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49429U - 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49429U
CN210149429U CN201920398670.1U CN201920398670U CN210149429U CN 210149429 U CN210149429 U CN 210149429U CN 201920398670 U CN201920398670 U CN 201920398670U CN 210149429 U CN210149429 U CN 2101494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end frame
mounting
reinforcing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986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树霞
陈鹏
周阵阵
周娟娟
杜亚楠
李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Commercial Vehicle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Commercial Vehicle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Commercial Vehicle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986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494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494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494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前端框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左立柱、右立柱、前保横梁左安装板和前保横梁右安装板,上横梁、右立柱、下横梁、左立柱首尾连接构成四边形框架结构,前保横梁左安装板设置于左立柱的侧部,前保横梁右安装板设置于右立柱的侧部,上横梁、下横梁、左立柱、右立柱、前保横梁左安装板和前保横梁右安装板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前端框架为增强塑料一体件,优选前端框架采用玻纤增强PP材料。用增强塑料一体件代替钢板焊接总成件,降低零件数量、减轻重量,提高了前端框架的整体刚度及各零件间的匹配精度,模具检具等固定投入成本,在满足性能目标的基础上降低了重量,有利于满足轻量化和节能减排的设计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的应用到整车设计中,从而设计出更安全、更环保、更舒适、功能更丰富的汽车。作为车身结构设计,在满足成本目标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车身性能和更轻的车身结构是车身结构设计的核心目标。
车身前端结构的功能主要有:为前舱盖锁提供符合要求的固定点;为前保提供一定精度要求的安装点;为散热器和冷凝器(即冷却系统)提供安装结构。所以要求前端结构需要具有一定的刚度、强度、和精度。以满足整车性能和车身匹配要求。
随着节能减排的更高要求,轻量化是设计过程中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现有的汽车前端均为钢板焊接件,零件数量多,制造工艺复杂,模具检具等固定投入成本高,而且不能满足轻量化的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的汽车前端框架结构,该汽车前端框架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用增强塑料一体件代替钢板焊接总成件,降低零件数量、减轻重量,提高整体刚度和精度,在满足性能目标的基础上降低了重量,有利于满足轻量化和节能减排的设计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框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左立柱、右立柱、前保横梁左安装板和前保横梁右安装板,上横梁、右立柱、下横梁、左立柱首尾连接构成四边形框架结构,前保横梁左安装板设置于左立柱的侧部,前保横梁右安装板设置于右立柱的侧部,上横梁、下横梁、左立柱、右立柱、前保横梁左安装板和前保横梁右安装板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框架为增强塑料一体件,前端框架采用玻纤增强PP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框架还包括加强板Ⅰ和加强板Ⅱ,加强板Ⅰ的一端连接在上横梁上,加强板Ⅰ的另一端连接在左立柱上,加强板Ⅱ的一端连接在上横梁上,加强板Ⅱ的另一端连接在右立柱上,加强板Ⅰ和加强板Ⅱ构成“八”字型加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前保横梁左安装板和前保横梁右安装板上均设有安装孔Ⅰ,前保横梁和前端框架共用安装孔Ⅰ通过紧固件一起连接在车身纵梁上。
进一步的,冷却系统安装在由上横梁、下横梁、左立柱和右立柱组成的框架内,冷却系统一侧与加强板Ⅰ和加强板Ⅱ构成的“八”字型加强结构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梁上设有用于固定冷却系统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上横梁上,冷却系统连接在安装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框架上设有前大灯安装点、高低音喇叭安装点、前保安装点、发盖锁安装点、缓冲块安装点、快慢充安装支架安装点、格栅上盖板安装点,前大灯、高低音喇叭、前保、发盖锁、缓冲块、快慢充安装支架和冷却系统集成安装在前端框架上构成前端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为L型结构,安装支架上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左立柱、右立柱、加强板Ⅰ和加强板Ⅱ上均设有X型或V型网格状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梁、下横梁、左立柱、右立柱、前保横梁左安装板、前保横梁右安装板和加强板Ⅰ、加强板Ⅱ为整体式注塑成型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用增强塑料一体件代替钢板焊接总成件,降低零件数量、减轻重量,提高整体刚度和精度,在满足性能目标的基础上降低了重量,有利于满足轻量化和节能减排的设计要求。此外,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减少了零件数量,提高了前端框架的整体刚度及各零件间的匹配精度,模具检具等固定投入成本,满足前保等件的使用性能要求。
2、本实用新型“八”字型加强结构的设计满足了发盖锁安装强度要求及掌压强度要求,因为在打开汽车前引擎盖时,人们习惯性将手按压在前端框架的上横梁上,有时甚至会趴在上横梁上,而且上横梁上本身就安装有发盖锁等零部件,上横梁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损坏,“八”字型加强结构的设计可以将上横梁的压力进行分解,从而保护了上横梁,提高了前端框架的结构强度。
3、本实用新型汽车前端框架结构为整体式注塑成型结构,大大减少了前端结构零件数量,前端框架本体自身精度相比钢板焊接总成更容易保证,模具、检具等固定成本相比金属焊接总成费用更低,同时重量更轻有利于实现轻量化,前端框架本体通过结构优化和加强筋特征使自身的强度满足各件的安装要求;另外,前端模块可集成前端框架、发盖锁、高低音喇叭、前保横梁、前保、快慢充等一起装配到车身纵梁上,可以实现模块化分装,提高车身模块化程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前端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前端框架与前保横梁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前端框架与冷却系统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前端模块装配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上横梁;2、下横梁;3、左立柱;4、右立柱;5、前保横梁左安装板;6、前保横梁右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平面方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前端框架包括上横梁1、下横梁2、左立柱3、右立柱4、前保横梁左安装板5和前保横梁右安装板6,上横梁1、右立柱4、下横梁2、左立柱3首尾连接构成四边形框架结构,前保横梁左安装板5设置于左立柱3的侧部,前保横梁右安装板6设置于右立柱4的侧部,上横梁1、下横梁2、左立柱3、右立柱4、前保横梁左安装板5和前保横梁右安装板6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前端框架为增强塑料一体件,优选前端框架采用玻纤增强PP材料。用增强塑料一体件代替钢板焊接总成件,降低零件数量、减轻重量,提高整体刚度和精度,在满足性能目标的基础上降低了重量,有利于满足轻量化和节能减排的设计要求。此外,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减少了零件数量,提高了前端框架的整体刚度及各零件间的匹配精度,模具检具等固定投入成本,满足前保等件的使用性能要求。
为增强前端框架的结构强度,前端框架还包括加强板Ⅰ8和加强板Ⅱ9,加强板Ⅰ8的一端连接在上横梁1上,加强板Ⅰ8的另一端连接在左立柱3上,加强板Ⅱ9的一端连接在上横梁1上,加强板Ⅱ9的另一端连接在右立柱4上,加强板Ⅰ8和加强板Ⅱ9构成“八”字型加强结构。加强板Ⅰ8、加强板Ⅱ9和上横梁1、下横梁2、左立柱3、右立柱4、前保横梁左安装板5、前保横梁右安装板6为整体式注塑成型结构,即前端框架为一体件。“八”字型加强结构的设计满足了发盖锁安装强度要求及掌压强度要求,因为在打开汽车前引擎盖时,人们习惯性将手按压在前端框架的上横梁1上,有时甚至会趴在上横梁1上,而且上横梁1上本身就安装有发盖锁等零部件,上横梁1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损坏,“八”字型加强结构的设计可以将上横梁1的压力进行分解,从而保护了上横梁1,提高了前端框架的结构强度。
上横梁1、下横梁2、左立柱3、右立柱4、加强板Ⅰ8和加强板Ⅱ9上均设有X型或V型网格状加强筋。
冷却系统安装在由上横梁1、下横梁2、左立柱3和右立柱4组成的框架内,冷却系统一侧与加强板Ⅰ8和加强板Ⅱ9构成的“八”字型加强结构贴合。上横梁1、下横梁2、左立柱3、右立柱4、加强板Ⅰ8和加强板Ⅱ9为冷却系统19提供支撑点,上横梁1上设有用于固定冷却系统的安装支架7,安装支架7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螺栓、螺杆、螺母等)固定连接在上横梁1上,冷却系统19连接在安装支架7上,具体为冷却系统含橡胶套,橡胶套直接插入支架7的圆孔内,与安装支架7一起安装在横梁1上。为方便安装,将安装支架7设计为L型结构,安装支架7上设有加强筋。通过在前端框架和安装支架7上设置加强筋结构满足冷却系统的安装强度要求。
前保横梁左安装板5和前保横梁右安装板6上均设有安装孔Ⅰ10,前保横梁11的两端分别与前保横梁左安装板5、前保横梁右安装板6连接,前保横梁11和前端框架共用安装孔Ⅰ10通过紧固件一起连接在车身纵梁上。
前端框架上设有前大灯安装点12、高低音喇叭安装点13、前保安装点14、发盖锁安装点15、缓冲块安装点16、快慢充安装支架安装点17、格栅上盖板安装点18,前大灯、高低音喇叭、前保、发盖锁、缓冲块、快慢充安装支架和冷却系统集成安装在前端框架上构成前端模块。前端模块可集成前端框架、发盖锁、高低音喇叭、前保横梁、前保、快慢充等一起装配到车身纵梁上,满足汽车前端结构的所有性能要求和安装要求。
本实用新型汽车前端框架结构为整体式注塑成型结构,大大减少了前端结构零件数量,前端框架本体自身精度相比钢板焊接总成更容易保证,模具、检具等固定成本相比金属焊接总成费用更低,同时重量更轻有利于实现轻量化,前端框架本体通过结构优化和加强筋特征使自身的强度满足各件的安装要求;另外,前端模块可集成前端框架、发盖锁、高低音喇叭、前保横梁、前保、快慢充等一起装配到车身纵梁上,可以实现模块化分装,提高车身模块化程度。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框架包括上横梁(1)、下横梁(2)、左立柱(3)、右立柱(4)、前保横梁左安装板(5)和前保横梁右安装板(6),上横梁(1)、右立柱(4)、下横梁(2)、左立柱(3)首尾连接构成四边形框架结构,前保横梁左安装板(5)设置于左立柱(3)的侧部,前保横梁右安装板(6)设置于右立柱(4)的侧部,上横梁(1)、下横梁(2)、左立柱(3)、右立柱(4)、前保横梁左安装板(5)和前保横梁右安装板(6)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所述上横梁(1)上设有用于固定冷却系统的安装支架(7),安装支架(7)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上横梁(1)上,冷却系统连接在安装支架(7)上;所述安装支架(7)为L型结构,安装支架(7)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前端框架上设有前大灯安装点(12)、高低音喇叭安装点(13)、前保安装点(14)、发盖锁安装点(15)、缓冲块安装点(16)、快慢充安装支架安装点(17)、格栅上盖板安装点(18),前大灯、高低音喇叭、前保、发盖锁、缓冲块、快慢充安装支架和冷却系统集成安装在前端框架上构成前端模块;所述前端框架还包括加强板Ⅰ(8)和加强板Ⅱ(9),加强板Ⅰ(8)的一端连接在上横梁(1)上,加强板Ⅰ(8)的另一端连接在左立柱(3)上,加强板Ⅱ(9)的一端连接在上横梁(1)上,加强板Ⅱ(9)的另一端连接在右立柱(4)上,加强板Ⅰ(8)和加强板Ⅱ(9)构成“八”字型加强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框架为增强塑料一体件,前端框架采用玻纤增强PP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横梁左安装板(5)和前保横梁右安装板(6)上均设有安装孔Ⅰ(10),前保横梁(11)和前端框架共用安装孔Ⅰ(10)通过紧固件一起连接在车身纵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却系统安装在由上横梁(1)、下横梁(2)、左立柱(3)和右立柱(4)组成的框架内,冷却系统一侧与加强板Ⅰ(8)和加强板Ⅱ(9)构成的“八”字型加强结构贴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柱(3)、右立柱(4)、加强板Ⅰ(8)和加强板Ⅱ(9)上均设有X型或V型网格状加强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1)、下横梁(2)、左立柱(3)、右立柱(4)、前保横梁左安装板(5)、前保横梁右安装板(6)和加强板Ⅰ(8)、加强板Ⅱ(9)为整体式注塑成型结构。
CN201920398670.1U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 Active CN2101494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8670.1U CN210149429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8670.1U CN210149429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49429U true CN210149429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56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98670.1U Active CN210149429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4942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0472A (zh) * 2020-12-11 2021-03-26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y字型支撑的汽车前端框架
CN114228417A (zh) * 2022-01-28 2022-03-25 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飞行汽车的后车体结构及飞行汽车
CN115257949A (zh) * 2022-08-10 2022-11-01 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前端模块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0472A (zh) * 2020-12-11 2021-03-26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y字型支撑的汽车前端框架
CN114228417A (zh) * 2022-01-28 2022-03-25 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飞行汽车的后车体结构及飞行汽车
CN114228417B (zh) * 2022-01-28 2023-04-18 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飞行汽车的后车体结构及飞行汽车
CN115257949A (zh) * 2022-08-10 2022-11-01 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前端模块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49429U (zh) 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
RU2481991C2 (ru) Рамн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для автомобиля
KR101484227B1 (ko) 차량용 하이브리드 범퍼빔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차량용 범퍼빔 유닛
CN107380265B (zh) 可适配多类散热器且具有容差功能的通用型前端框架
WO2018161695A1 (zh) 汽车的车身
CN105691334A (zh) 一种金属/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型的保险杠装置
CN203473021U (zh) 一种翼子板及具有该翼子板的车辆
CN104477250A (zh) 一种汽车前端框架
CN21680561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后地板后段总成结构
CN108945106A (zh) 一种副车架轻量化结构
CN203294198U (zh) 一种新型复合结构汽车前端模块载架
CN209241171U (zh) 一种汽车后纵梁总成及汽车
CN204937062U (zh) 一种内置骨架轻量化司机包围
CN204184456U (zh) 一种汽车中发动机舱前端模块的框架组件
CN203544142U (zh) 发动机机罩结构
CN210971291U (zh) 一种前端模块及车辆
KR20150017213A (ko) 백빔 어셈블리
CN211166657U (zh) 大灯臂结构和车辆
CN205220811U (zh) 一种具有包覆结构的前端支架
CN108944755A (zh) 一种用于商用车保险杠的结构组件
CN210881633U (zh) 一种塑料尾门内板金属加强板
CN204774944U (zh) 一种后视镜加强板、安装结构及含安装结构的车门
CN205220808U (zh) 一种纵梁安装面结构下移的前端支架
CN112623043A (zh) 一种前端框架及其定位方法
CN210592144U (zh) 承载式车体结构及巡逻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8

Address after: 241000 No. 8, Changchun Road,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China

Patentee after: CHERY AUTOMOBI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41000 Building 8,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717 Zhongshan South Road, Yijiang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ery Commercial Vehicles (Anhui) Co., 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