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79107U - 卧式双轴收线机 - Google Patents
卧式双轴收线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79107U CN219279107U CN202320216554.XU CN202320216554U CN219279107U CN 219279107 U CN219279107 U CN 219279107U CN 202320216554 U CN202320216554 U CN 202320216554U CN 219279107 U CN219279107 U CN 2192791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component
- wire coil
- guide
- lif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双轴收线机,属于线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设于机架上的线盘升降部件、线盘固定端部件、线盘夹紧部件、排线部件和捕线部件,两套线盘固定端部件和线盘夹紧部件能分别夹固两个线盘,与动力部件相连的线盘固定端部件驱动线盘转动;线盘升降部件驱动线盘在机架底部与线盘固定端部件之间升降;排线部件设于线盘固定端部件和线盘夹紧部件上方,对线缆导向并按序收线;捕线部件配合线盘固定端部件实现捕捉及切断线缆并换盘。通过整合在机架上的线盘升降部件、线盘固定端部件、线盘夹紧部件、动力部件、排线部件和捕线部件,实现线缆在两个线盘上的交替缠绕,提高收线速度和产品品质,降低原料和人工成本,减少了安全事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双轴收线机。
背景技术
在电缆生产过程中,最后包装工序需要应用相应的收线机对电缆进行收卷。目前,常用的双轴收线机普通为有轴式结构,此种收线机容易把收线轴甩断或甩弯,该收线机还需人员在收线盘米数到位后,手动剪线后再绕在另外一个线盘上,造成产品的浪费、人工成本的增加及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双轴收线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双轴收线机存在安全隐患及人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卧式双轴收线机,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上的线盘升降部件、线盘固定端部件、线盘夹紧部件、排线部件和捕线部件,所述线盘固定端部件和线盘夹紧部件均为两套,用于分别夹紧固定两个线盘,所述线盘固定端部件与动力部件相连,用于驱动线盘转动收线;所述线盘升降部件用于在机架底部与线盘固定端部件之间升降线盘;所述排线部件设置于线盘固定端部件和线盘夹紧部件的上方,用于对线缆导向并将线缆按序绕至线盘上;所述捕线部件配合线盘固定端部件实现捕捉及切断线缆并将线缆由满线盘移至空线盘上。
优选的,所述线盘固定端部件包括驱动轮、主动轴和断线盘,所述驱动轮由动力部件驱动,所述驱动轮通过主动轴与断线盘相连,所述断线盘的中心部位设有用于对线盘一端定位的第一顶锥,所述断线盘的边缘设有夹线刀,用于夹持并切断线缆;所述主动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转动配合,所述轴承座与机架相连;所述驱动轮与主动轴之间设有刹车盘、刹车固定座和轴承座,所述刹车盘固定于刹车固定座上、且设置于刹车固定座与驱动轮之间;所述刹车固定座与轴承座相连。
优选的,所述断线盘的中部为圆盘状、四周对称设有两个矩形延伸部,所述夹线刀设置于一个延伸部的边缘,另一个延伸部的边缘设有配重块;所述第一顶锥的四周设有能够与线盘端部抵接的减震垫。
优选的,所述线盘夹紧部件包括伸缩组件和推拉板,所述伸缩组件设置于机架上,所述推拉板上设有第二顶锥,用于对线盘的另一端进行定位;所述推拉板由伸缩组件驱动第二顶锥相对第一顶锥做直线运动,用于对线盘进行夹紧与放松;所述第二顶锥通过活动轴与推拉板转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为两个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缸体设置于机架上,所述活动轴的外部套装滑动套,所述滑动套与推拉板后侧固连,所述第二顶锥及滑动套分别设置于推拉板的前后两侧,所述推拉板的两端与夹紧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连。
优选的,所述排线部件包括安装架、排线丝杆和用于对线缆导向的导线架,所述安装架包括顶板、前封板和后封板,前封板和后封板分别垂直固定于顶板两端下方;所述导线架与排线丝杆螺纹配合,所述排线丝杆的两端分别与前封板及后封板转动配合,所述排线丝杆的驱动端由排线电机驱动,用于驱动导向架沿着排线丝杆来回移动;所述排线电机设置于顶板的顶部一端,所述排线丝杆设置于顶板的下方,所述导线架通过滑块与顶板底面上的直线滑轨滑动配合;所述排线电机下方的后封板底部设有与换盘部件相连的底板,所述换盘部件用于驱动排线部件在两个线盘的上方移动。
优选的,所述导向架包括丝杆螺母、导线筒、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所述丝杆螺母与排线丝杆螺纹配合,所述滑块设置于丝杆螺母的顶部,所述导线筒垂直设置于丝杆螺母的侧面,所述第一导轮设置于导线筒上方的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导轮设置于导线筒下方的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与丝杆螺母相连;所述第一导轮的外侧设有两个以上的挡线柱,所述第一导轮与挡线柱配合将线缆导入导线筒内;所述第二导轮为两个,所述导线筒的出口端设有两个导辊,两个导辊设置于导线筒与两个第二导轮之间,两个导辊及两个第二导轮均用于夹持线缆。
优选的,所述换盘部件包括换盘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同步带,所述主动带轮与换盘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所述主动带轮通过同步带与从动带轮相连,所述安装架与同步带相连,所述机架上设有与安装架滑动配合的轨道;所述换盘电机、主动带轮及从动带轮均设置于机架上。
优选的,所述捕线部件包括捕线轮、捕线气缸和升降气缸,所述捕线轮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纳线缆的线槽,所述升降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机架上的固定板上,所述捕线轮设置于捕线气缸的活塞杆末端,所述捕线气缸的缸体与升降座固连,所述升降座能够沿着固定板侧面的导杆上下滑动;所述捕线气缸与升降气缸配合用于驱动捕线轮捕捉线缆并通过线盘固定端部件中的夹线刀切断线缆。其中,捕线轮设置于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的中部与捕线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活塞杆侧面的安装座上设有与导向杆配合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固定于升降座上。
优选的,所述捕线部件的两侧分别设有挡线部件,所述挡线部件包括垂直设置的挡线杆和水平设置的挡线气缸,所述挡线杆的下端固定于导向轴的末端,所述导向轴的固定端贯穿挡线固定座与浮动接头相连,所述浮动接头与挡线气缸的活塞杆末端相连,所述挡线气缸及挡线固定座均与机架相连;所述挡线气缸驱动挡线杆将收线过程中的线缆限位在线盘的宽度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线盘升降部件包括升降托板、升降组件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机架相连,所述升降托板与升降组件的活动端相连,所述固定架的侧面设有与升降托板滑动配合的导柱;所述升降托板为L形,所述升降托板的水平部上设有用于承托线盘的滑板,所述滑板与升降托板的水平部滑动配合,所述线盘固定端部件和线盘夹紧部件分别设置于滑板的两侧;所述线盘升降部件为两套,两个升降托板的水平部对应设置于两个线盘的下方;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升降托板沿着导柱上下移动,将滑板上放置的空线盘升至线盘固定端部件的高度位置,或将收满线的线盘降至机架的底部,方便转运至包装工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整合在机架上的线盘升降部件将空线盘抬升至线盘固定端部件位置,利用线盘夹紧部件将线盘夹紧固定,通过动力部件驱动线盘转动,同时配合排线部件将线缆有序缠绕在线盘上;通过捕线部件与线盘固定端部件实现线缆在两个线盘上的交替缠绕。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实现线盘的自动升降及夹紧与放松,以及线缆的顺序缠绕和捕线换盘。本实用新型增加了自动剪线绕盘的功能,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原料、人工等成本的节约,达到提高收线速度、降低成本、减少安全事故、提高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自动换盘双轴收线机的侧视图(换盘部件、挡线部件及捕线部件未画出);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自动换盘双轴收线机的主视图(动力部件及排线部件未画出);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自动换盘双轴收线机的俯视图(排线部件未画出);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盘固定端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力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盘夹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线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排线部件的A向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盘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捕线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挡线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盘升降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00-线盘;1-机架,2-排线部件,3-线盘固定端部件,4-动力部件,5-线盘升降部件,6-线盘夹紧部件,7-换盘部件,8-捕线部件,9-挡线部件;
排线部件2:10-导线筒,11-底板,12-前封板,13-排线丝杆,14-导轮座,15-固定座,16-丝杆螺母,17-安装板,18-加长连接板,19-导轮轴,20-第二导轮,21-后封板,22-第一导轮,23-支撑轴,24-带座轴承,25-顶板,26-导辊,27-支撑板,28-挡线柱,29-排线电机,30-电机同步轮,31-丝杆同步轮,32-直线滑轨,33-滑块;
线盘固定端部件3:34-驱动轮,35-刹车盘,36-刹车固定座,37-轴承座,38-主动轴,39-断线盘,40-夹线刀,41-减震垫,42-第一顶锥,43-配重块;
动力部件4:44-电机带轮,45-主电机,46-电机底板;
线盘升降部件5:47-线性滑块,48-导柱固定座,49-固定架,50-导柱,51-升降组件,52-上固定座,53-下固定座,54-升降托板,55-滑板;
线盘夹紧部件6:56-伸缩组件,57-推拉板,58-活动轴,59-第二顶锥,590-顶锥座,60-滑动套;
换盘部件7:61-从动带轮,62-主动带轮,63-同步带,64-换盘电机;
捕线部件8:65-固定板,66-导杆固定座,67-导杆,68-捕线气缸,69-升降座,70-捕线轮固定板,71-升降气缸,72-气缸固定座,73-捕线轮,74-捕线轮轴,75-导向杆,76-铜套,77-气缸固定座;
挡线部件9:78-挡线杆,79-导向轴,80-挡线导套,81-定位销,82-挡线固定座,83-浮动接头,84-气缸固定架,85-挡线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半自动换盘双轴收线机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1上的线盘升降部件5、线盘固定端部件3、线盘夹紧部件6、排线部件2和捕线部件8,所述线盘固定端部件3和线盘夹紧部件6均为两套,用于分别夹紧固定两个线盘00,所述线盘固定端部件3与动力部件4相连,用于驱动线盘00转动收线;所述线盘升降部件5用于在机架1底部与线盘固定端部件3之间升降线盘00;所述排线部件2设置于线盘固定端部件3和线盘夹紧部件6的上方,用于对线缆导向并将线缆按序绕至线盘00上;所述捕线部件8配合线盘固定端部件3实现捕捉及切断线缆并将线缆由满线盘移至空线盘上;所述线盘升降部件5、线盘固定端部件3、线盘夹紧部件6、排线部件2和捕线部件8均与控制器相连,用于控制线盘00的自动升降、夹紧与放松,以及线缆的顺序缠绕和捕线换盘动作。采用该方案实现了半自动收线操作,仅需人工取放线盘,利用升降部件将空线盘抬升至线盘固定端部件位置,配合线盘夹紧部件将线盘夹紧固定,通过动力部件驱动线盘转动,同时借助排线部件将线缆有序缠绕在线盘上;捕线部件与线盘固定端部件配合实现线缆在两个线盘上的交替缠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线盘固定端部件3包括驱动轮34、主动轴38和断线盘39,所述驱动轮34由动力部件4驱动,所述驱动轮34通过主动轴38与断线盘39相连,所述断线盘39的中心部位设有用于对线盘00一端定位的第一顶锥42,所述断线盘39的边缘设有夹线刀40,用于夹持并切断线缆;所述主动轴38通过轴承与轴承座37转动配合,所述轴承座37与机架1相连;所述驱动轮34与主动轴38之间设有刹车盘35、刹车固定座36和轴承座37,所述刹车盘35固定于刹车固定座36上、且设置于刹车固定座36与驱动轮34之间;所述刹车固定座36与轴承座37相连;所述动力部件4由控制器控制。其中,刹车盘35采用电磁刹车盘,通过控制器控制其自动刹车。当线盘00在第一顶锥42与线盘夹紧部件的第二顶锥59之间固定后,动力部件4驱动线盘旋转,借助排线部件2将线缆有序缠绕在线盘上。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断线盘39的中部为圆盘状、四周对称设有两个矩形延伸部,所述夹线刀40设置于一个延伸部的边缘,另一个延伸部的边缘设有配重块43;所述第一顶锥42的四周设有能够与线盘端部抵接的减震垫41。当一个线盘上的线缆缠绕满盘后,利用换盘部件7将线缆移至另一个线盘上,当线缆缠绕在另一个线盘上后,利用捕线部件8将线缆移至断线盘39的边缘,利用旋转的夹线刀40将线缆剪断,方便另一个线盘顺利收线。
具体设计时,如图5所示,所述动力部件4包括主电机45及其输出端的电机带轮44,主电机45通过电机底板46固定于机架1上,所述电机带轮44通过同步带(图中未画出)与线盘固定端部件3上的驱动轮34相连。动力部件4与线盘固定端部件3对应设计为两套,分别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两个主动轴38的转动,实现线缆的自动收线和换盘断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所述线盘夹紧部件6包括伸缩组件56和推拉板57,所述伸缩组件56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推拉板57上设有第二顶锥59,用于对线盘00的另一端进行定位;所述推拉板57由伸缩组件56驱动第二顶锥59相对第一顶锥42做直线运动,用于对线盘进行夹紧与放松;所述第二顶锥59通过活动轴58与推拉板57转动相连;所述伸缩组件56由控制器控制。具体设计时,如图1、3所示,所述伸缩组件56为两个夹紧气缸,推拉板57为棱形板,两个夹紧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分别与推拉板57的两端相连,第二顶锥59通过顶锥座590与活动轴58的末端相连;夹紧气缸的缸体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活动轴58的外部依次套装轴承和滑动套60,安装在机架上的滑动套60与活动轴58转动配合,所述第二顶锥59及滑动套60分别设置于推拉板57的前后两侧。利用两个夹紧气缸同时驱动推拉板,可提高对线盘的夹紧力,同时第一顶锥42和第二顶锥59能够实现对线盘两端的可靠定位,保证收线过程中线盘安装牢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8所示,所述排线部件2包括安装架、排线丝杆13和用于对线缆导向的导线架,所述安装架包括顶板25、前封板12和后封板21,前封板12和后封板21分别垂直固定于顶板25两端下方;所述导线架与排线丝杆13螺纹配合,所述排线丝杆13的前端通过轴承与前封板12转动配合、后端通过带座轴承24与后封板21转动配合,所述排线丝杆13的驱动端由排线电机29驱动,所述排线电机29设置于顶板25的顶部一端,所述排线丝杆13设置于顶板25的下方,所述导线架通过滑块33与顶板25底面上的直线滑轨32滑动配合;所述排线电机29下方的后封板21底部设有与换盘部件7相连的底板11,所述换盘部件7用于驱动排线部件2在两个线盘00之间的上方移动,由控制器控制的换盘部件7能够控制排线部件2在两个线盘之间来回移动。其中,排线电机29为伺服电机,排线电机的输出端安装电机同步轮30,在排线丝杆13的端部对应安装丝杆同步轮31,电机同步轮30通过同步带与丝杆同步轮31相连,伺服电机驱动导线架沿着线盘的轴线方向来回移动,进而实现线缆在线盘上的顺序缠绕。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导向架包括丝杆螺母16、导线筒10、第一导轮22和第二导轮20,所述丝杆螺母16与排线丝杆13螺纹配合,所述滑块33设置于丝杆螺母16的顶部,所述导线筒10通过导轮座14垂直设置于丝杆螺母16侧面的固定座15上,所述第一导轮22设置于导线筒10上方的支撑板27上,所述第二导轮20设置于导线筒10下方的安装板17上,所述安装板17与丝杆螺母16相连;所述第一导轮22的外侧设有两个以上的挡线柱28,所述第一导轮22与挡线柱28配合将线缆导入导线筒10内;所述第二导轮20为两个,所述导线筒10的出口端设有两个导辊26,两个导辊26设置于导线筒10与两个第二导轮20之间,两个导辊26及两个第二导轮20均用于夹持线缆。收线过程中,线缆绕过第一导轮22进入导线筒10内,再依次经两个导辊26及两个第二20的间隙导出,随着排线丝杆13的转动依次沿着线盘的轴向往复移动,实现线缆在线盘长度方向上的均匀缠绕。
具体制作时,如图7所示,安装板17的下方设有加长连接板18,第二导轮20通过导轮轴19安装在加长连接板18上,导辊26安装在安装板17上。加长连接板18通过连接螺栓与安装板17相连,加长连接板上设有与连接螺栓配合的长条孔,方便根据实际需要上下微调第二导轮20与导辊26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所述换盘部件7包括换盘电机64、主动带轮62、从动带轮61和同步带63,所述主动带轮62与换盘电机64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所述主动带轮62通过同步带63与从动带轮61相连,所述安装架与同步带63相连,所述机架1上设有与安装架滑动配合的轨道,后封板21通过支撑轴23与机架1滑动配合,支撑轴23为多个,且每个支撑轴23的末端均通过深沟球轴承与机架1上轨道滑动配合;所述换盘电机64、主动带轮62及从动带轮61均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换盘电机64由控制器控制,换盘电机64采用伺服电机,能够实现排线部件2在两个线盘之间的往复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捕线部件8包括捕线轮73、捕线气缸68和升降气缸71,所述捕线轮73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纳线缆的线槽,所述升降气缸71的缸体固定于机架1上的固定板65上,所述捕线轮73设置于捕线气缸68的活塞杆末端,所述捕线气缸68的缸体与升降座69固连,所述升降座69能够沿着固定板65侧面的导杆67上下滑动;所述捕线气缸68和升降气缸71均由控制器控制,用于驱动捕线轮73捕捉线缆并通过线盘固定端部件3中的夹线刀40切断线缆。其中,捕线轮73通过捕线轮轴74设置于捕线轮固定板70上,所述捕线轮固定板70的中部与捕线气缸68的活塞杆相连,活塞杆侧面设有与导向杆75配合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75通过铜套76与气缸固定座77相连,捕线轮固定板70及气缸固定座77分别设置于导向杆75的两端,气缸固定座77垂直固定于升降座69上;导杆67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于导杆固定座66上,升降气缸71的缸体通过气缸安装座72与固定板65相连。当线盘缠绕满线缆后,线缆移至另一空线盘的边缘处开始缠绕,启动捕线气缸68和升降气缸71调节捕线轮73的高度及前后位置,以便将线缆捕捉住,同时启动动力部件4带动断线盘39旋转,利用其边缘夹线刀40将连接两线盘的线缆剪断。
具体制作时,固定板65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纳捕线气缸68的镂空区,固定板65通过连接螺栓固定于机架1上,且固定板65的四周靠近边缘处设有多个用于与连接螺栓配合的长条孔,方便上下微调固定板65在机架1上的安装位置。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1所示,所述捕线部件8的两侧分别设有挡线部件9,所述挡线部件9包括垂直设置的挡线杆78和水平设置的挡线气缸85,所述挡线杆78的下端固定于导向轴79的末端,所述导向轴79的固定端贯穿挡线固定座82与浮动接头83相连,所述浮动接头83与挡线气缸85的活塞杆末端相连,所述挡线气缸85及挡线固定座82均与机架1相连;所述挡线气缸85由控制器控制,所述挡线杆78在挡线气缸85的驱动下将收线过程中的线缆限位在线盘的宽度范围内。具体设计时,在挡线杆78的行程两端安装与挡线气缸联动的限位器,可使线缆顺序缠绕在线盘上,避免缠绕的线缆超出线盘的长度范围。
具体制作时,导向轴79外套挡线导套80,所述挡线导套80上设有定位销81,所述导向轴79的表面上轴向设有与定位销81配合的导向槽,所述挡线导套80与浮动接头83分别设置于挡线固定座82的两侧。挡线气缸85的缸体通过气缸固定架84与挡线固定座82相连,挡线固定座82固定于机架1上。采用定位销与导向槽的配合能够对往复运动过程中的挡线杆进行导向,同时借助浮动接头可实现挡线杆与活塞杆的柔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线盘升降部件5包括升降托板54、升降组件51和固定架49,所述固定架49与机架1相连,所述升降托板54与升降组件51的活动端相连,所述固定架49的侧面设有与升降托板54滑动配合的导柱50;所述升降托板54为L形,所述升降托板54的水平部上设有用于承托线盘的滑板55,所述滑板55与升降托板54的水平部滑动配合,线盘借助其自身与滑板55之间的摩擦力可在夹紧气缸的作用下水平移位,实现线盘与第一顶锥42的配合与脱离;所述线盘固定端部件3和线盘夹紧部件6分别设置于滑板55的两侧;所述线盘升降部件5为两套,两个升降托板54的水平部对应设置于两个线盘00的下方;所述升降组件51由控制器控制,用于驱动升降托板54沿着导柱50上下移动,将滑板55上放置的空线盘升至与线盘固定端部件3上的第一顶锥42配合,或将收满线的线盘降至机架1的底部,方便转运至包装工位。
具体设计时,升降组件51选用千斤顶,千斤顶的活塞杆末端与升降托板54侧面的上固定座52相连,固定架49的侧面设有与千斤顶缸体相连的下固定座53;导柱50的上端通过导柱固定座48与固定架49相连,升降托板54的后侧通过线性滑块47与导柱50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过程如下:
开机前预先将空线盘放置在滑板55上,启动千斤顶利用升降托板54将线盘00托起升至与第一顶锥42、第二顶锥59轴线等高的位置,启动两个夹紧气缸通过推拉板57将线盘夹紧固定在第一顶锥42与第二顶锥59之间,随后升降托板54下降脱离线盘00;随后启动主电机45驱动线盘旋转,并启动换盘电机64将排线部件2移至该线盘上方,经导向架导出的线缆随着排线丝杆13及挡线杆78的往复运动顺序缠绕在线盘00上。也可以同时将另一个线盘移至第一顶锥42与第二顶锥59之间就位。
待该线盘绕满线缆后,启动换盘电机64将排线部件2移至另一个空线盘上方,该线盘由两个夹紧气缸夹紧固定后,启动相应的主电机45驱动线盘旋转,同时启动捕线气缸68和升降气缸71捕捉线缆,线缆缠绕在线盘上后同时旋转的断线盘39可对连接两线盘的线缆快速剪断,并停止满盘对应的主电机45,在排线丝杆13及挡线杆78的往复运动下将线缆顺序缠绕在线盘上,待线盘上线缆收满后进行换盘。
启动千斤顶使升降托板54升起托住线盘,启动夹紧气缸带动推拉板57后退,线盘左端与第二顶锥59脱离,人工辅助使线盘右端脱离第一顶锥42,随后千斤顶带动升降托板54下降,将线盘降至机架1底部,方便工人转运,周而复始实现自动收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机械化程度高、收线效率高的优点,通过控制器控制线盘的自动升降实现快速取放线盘,自动控制线盘的放松与固定及启停,自动控制线缆在线盘上的有序缠绕,以及自动捕线换盘,实现线缆在两个线盘上的交替缠绕。本实用新型增加了自动剪线绕盘的功能,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原料、人工等成本的节约,达到提高收线速度、降低成本、减少安全事故、提高产品品质。
在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卧式双轴收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上的线盘升降部件、线盘固定端部件、线盘夹紧部件、排线部件和捕线部件,所述线盘固定端部件和线盘夹紧部件均为两套,用于分别夹紧固定两个线盘,所述线盘固定端部件与动力部件相连,用于驱动线盘转动收线;所述线盘升降部件用于在机架底部与线盘固定端部件之间升降线盘;所述排线部件设置于线盘固定端部件和线盘夹紧部件的上方,用于对线缆导向并将线缆按序绕至线盘上;所述捕线部件配合线盘固定端部件实现捕捉及切断线缆并将线缆由满线盘移至空线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双轴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固定端部件包括驱动轮、主动轴和断线盘,所述驱动轮由动力部件驱动,所述驱动轮通过主动轴与断线盘相连,所述断线盘的中心部位设有用于对线盘一端定位的第一顶锥,所述断线盘的边缘设有夹线刀,用于夹持并切断线缆;所述主动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转动配合,所述轴承座与机架相连;所述驱动轮与主动轴之间设有刹车盘、刹车固定座和轴承座,所述刹车盘固定于刹车固定座上、且设置于刹车固定座与驱动轮之间;所述刹车固定座与轴承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双轴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断线盘的中部为圆盘状、四周对称设有两个矩形延伸部,所述夹线刀设置于一个延伸部的边缘,另一个延伸部的边缘设有配重块;所述第一顶锥的四周设有能够与线盘端部抵接的减震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双轴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夹紧部件包括伸缩组件和推拉板,所述伸缩组件设置于机架上,所述推拉板上设有第二顶锥,用于对线盘的另一端进行定位;所述推拉板由伸缩组件驱动第二顶锥相对第一顶锥做直线运动,用于对线盘进行夹紧与放松;所述第二顶锥通过活动轴与推拉板转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双轴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部件包括安装架、排线丝杆和用于对线缆导向的导线架,所述安装架包括顶板、前封板和后封板,前封板和后封板分别垂直固定于顶板两端下方;所述导线架与排线丝杆螺纹配合,所述排线丝杆的两端分别与前封板及后封板转动配合,所述排线丝杆的驱动端由排线电机驱动,用于驱动导向架沿着排线丝杆来回移动;所述排线电机设置于顶板的顶部一端,所述排线丝杆设置于顶板的下方,所述导线架通过滑块与顶板底面上的直线滑轨滑动配合;所述排线电机下方的后封板底部设有与换盘部件相连的底板,所述换盘部件用于驱动排线部件在两个线盘的上方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双轴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架包括丝杆螺母、导线筒、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所述丝杆螺母与排线丝杆螺纹配合,所述滑块设置于丝杆螺母的顶部,所述导线筒垂直设置于丝杆螺母的侧面,所述第一导轮设置于导线筒上方的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导轮设置于导线筒下方的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与丝杆螺母相连;所述第一导轮的外侧设有两个以上的挡线柱,所述第一导轮与挡线柱配合将线缆导入导线筒内;所述第二导轮为两个,所述导线筒的出口端设有两个导辊,两个导辊设置于导线筒与两个第二导轮之间,两个导辊及两个第二导轮均用于夹持线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双轴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盘部件包括换盘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同步带,所述主动带轮与换盘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所述主动带轮通过同步带与从动带轮相连,所述安装架与同步带相连,所述机架上设有与安装架滑动配合的轨道;所述换盘电机、主动带轮及从动带轮均设置于机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双轴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捕线部件包括捕线轮、捕线气缸和升降气缸,所述捕线轮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纳线缆的线槽,所述升降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机架上的固定板上,所述捕线轮设置于捕线气缸的活塞杆末端,所述捕线气缸的缸体与升降座固连,所述升降座能够沿着固定板侧面的导杆上下滑动;所述捕线气缸和升降气缸用于驱动捕线轮捕捉线缆并通过线盘固定端部件中的夹线刀切断线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双轴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捕线部件的两侧分别设有挡线部件,所述挡线部件包括垂直设置的挡线杆和水平设置的挡线气缸,所述挡线杆的下端固定于导向轴的末端,所述导向轴的固定端贯穿挡线固定座与浮动接头相连,所述浮动接头与挡线气缸的活塞杆末端相连,所述挡线气缸及挡线固定座均与机架相连,所述挡线气缸用于驱动挡线杆将线缆有序缠绕在线盘的宽度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卧式双轴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升降部件包括升降托板、升降组件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机架相连,所述升降托板与升降组件的活动端相连,所述固定架的侧面设有与升降托板滑动配合的导柱;所述升降托板为L形,所述升降托板的水平部上设有用于承托线盘的滑板,所述滑板与升降托板的水平部滑动配合,所述线盘固定端部件和线盘夹紧部件分别设置于滑板的两侧;所述线盘升降部件为两套,两个升降托板的水平部对应设置于两个线盘的下方;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升降托板沿着导柱上下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16554.XU CN219279107U (zh) | 2023-02-15 | 2023-02-15 | 卧式双轴收线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16554.XU CN219279107U (zh) | 2023-02-15 | 2023-02-15 | 卧式双轴收线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79107U true CN219279107U (zh) | 2023-06-30 |
Family
ID=86927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216554.XU Active CN219279107U (zh) | 2023-02-15 | 2023-02-15 | 卧式双轴收线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7910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164320A (zh) * | 2024-05-13 | 2024-06-11 | 泰州日顺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线缆动力排线装置 |
-
2023
- 2023-02-15 CN CN202320216554.XU patent/CN21927910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164320A (zh) * | 2024-05-13 | 2024-06-11 | 泰州日顺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线缆动力排线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279107U (zh) | 卧式双轴收线机 | |
CN111003588A (zh) | 一种风电叶片螺栓套自动缠纱设备 | |
CN112548375A (zh) | 一种激光切割机用型材自动上料方法 | |
CN201284190Y (zh) | 钢卷套筒吊运装置 | |
CN108328397A (zh) | 一种编织袋的自动收卷装置 | |
CN215199423U (zh) | 一种钢筋笼缠制装置 | |
CN111439633B (zh) | 一种废铜丝卷取机 | |
CN109319573A (zh) | 一种轨道交通电缆的移动式可转动调节高度的放线装置 | |
CN116022597A (zh) | 半自动换盘双轴收线机 | |
CN112872975A (zh) | 一种电镀工件表面处理系统 | |
CN112405646A (zh) | 一种带有保护装置的线切割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 |
CN118062652A (zh) | 一种电力电缆用立式自动裁线放线装置 | |
CN208199912U (zh) | 一种编织袋的自动收卷装置 | |
CN108945663B (zh) | 一种用于滤袋的改进型打包设备 | |
CN111003607A (zh) | 一种复合电缆用自动绕线装置 | |
CN217894984U (zh) | 一种石材加工用吊装装置 | |
CN214730053U (zh) | 一种圆环链生产过程中料棒整理装置 | |
CN116853944A (zh) | 一种建筑工地用的物料提升用起吊装置 | |
CN213111422U (zh) | 一种木皮上料机 | |
CN210505040U (zh) | 一种工艺线绕线设备用自动裁剪装置 | |
CN113479802A (zh) | 一种用于钢结构网架杆件的吊装抬升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113733257A (zh) | 一种实木端头自动用铣切装置 | |
CN213261390U (zh) | 一种塑料袋制袋机废边收集装置 | |
CN218596652U (zh) | 一种加厚型玻纤薄毡预浸料生产设备 | |
CN220845132U (zh) | 一种钢卷搬运用起重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