起部,所述装配通孔设置于所述凸起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转配通孔设置在凸起部上,使得装配通孔位于护罩本体上较厚的部位,一方面保证了护罩安装于车架上的牢固性,另一方面减少了对护罩本体结构的破坏,保证其结构的稳固性,从而保证产品对侧置气瓶、储罐的保护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与现有技术相比,护罩本体为玻璃钢护罩本体,不仅减轻了重量,且使得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受到轻微冲击碰撞后能够恢复原状,延长使用寿命,此外相比于金属制品,无需额外进行防锈处理,降低模具、工装的开发投入,减少加工工序,生产方便,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侧视图;
图5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部放大图;
图8是实施例4的爆炸示意图;
图9是图8的C部放大图;
图中:1.护罩本体,1a.接触内表面,1b.防护外表面,1-1.装配通孔,1-2.定位通孔,2.挡板,3.凸起部,4.密封片,5.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实施例的1的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包括长条状的护罩本体1,长度为1716mm,护罩本体1的横截面为L形,护罩本体1为玻璃钢护罩本体,由不饱和树脂粘结玻璃纤维毡手糊而成,其密度为1.45g/cm3;护罩本体1包括两个圆弧过渡连接的挡板2,两个挡板2均沿平行于护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挡板2的长度分别为659mm和738mm,厚度均为5mm。护罩本体1的两侧面分别为接触内表面1a和防护外表面1b。
该实施例1中,护罩本体1采用不饱和树脂粘结玻璃纤维毡手糊制成,且密度为1.45g/cm3,根据两个挡板2的厚度和长度可得护罩本体1的重量约为18.77kg,而护罩本体选用材质相对较轻的铝合金(密度范围在2.62~2.85 g/cm3内)后,所得的金属护罩产品为33.92~36.89kg,因此产品重量减轻了15.15~18.12kg,该护罩本体1的重量得到了大幅度减轻,方便安装,并达到了轻量化的生产目标。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护罩本体1的轻量化生产要求,同时保证其对侧置储罐、气瓶的保护能力,产品的密度控制在1.25~1.55g/cm3内,同样能够达到上述技术效果。
护罩本体1选用的生产材料为不饱和树脂粘结玻璃纤维,因此相比于金属制品在成型后,该储罐护罩无需进行防锈处理,减少了加工工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相比于金属制品,该实施例的储罐护罩成型后,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受到冲击或者碰撞后,能够恢复原状,经检测分析,产品在产生3%以内的变形量后,仍可以恢复原状,如此,增强了储罐护罩的耐冲击能力,从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护罩本体1采用手糊方式制成,使得产品的生产无需复杂的生产装置,仅需简单的模具和工具即可制得,投资少、见效快,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所生产的储罐护罩不受本实施例中两个挡板2长度和宽度的限制,糊制层数能够根据制品厚度而定,因此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储罐护罩生产。需要说明的是,本产品也可采用不饱和树脂粘结玻璃纤维布手糊而成,从而达到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
护罩本体1的厚度(即两个挡板2的厚度)为5mm,一方面,保证了护罩本体1的防护性能,避免过薄导致对侧置气瓶、储罐的防护能力下降,而另一方面,又节约了生产原料,避免过厚时会导致原料的增加和生产效率的降低。当然,护罩本体1的厚度只需控制在4~6mm,即可达到上述技术效果。
两个挡板2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后,在护罩本体1安装时,能够减少护罩本体1接触内表面1a与侧置气瓶、储罐之间的间隙,保证两者充分接触,加强防护性能;并且还减少了材料生产用量,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并实现轻量化的要求;此外,在两个挡板2的连接部位受到冲击碰撞后,能够将外界作用于传递到两个挡板2上进行缓冲,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产品的耐冲击能力。
两个挡板2上均设置有凸起部3,凸起部3为长条状,沿平行于护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凸起部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护罩本体1的两端,凸起部3上还设置有装配通孔1-1,装配通孔1-1为长度方向与凸起部3长度方向一致的长圆孔,其长度为40mm,宽度为12mm;挡板2上还设置有定位通孔1-2,定位通孔1-2为直径6mm的圆孔。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储罐护罩安装时,利用定位通孔1-2方便将该实施例的护罩定位于重卡车架上,装配通孔1-1采用长圆孔的设计,有利于安装过程中,沿护罩本体1长度方向上移动,调整装配位置,使护罩适用于与不同规格尺寸的侧置储罐、气瓶连接,加强适用性。当然,装配通孔1-1和定位通孔1-2的尺寸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2
无图示,实施例2的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基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护罩本体1的防护外表面1b上设置有树脂胶衣层。
在产品的防护外表面1b设置树脂胶衣层后,能够使得产品的外表面色泽一致、平整光洁,且无裂痕、明显的修补痕迹和机械性划伤,此外,使得护罩本体1的防护外表面1b上表面光滑无凹凸和气泡,且四周光滑,并保证了两个挡板2之间圆弧结构过渡顺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
实施例3
如图6和图7,实施例3的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基于实施例2,区别在于,装配通孔1-1为台阶孔,装配通孔1-1与防护外表面1b相邻的一端尺寸大于另一端的尺寸。
采用上述设计后,护罩在安装时,螺栓的端部能够嵌入至装配通孔1-1内,防止其凸出于防护外表面1b,如此,使得防护外表面1b趋于光滑,从而有利于减小重卡行驶时的风阻。
实施例4
如图8和图9,实施例4的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基于实施例3,装配通孔1-1与防护外表面1b相邻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凸条5,凸条5共有四个,均匀分布在装配通孔1-1的周向内壁上,装配通孔1-1内还密封配合有密封片4,密封片4为橡胶片,设置于凸条5背对防护外表面1b的一侧。
该实施例中,密封片4为橡胶片,能够通过弹性变形,取出装配通孔1-1,在装入螺栓,将护罩本体1固定于车架上后,通过弹性变形将密封片4塞入至装配通孔1-1内,并使其周向外缘与装配通孔1-1的周向内壁密封连接,使得密封片4堵住装配通孔1-1,实现防水功能,装配通孔1-1内的螺栓以及护罩本体1所保护的侧置气瓶、护罩等发生锈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包括长条状的护罩本体(1),所述护罩本体(1)的横截面为L形,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罩本体(1)为玻璃钢护罩本体; 所述护罩本体(1)包括两个圆弧过渡连接的挡板(2),两个所述挡板(2)均沿平行于所述护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本体(1)由不饱和树脂粘结玻璃纤维毡或者不饱和树脂粘结玻璃纤维布手糊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本体(1)的密度为1.25~1.55g/c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本体(1)的厚度为4~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本体(1)的两侧面分别为接触内表面(1a)和防护外表面(1b),所述防护外表面(1b)上设置有胶衣层或者油漆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衣层为树脂胶衣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2)中,至少有一个设置有装配通孔(1-1),所述装配通孔(1-1)为条形孔,沿平行于所述护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通孔(1-1)为长圆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2)中,至少有一个设置有凸起部(3),所述装配通孔(1-1)设置于所述凸起部(3)上。
CN202122187783.7U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 Active CN216101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7783.7U CN216101972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7783.7U CN216101972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01972U true CN216101972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32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87783.7U Active CN216101972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01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16711B1 (en) FRP panel for automobile
CN101559791B (zh) 车辆前罩板结构
CN86106567A (zh) 车辆保险杠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US9079549B2 (en) Modular bumper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CN216101972U (zh) 一种燃料电池重卡的lng储罐护罩
CN210149429U (zh) 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
CN215554011U (zh) 一种防沉的玻璃钢船底结构
CN201484509U (zh) 一种复合材料车身结构
CN201077590Y (zh) 汽车车身面漆保护罩
CN2717764Y (zh) 新型车辆保险杠
CN201053111Y (zh) 一种高速公路防撞护栏板
CN101294374B (zh) 一种高速公路防撞护栏板
CN216332306U (zh) 一种抗冲击性保护发动机的加强护板
CN207826342U (zh) 轻量化乘用车承载式车身和车身覆盖件
CN216039371U (zh) 一种高分子汽车用补强胶片
CN217753430U (zh) 一种轻量化高强度汽车门护板
CN216269113U (zh) 一种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汽车下防护支架
CN218085384U (zh) 汽车底护板结构
CN218112777U (zh) 一种新能源车辆
CN210162036U (zh) 吸能块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4565133U (zh) 汽车防撞梁及其成型模具
CN209426859U (zh) 一种汽车外壳的耐磨结构
CN219117362U (zh) 一种环氧胶片补强结构及动力电池箱体
CN218037302U (zh) 一种倒车雷达支架
CN220199221U (zh) 新能源汽车用复合底护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