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38207U - 吊具 - Google Patents

吊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38207U
CN216038207U CN202122507866.XU CN202122507866U CN216038207U CN 216038207 U CN216038207 U CN 216038207U CN 202122507866 U CN202122507866 U CN 202122507866U CN 216038207 U CN216038207 U CN 216038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lifting
transmission
limiting
connect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078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士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0786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38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38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38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具,包括第一起吊机构,第一起吊机构包括:限位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传动件,在第二方向延伸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端与用于起吊的起吊端,连接端与限位件连接;起吊件,与连接端和/或限位件连接并在第三方向凸出传动件及限位件的表面,以穿设于待起吊件的安装孔内;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相交;限位件与起吊件朝向同侧至少部分凸出传动件的表面,以与待起吊件的表面抵接。该吊具的限位件与待起吊件的表面抵接,避免了吊装过程中传动件与待起吊件发生接触,在吊装过程中限位件还能够防止传动件在第二方向上产生较大偏离,有效防止了待起吊件因传动件的挤压而受损。

Description

吊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吊具。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内部结构复杂精密,且整体重量较大。因此,在整车的装配过程中,需要有合适的设备吊装动力电池,以保证电动汽车的正常生产。
但是,由于动力电池的上箱体多为非金属或厚度较小的金属材料制成,在吊装过程中,现有的吊具易挤压动力电池上箱体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导致动力电池上箱体的结构受损,甚至会导致动力电池密封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吊具易损坏待起吊件的问题,提供一种的防止待起吊件受损的吊具。
一种吊具,包括第一起吊机构,所述第一起吊机构包括:
限位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
传动件,在第二方向延伸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端与用于起吊的起吊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限位件连接;
起吊件,与所述连接端和/或所述限位件连接并在第三方向凸出所述传动件及所述限位件的表面,以穿设于待起吊件的安装孔内;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相交;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起吊件朝向同侧至少部分凸出所述传动件的表面,以与所述待起吊件的表面抵接。
上述的吊具,在吊装待起吊件时,其起吊件穿设于待起吊件的安装孔内,由于限位件与起吊件朝向同侧至少部分凸出传动件的表面,则限位件与待起吊件的表面抵接,而传动件不与待起吊件接触即可将待起吊件吊起,从而避免了吊装过程中传动件与待起吊件发生接触,有效防止了待起吊件因传动件的挤压而受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连接的安装部和抵接部,所述起吊件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起吊件与所述连接端和/或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起吊件朝向同侧至少部分凸出所述传动件和所述安装部的表面,以与所述待起吊件的表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具有两个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抵接部的两侧;
其中,所述传动件及所述起吊件均包括两个,一个所述传动件与一个所述安装部连接,另一个所述传动件与另一个所述安装部连接,每个所述起吊件与每个所述传动件的连接端和/或与所述传动件连接的所述安装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还包括第一倾斜部与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倾斜设于一个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所述第二倾斜部倾斜设于另一个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
其中,两个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抵接部均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起吊件与所述传动件的连接端连接;
其中,所述吊具还包括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设于至少一个所述安装部上,所述传动件通过所述调节部改变在所述安装部上的位置,以改变两个所述传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从而改变两个所述起吊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部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设于所述安装部上的至少两个相互间隔的调节孔,所述传动件与任意一个所述调节孔相对;
所述第一起吊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穿设于所述连接端及所述调节孔以将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安装部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起吊件包括限位部和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一端与所述连接端和/或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承载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承载部在所述第三方向凸出所述传动件及所述限位件的表面,以穿设于所述待起吊件的所述安装孔内;
其中,所述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承载部的外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起吊件为六角头凸缘螺栓,所述六角头凸缘螺栓的螺杆形成所述承载部,所述六角头凸缘螺栓的头部形成所述限位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起吊端包括连接部及吊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吊环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一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具还包括第二起吊机构,所述第二起吊机构与所述第一起吊机构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一起吊机构和所述第二起吊机构呈镜像设置于所述待起吊件的两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例提供的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吊具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吊具与待起吊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吊具中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吊具中的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具10,该吊具10用于吊装动力电池。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吊具10还可以用于吊装其他待起吊件300,在此不作限定。
一实施例中,吊具10设于起重装置中,起重装置包括起重机、吊链以及吊具10。起重机上设有吊臂,吊链的一端与吊臂连接,另一端设有吊钩,吊钩吊起吊具10,以将吊设于吊具10上的待起吊件300吊起。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吊具10还可以设于其他需要具有吊装功能的结构中,在此亦不作限定。
吊具10包括第一起吊机构100,第一起吊机构100包括限位件110、传动件120和起吊件140。限位件110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传动件120在第二方向延伸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端122与起吊端124,连接端122与限位件110连接,起吊端124用于与吊钩连接。起吊件140与连接端122和/或限位件110连接并在第三方向凸出传动件120及限位件110的表面,以穿设于待起吊件300的安装孔310内。
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相交,限位件110与起吊件140朝向同侧至少部分凸出传动件120的表面,以与待起吊件300的表面抵接。
一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图2中垂直纸面的方向,第二方向为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第三方向为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实际应用中,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
上述的吊具10,在吊装待起吊件300时,其起吊件140穿设于待起吊件300的安装孔310内,由于限位件110与起吊件140朝向同侧至少部分凸出传动件120的表面,则限位件110与待起吊件300的表面抵接,而传动件120不与待起吊件300接触即可将待起吊件300吊起,从而避免了吊装过程中传动件120与待起吊件300发生接触,有效防止了待起吊件300因传动件120的挤压而受损。
具体地,上述吊具10在吊装动力电池时,限位件110与动力电池的下箱体抵接,而传动件120不与动力电池的上箱体接触,从而避免动力电池上箱体的结构受损。
请结合图1和图3,具体地,吊具10还包括第二起吊机构200,第二起吊机构200与第一起吊机构100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一起吊机构100和第二起吊机构200呈镜像设置于待起吊件300的两侧,从而便于吊具10能够更平稳地吊装待起吊件300,提高吊装过程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2,一实施例中,起吊件140与传动件120的连接端122连接。起吊件140包括限位部142和承载部144,承载部144一端与连接端122连接,另一端与限位部142连接,承载部144在第三方向凸出传动件120及限位件110的表面,以穿设于待起吊件300的安装孔310内;其中,限位部142的外径大于承载部144的外径。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起吊件140还可以与限位件110的安装部112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起吊件140具体为六角头凸缘螺栓,起吊件140焊接在传动件120的连接端122,六角头凸缘螺栓的螺杆形成承载部144,六角头凸缘螺栓的头部形成限位部142,该起吊件140只需将标准件通过简单制造工艺就可形成吊钩结构,与大部分通过机加或其他工艺成型的吊钩相比,制造成本低,制造周期短,且结构强度高。
请参阅图3和图4,待起吊件300的安装孔310具体为呈钥匙形状的孔,安装孔310包括相互连通的插接部312和导向部314,导向部314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其宽度小于插接部312的直径。安装孔310形状简单,在吊装动力电池时只需在原有动力电池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简单加工即可获得,且不影响动力电池结构强度。
其中,待起吊件300上设有与安装孔310连通的容纳腔,起吊件140的限位部能够通过插接部312插接于容纳腔内,承载部14沿第二方向从插接部312滑向导向部314内,使得承载部144与导向部314内壁抵接,由于限位部142的外径大于承载部144的外径,导向部314能够限制起吊件140沿第三方向滑动从容纳腔经过导向部314脱出,防止吊装过程中起吊件140与待起吊件300在第三方向上分离。
请参阅图5,一实施例中,吊具10的限位件110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互连接的安装部112和抵接部114。抵接部114与起吊件140朝向同侧至少部分凸出传动件120和安装部112的表面,以与待起吊件300的表面抵接,从而防止在吊装待起吊件300过程中,传动件120与待起吊件300接触。
具体地,安装部112具有两个且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位于抵接部114的两侧。其中,传动件120及起吊件140均包括两个,一个传动件120与一个安装部112连接,另一个传动件120与另一个安装部112连接,每个起吊件140与每个传动件120的连接端122连接。一个限位件110与两个传动件120连接,从而保证吊具10吊装待起吊件300时受力均匀,使得待起吊件300被平稳吊装。
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110的安装部112可以设于限位件110的中间位置,抵接部114位于第一方向上安装部112的两侧,使得一个限位件110与一个传动件120连接,或者以其他形式使得一个限位件110与多个传动件120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更进一步地,限位件110还包括第一倾斜部116与第二倾斜部117,第一倾斜部116倾斜设于一个安装部112与抵接部114之间,第二倾斜部117倾斜设于另一个安装部112与抵接部114之间,其中,两个安装部112与抵接部114均平行,限位件110呈凸字形结构,不仅使得限位件易于加工制造,在吊装待起吊件300过程中限位件110还会朝向待起吊件300内收夹紧,以使限位件110与待起吊件300抵接更紧密,以便于吊装待起吊件。
请继续参阅图5,一实例中,吊具10还包括调节部160,调节部160设于至少一个安装部112上,传动件120通过调节部160改变在安装部112上的位置,以改变两个传动件120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从而改变两个起吊件140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便于吊具10适配于不同尺寸待起吊件300的吊装作业,避免了频繁地更换不同吊具10,进而节省了人工,并提高生产线的作业效率。
请结合图1和图5,具体地,调节部160包括在第一方向设于安装部112上的至少两个相互间隔的调节孔,传动件120与任意一个调节孔相对,从而便于调节传动件120的安装位置,而且调节孔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成本低廉。第一起吊机构100还包括连接件170,连接件170可拆卸地穿设于连接端122及调节孔以将传动件120与安装部112固定,便于传动件120在限位件110上的快速安装拆卸,连接件170具体为连接螺栓。此外,上述抵接部114和安装部112之间形成的沿第三方向上的高度差满足了当抵接部114与待起吊件300抵接时,连接件170不会与待起吊件300发生接触,保证了吊装效果。
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设置于每个安装部112上的调节孔均为3个。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节孔可以为两个或多个,在此不作限定;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节部160还可以为沿第一方向开设于安装部112上的长方形槽,使得传动件120通过连接件170在长方型槽中可沿第一方向滑动,并固定在所需位置,或者以其他形式的调节部160调节传动件120间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在此亦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6,一实施例中,传动件120具体为纵梁,起吊端124包括连接部1242及吊环1244,连接部1242与连接端122连接,吊环1244具体为卸扣,其包括销子和弯环,弯环通过销子与连接部1242远离连接端122的一端连接,便于吊具10通过吊环1244与起重装置的吊钩连接,同时也便于吊环1244安装拆卸于传动件120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吊具10,第一起吊机构100和第二起吊机构200镜像设置于待起吊件300的两侧,每个限位件110通过两个安装部112与两个传动件120连接,且限位件110用于抵接待起吊件300的抵接部114与起吊件140朝向同侧至少部分凸出传动件120和安装部112的表面,与安装部112间形成在第三方向上的高度差。起吊件140与传动件120的连接端122连接且穿设于待起吊件300的安装孔310内,由于抵接部114和安装部112之间在第三方向上的高度差,传动件120与待起吊件300之间未发生接触即可将力传递给起吊件140承载待起吊件300。
在吊装待起吊件300过程中,第一起吊机构100和第二起吊机构200呈镜像设置于待起吊件300的两侧,两侧的限位件110均会朝向待起吊件300内收夹紧,以使限位件110与待起吊件300抵接更紧密,以便于平稳地吊装待起吊件300,保证待起吊件300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上不发生位移,提高吊装的安全性;同时,内收夹紧的限位件110具有复位的趋势,从而限位件110会传递沿复位方向的作用力给传动件120,阻止传动件120在第二方向上产生较大偏离,使得传动件120与待起吊件300两侧保持相对平行。因此,该吊具10避免了吊装过程中传动件120与待起吊件300发生接触,有效防止了待起吊件300因传动件120的挤压而受损。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起吊机构,所述第一起吊机构包括:
限位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
传动件,在第二方向延伸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端与用于起吊的起吊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限位件连接;
起吊件,与所述连接端和/或所述限位件连接并在第三方向凸出所述传动件及所述限位件的表面,以穿设于待起吊件的安装孔内;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相交;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起吊件朝向同侧至少部分凸出所述传动件的表面,以与所述待起吊件的表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连接的安装部和抵接部,所述起吊件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起吊件与所述连接端和/或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起吊件朝向同侧至少部分凸出所述传动件和所述安装部的表面,以与所述待起吊件的表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具有两个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抵接部的两侧;
其中,所述传动件及所述起吊件均包括两个,一个所述传动件与一个所述安装部连接,另一个所述传动件与另一个所述安装部连接,每个所述起吊件与每个所述传动件的连接端和/或与所述传动件连接的所述安装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还包括第一倾斜部与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倾斜设于一个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所述第二倾斜部倾斜设于另一个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
其中,两个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抵接部均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件与所述传动件的连接端连接;
其中,所述吊具还包括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设于至少一个所述安装部上,所述传动件通过所述调节部改变在所述安装部上的位置,以改变两个所述传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从而改变两个所述起吊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设于所述安装部上的至少两个相互间隔的调节孔,所述传动件与任意一个所述调节孔相对;
所述第一起吊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穿设于所述连接端及所述调节孔以将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安装部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件包括限位部和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一端与所述连接端和/或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承载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承载部在所述第三方向凸出所述传动件及所述限位件的表面,以穿设于所述待起吊件的所述安装孔内;
其中,所述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承载部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件为六角头凸缘螺栓,所述六角头凸缘螺栓的螺杆形成所述承载部,所述六角头凸缘螺栓的头部形成所述限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端包括连接部及吊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吊环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一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还包括第二起吊机构,所述第二起吊机构与所述第一起吊机构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一起吊机构和所述第二起吊机构呈镜像设置于所述待起吊件的两侧。
CN202122507866.XU 2021-10-18 2021-10-18 吊具 Active CN216038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7866.XU CN216038207U (zh) 2021-10-18 2021-10-18 吊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7866.XU CN216038207U (zh) 2021-10-18 2021-10-18 吊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38207U true CN216038207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09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07866.XU Active CN216038207U (zh) 2021-10-18 2021-10-18 吊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382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38207U (zh) 吊具
CN210393447U (zh) 吊具
CN113828723A (zh) 一种拔长砧装置
CN210655818U (zh) 一种h型钢专用吊具
CN216889709U (zh) 吊装工具
CN113309774A (zh) 防松脱的卡销、包括该卡销的车钩和工程机械
CN218579419U (zh) 一种钢板专用吊具
CN210084726U (zh) 大容积厢式车车箱总成专用吊具
CN218708532U (zh) 吊装工具
CN213622899U (zh) 一种吊绳的吊头结构
CN220845122U (zh) 一种t型电梯导轨吊装辅助装置
CN216467224U (zh) 平衡梁
CN113879956A (zh) 吊装工具
CN209835399U (zh) 一种u形吊环
CN210313162U (zh) 一种具有锁止功能的弯钩
CN217756505U (zh) 一种铝棒吊具
CN219565392U (zh) 一种船舶用无线通信装置的安装机构
CN212982256U (zh) 扩展式吊杆
CN214145396U (zh) 六角型抗扭矩杆
CN211198332U (zh) 吊装耳及吊装结构
CN209930857U (zh) 拖拉机提升器壳体
CN219469464U (zh) 一种结晶器铜管专用吊具
CN215364492U (zh) 防松脱的卡销、包括该卡销的车钩和工程机械
CN217894905U (zh) 一种拉延模镶块起吊平衡装置
CN210461481U (zh) 一种蹄式制动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