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36924U - 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 - Google Patents

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36924U
CN216036924U CN202121790428.2U CN202121790428U CN216036924U CN 216036924 U CN216036924 U CN 216036924U CN 202121790428 U CN202121790428 U CN 202121790428U CN 216036924 U CN216036924 U CN 216036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beams
mounting
bearing
bear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904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雄文
胡元峰
聂志望
隗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bo Heavy Engineering Scie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bo Heavy Engineering Scie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bo Heavy Engineering Scie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bo Heavy Engineering Scie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904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36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36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36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包括输送轨道组、承载组件、行走组件以及第一水平调节结构,所述输送轨道组包括沿左右向间隔设置的两个轨道;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座,所述承载座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活动安装至两个所述轨道上,所述承载座的上端面形成有安装端面,所述安装端面用于供组合梁放置;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承载座与两个所述轨道之间的两个行走轮组,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结构位于至少一所述行走轮组与所述承载座之间,用以调整所述承载座在上下向的位置,以使得所述安装端面水平。如此设置,当遇到陡坡路段是被运输的组合梁也不会侧翻,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得到蓬勃发展。桥梁的结构形式往往是悬索桥、斜拉桥、拱桥等,多由钢混组合梁搭建而成,组合梁在远距离运输过程中,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倾覆,因此组合梁的运输往往受到距离的制约而不容易控制其运输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旨在保证远距离运输过程中组合梁的水平状态,从而防止其在运输过程中侧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包括:
输送轨道组,所述输送轨道组包括沿左右向间隔设置的两个轨道;
承载组件,包括承载座,所述承载座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活动安装至两个所述轨道上,所述承载座的上端面形成有安装端面,所述安装端面用于供组合梁放置;
行走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承载座与两个所述轨道之间的两个行走轮组,以及,
第一水平调节结构,位于至少一所述行走轮组与所述承载座之间,用以调整所述承载座在上下向的位置,以使得所述安装端面水平。
可选地,各所述行走轮组包括;
两个支座,沿前后向间隔设于所述承载座的下方;
两个驱动电机,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支座上;
两个滚轮,各所述滚轮沿左右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至对应的所述支座上;以及,
两个齿轮箱,各所述齿轮箱包括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于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上,所述从动齿轮设于对应的所述滚轮的中部且与所述滚轮同轴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结构位于所述支座与所述承载座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结构包括与两个所述行走轮组中的所述支座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液压缸,各所述液压缸的固定端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支座上,活动端分别与所述承载座对应的侧端固定。
可选地,所述承载座包括:
两个安装梁,两个所述安装梁沿左右向延伸且沿前后向间隔设置;以及,
多个支撑梁,各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梁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梁沿左右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支撑梁的上端面共同形成所述安装端面;
其中,两个所述行走轮组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梁的下端面。
可选地,所述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二水平调节结构,多个所述第二水平调节结构分别位于各所述支撑梁的侧端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梁之间,用以调整各所述支撑梁在上下向的位置,以使得各所述支撑梁的上端面处于相同的水平高度。
可选地,两个所述安装梁相对的侧面分别形成两个安装侧面;
各所述第二水平调节结构包括:
调节座,固定安装至其中一所述安装梁的安装侧面,所述调节座背离所述安装侧面的侧面设有安装孔,对应的所述支撑梁的端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调节座的上下端面分别设有两个第一螺纹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孔均连通所述安装孔设置;以及,
两个第一调节螺杆,两个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螺纹端穿过两个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孔至所述安装孔内,用于抵紧所述支撑梁的外侧面;
其中,通过调整两个所述第一调节螺杆伸入至所述安装孔内的长度来调整对应的所述支撑梁上下向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调节座的左右端面还分别设有两个第二螺纹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二螺纹连接孔均连通所述安装孔设置;
各所述第二水平调节结构还包括两个第二调节螺杆,两个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螺纹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二螺纹连接孔伸入至所述安装孔内,用于抵紧所述支撑梁的外侧面;
其中,通过调整两个所述第二调节螺杆伸入至所述安装孔内的长度来调整对应的所述支撑梁左右向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面供所述行走轮组设置;
所述承载座沿上下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至所述底座上。
可选地,所述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还包括转动驱动电机,所述转动驱动电机的固定端设于所述底座中部,活动端与所述承载座的下端面驱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承载座上还设有红外避障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行走轮组使得所述承载座能够沿着两个所述轨道行进,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结构可以调整所述承载座在上下向的位置,从而在组合梁安置在所述安装端面上以进行运输时,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结构可以根据当前的路况,及所述轨道的坡度调整所述承载座的位置,从而使得所述安装端面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即所述组合梁在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如此设置,当遇到陡坡路段时被运输的组合梁也不会侧翻,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二水平调节结构与支撑梁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19354456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得到蓬勃发展。桥梁的结构形式往往是悬索桥、斜拉桥、拱桥等,多由钢混组合梁搭建而成,近距离运输时可以使用吊机进行转运,吊机的支架是高于底面的,本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然而组合梁在远距离运输过程中,往往都是通过轨道运输车进行运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倾覆,因此组合梁的运输往往受到距离的制约而不容易控制其运输的稳定性。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图1至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2,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100包括输送轨道组、承载组件、行走组件以及第一水平调节结构,所述输送轨道组包括沿左右向间隔设置的两个轨道11;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座21,所述承载座21沿所述轨道11的长度方向活动安装至两个所述轨道11上,所述承载座21的上端面形成有安装端面,所述安装端面用于供组合梁放置;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承载座21与两个所述轨道11之间的两个行走轮组31,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结构位于至少一所述行走轮组31与所述承载座21之间,用以调整所述承载座21在上下向的位置,以使得所述安装端面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行走轮组31使得所述承载座21能够沿着两个所述轨道11行进,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结构可以调整所述承载座21在上下向的位置,从而在组合梁安置在所述安装端面上以进行运输时,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结构可以根据当前的路况,即所述轨道11的坡度调整所述承载座21的位置,从而使得所述安装端面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及所述组合梁在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如此设置,当遇到陡坡路段时被运输的组合梁也不会侧翻,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体的,各所述行走轮组31包括两个支座311、两个驱动电机、两个滚轮以及两个齿轮箱,两个所述支座311沿前后向间隔设于所述承载座21的下方;两个所述驱动电机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支座311上;各所述滚轮沿左右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至对应的所述支座311上;各所述齿轮箱包括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于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上,所述从动齿轮设于对应的所述滚轮的中部且与所述滚轮同轴固定;其中,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结构位于所述支座311与所述承载座21之间。即所述承载座21对应各所述轨道11均设置两个滚轮进行滑行,两个所述行走轮组31构成一个四边形的滑动支撑结构,保证良好的支撑效果,可适配各种弯路和坡路,同时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结构对应四个所述支座311设置,可对应所述承载座21在周向上的四个端部,便于水平调节。
本实用新型不限制实现所述安装端面水平调节的方式,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结构包括与两个所述行走轮组31中的所述支座311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液压缸41,各所述液压缸41的固定端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支座311上,活动端分别与所述承载座21对应的侧端固定。本实施例中对应四个所述支座311设置四个所述液压缸41,四个所述液压缸41可以通过连接控制器进行集中控制,根据当前路段的实时监控反馈,控制四个所述液压缸41各自液压杆的伸长和收缩,从而通过对所述承载座21四个端部的上下位置调节,实现所述安装端面的相对水平状态,同时所述液压缸41由于其特性,可以承受较大重量下的压力。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结构还可以通过气缸、电动推杆等方式实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座21包括两个安装梁211和多个支撑梁212,两个所述安装梁211沿左右向延伸且沿前后向间隔设置;各所述支撑梁2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梁211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梁212沿左右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支撑梁212的上端面共同形成所述安装端面;其中,两个所述行走轮组31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梁211的下端面。框架拼接的形式重量更轻,能够合理的减轻重量,同时保证稳固。
在长时间使用后,各所述支撑梁212可能发生变形,此时多个所述支撑梁212之间所组成的安装端面无法保证水平,为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100还包括多个第二水平调节结构,多个所述第二水平调节结构分别位于各所述支撑梁212的侧端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梁211之间,用以调整各所述支撑梁212在上下向的位置,以使得各所述支撑梁212的上端面处于相同的水平高度。如此设置,不仅实现了水平调节功能,而且还可以避免因焊接连接时的操作失误而造成的支撑梁212倾斜和各所述支撑梁212高低错落,降低了加工的精度要求。
为了实现所述第二水平调节结构的功能,请参照图2,两个所述安装梁211相对的侧面分别形成两个安装侧面2111;各所述第二水平调节结构包括调节座51和两个第一调节螺杆52,所述调节座51固定安装至其中一所述安装梁211的安装侧面2111,所述调节座51背离所述安装侧面2111的侧面设有安装孔511,对应的所述支撑梁212的端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511内,所述调节座51的上下端面分别设有两个第一螺纹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孔均连通所述安装孔511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调节螺杆52的螺纹端穿过两个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孔至所述安装孔511内,用于抵紧所述支撑梁212的外侧面;其中,通过调整两个所述第一调节螺杆52伸入至所述安装孔511内的长度来调整对应的所述支撑梁212上下向的位置。具体的,两个所述第一调节螺杆52共同夹持可以起到固定所述支撑梁212的效果,同时两个所述第一调节螺杆52一个伸长一个收缩可以使得所述支撑梁212对应的侧端向上或者向下偏移,从而实现方位调节。每一所述支撑梁212的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二水平调节结构。实际操作中,当需要所述支撑梁212对应的侧端上升时,则将位于所述支撑梁212上方的第一调节螺杆52向上旋,再将所述支撑梁212向上抬升,最后将位于所述支撑梁212下方的第一调节螺杆52向上旋转至其螺纹端抵紧在所述支撑梁212上。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能够实现上下向的无极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座51的左右端面还分别设有两个第二螺纹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二螺纹连接孔均连通所述安装孔511设置;各所述第二水平调节结构还包括两个第二调节螺杆53,两个所述第二调节螺杆53的螺纹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二螺纹连接孔伸入至所述安装孔511内,用于抵紧所述支撑梁212的外侧面;其中,通过调整两个所述第二调节螺杆53伸入至所述安装孔511内的长度来调整对应的所述支撑梁212左右向的位置。同时两个所述第二调节螺杆53可以与两个所述第一调节螺杆52配合从而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底座22,所述底座22的下端面供所述行走轮组31设置;所述承载座21沿上下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至所述底座22上。如此设置,使得组合梁放置在所述承载座21上以后,仍可以实现水平方位的调节,便于适应不同的路况,当过道狭窄时可以将所述底座22转动90°使得组合梁由横向转换成纵向,从而进入狭窄的入口。
本实用新型不限制该转动配合的实现方式,可以是轴承、电机皮带轮配合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100还包括转动驱动电机,所述转动驱动电机的固定端设于所述底座22中部,所述转动驱动电机的活动端与所述承载座21的下端面驱动连接。电机直接驱动的方式结构简单,设置方便。
不仅如此,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座21上还设有红外避障传感器。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可以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以反馈路段上的障碍物,对该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100的行进起到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轨道组,所述输送轨道组包括沿左右向间隔设置的两个轨道;
承载组件,包括承载座,所述承载座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活动安装至两个所述轨道上,所述承载座的上端面形成有安装端面,所述安装端面用于供组合梁放置;
行走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承载座与两个所述轨道之间的两个行走轮组,以及,
第一水平调节结构,位于至少一所述行走轮组与所述承载座之间,用以调整所述承载座在上下向的位置,以使得所述安装端面水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行走轮组包括;
两个支座,沿前后向间隔设于所述承载座的下方;
两个驱动电机,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所述支座上;
两个滚轮,各所述滚轮沿左右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至对应的所述支座上;以及,
两个齿轮箱,各所述齿轮箱包括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于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上,所述从动齿轮设于对应的所述滚轮的中部且与所述滚轮同轴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结构位于所述支座与所述承载座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结构包括与两个所述行走轮组中的所述支座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液压缸,各所述液压缸的固定端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支座上,活动端分别与所述承载座对应的侧端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包括:
两个安装梁,两个所述安装梁沿左右向延伸且沿前后向间隔设置;以及,
多个支撑梁,各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梁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梁沿左右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支撑梁的上端面共同形成所述安装端面;
其中,两个所述行走轮组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梁的下端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二水平调节结构,多个所述第二水平调节结构分别位于各所述支撑梁的侧端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梁之间,用以调整各所述支撑梁在上下向的位置,以使得各所述支撑梁的上端面处于相同的水平高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梁相对的侧面分别形成两个安装侧面;
各所述第二水平调节结构包括:
调节座,固定安装至其中一所述安装梁的安装侧面,所述调节座背离所述安装侧面的侧面设有安装孔,对应的所述支撑梁的端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调节座的上下端面分别设有两个第一螺纹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孔均连通所述安装孔设置;以及,
两个第一调节螺杆,两个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螺纹端穿过两个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孔至所述安装孔内,用于抵紧所述支撑梁的外侧面;
其中,通过调整两个所述第一调节螺杆伸入至所述安装孔内的长度来调整对应的所述支撑梁上下向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的左右端面还分别设有两个第二螺纹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二螺纹连接孔均连通所述安装孔设置;
各所述第二水平调节结构还包括两个第二调节螺杆,两个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螺纹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二螺纹连接孔伸入至所述安装孔内,用于抵紧所述支撑梁的外侧面;
其中,通过调整两个所述第二调节螺杆伸入至所述安装孔内的长度来调整对应的所述支撑梁左右向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面供所述行走轮组设置;
所述承载座沿上下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至所述底座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还包括转动驱动电机,所述转动驱动电机的固定端设于所述底座中部,活动端与所述承载座的下端面驱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上还设有红外避障传感器。
CN202121790428.2U 2021-08-03 2021-08-03 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 Active CN216036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0428.2U CN216036924U (zh) 2021-08-03 2021-08-03 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0428.2U CN216036924U (zh) 2021-08-03 2021-08-03 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36924U true CN216036924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18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90428.2U Active CN216036924U (zh) 2021-08-03 2021-08-03 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369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11137646A (ru)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грузов и людей по лестницам и плоской поверхности
JPS5948502A (ja) 軌道のバラスト填充、レベル調整及び通り整正を行なうための工具装置
CN210483756U (zh) 一种隧洞内无轨式大直径钢管运输安装台车
SK278171B6 (en) Traveling tamping machine of track with two mutually joint connected bogie frames
CN208362933U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梁体架设施工临时支架
CN103866660A (zh) 一种小型高速无砟轨道的绳锯切割设备
CN216036924U (zh) 组合梁远距离运输机构
CN101100842A (zh) 磁悬浮轨道梁运梁车
CN103866661A (zh) 一种小型高速无砟轨道的钻孔设备
CN112482102B (zh) 一种预制浮置板运输定位车及其定位方法
CN210527661U (zh) 一种带转向功能的运输车系统
CN209585751U (zh) 一种车辆搬运装置
CN208279222U (zh) 引航道可调式手动门架系统
CN201296901Y (zh) 公铁两用架桥机的中支装置
CN112554068A (zh) 一种全预制桥墩桥梁联合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
CN215210255U (zh) 一种运输车
CN213264303U (zh) 一种用于滚轮架的可组合的轨道基础
KR102482679B1 (ko) 2선 레일 주행용 궤도차량 시스템
CN218088612U (zh) 一种轨道轮行走架体升降机构
CN114086438B (zh) 一种隧道内轨道梁空间线形精调装备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CN215887788U (zh) 一种铺轨机
CN218116174U (zh) 一种快速变跨的单主梁四支腿通用架桥机
CN214245152U (zh) 一种轨道及轨道接缝装置
CN220500682U (zh) 山地光伏单轨物料运输车
CN220013239U (zh) 便携式收铺钢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