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66038U - 一种双盘收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盘收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66038U
CN215966038U CN202121017788.9U CN202121017788U CN215966038U CN 215966038 U CN215966038 U CN 215966038U CN 202121017788 U CN202121017788 U CN 202121017788U CN 215966038 U CN215966038 U CN 215966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ke
reel
wire
base
tip c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177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来祥
林湧群
陈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huanyu Wire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huanyu Wire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huanyu Wire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huanyu Wire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177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66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66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66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盘收线装置,涉及拉丝收线装置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机架,机架的一侧并列设有两个转动盘;底座上与转动盘对立的位置设有移动顶锥,用于缠绕线材的收线盘可固定于转动盘与移动顶锥之间;机架上还设有相对收线盘水平移动的排线组件,排线组件可带动线材移动至不同的收线盘进行缠绕。该双盘收线装置结构紧凑,安全可靠,排线准确,通过排线组件将线材切换至不同的收线盘,从而能够进行连续收线,避免了传统的收线装置使用单收线盘需要频繁更换收线盘,提高了收线设备的使用率及生产效率,整体设备采用PLC程序化控制,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强度和难度,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盘收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丝收线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盘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厂拉拔钢丝或铜丝收线装置中,针对碳钢丝或铜丝强度高难以剪断及排线困难等问题,拉丝收线一般采用单盘工字轮收线机,单盘工字轮收线机在收线满盘时需降速停机后才能更换工字轮盘,采用这种降速后停机换盘的方式,换一个盘需要停机5分钟左右,会严重影响拉丝收线设备的开机利用率;同时该类设备全部通过人工操作,也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收线装置存在着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可进行连续收线,同时排线准确,切线便捷,提高收线设备的生产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的双盘收线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盘收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机架,所述机架的一侧并列设有两个转动盘;所述底座上与转动盘对立的位置设有移动顶锥,用于缠绕线材的收线盘可固定于转动盘与移动顶锥之间;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相对收线盘水平移动的排线组件,所述排线组件可带动线材移动至不同的收线盘进行缠绕。
优选的,所述转动盘上设有固定顶锥,所述固定顶锥与移动顶锥对立设置并用于夹固收线盘;所述移动顶锥连接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用于驱动移动顶锥沿收线盘的中心线移动。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沿转动盘排列方向设有导轨,所述排线组件连接于导轨上并可沿导轨移动。
优选的,所述排线组件位于转动盘的上方,所述排线组件包括滑杆、与滑杆滑动连接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上设有导向滑轮,所述导向滑轮用于带动线材排列在收线盘上,并可带动线材切换收线盘。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靠近转动盘的一侧设有切刃,所述切刃用于切断线材。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环绕转动盘的边缘设有防护框,防护框的一侧设有切口,切刃位于切口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转动盘的边缘设有剪切件,两个转动盘的中间位置设有捕线组件,所述捕线组件用于将线材压在切刃上并定位至剪切件对应的位置,所述剪切件用于剪切或夹固线材。
优选的,所述捕线组件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底座铰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线轮;所述压线轮与底座之间还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底座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压线轮铰接;所述压线轮用于定位线材。
优选的,所述剪切件的一端设有用于剪切或夹固线材的V形剪切口。
优选的,所述收线盘截面为“工”字形,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升降收线盘的升降托架。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伸缩隔板,所述伸缩隔板位于两个转动盘之间。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双盘收线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机架,机架的一侧并列设有两个转动盘;底座上与转动盘对立的位置设有移动顶锥,用于缠绕线材的收线盘可固定于转动盘与移动顶锥之间;机架上还设有相对收线盘水平移动的排线组件,排线组件可带动线材移动至不同的收线盘进行缠绕。该双盘收线装置结构紧凑,安全可靠,排线准确,通过排线组件将线材切换至不同的收线盘,从而能够进行连续收线,避免了传统的收线装置使用单收线盘需要频繁更换收线盘,提高了收线设备的使用率及生产效率,整体设备采用PLC程序化控制,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强度和难度,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盘收线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盘收线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盘收线装置的正视图;
图6是图5中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盘收线装置的再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盘收线装置的捕线组件的正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盘收线装置的收线盘的结构图;
图中:10为第一转动盘,11为第一固定顶锥,12为第一剪切件,121为第一剪切口,13为第一防护框,14为第一变频电机,15为第一传动带,16为第一切口,161为第一切刃,20为第二转动盘,21为第二剪切件,22为第二防护框,23为第二变频电机,24为第二传动带,30为第一驱动气缸,31为第一控制手柄,32为第一移动顶锥,33为第一升降台,34为第一止挡条,40为第二驱动气缸,41为第二控制手柄,42为第二升降台,43为第二升降杆,44为第二止挡条,50为底座,51为机架,52为容置腔,53为容纳盒,54为伸缩隔板, 55为第三控制手柄,56为线材,57为第二收线盘,571为插接孔,572为固定孔,60为支架,61为滑动件,62为第一导向滑轮,63第二导向滑轮,64为连接件,65为滑杆,66为限位杆,67为导轨,68为第一滚珠丝杆,69为第三变频电机,70为第三传动带,80为捕线组件,81为液压部,82为伸缩部,83为压线轮,84为连杆,85为第一固定座,86为第二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另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参考图1-图9,一种双盘收线装置,该收线装置,针对传统的拉丝机收线装置使用率低导致收线效率低,同时人工操作难度和强度较高而进行研发设计的双盘收线装置;经过实验,该设备投入使用后,生产效率提高了1.7~2 倍,操作人员的动强度成倍数降低,原来一台收线设备需要要2~3人操作,现在单人可操作2台设备,实现了设备可以不间断进行收线工作。
该双盘收线装置包括底座50,底座50上固定有机架51,机架51的一侧并列设有两个转动盘;底座50上与转动盘对立的位置设有移动顶锥,用于缠绕线材56的收线盘可固定于转动盘与移动顶锥之间;机架51上还设有相对收线盘水平移动的排线组件,排线组件可带动线材56移动至不同的收线盘进行缠绕。具体的,底座50为方形结构,机架51垂直设置于底座50的一侧边缘,机架51 与底座50为一体结构,机架51的一侧并列设有两个转动盘,分别为第一转动盘10和第二转动盘20,在本实施例中,机架51为门字形结构,第一转动盘10和第二转动盘20分别设于机架51的两侧,机架5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变频电机14和第二变频电机23,第一变频电机14用于驱动第一转动盘10转动,第二变频电机23用于驱动第二收线盘57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变频电机14和第二变频电机23均为功率为7.5kW的伺服电机,第一变频电机14通过第一传动带15进行减速传动,第二变频电机23通过第二传动带24进行减速传动。底座50上与第一转动盘10对立的位置设有第一移动顶锥32,与第二转动盘20对立的位置设有第二移动顶锥,第一收线盘卡固于第一转动盘10与第一移动顶锥 32之间,第二收线盘57卡固于第二转动盘20与第二移动顶锥之间;机架51上还设有相对收线盘水平移动的排线组件,排线组件可在第一收线盘与第二收线盘57之间往返移动;从而带动线材56从第一转动盘10上切换至第二转动盘20,在从第二转动盘20切换至更换后的第一转动盘10,从而实现不间断收线工作,该双盘收线装置的收线速度可以达到500m/min左右,线材56可以为钢丝、铁丝或铜丝,在本实施例中线材56为铜丝,该设备主要针对铜丝的收线任务。
具体的,转动盘上设有固定顶锥,固定顶锥与移动顶锥对立设置并用于夹固收线盘,移动顶锥与固定顶锥在同一轴线上;移动顶锥连接有驱动气缸,移动顶锥可相对驱动气缸同轴线转动,驱动气缸用于驱动移动顶锥沿收线盘的中心线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盘10上设有第一固定顶锥11,第二转动盘20上设有第二固定顶锥,第一收线盘固定于第一固定顶锥11和第一移动顶锥32之间,第二收线盘57固定于第二固定顶锥和第二移动顶锥之间;移动顶锥通过驱动气缸进行推动,驱动气缸用于驱动移动顶锥沿收线盘的中心线移动,并将收线盘顶紧在移动顶锥和固定顶锥之间,驱动气缸包括用于驱动第一移动顶锥32的第一驱动气缸30、用于驱动第二移动顶锥的第二驱动气缸40。本实施例中,如图9,收线盘截面为“工”字形,收线盘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与移动顶锥和固定顶锥相适配的插接孔571,通过驱动气缸驱动移动顶锥与插接孔 571相配合,并夹紧在移动顶锥和固定顶锥之间,驱动气缸在不通电情况下保证移动顶锥顶住收线盘,避免突发停电时收线盘从移动顶锥和固定顶锥之间退出造成事故。第一气缸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气缸30的第一控制手柄31,第二驱动气缸40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二驱动气缸40的第二控制手柄41,可通过控制手柄控制驱动气缸的状态。
具体的,机架51上沿转动盘排列方向设有导轨67,排线组件连接于导轨 67上并可沿导轨67往返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机架51的上端水平方向开设有容置腔52,导轨67位于容置腔52内,排线组件相对机架51垂直设置,且相对底座50平行,排线组件的一端连接于导轨67上,并可沿着导轨67水平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容置腔52内还设有于导轨67平行的第一滚珠丝杆68,排线组件的一端与第一滚珠丝杆68连接,并由第三变频电机69驱动,第三变频电机 69位于机架51的一侧,第三变频电机69通过第三传动带70与第一滚珠丝杆 68的一端连接并进行传动,从而带动排线组件沿着第一滚珠丝杆68和导轨67 直线移动,在本是实施例中,第三变频电机69的功率为90W。
具体的,排线组件位于转动盘的上方,排线组件包括滑杆65、与滑杆65滑动连接的滑动件61,滑动件61上设有导向滑轮,导向滑轮用于带动线材56排列在收线盘上,并可带动线材56切换收线盘。在本实施例中,排线组件包括与导轨67垂直设置的支架60,滑杆65沿支架60的长度方向设置,滑杆65上设有滑动件61,滑动件61可沿着滑杆65直线移动,滑杆65可以为第二滚珠丝杆,支架60的一端设有驱动第二滚珠丝杆的第四变频电机。滑动件61上设有导向滑轮,导向滑轮用于拉直和引导线材56排列缠绕至收线盘上,同时引导线材56 在第一收线盘和第二收线盘57之间切换。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滑轮位于支架的下方,滑动件61与导向滑轮之间通过“C”字形连接板64连接,导向滑轮包括并列设置在连接板64上的第一导向滑轮62和第二导向滑轮63,线材56位于第一导向滑轮62和第二导向滑轮63之间,第一导向滑轮62和第二导向滑轮63 与连接板64通过转轴连接,并可相对连接板64转动,以保证收线盘在收集线材56时减小线材56与导向滑轮之间的摩擦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滑轮62和第二导向滑轮63均为V形槽滑轮,第一收线盘在排列缠绕线材56时,线材56穿过第一导向滑轮62与第二导向滑轮63之间,并通过第一导向滑轮62 拉伸;第二收线盘57在排列缠绕线材56时,线材56穿过第一导向滑轮62与第二导向滑轮63之间,并抵接第二导向滑轮63进行拉伸,如图1中所示,通过对线材56进行拉伸,可以使线材56在收线盘上排列更为紧凑整齐。在本实施例中,排线组件还包括限位杆66,滑动件61的一侧设有与限位杆66相适配的限位轮,限位轮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限位轮分布在限位杆66的两侧,且可沿着限位杆66直线移动,通过限位轮夹固于限位杆66的两侧,可避免滑动件61晃动或转动,保证了第一导向滑轮62与第二导向滑轮63稳定拉伸线材 56,使线材56在收线盘上排列更为紧密。同时,为保证收线盘与转动盘达到同步转动的效果,转动盘上还设有固定销,转动盘上设有与固定销相适配的固定孔572,通过固定销与固定孔572相配合,使收线盘与转动盘同步转动。
具体的,当线材56从第一转动盘10转移至第二转动盘20时,需要对线材 56进行切断,以保证顺利换线。该双盘收线装置还包括环绕转动盘周缘设置的防护框,防护框可防止操作人员误触转动盘,或防止异物缠进转动盘,防护框上设有用于切断线材56的切口,切口的下方边缘设有切刃,如图4所示,通过切刃对线材56进行切断。在本实施例中,防护框一体固定于机架51的一侧,转动盘位于防护框内部。防护框包括第一防护框13和第二防护框22,第一防护框13环绕第一转动盘10周缘设置,第二防护框22环绕第二转动盘20周缘设置,且与机架51为一体结构,第一防护框13上靠近第二防护框22的一侧设有第一切口16,第二防护框22靠近第一防护框13的一侧设有第二切口,第一切口16上设有第一切刃161,第二切口上设有第二切刃,第一切口16和第二切口分别位于防护框中间偏下的位置;线材56从第一收线盘转移到第二收线盘57 时,排线组件上的导向滑轮可以引导线材56进入切口进行切断。
具体的,由于铜线的硬度比较高,为确保线材56能被切断,转动盘的边缘设有剪切件,如图2所示,剪切件通过螺钉固定于转动盘的边缘,剪切件的一端设有用于剪切或夹固线材56的V形剪切口。在收线过程中,第一转动盘10 为逆时针转动,第二转动盘20为顺时针转动,当线材56压在切刃上对应V形剪切口的位置,剪切件跟随转转动盘转动至切刃的位置,进而切断线材5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盘10上设有第一剪切件12,第二转动盘20上设有第二剪切件21,第一剪切件12上设有第一剪切口121,第二剪切件21上设有第二剪切口。当线材56从第一转动盘10切换至第二转动盘20,通过第二剪切件21 对线材56进行剪切;当线材56从第二转动盘20切换至第一转动盘10,通过第一剪切件12对线材56进行剪切。
具体的,为保证线材56能够准确的抵接在切刃上,并与剪切件的V形剪切口相对应,两个转动盘的中间位置设有捕线组件80,捕线组件80用于将线材 56压在切刃上并定位至剪切件对应的位置,并通过剪切件剪切或夹固线材56。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所示,捕线组件80包括伸缩杆,底座50上设有与液压气缸铰接的第一固定座85,液压气缸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座85铰接,液压气缸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线轮83;压线轮83与底座50之间还设有连杆84,底座50上设有与连杆84铰接的第二固定座86,连杆84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座 86铰接,连杆84的另一端与压线轮83铰接;压线轮83用于定位线材56,第一固定座85并列位于第二固定座86的一侧。伸缩杆为液压气缸,液压气缸包括液压部81和伸缩部82,伸缩部82与压线轮83连接,压线轮83可相对伸缩杆同轴心转动。由于连杆84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座86铰接,另一端与压线轮83 铰接,当液压部81驱动伸缩部82伸缩运动时,即可带动压线轮83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走轨迹为弧线的上下运动。当排线组件带动线材56从第一收线盘切换至第二收线盘57时,导向滑轮引导线材56偏向第二收线盘57靠近第二转动盘20 的一侧,此时线材56一端缠绕在第一收线盘上,另一端位于第一导向滑轮62 和第二导向滑轮63之间,此时线材56为拉直状态,并位于压线轮83的下方,压线轮83向下移动过程中,即可压住线材56抵接在切刃上,在本实施例中,压线轮83为V形槽滑轮,压线轮83压住线材56的过程中,线材56会滑动至 V形槽的最底端,因此可通过压线轮83将线材56抵接在切刃上与V形剪切口对应的位置,便于剪切件进行剪切。
具体的,底座50的上方设有伸缩隔板54,伸缩隔板54位于两个转动盘和两个收线盘之间。当第一收线盘在工作时,第二收线盘57可以安装或拆卸,磁石伸缩隔板54伸出,将第一收线盘与第二收线盘57相隔开;排线组件带动线材56从第一收线盘切换至第二收线盘57过程时,伸缩隔板54才会伸出,确保切换线工作正常进行,同时防止线材56弹出。在本实施例中,底座50上设有容纳伸缩隔板54的容纳盒53,容纳盒53的外壁设有第三控制手柄55,可通过第三控制手柄55控制伸缩隔板54锁定。
具体的,底座50上对应收线盘的位置设有用于升降收线盘的升降托架,升降托架可对收线盘进行升降,便于升降盘的拆卸或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收线盘的下端对应第一升降托架,第二收线盘57的下端对应第二升降托架,由于收线后的收线盘质量较重,升降托架可便于升降收线前或收线后的收线盘,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生产安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升降托架包括第一升降台33及用于升降第一升降台33的第一升降杆,第一升降台33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止挡条34,第一止挡条34可用于防止第一收线盘滚落造成损失;第二升降托架包括第二升降台42及用于升降第二升降台42的第二升降杆43,第二升降台42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止挡条44,第二止挡条44可用于防止第二收线盘57滚落造成损失;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 43可以为液压升降杆;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升降托架也可采用剪式液压升降。
一种双盘收线装置,包括底座50,底座50上固定有机架51,机架51的一侧并列设有两个转动盘;底座50上与转动盘对立的位置设有移动顶锥,用于缠绕线材56的收线盘可固定于转动盘与移动顶锥之间;机架51上还设有相对收线盘水平移动的排线组件,排线组件可带动线材56移动至不同的收线盘进行缠绕。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固定顶锥11和第一移动顶锥32夹紧第一收线盘,第一转动盘10带动第一收线盘转动,排线组件牵引线材56在第一收线盘上整齐缠绕,此时线材56拉直在第一导向滑轮62,排满第一收线盘需要20min左右,排满后,伸缩隔板54收缩入容纳盒53内,排线组件沿导轨67直线移动,从第一转动盘10的上端移动至第二转动盘20的上端,滑动件61沿着滑杆65移动至收线盘靠近第二转动盘20的一侧,并通过压线轮83将线材56压在第二剪切件21的切刃上,转动盘带动第二剪切件21顺时针转动并切断线材56,第二剪切件21切断线材56的同时,可卡固线材56的端部,随着第二收线盘57的转动,线材56排列在第二收线盘57上,此时伸缩隔板54伸出容纳盒53,第一移动第一升降杆驱动第一升降台33上升接住第一收线盘,在第一驱动气缸30驱动下,第一移动顶锥32松开,此时卸下第一收线盘,完成一次收线工作。该双盘收线装置结构紧凑,安全可靠,排线准确,通过排线组件将线材56切换至不同的收线盘,从而能够进行连续收线,避免了传统的收线装置使用单收线盘需要频繁更换收线盘,提高了收线设备的使用率及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强度和难度,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整体设备采用PLC程序化控制,通过PLC程序可控制第一变频电机14、第二变频电机23、第三变频电机69、排线组件、第一驱动气缸30、第二驱动气缸40、第一升降托架、第二升降托架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双盘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机架,所述机架的一侧并列设有两个转动盘;所述底座上与转动盘对立的位置设有移动顶锥,用于缠绕线材的收线盘可固定于转动盘与移动顶锥之间;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相对收线盘水平移动的排线组件,所述排线组件可带动线材移动至不同的收线盘进行缠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盘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上设有固定顶锥,所述固定顶锥与移动顶锥对立设置并用于夹固收线盘;所述移动顶锥连接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用于驱动移动顶锥沿收线盘的中心线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盘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沿转动盘排列方向设有导轨,所述排线组件连接于导轨上并可沿导轨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盘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组件位于转动盘的上方,所述排线组件包括滑杆、与滑杆滑动连接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上设有导向滑轮,所述导向滑轮用于带动线材排列在收线盘上,并可带动线材切换收线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盘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靠近转动盘的一侧设有切刃,所述切刃用于切断线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盘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的边缘设有剪切件,两个转动盘的中间位置设有捕线组件,所述捕线组件用于将线材压在切刃上并定位至剪切件对应的位置,所述剪切件用于剪切或夹固线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盘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线组件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底座铰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线轮;所述压线轮与底座之间还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底座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压线轮铰接;所述压线轮用于定位线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盘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件的一端设有用于剪切或夹固线材的V形剪切口。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双盘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盘截面为“工”字形,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升降收线盘的升降托架。
CN202121017788.9U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双盘收线装置 Active CN215966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17788.9U CN215966038U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双盘收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17788.9U CN215966038U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双盘收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66038U true CN215966038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12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17788.9U Active CN215966038U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双盘收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6603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9694A (zh) * 2022-03-10 2022-06-28 盐城市星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高温合金丝截断设备
CN116099899A (zh) * 2023-04-04 2023-05-12 山东清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焊丝缠绕焊丝盘自动收卷切换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9694A (zh) * 2022-03-10 2022-06-28 盐城市星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高温合金丝截断设备
CN116099899A (zh) * 2023-04-04 2023-05-12 山东清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焊丝缠绕焊丝盘自动收卷切换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66038U (zh) 一种双盘收线装置
CN111628375A (zh) 一种电线自动连接装置
CN113996876A (zh) 线切割机床自动穿丝装置及自动穿丝、自动收丝方法
CN212712082U (zh) 一种新型束管放线装置
CN220182476U (zh) 一种绕线装置
CN112086907A (zh) 一种拉线牵引装置
CN210163045U (zh) 一种绞磨尾绳自动收放装置
CN115301761B (zh) 钢卷开卷机组及钢卷开卷方法
CN210763676U (zh) 大线双盘收线自动切换机
CN115598784A (zh) 一种用于在役管道的绕线机
CN110589624A (zh) 一种大线双盘收线自动切换机
CN218754170U (zh) 自动调节排线换向的复绕机
CN209383200U (zh) 双线盘式线缆收放装置
CN219173804U (zh) 一种汇流带收卷装置
CN201586807U (zh) 切割设备
CN112278994A (zh) 一种线缆成盘装置
CN219408691U (zh) 一种电线电缆高速复绕收线架
CN219279107U (zh) 卧式双轴收线机
CN217458246U (zh) 一种轴排式收线机
CN218351276U (zh) 线圈生产裁切用切割装置
CN220273166U (zh) 一种牵张机防溜结构
CN216794814U (zh) 定子用绕线装置
CN112678618B (zh) 一种塑料管材用智能的自动化盘管设备
CN215264110U (zh) 一种全自动5g光纤剥线机
CN217437399U (zh) 一种电缆加工用裁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